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與高校網絡平臺建設

2010-04-07 07:03吳學琴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活化

吳學琴

(安徽大學政治學系,安徽合肥 230039)

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與高校網絡平臺建設

吳學琴

(安徽大學政治學系,安徽合肥 230039)

在新時期要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就必須利用網絡傳播提高高校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素養。當今高校網絡平臺在意識形態宣傳上應注重4個方面的建設:一是跟蹤調查學生的意識形態狀況;二是建構網絡傳播的方法體系,培育網管、網評、論壇版主等各層次主體;三是加強網站的保障機制;四是打造一批意識形態傳播的知名網站和著名欄目。

意識形態;日常生活;網絡平臺

一、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新挑戰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借助于廣播電臺、中央和各級機關的培訓、政府宣講、報紙雜志、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使主流意識形態較成功地日常生活化。我國自1994年4月獲準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互聯網事業飛速發展。2010年1月,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9)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3.84億,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28.9%。較2008年底增長8 600萬,增幅達28.9%[1]。這一數據表明,21世紀以來,網絡的普及帶來了媒體傳播的空前革命,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既給人們帶來了廣泛而自由的空間,又改變了人們在文化信息的獲取、傳播、交流和創建中的方式。當今,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尤其是信息網絡世界的飛速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已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網絡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之一,也成為大部分知識分子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傳統手段已遠遠不能適應新技術革命的發展,人們對網絡依賴性越來越強,網絡在大眾生活,尤其大學生接受教育、獲取信息和形成思想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當今學生思想觀念發生著深刻變化,人們的獨立性、選擇性日益增強,信仰越來越多樣化?,F代網絡媒體是當代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懂、真信和真用,形成共同理想信念的平臺之一。第二,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取得很大的成績,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但國際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從沒停止過,如今更是通過網絡傳播、語言霸權潛移默化傳遞西方的價值觀念。2010年1月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2],其目的無非是把互聯網當作美國的一個政治工具。因此,在當代中國加強網絡的意識形態傳播平臺建設日益重要。第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在當代亟待網絡媒體來傳播,傳播本身既是理論的日常生活化過程,也是推進文化產業的一種很好形式,這種形式既可以快速提升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創造物質財富。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其通俗化語言、系統性思想、科學性理論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但要進一步贏得人們的信服,就必須提升其理論的學術影響力和說服力,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當代網絡媒體能夠提供實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向實踐轉化的最佳平臺。因此加強當代中國的網絡平臺建設,探索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有效路徑和機制,能有效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只有通過網絡媒體才能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才能變成改革開放、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物質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二、高校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網絡平臺現狀

當前全國高校關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網站平臺,經過近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表現在:

第一,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專業網站有了一定數量的增加。在全國高校網站中,依托學校黨委宣傳部或相關院系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專題網站越來越多,如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網、清華大學宣傳部的“藤影荷聲”網、吉林大學宣傳部的“學而思”網等各種網站。即使沒有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網站,也會在學校相關部門或院系網站下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或研究版塊,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習和傳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馬克思主義網絡傳播成為高校網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想形成和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二,少數欄目初顯特色。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網站中,許多高校結合自己學校主辦了一些特色欄目,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傳播形式和內容,如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網,其中的“文獻資料檢索”欄可以鏈接國內很多馬克思主義專業網站以及網絡資源;“馬克思主義研究動態”欄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報告”均很好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前沿課題和研究動態。清華大學的“藤影荷聲”網中的“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論壇”,發表了很多有關當代主要社會思潮的重要文章,對大學生及理論研究者了解當代思潮及其研究成果有著積極的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專題數據庫,為廣大學生、干部和研究人員提供了直接的資料,極具特色。還有很多形式各樣的特色欄目,均能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和心理特征,易于得到大學生的接受和喜愛,對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和深入人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三,互動版塊初步建立。很多高校馬克思主義網站中都開辟了互動天地、論壇等大學生互動版塊,如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求真”網中的“心靈對話”欄目,同濟大學“同濟方舟”網的“師生論壇”欄目等。甚至有些網站就是大學生自己主辦的,如南京大學哲學系的“林間路”網。這些網站和版塊通過多方交流和自我參與,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好地深入人心,形成學生的健康思想、正確人生觀和科學世界觀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媒體技術高速發展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網絡平臺搭建,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遠遠不夠。通過中國期刊網搜索(輸入關鍵詞網絡傳播和意識形態),在1994~2010年初只有寥寥18篇文章,且多數文章關注如何通過網絡傳播馬克思主義,很少有如何打造網絡傳播的平臺,實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與研究。而高校目前思想政治理論傳播網站主要是一些掛靠學校黨委宣傳部或馬克思主義學院中的理論性、教學性內容,欄目也是常規性質的,如研究機構、學術隊伍、建設規劃、科研成果、學術論壇、對外交流等,而對一些互動性較強的欄目,如新聞縱橫、時代先鋒、紅色多媒體等欄目的建設明顯偏弱??v觀近年意識形態網絡傳播平臺建設,存在的最突出問題是:

