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校史館建立的意義及要點

2010-08-15 00:46許翠花
黑龍江史志 2010年1期
關鍵詞:校史館實物網絡化

許翠花

(河南師范大學檔案館 河南 新鄉 453007)

當今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人們交流、傳遞、獲取信息的媒體和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高校信息資源的中轉站,作為大學精神的傳播地,集教育資源為一身的高校校史館,走向數字化、網絡化將成為歷史的必然。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被人們廣泛利用的新型時代,它的建立意義深遠:

一、網絡校史館建立的意義

1.隨時隨地參觀利用,節省參觀者的大量時間

實現網絡化的校史館,參觀者不受時間的限制及時獲取多樣的信息資源。在時間安排上具有靈活性。對于校友來說,就更加便利,隨時了解自己母校的變化,抒發對母校的情懷。

2.網絡化的校史館內容更加豐富

數字校史館具有“海量存儲”的功能,用計算機生成的“電子文件”存儲介質密度大[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些電子文件介質的存儲密度還將進一步加大。這樣一來,傳統的校史館由于場館的有限性,導致館藏內容的局限性就會被打破。除了校史館館藏內容之外,其它有意義的內容也將通過連接、和網絡化,展現在人們面前,校史館內容更加豐富。

3.網絡化校史館達到信息共享,使參觀者更加獲益

校史館信息化建設分為實體校史館的建設與虛擬校史館的建設。實體校史館就是觀眾熟識的傳統意義上的校史館。虛擬校史館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而存在的校史館。通過網絡技術,將各個分散的校史館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使參觀者享受到更多高校校史館的資源。從而更加獲益。

4.網絡化校史館服務更加周到

網絡校史館的建立是以用戶(參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用戶可通過網絡與校史館建立聯系,可以進行在線詢問及享受到現場講解等服務。網絡校史館具有多種查詢途徑、使參觀者獲得更多的內容,了解到校史館更深層的魅力。

5.網絡化校史館更加節省物力和財力

傳統校史館內容及場館的維護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傳統校史館的維護包括照片檔案的維護、實物檔案的維護及場館的維護。還必需在場館中配備溫濕調控裝置,防火、防光、防水、防污染設施等。網上校史館的建立大大節省了這些方面的經費投入。

6.網絡校史館的建立延長了館藏資源的壽命

校史館館藏中存有大量的照片及實物檔案,時間長了自然會損壞,網上校史館的建立,使這些檔案數字化,可以多儲存備份,這樣就無形中延長了館藏資源的壽命。

二、網絡化校史館的建立

網絡化的校史館是一個數字化的信息系統,是一個電子化信息的倉儲。即依賴數字化技術,對傳統校史館館藏進行數字化,對這些數字化檔案信息進行存儲、傳輸和處理,在網絡化環境中被本地和遠程用戶(參觀者)利用,實現資源共享的信息系統。因此,高質量的數據庫是建立數字化校史館的前提。

1.館藏數據庫的建立

校史館的館藏包括:照片檔案和實物檔案。

1.1 照片檔案的數據化

設備的選擇:照片檔案的數字化可以采用掃描儀和高檔數碼相機進行。掃描輸入是照片檔案數字化最通用的方法,所需設備簡單,操作過程也比較簡便,并適用于各類照片檔案的數字化處理。中高檔數碼相機鏡頭一般都配有較大值光圈、變焦鏡頭、高分辨率CCD等,可以保證高質量的拍攝效果。

照片的選擇:照片是由底片沖印得到的“復制件”[2]。若采用底片作掃描母版,圖像效果較好,圖像分辨率和密度要比照片高很多,耐久性和穩定性也比相片好,以其作母版掃描出來的圖像色彩及細節的保真度高。

分辨率的選擇:掃描分辨率決定了圖像的清晰度和圖像文件的大小。在設定掃描分辨率時,要在分辨率與圖像大小之間認真權衡,綜合考慮被掃描照片的尺寸、原照片的圖像質量和利用性質及還原輸出要求等因素。對于一般的照片來說分辨率設為300DPI就足夠了[3]。

色彩位數和灰度級的確定:色彩位數,是反映掃描圖像色彩與實物接近程度的性能指標?;叶燃壥潜硎净叶葓D像高度層次范圍的指標。色彩位數越深,灰度級越大,所能表達的色彩和層次就越豐富,掃描效果也就越好。一般黑白照片采用256級灰度圖像方式掃描,彩色照片適合用24位真彩方式掃描[4]。

