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公共精神的塑造與培育

2010-08-15 00:44馬子凡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公務員精神

馬子凡

(中共紅河州委黨校,云南 蒙自 661100)

公務員公共精神的塑造與培育

馬子凡

(中共紅河州委黨校,云南 蒙自 661100)

公務員公共精神作為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核心要素,是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是聯結政府和群眾的紐帶,在他們身上直接體現著政府的執政理念和價值向度。其政治素質、思想境界、精神狀態、職業道德,既關系到公務員隊伍的形象,更關系到黨和政府各項事業的興衰成敗。

公務員;公共精神;塑造與培育;國家公仆

公務員從事的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且肩負著一種責任,是聯結政府和群眾的紐帶,在他們身上直接體現著政府的執政理念和價值向度。他們的政治素質、思想境界、精神狀態、職業道德,既關系到公務員隊伍的形象,更關系到黨和政府各項事業建設與發展的興衰成敗。一個自私自利、貪污腐化、任人唯親、瀆職妄為的公務員隊伍必將是一個國家和政黨衰敗的葬送者。因此,公務員的公共精神作為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核心要素,是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一個多種精神品格構成的精神共同體,凝聚著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蘊涵著時代要求的鮮明特征。它不僅是一種深刻的理論,更是一種崇高的實踐。不僅體現在思想境界上,而且體現在實際行為上。因為公務員是國家和政府的代表,在群眾眼里就是國家和政府的化身。公務員作為國家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依法履行公職,承擔著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公務員精神狀態的好壞,是衡量政府服務水平的晴雨表。為此,要高度重視培育和弘揚公務員的公共精神,積極引導廣大公務員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永遠燃燒的革命激情和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去對待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始終堅持以“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精神,把自己的全部工作落實到為國建功、為民造福,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實際行政行為上來。

一、公務員公共精神的基本內容

所謂公共精神,就是指超越個人狹隘眼界和個人直接功利目的,關懷公共事務、事業和利益的思想、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作為現代公民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要求,公共精神是一種以他人、公民和社會為依歸的價值取向。公共精神本質上是公民的公共責任意識在行為和性格上的體現。公務員作為國家公權力的代表,如何履行職能,如何處理對己、對人、對社會、對自然的關系,不僅直接地為社會提供了榜樣,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社會成員對道德價值的追求。

1、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是公務員公共精神的靈魂和旗幟。公務員公共精神的首要和根本問題,就是公務員為誰服務的問題,也就是公務員與國家、人民的關系問題?,F代人民主權理論認為,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之本,是政府權力之源。國家和政府為人民而存在,應當始終是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和維護者。公務員是國家和政府公共管理的實施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其權力來源于人民??v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深厚的愛國愛民情感綿綿不斷。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宏偉潮流中曾經出現過焦裕祿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等,他們的精神已成為承載時代特征的公共精神。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之所以是歷經磨難而不衰的世紀偉人,是因為他有“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的崇高情懷;60多歲的溫家寶總理作為國家高級公務員,能在四川汶川地震幾小時內趕到災區第一線,是他對老百姓情深似海的真實寫照;一代又一代優秀公務員之所以成為人民群眾心中永不磨滅的豐碑,就是因為他們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朋友,當成自己的親人,對老百姓愛得樸實,愛得執著,愛得深厚。視人民群眾為親人,這是一個公務員應有的情懷。作為公務員,應該經常反躬自省,自己“當官為什么,將來留什么”,把“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成為一種永恒的信念。

