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淺頸叢神經阻滯對心血管反應的影響

2010-04-17 11:32黃瑞騰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年5期
關鍵詞:頸叢麻醉學心血管

黃瑞騰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廣西平果 530012)

頸叢神經阻滯常用于甲狀腺手術,方法簡單實用,但頸叢阻滯后的心血管反應率較高,有的甚至影響手術的進行。為了進一步探討頸叢阻滯后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將頸叢分為頸深叢阻滯和頸淺叢阻滯兩組,并通過監測麻醉前和麻醉后MAP、HR的改變,了解兩組心血管反應的變化程度并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期甲狀腺手術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17~74歲,ASA為Ⅰ~Ⅱ級。14例伴有高血壓,其它無異常,隨機分深頸叢組和淺頸叢組,每組21例。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0.1g或安定10mg,入室后開放靜脈滴注乳酸林格液,采用Datex監測儀測血壓(INBP)和心率(HR),分別記錄麻醉前、麻醉后5、10、15minMAP、HR值。深叢組:在胸鎖乳突肌與頸外靜脈交叉點上1~1.5cm處(頸Ⅳ橫突),垂直進針,觸及橫突,回抽無血,注入局麻藥6~8mL。淺叢組:在同深叢位置(頸Ⅳ橫突)處進針,在進針至筋膜淺層下,回抽無血,注入局麻藥8~10mL。局部麻醉藥配制:兩組均有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以上藥液未加腎上腺素。輔助用藥:兩組神經阻滯后根據患者心血管反應程度及心理因素,輔助氟哌利多、哌替啶、安定、丙泊酚等藥物。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測定值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麻醉前后組內差異用配對t檢驗。組間兩樣本差異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深、淺頸叢阻滯后不同時相MAP、HR變化,深叢和淺叢阻滯后15minMAP、HR與麻醉前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1)。深叢組阻滯后10minMAP、HR明顯高于淺頸叢組(P<0.05),見表1。

表1 深、淺叢阻滯前后MAP、HR值±s,n=21)

表1 深、淺叢阻滯前后MAP、HR值±s,n=21)

注:組內各時相與術前比較,*P<0.01,組間相同時比較,△P<0.05

組別 參數 麻醉前 麻醉后5min 麻醉后10min 麻醉后15min頸深叢組 MAP(mmHg) 95.93±9.38 102.90±8.78* 109.58 ±11.70*△ 103.35 ±9.45*HR(次/min) 76.00 ±18.56 93.00 ±16.75* 104.00 ±23.03*△ 101.00 ±23.64*頸淺叢組 MAP(mmHg) 96.83 ±8.48 101.85 ±9.53* 105.30 ±9.83* 103.73 ±10.95*HR(次/min) 80.38 ±10.91 87.52 ±13.01* 93.62 ±14.11* 92.01 ±16.04*

3 討論

頸叢神經阻滯是甲狀腺手術常規方法,頸深叢阻滯麻醉效果較確切,手術牽拉反應小。但麻醉后心血管及其它副反應的發生率及程度明顯高于頸淺叢阻滯。深叢組中出現聲音嘶啞、發聲困難8例,占38%;胸悶、心悸者4例,占19%。其中1例因此暫緩手術,淺叢組未有上述明顯癥狀發生。

頸叢神經阻滯后出現的心血管反應的原因可能與神經阻滯的部位特殊有關[1]。本觀察兩組神經阻滯后15min,平均動脈壓和心率與麻醉前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提示頸叢神經阻滯后血壓增高和心率增快可能與頸動脈竇和迷走神經受到不同程度阻滯有關[2]。頸動脈竇相當于第4頸椎橫突的位置[3],它主要感受血壓刺激,起到減壓反射和穩定血壓作用。迷走神經是頸動脈竇減壓血壓反射的傳出神經[4],當頸叢阻滯后使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同時也不同程度阻斷減壓反射的傳出神經,均使交感神經中樞興奮性增強,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

本文深叢組神經阻滯后10min心血管反應與淺叢組同時相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頸深叢阻滯后出現心血管反應明顯高于頸淺叢組,可能與頸叢神經阻滯位置有關。因頸深叢阻滯時局麻藥注入的位置在第4頸椎橫突處,此處更接受頸動脈竇和迷走神經,由于藥物的滲透和彌散,有時還可能影響喉返神經和膈神經,出現相應的癥狀。而淺叢阻滯部位僅在頸4位置的筋膜淺層下,是頸叢皮支自深面淺出處[5],距橫突及頸外側深層具有一定組織的間隔。因此頸深叢發生的心血管反應更顯著。根據臨床體會和對比,選用淺頸叢神經阻滯后,心血管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降低,癥狀減輕。尤其在神經阻滯完成后,即適當的選用鎮痛、鎮靜藥,如哌替啶、芬太尼、氟哌利多尤為適用[6]。組間15min后對比差異不明顯,原因與麻醉后給予鎮靜、鎮痛以及降壓藥有關。結果表明,頸叢神經阻滯后均可能出現心血管反應,但淺頸叢的發生率及其程度明顯低于深頸叢神經阻滯。頸叢阻滯后引起的心血管反應其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經中樞興奮性增高。因此,術前免用顛茄類藥,如阿托品,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根據術中情況合理應用鎮靜、鎮痛藥,提供足夠的氧供,對減輕和預防心血管反應具有積極作用。

[1]劉文東.頸叢阻滯后血壓升高的原因探討[J].臨床麻醉學,1990,6(3):18

[2]費立國,杭燕南,孫大金.頸叢阻滯后心血管反應原因及處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1996,9(3):99

[3]麻醉學專業教材委員.麻醉解剖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107

[4]麻醉學專業教材委員.麻醉生理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24

[5]天津醫學院解剖學教研.人體解剖圖[M].天津:科學出版社出版,1984.650

[6]劉俊杰,趙 俟.現代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238

猜你喜歡
頸叢麻醉學心血管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COVID-19心血管并發癥的研究進展
麻醉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川北醫學院為例
麻醉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中美麻醉學家合作研究發現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宮產術中產婦惡心
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
臂叢頸叢聯合神經阻滯在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患者麻醉中的應用分析
艾司洛爾與硝酸甘油用于頸叢阻滯后心血管不良反應的療效觀察
lncRNA與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