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拳術論

2010-08-15 00:47李江華
少林與太極 2010年5期
關鍵詞:拳術佛學格斗

文/李江華

拳術論

文/李江華

拳術,源于中國,以修身為本,以健身、防身為用。拳術,形而下者,中華文化之精品;道,形而上者,中華文化之奧義,拳與道合(清末民初時,拳術家孫祿堂先生為論證“拳與道合”做出卓越貢獻,并大力提倡之)。

一、什么是拳術

拳,五指握攏為拳,可以攻擊。拳術,直解其意為拳的技術。拳術之“拳”,并非僅指拳頭,其內涵有四層。

第一層,指攻防中備受人們青睞、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拳頭;

第二層,指人體手部還可變化出的掌、指、爪、勾等;

第三層,腳、肘、膝、肩、胯和頭部,身體的這些部位可變化出多種形態;

第四層,拳,全也,全身皆拳。

拳術,是一門合理地運動身體、靈活地使用身體的技術,是一門體驗動靜合一、身心合一的技術,有強身健體、防身技擊和修身養性三大主要用途。

換言之,拳術,即融健身、防身和修身于一體的一門技術。

中國拳術,精彩紛呈,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等,不勝枚舉。

二、拳術與武術、技擊術

武,從止(足)從戈(一種兵器),表示拿著兵器示威或拿著兵器去打仗,本意是威懾、征伐。武術,猶言軍事,南朝的《文選》中,有“偃閉武術,闡揚文令”句,后多指強身、自衛等技擊之術。

當“武術”指“技擊術”時,拳術區別于技擊術的特點主要有三:①拳術,以修身為本,以防身技擊為用;技擊術,以實戰為本。②拳術,注重健身;技擊術,可能健身,也可能傷身。③拳術,赤手空拳也;技擊術,可以使用武器。拳術雖不用器械,但練好了拳術,使用器械進步也快、技術也高超——器械是手臂的延伸。有道是“拳成兵易就”。

當“武術”表其舊意(軍事范疇)時候(現代的手槍、大炮、原子彈是威懾征伐手段、技術的更新,替代了冷兵器而已,可歸入武術范疇),拳術與武術的區別是十分顯著的:①前者赤手空拳,后者擁有武器;②前者屬個人范疇,后者屬集體范疇;③前者自主行動,后者不得擅自行動、一切行動服從統一指揮。在軍事戰爭中,個人技擊因素的作用通常是微乎其微的,兵器、兵法等因素對戰局更具決定性。

三、拳術與體育、格斗競技

體育,有育體之能。

拳術,調節身心,可健身育體、育德育智(修身養性)。

格斗競技(競:比賽),單項或多項格斗技術的比賽,其實質為競技體育、游戲。從事格斗競技者,特別是職業運動員,身體很容易受到戕害。

拳術有技擊之能。技擊,無條件格斗。競技格斗,有條件格斗。

四、拳術與儒、道、佛學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學、道學和佛學。儒學、道學和佛學互通相融,都是引人求真向善的手段,雖名為三學,實為一學——修道之學。何為道?道是中華文化最高的范疇?!兜赖陆洝吩疲骸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p>

習拳術,善學好悟者,逐漸脫離有形進入無形,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進入另一領域——道,此為以拳體道,由拳悟道。

一體道,一修道,故形而下的拳術與形而上的三學相通。

希望拳術得以發揚,和諧人之身心,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

猜你喜歡
拳術佛學格斗
拳術論
新時代傳統拳術課程化研究
張偉麗 格斗玫瑰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淺析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苦厄的修行
佛學認知下的音樂表演理論探究
少林拳術圖說(七)
石頭拳術秘訣(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