2、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是公務員公共精神的集中體現。(1)恪盡職守。其要義就是指不僅把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作一種謀求生存、養家糊口的職業,而是當作一種事業,作為天職來對待。兢兢業業是中國人歷來形容工作謹慎勤懇的詞,究其本源,“兢兢,恐也;業業,危也”,表示人們對待工作心懷恐懼、勤勞無怨的樣子。中國古代倡導敬業精神,孔子稱為“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筆者理解,所謂恪盡職守,就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對群眾負責的敬業精神。能不能正確對待職務,把責任放在第一位,是對公務員理想、胸襟、道德、情操的特殊要求。崗位昭示著使命,權力意味著責任。它要求公務員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工作責任,時時處處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政治責任來要求自己。(2)廉潔。這是從政者安身立命的道德底線。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貪者政之禍也,民之賊也”,“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服吾公?!薄肮珓t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薄肮?,廉生威”。由此可見從政者廉潔的重要。經驗證明,從政者的不廉潔、貪污腐敗歷來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重要根源;也是一個國家公職人員走上自我毀滅道路的定時炸彈。(3)奉公。就是無私,無私是公職人員的重要品格,要求把公眾利益、社會利益放在職務工作的第一位;要求公務員要做到公字當頭,一心為公,在處理各種公務時常懷律己之心,在金錢、名利、地位等各種誘惑面前不動搖,嚴格要求自己,不以一己之私利損害國家及公眾的利益。廉潔奉公,是公務員必須具有的思想品格和職業道德。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明確了公務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公共精神的重要保障。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在其位、謀其政,以對黨和國家事業負責的精神,忠于職守,勤勉盡責,克己奉公;必須嚴格要求,做到不以權謀私、不貪贓枉法,戒驕戒躁、謙虛謹慎,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3、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公務員公共精神的基本內容?!扒笳妗眰戎卣J識世界,體現科學品格?!皠諏崱眰戎馗脑焓澜?,體現實踐品格。公務員的公共精神蘊含著崇尚實干、尊重實干、呼喚實干的精神追求,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公務員的公共精神是具體的、實在的,人民群眾審視公務員的公共精神,最終是看公務員是否想干實事、能否干成實事的具體行動。想干實事,實際是公務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會干實事,是公務員“能”的體現,就要見之于行動,更需要本領和水平;干成實事,是公務員“績”的體現,就要在抓好落實上下功夫,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在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做到工作目標切實,工作措施扎實,工作作風務實。另一方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公務員必須具備的品質。當前,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服務型政府的建構,公務員面臨著很多過去不知道、不熟悉的工作,這就要求在工作中敢試、敢闖。當然,創新不是窮折騰、胡亂作為,而是要在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進行創造性工作;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善于總結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把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提高創新能力的不竭源泉??傊?,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公務員公共精神中非常關鍵的內容,是廣大公務員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特別是適應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務員應有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也是公務員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公務員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思想上不斷有新的解放,實踐上不斷有新的創造,才能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4、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是公務員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是新時期公務員公共精神的核心內涵之一。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國家的長遠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顧全大局,就是要增強全局觀念,堅持以大局為重,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系,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的大局,就是對外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對內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公務員要自覺地在這個大局下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做到不利于大局的話不說,不利于大局的事不做,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水平,善于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方向,利用好發展機遇,創造好發展條件,掌握好發展全局,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做好自己職責范圍內的每一項工作。事實上,只有增強大局意識、團結共事意識,甘于奉獻,精誠合作,著眼未來,公務員隊伍才能形成整體合力,工作和事業才能勇往直前。

二、塑造與培育公務員公共精神的路徑選擇

塑造和培育公務員的公共精神,是一項系統工程,沒有現成的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將嚴格宏觀的制度、機制與強化微觀的舉措、操作結合起來,走制度建設與個人素養提升并舉的培育與塑造之路。

1、創新制度,進行行政倫理立法。塑造和培育公務員的高尚人格,注重公務員的人格魅力,是公務員的職業特性使然,是公共權力實現其公共性的內在需要。為此,很多國家加強了對國家公務人員的道德立法,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公共行政的道德。譬如:早在1958年7月,美國國會兩院以共同決議書的形式通過了《政府工作人員倫理準則》;1994年,韓國對1981年通過的《公職人員倫理法》進行了第七次修訂,2001年又通過了《反腐敗法》,對公務員兼職、受禮、捐贈、股票、保密等行為均有法律方面的強制規定,對違反行政倫理道德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因為公務員均掌握一定的行政資源及其衍生出來的自由裁量權,尤其是中高級公務員存在相對多的“權力尋租”的可能性。由于人性固有的自利動機,使公務員不可能單純地依靠內在良知而永遠正確地行使行政權力,因此,必須有外在控制來制約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的濫用。法律的特征在于它的剛性約束,所以,在塑造和培育中國公務員公共精神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制度化建設,通過外在的法律規范來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自己符合行政倫理道德的行為而自豪,對不道德的行為知恥、愧疚,并及時改正,否則,將受到應有的制裁,從而培養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擇善去惡”的價值取向。