照片的處理:照片檔案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的缺陷,如出現掉角、染上污漬、折痕等;有的照片在拍照過程中還會出現紅眼、曝光不足、顏色嚴重偏差。這些不完美的照片檔案通過掃描輸入到電腦后,還必須借助Photoshop等圖像處理技術來進行編輯處理[5]。

1.2 實物檔案的數據化

實物檔案的數字化生成技術主要依賴于數碼相機、掃描儀等現代技術設備,適合于掃描儀工作面大小的榮譽證書等紙質實物檔案。其他各類實物檔案則主要通過數碼相機進行拍攝。數碼相機(DC)具有近拍、遙拍、錄音、記錄動畫、合成圖像、圖像旋轉、快速瀏覽、拷貝CORY復制等多種功能。利用近拍或超級近拍技術,能把?;?、慶典紀念徽等小件實物檔案拍滿相機整個畫面;利用合成圖像(2合1)技術,可以對獎杯、印章的整體進行多個角度拍攝,然后合成一幅圖像[6]。

這些工作完成之后,將數字照片檔案和實物檔案以數字化的形式予以保存,再通過計算機軟件技術按展出的順序及巧妙合理的程序整理、編目,以數據庫的形式儲存在計算機中,這就完成了網絡化校史館的第一步:數字化的校史館。

2.數字化校史館館藏資源網絡化及資源共享

在完成了數字校史館第一步之后,利用計算機軟件和技術把整理、編目好的館藏數據庫,配以音樂、語音,加上生動的解說,存入計算機中,使之成為更為生動的信息資源。然后通過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進行網絡連接,使之網絡化,從而達到資源共享。這樣,數字化校史館就成為了網絡化的校史館。

因此,網絡信息資源的采集與虛擬校史館的建設就成為網絡化校史館建立的必然選擇。

2.1 網絡信息資源的采集

網絡信息資源的采集是校史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必然選擇。但網絡信息資源地址分散,組織松散,數據類型多,隨機變化大,缺乏有效的組織,給用戶查找和利用信息帶來極大困難。因此,校史館通過網絡信息采集技術、挖掘技術、分析與過濾技術、整合技術、發布與推送技術等手段在網上搜尋、查找,通過組織,建立索引動態鏈接等為信息用戶提供查詢服務。把因特網上免費服務、內容豐富地址較穩定的與本館學科相關的信息資源,經過篩選、分類、標引,按學科設置相關專題,把它們鏈接到本館的主頁上,而達到資源共享。

2.2 虛擬校史館的建立

虛擬校史館實際上是傳統校史館在網上的代言人,它的建設包括3種層次:①專門性校史館信息資源網;②國內校史館信息資源網,即建立本國的以中文信息為主的校史館信息資源網;③基于Internet的校史館信息資源網,即對Internet中的校史館信息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重組,建立面向校史館領域的全球信息資源網中網。從而達到更大范圍的資源共享。

網絡校史館的建立,搭建了校史館資源的共享平臺,使參觀者更方便、更快捷的參觀與訪問,更利于擴大高校自身的影響力。

[1]童紅梅.淺談數字檔案館的建設[J].陜西檔案,2008,(3):14-15

[2]胡碩平.高校照片檔案的數字化管理[J].藝海,2007,(4):135-136

[3]張照余,陶學勤.照片檔案數字化的要點[J].檔案,2008,(5):54-55

[4]楊明初.實物檔案技術保護的實踐與探索[J].蘭臺世界,2007,(1):141-42

[5]郝寧.照片檔案的數字化存儲[J].中國科技信息,2007,(1):107

[6]王雁,湯連欣.音像、實物檔案管理方式的探索[J].山東電力技術,2001,(4):57-58

猜你喜歡
校史館實物網絡化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發揮學校檔案資源 提升校史館建設水平
新時代高校校史館發揮的文化宣傳作用
網絡化條件下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高職院校校史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實物模擬駕駛系統
班主任進行實物分析的實踐路徑
考慮量測時滯和相關噪聲的網絡化數據融合
高校校史館建設問題與對策分析——以新疆師范大學校史館為例
新聞業經營管理的網絡化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