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MIT模式的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

2010-04-15 11:05李晨洋劉東趙晶
山西建筑 2010年22期
關鍵詞:建筑材料創新能力教學模式

李晨洋 劉東 趙晶

0 引言

《建筑材料》是我校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以及水文水資源專業的一門學科專業基礎課且是必修課,是通向其他建筑及相關專業的橋梁,其目的在于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使用條件、檢驗及儲存保管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檢驗材料性能和質量的操作技能。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日新月異,傳統的《建筑材料》教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本文將MIT引入建筑材料的教學改革中。

MIT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最早出現于1865年,它強調基礎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1],其創始人——羅杰斯的教育信條是“通過實驗進行教學”,他強調積極主動的學習,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MIT逐漸演變成一種教育模式,一種合理設置課程結構和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2]。MIT教學模式的課程結構包括普通課程、必修課程、限選課程、任選課程;能力培養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等。MIT強調利用實驗室、實踐進行教學,把個人的經驗轉化成知識,其目標是培養創新實用型人才,使大學教育更好地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梢?,將MIT應用于高校課程教學確實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1 MIT教學模式下《建筑材料》課程改革的具體思路

國內外的教育界對M IT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MIT逐漸成為各國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個主要趨勢。

表1 混凝土教學內容混成教學模式

1.1 建筑材料MIT教學模式設計

創新型人才必須具備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低不能用知識儲備的多少來衡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是否完善,MIT在改善學生知識結構的同時,也能有效改善學生的思維結構。所以本文根據前面所述的M IT教學準備,對《建筑材料》這門課程進行MIT教學模式思路設計,以《建筑材料》課程中最為重要的混凝土一章為范例,進行建筑材料混成學習課程設計[3],見表1。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發展,M IT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教學趨勢,隨著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成熟完善,它最終將成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

1.2 實現MIT教學模式的途徑

1.2.1 改革實驗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

《建筑材料》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環境。上述也提到了實驗課是MIT重要的課程之一。而我校原來的實驗課學時僅為16學時,為突出課程實驗環節,應增加為24學時,同時開放實驗室,學生任何時間都可以進入實驗室,這樣不僅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又可以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學生也可對自己的想法構思進行驗證,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也可培養創新能力與研究能力。不僅如此,還可通過教學網絡,模擬完成從查閱規范,到完成實驗,再到借助實驗數據處理軟件進行實驗結果處理,直至應用實驗技術標準評定材料工程質量[4],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實際工程應用能力。

工作實踐是良好的工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MIT工程實踐計劃是把傳統的大學學習計劃和校外企業工作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既可以獲得運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又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學業。企業組織可以獲得優秀MIT學生為其工作。M IT工程實踐計劃使得學生的所學具有相關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最終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和更有潛質的工程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2 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大學階段既要積累知識,更要培養能力。而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只要是學生獲取知識就行,多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的主觀性被忽略,學習積極性不高,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為此,應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興產業的出現,要求人們在觀念和知識等多方面,能夠不斷地創新,而MIT中培養創新的關鍵是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創新習慣的培養。這就要求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在MIT中以學生為主,學生要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擺脫定勢思維的限制,不迷信權威,全面思考、發散思維,要積極創新、探索求證。同時學院也應注重創新人才培養環境模式,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的環境模式必然是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引入大量的前沿成果,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其創新欲望,為學生創造“問題環境”,注重啟發式教學;課外教學注重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

1.2.3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育就是培養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處事能力、生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使學生能夠妥善處理同學、同事、家庭之間的各種關系,能夠積極面對并設法解決日常學習與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這是大學生謀生的基本保證,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及發展。不僅如此,隨著就業市場競爭的加劇,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既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又要有良好的協作能力。從近年的就業情況看,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常常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MIT教學模式將綜合素質的培養放到日常教學里,不僅要求學生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的全部課程,而且還要求參加工程的專業實踐,全面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通過M IT教學模式,重新對課程進行設置,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理性教育和感情教育統一起來,以求高校能夠培養出不僅有社會主義覺悟(政治頭腦),能夠掌握先進科學、駕馭尖端技術(技術頭腦),而且還善于經營管理(經濟頭腦)的現代高級建筑人才。

2 結語

根據建筑材料的教學內容、課程特點和學生特征,構建新型的MIT教學模式,有效的改進了教育教學工作。雖然MIT《建筑材料》課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模型,但課程的特點決定了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課程的改革和實踐的探索中,我們要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更好地進行MIT模式下人才的培養。

[1] 周聆靈,紅勇平.面向21世紀工程教育改革的MIT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3(5):89-90.

[2] 史靜波.M IT本科生培養模式特點及其啟示[J].高教高職研究,2007(5):15-20.

[3] 劉敏榕.M IT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我國CI教育走向的探討[J].現代情報,2008,10(10):190-194.

[4] 徐 瑩,尹 玉,白憲臣.建筑材料實驗教學創新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6(1):74-75.

[5] 王寶民.建筑材料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8(10):17-18.

猜你喜歡
建筑材料創新能力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型環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建筑材料的控制與管理探討
抗震建筑材料簡介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