2、抓教育,夯實培育公務員公共精神的思想基礎。任何一種精神都不是自然生成的,都有一個從孕育、培養、傳播到為大家所廣泛接受并自覺實踐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灌輸”。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是如此,培育公務員公共精神更是如此。必須研究建立一個培育公務公共精神的科學規劃,以便分層次、多角度、形式多樣地做好培訓工作。從對象上說:可以分新招公務員、普通公務員、領導干部等類別,把學習公務員公共精神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到公務員的培訓計劃,使廣大公務員對公務員精神耳熟能詳、了然于胸,對公務員公共精神的本質和具體要求入腦入心、身體力行。從內容上說:可以分別圍繞三個方面加強培訓:一是圍繞政治堅定,重點加強公務員的宗旨意識培養,提高廣大公務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提高愛祖國、愛人民、以民為本的信念。二是圍繞業務過硬,重點加強公務員的服務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公務員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創新政府職能和服務方式,使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三是圍繞作風優良,重點加強公務員的法治意識、協作意識的培養,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從形式上說:可以采取課堂教育、專家講座、網上論壇、理論研討等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公務員公共精神,使廣大公務員不僅對公務員公共精神的本質和具體要求都能入腦入心,而且要身體力行。

3、抓養成,大力強化公務員的自律意識,充分發揮公務員的道德主體自律性。公務員的公共精神,說到底是一個人的品性問題。每個公務員都要構筑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四自”自律機制,切實加強政治品行的錘煉,使自身產生廉潔自律的內在動力:一是慎于小節?!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一些官員的腐化墮落,就是初失于小節,而后量變引起質變,積小過而成大錯。公務員要時時學習、處處自重,塑造情操高尚、內涵豐富的個人形象,要防微杜漸,時刻保持思想的敏銳和道德的高尚。二是善于反思。公務員要更嚴于剖析自己,應當有接受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勇氣,及時發現自己思想行動上的不良傾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要善于自查、自糾。三是慎于用權。權力是把“雙刃劍”,權為民所用則民喜國益、造福社會;權為私所用則禍國殃民、貽害無窮。慎于用權,既要靠組織監督、群眾監督、法律監督,更要靠公務員自律自重、自我約束。公務員只有心里裝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凡事為了群眾,才能當好人民公仆,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四是勤于行事。公務員應務實勤政、淡泊名利、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不斷用具體行動擔當好“人民勤務員”的社會角色;公務員要“勤洗頭,勤洗手,勤洗腳”:勤洗頭,腦清目明,不做“昏官”;勤洗手,臂白手凈,不做“貪官”;勤洗腳,腳潔足輕,不做“懶官”,沉下身子,用雙腳下到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從實際出發,身體力行。

總之,時代的呼喚,人民的目光,聚集在每一個公務員身上。新世紀、新階段、新起點、新任務、新目標,迫切要求每個公務員都自覺地把民族中最美好、最強健的思想、感情和品格都升華起來,分散的集中起來,潛在的激發起來,匯成一支強大的精神合力,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責任編輯:劉建文

D630.3

A

1671-2994(2010)05-0149-03

2010-07-18

馬子凡(1958- ),男,紅河瀘西人,中共紅河州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研究方向:黨的建設、行政管理。

猜你喜歡
公務員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精神燦爛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以釘釘子的精神打好環保持久戰
籃球公務員
拿出精神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