第一,傳播網站數量有待進一步增加。雖然近年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網站數量有所增加,但與當今網絡的發展速度和網站的新增速度相比,增數落后。根據我們逐一進入搜索,在百余所全國重點高校中,有馬克思主義專業傳播網站的也不過20所左右,且這些網站基本上都不能通過學校主頁直接訪問。尤其是大學生經常進入的校園主要站點,如圖書館等網站上,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專題站點更是少之又少,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網絡傳播力度顯然不夠。在當今各種娛樂性、互動游戲和贏利性網站日益增多的網絡環境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理論傳播顯然過于滯后。

第二,網絡信息質量普遍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一部分網站無法訪問,有的能夠進入,但部分內容閱讀不了。二是內容不能及時更新,一部分網站上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版本陳舊,篇幅較少,不能滿足大學生閱讀經典文獻的需要;一部分需要適時更新的內容不能及時跟進,很多欄目動態研究或意識形態方面的研究報告,信息嚴重滯后,不能起到研究報告的真正作用。三是信息題材比較單調,多數網站題材為領導講話、時政新聞、理論學習等,這些信息在其他網站可以更快捷方便的獲取,缺少自己的理論傳播特色,且形式單一,不能夠很好地吸引訪問者的眼球。

第三,網頁設計不新穎,文本形式單一?,F代信息化社會中,青年大學生更喜歡多媒體的信息接受形式。文字、圖像、聲像結合的信息分布形式更易于大學生接受和喜愛。但很多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網,除了有少量的圖片外,基本上都是純文字的信息,多媒體信息量少之甚少,缺少對大學生的吸引力,理論傳播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第四,缺少開放性和資源共享性。網絡本身就具備開放性特征,但縱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網,開放性和資源共享性建設不夠,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文本語言單一,基本上都使用簡體中文一種語言文字,而沒有繁體中文版和英文版,這樣自然缺少網絡的無國界傳播功能,不能提供國外瀏覽者更快捷地了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狀況,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缺乏全球眼光。二是很多高校的網絡僅僅局限于教育網范圍內訪問,而寬帶互聯網用戶不能進入訪問,自然影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傳播的受眾面。三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網之間不能實現快速鏈接和資源共享,每個網站都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缺少聯系和互通的橋梁,影響彼此的傳播面和點擊率。

三、打造高校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網絡平臺

在信息網絡化的今天,如何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占領網絡陣地,引導學生進行健康文明的網上學習和游戲,是當今中國急需解決的新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對高校意識形態現狀進行跟蹤調查。各高??梢越Y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大學生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的社會實踐,依托高校(本校、跨省合作高校),對不同人群(青年學生和教師、行政人員等)分層次做深度調查和訪談,內容可以與時俱進,主要包括:一是馬克思主義流行話語的認知度調查。如對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社會、民生、三農、救市、擴大內需等話語的認可度,分析意識形態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狀況。二是主流文化的受歡迎度調查。媒體文化是各種流行元素“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舞臺,通過對網絡主流文化、主旋律影視劇和優秀電子圖書的點擊率調查,分析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網絡實現方法和路徑。三是不同人群思想狀況調查。高校學生通過何種途徑獲得意識形態信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信心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度、是否認同美國式的西方文化,借此分析社會思潮的影響度和我們工作的重點。四是對網站、欄目的功能進行個案研究。欄目的受歡迎度、需要加強和補充的欄目、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依托什么樣的技術支持等問題,探討社會急劇變革期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網絡支持平臺。

