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

2010-01-08 05:27王美芳
北大荒文學 2009年12期
關鍵詞:生物探究方法

王美芳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

那么,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是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一、深入調研觀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密切,學生的衣食住行及學生自己的身體都可以作為很好的課程資源。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在生物學領域取得了許多新的成就與突破。例如:克隆著多莉的誕生,轉基因食品等等;同時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如艾滋病,環境污染等等。對農村學生平時從事一些農業生產的活動,如養花種草、果樹栽培、養豬養禽等實踐經驗都是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的教育題材。城市的學生可以多觀察周圍生活,比如自然環境對社會生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等這些實際問題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動力基礎。

現行的新課改生物教材中設計的許多學生活動內容均與生活實驗密切相關。如:初一生物教學的探究性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探究環境因素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觀察和解剖雞翅等等。這些活動的內容與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作為探究活動后,必然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自主的學習。

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樂鄉學苑

(1)指導學生聽課。首先,要求學生作好課前有關準備工作。其次,要求學生上課緊跟教師講課思路,帶著問題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大膽舉手發言,并適當做好筆記,對于聽不明白的地方,課后請教老師或同學。最后,認真做好課堂練習,掌握生物解題的思想方法,實現理解、掌握、領悟,提高聽課效率。

(2)指導學生先復習、后做作業。課后復習時,要求學生對于課上已經掌握的知識,就不必花時太多,而應把時間主要花在印象模糊的部分,力求弄懂課文知識點。

三、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實施探究性教學方法樂鄉學苑

(1)更新思想觀念,加強素質教育。上課時,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學生多“動”、多“說”、多“想”、多“看”、多“表現”。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能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老師決不奉送。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對一點成功和愉快的體驗。對于學生聽不清楚的問題,教師要反復講,不要為了趕速度,盲目開快車。練習不會做,應讓他們弄懂再做,力爭做一道有一道題的收獲;偶爾做錯了,先找原因,明白了再訂正,只有及時地排除學習中的“攔路虎”,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加強學業輔導,多開展健康有益的學習活動。要切實轉化好學生厭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探究,學會調查。學會動手、動腦。感受到在以往的教育中未感受到的成功和喜悅,淡化他們的厭學情緒,潛移默化地形成他們的意志、毅力和追求,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體現。

(3)構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注意溝通師生情感,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要特別重視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必然受到師生間的關系,集體的氛圍,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師生間的關系很融洽,那么學生就會由對教師的信賴轉化為對學習的自主。在教師民主的領導下,學生較喜歡學習,自主性強。教師的鼓勵和期望,使學生感受到,就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根據學生求知、求趣、求新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中進行求知。例如:鳥為什么會飛翔?它身體的的主要結構是什么?它的外形什么樣,為什么長得那樣,有什么作用?它身體表面有什么?它怎樣運動的呢?靠什么運動?這個結構叫什么,是怎樣構成的?分組進行觀察鳥的結構(實物)。結合提出的問題認真觀察,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自主學習的動機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產生了。

四、循序漸進,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功

我校使用的北師大版生物教材十分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的梯度設計。能按照學生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需要,先安排思維和操作技能較低的探究活動,如制作和觀察切片或裝片、設計并完成探究性實驗等。在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尋求答案的探究活動,大致是先安排明確問題、假設、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驟的探究,讓學生在模仿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再安排由學生設計部分環節的探究;最后安排要求學生進行全過程設計的探究,讓學生練習從問題到提出假設,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材料用具的方法步驟,然后實施探究方案,記錄和整理實驗結果,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并對自己已完成的探究過程進行評價和反思。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漸展開,科學探究的這種梯度化設計將在不同水平上循環。

五、因人施教,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教師要尊重主體的需要,尊重主體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作業練習等,使其個性得到發展。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生物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法。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比較熟悉的學習方法。學生在獨立學習的時候,盡可能鼓勵學生用自己熟悉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使其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而不能用一種方法去限制學生。同時還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難度。每個人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學也得因人而異,不能強迫學生,否則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設計彈性的、多層次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難度學習。

我相信只要我們生物教師轉變觀念,有意識地在課堂控制中運用各種策略,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索、學會創新,那么生物課堂教學就能勃發出生機和活力,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猜你喜歡
生物探究方法
設問引導探究
第12話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