?

優化多媒體語文教學

2009-12-15 05:37梁莉霞
新華教育導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語文

梁莉霞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增強課堂的密度,提高信息含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但同時它也存在著一些誤區,有些教師會過分強調課堂容量,過分追求直觀形象,淡化了教學語言,抹殺了學科個性,然而,我們怎么才能優化多媒體語文教學呢?那就必須適時、適量、適當。

【關鍵詞】優化;多媒體語文教學

Excellent turn a 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

Liang Li-xia

【Abstract】Alo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ique of day by day development, multimedia extensive application at the classroom teaching.Make use of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multimedia lesson piece, ability transfer student of study aggressive, make the content of course keep view image more, strengthen classroom of density, exaltation information content, development stud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etc.;But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existence some mistake area, some teacher would over-emphasize classroom capacity, excessively pursue to keep view image, downplayed teaching language, annihilated academics character, however, we how excellent turn a 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That have to be well timed,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appropriate.

【Key words】Excellent turn;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

1.多媒體語文教學的優勢

今天,多媒體教學已經越來越普及,越來越顯示出其無限的生命力,無可否認,多媒體在教學尤其在語文教學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1.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輔助教學進入語文課堂,為語文教學創設了豐富多彩、逼真形象的語言環境。集文字、圖像、動畫于一體的教學環境很容易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記住所呈現的新知識,而且能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察,使其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使學生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問題,無疑能提高教學效果。

1.2使教學的內容更直觀、更形象,能加強學生的記憶。

我們知道:人們對于信息的接受主要來自五個感覺器官,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其中前三者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信息量。而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功能,使教學的內容更直觀、更形象,這樣肯定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強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1.3增強了課堂的密度,提高了信息含量。

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彌補了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不足。教師能根據需要反復多次地呈現教學信息,使學生能通過形象的動態圖形一目了然,收到意外的教學效果,拓寬信息傳遞的渠道,提高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強了密度。課堂學習的內容是有限的,而多媒體手段則可以短時間內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東西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容量。

1.4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能否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重要標準。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落實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中,讓全新的多媒體教學貫穿其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能力與情感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的創新能力才獲得有效發揮。計算機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和豐富的教學情景,使學生通過多種感知激發求知欲望,激發想象思維,以加強知識的主動理解和運用,促使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2.多媒體語文教學的誤區

多媒體在語文教堂上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部分教師在運用多媒體位未能把握正確的“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

2.1過分強調課堂容量,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手段為提供豐富的知識信息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便利,有些教師惟恐傳授的知識不夠,不辭勞苦地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資料全帶進課堂塞給學生,結果使課堂容量過大、學生負擔太重,加之圖像的快速切換,亦很難從中捕捉教學難點和重點,從而造成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對知識也只能蜻蜓點水式地吸取。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給知識的陳述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間。在語文教學中,就一篇具體的作品而言,其包含的信息量是十分大的,教師盡可能多地滲入與之相關的資料、知識,理論上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課文的理解,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貪多的結果只會影響教學效果。

2.2過分追求直觀形象,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拓展。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文本信息的局限性,使許多知識、情節能夠直觀化、形象化。因而有些教師在語文多媒體教學實踐中,總是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將語言文字信息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把握了事物本身的同時也束縛了其自身思維的拓展。文學作品所描繪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在學習者腦海中的再現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但絕不是最終目的。多媒體通過對文學作品所涵括的文字、聲音、圖像、顏色、情節等的處理,只能達到對作品的初步審美要求,卻無法更深地讓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而多媒體的顯示讓學生以為這就是作品的全部,從而在主觀上拒絕對這些生動可感的形象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再創造就缺少了理性分析,從而導致其思維的萎縮。

2.3淡化教學語言,阻礙了師生情感的交流

作為用語言構筑起來的文學作品的教學應十分重視情感的交流。繪聲繪色、引人入勝的講解和分析,對于語文課堂來說,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多媒體教學中,因為大部分信息可以從屏幕上直接獲取,教師往往只是考慮如何將這些畫面或文字以口頭語言連接起來,這樣就出現以復述畫面文字代替教師自己教學語言的窘境。這樣,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課堂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每個有經驗的老師都能從學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應的反映,而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的舉首投足、臉部表情得到鼓勵,受到啟發。這種交流是無聲的卻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手不離鼠標,學生眼不離屏幕就隔斷了這種無聲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另一種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滿堂灌”。