第二,網絡傳播平臺建設的原則,方法體系的建構,傳播主體的培育。其一,是網絡傳播平臺建設的原則。意識形態的網絡傳播要結合網絡傳播的規律和意識形態理論特點,通過研究校園網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積極主動地發展社會主義校園網絡文化,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占領網絡文化陣地;同時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能,通過監管和引導,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抵制敵對勢力的思想文化滲透,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傳播。具體而言,網絡傳播平臺的建設應堅持5個原則:①適合原則,內容和形式適合青年學生的特性。②開放原則,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和建設網站。③監督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網管、網監等多種形式進行監督和引導。④堅持教育與服務相結合原則,通過網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遏制假惡丑現象,引導學生進行健康積極的生活。⑤“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的原則。網上的虛擬空間一定要結合網下的現實生活,才能真正達到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目的。其二,是建構有效網絡傳播的方法體系。網絡傳播的方法體系要針對青年學生的網絡文化特點,在對傳統思想工作方法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以網絡技術為平臺,綜合運用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美學、倫理學、管理學、系統論、方法論等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系統構建適應對象廣泛、各種方法互補、應用效果明顯、保障機制有力的方法體系,在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時既發揮整體優勢又能突出個性特點,既注重實效又講求可操作性,既堅持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導性又堅持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主體性,既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又能實現效益、效果的及時評估,采取多種方法,如以網絡說理形式為主(如網絡課堂法、網絡自我教育法、網絡現場教育法、網絡典型教育法)的方法;以網絡創設情景形式為主(如網絡情景教育法、網絡模擬法、網絡案例法等)的方法;以網絡對話交流方式為主(如網絡對話法)的方法;以網絡調研形式為主的方法;以網絡服務方式為主(如網絡服務法、網絡自我釋放法)的方法;以評估激勵方式為主的方法。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地利用網絡平臺,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實現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其三,是培育網絡時代的主體。網絡時代要求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即敏銳的信息意識、較強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只有具備了優秀的信息素質,才能真正在網絡環境中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的傳播。為此必須培育高素質的網絡主體,加強擅長網絡技術,具有較高思想素質的人才建設,具體措施如下:①強化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培育一批思想強、業務精、作風正、熟悉現代傳播和思想教育方法新型人才。②組建網絡評論員隊伍,加強輿論引導。網絡評論員由相關單位負責人、專職學生思政工作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教師組成。主要職責是:積極參與校園網的安全管理、輿論監督和導向把握;主動參與校園網中互動網站、互動欄目的討論,發表正確觀點形成主流言論,引導正確的網上輿論;主動發表話題,教育、引導師生員工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學校改革發展;監督和指導學校論壇版主的工作,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指導。③組建論壇管理隊伍,加強網絡監管。論壇管理隊伍由校團委負責。包括站長、事務總管和各版版主。版主對站長、事務總管負責,站長、事務總管擁有全部版面的設置、管理權限;站長和事務總管共同負責本站程序修改、系統規劃、系統公告、站際交流、賬號審核、版面設置、問題解答和爭端調解等工作;站長和事務總管應不定期組織站務組會議,及時處理本站的有關事項,確保本站的正常運行。④選好論壇版主,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論壇版主從學生隊伍中產生。申請者本人必須注冊個人真實信息,陳述申請理由和申請負責版塊;版主應在站長、事務總管的領導下,建立版內正常的討論秩序、整理版面、協調爭端,及時向站長反映本版內有關情況等。版主可以建立其相應討論區的管理規則;版主有權依據站內管理規則和所自定的討論區管理規則,執行其管理權力;版主隊伍日常管理由校團委負責。

第三,建設網絡平臺的保障機制。①強化領導權威保障的機制。加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價值性傳播,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樹立黨的領導權威;②完善網絡管理系統: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負責,主管校園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平臺、網絡安全的應急處置、有害信息的技術監控與封堵、辦公信息的安全保密、網絡技術咨詢和培訓,保證校園網安全平穩運行,負責從硬件環境和技術條件上支持和協助開展網上辦公和輿論引導工作,構建分級、分層次的信息處理和發布系統;優化主流傳媒的網絡傳播模式,改進網絡教育的線性單向傳播,建立互動平臺;為意識形態的網絡傳播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③建立統籌協調和日常聯系機制。在學校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黨委宣傳部統籌協調全校各網頁的建設工作,與相關單位和各院系加強經常性的溝通交流,交流通報有關信息,確保在重大問題、重要工作上協調一致,形成合力。④建立網絡輿情監管和分析研判機制。各單位要加強網上信息監控,掌握輿情動態,及時進行分析研判,明確輿論引導的任務和工作重點。⑤建立重大事件快速反應和聯動機制。如遇突發性、群體性的事件,各單位要迅速提出輿論引導方案,組織協調評論員在第一時間,根據權威信息,撰寫、發布評論文章和帖文,把握先機、主導輿論①上述二、三兩部分措施借鑒了安徽大學《關于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

第四,打造一批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著名欄目、知名網站,尤其是能夠集思想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品牌欄目。如時事瞭望、政策讀解、經典星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論壇等。建立網上學生學習系統和網上教師課程系統,放置一些優秀的課件、專題片、國情片;建立討論區,教師可以隨時向專題網站補充新資源,學生也可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網絡平臺上傳;教師作版主,學生自由發表看法,把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理化和通俗化相結合;建立網上校園文化活動系統,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文化相結合,通過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生動展現馬克思主義[3]。

此外,還可以利用其他網絡形式進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傳播,如建設馬克思主義教育數字圖書館,也即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航,實現一站式文獻檢索,也可鏈接圖書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數據庫信息檢索接口,實現快速網絡資源搜尋。又如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站點開辟網絡咨詢業務,對訪問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或研究過程出現的問題或疑難給予解答,或提供相關資料。再如開辦馬克思主義網絡論壇,讓訪問者通過信息交流、思想碰撞而實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理解。以上各種做法,都是馬克思主義網絡傳播的很好形式。

總之,馬克思主義網絡平臺是高校校園文化和網絡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課題,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者不斷去研究網絡建設方法、創新網絡形式、豐富網絡內容,利用網絡的功能優勢,建設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陣地,提高馬克思主義的輻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和說服力,進而利用網絡傳播提高高校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在新時期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9)[EB/OL].(2009-01-12)[2010-01-28].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

[2]溫憲,赫曉,劉揚.希拉里演講推銷“網絡自由”[EB/OL].(2010-01-22)[2010-01-28].http://www.huanqiu.com.

[3]周宏,董崗彪.試論當代中國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策略[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6-17.

B27

A

1671-4970(2010)03-0014-04

2010-07-0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9BKS041);安徽大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02303302)

吳學琴(1965—),女,安徽黃山人,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研究。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生活化
初中寫作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生活化練筆為小學生寫作插上翅膀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新時代下的馬克思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