2.4抹殺語文學科個性,弱化教學主體的彈性與張力

多媒體能把本學科的教學內容都集中成形于統一的課件,使用者只須依序點擊即可教學,但它卻消融了各學科本身固有的特點。尤其是語文學科,被多媒體教具“規定”成為與數理化等學科內容不同、形式一樣的翻版,則嚴重偏離了語文學科的個性。一些教師開展的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置語文學科的能動性、靈活性、人文性于不顧,把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固定在一張張軟盤上,偏離了語文學科的個性要求。語文教學本身是靈活多樣的,學生的實際水平決定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而這些有血有肉的符合學生客觀實際的教學活動一旦被固定成標準化的操作模式,不可避免地會弱化教學主體的彈性與張力、阻礙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之最終成為機器的操作者和解說員。

3.如何優化多媒體語文教學

多媒體有其優勢,同時也有其誤區。那么,怎樣才能使多媒體教學優化其效果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三適:適時、適量、適當。

3.1適時。

“適時”就是找準切入點,相機而用。如課前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感畫面容易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一節課不同時間出示多媒體教學效果是不同的,如一位教師在講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出示由《背影》改編的電視小品《背影》,教師最后講解課文;而另一位教師一上課先讓學生電視小品《背影》,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最后教師講解。同樣一節課,出示的先后順序不同,產生差別較大的教學效果。后一位教師先讓學生電視小品《背影》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更加全神貫注地學習文本,而第一位教師在中間出示,不僅調動不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的影響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用在該用的時間事半功倍,用在不應該用的時候畫蛇添足事倍功半。如果學生的每一節課自始至終滿堂都是圖片、音樂、動畫的“盛宴”,對學生視力、聽覺有害很易審美疲勞,削弱了獨自感悟能力、想象力、理解力,更無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益。

3.2適量。

多媒體的使用要做到適量,過分依賴多媒體會適得其反。比如教《鄧稼先》一文,有的老師既鏈接作者及文章的相關資料(包括給學生開出的作者的佳作名篇及獲獎情況等),還鏈接許多專家學者對其人其文的評論和分析等。表面上增加了信息量和課堂容量,實際上游離于課文教學之外的大量無用信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學生既沒對文本閱讀和欣賞,也沒對問題分析和討論,認知語文和體驗情感以及學生能力的培養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其價值應是為師生所用,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幫助。而什么時候需要這種幫助,要看是不是不用就不行。要當用則用,不用則棄,不要為“裝飾”課堂而用。每一節課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出發,防止內容過多,形式過多,看而無用的現象發生,引起學生疲勞,影響學生效果。

3.3適當。

“適當”就是指多媒體用在“精彩”之處,用在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用在有利于優化教學內容之處。我們經??吹揭恍┙處煹囊还澱n從開始到結束全部是多媒體展示,屏幕占據了黑板所在的位置,電腦代替了教師,如果把教師的錄音加進多媒體,設置為自動播放,完全可以不用教師了。多媒體永遠代替不了教師,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多媒體應該用在用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解決或者不易解決的地方。在教學中教學大綱規定必須開的實驗由于學校條件限制而不能開設,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學生不易接受,為了使教學內容直觀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為了開闊學生視野,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等等。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在課堂中用一張張幻燈片把課文的內容一一呈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就破壞了文學的意境美、想象美,這樣的現代教育技術還是不用為好。

參考文獻

[1]《多媒體語文教學的利與“避”》,凌志宇,《零陵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卷第1期。

[2]《多媒體語文教學的誤區與對策》,鄧崛峰,《中小學電教》,2003年3月。

[3]《對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思考》,于學俊,《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三期。

[4]《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思考》,朱孔學,《語文教學研究》,2005年9月。

[5]《走向成熟的多媒體語文教學》,王振華,《教學探索》,2006年9月。

[6]《淺析多媒體語文教學》,趙國志,《內蒙古統計》,2008年2月。

[7]《談談多媒體語文教學的好處》,羅勝木,《中小學電教》,2008年6月。

收稿日期:2009-9-29

猜你喜歡
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語文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廣西民辦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①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及對策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