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比論證耶?比喻論證耶?——從“五十步笑百步”說起

2010-08-15 00:49胡月麗
中學語文 2010年30期
關鍵詞:喻體蘇教版孟子

胡月麗

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四)《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來給梁惠王講解治國之道,形象生動??墒?,這“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是屬于類比論證還是比喻論證,就連課本和與之配套的教參書也互相打架,不能自圓其說。舉例如下:

1.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P17-18)說:“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將送去主義和尼采相比,《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將馬克思與達爾文相比,《寡人之于國也》將梁惠王和‘五十步笑百步’的人相比”,是通過類比進行說理的。

2.同是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必修四)則說:“梁惠王和鄰國相比是五十步笑百步,沒有區別。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或輕或重的區別?!庇终f,孟子“是通過設喻、設圈套,將棄甲兵走五十步者與百步者進行比較……”該書還在 《寡人之于國也》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中提到,要求學生“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證方法”。

3.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參考書》(必修四)說:孟子善喻,如本文所用的“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等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非常形象。

很明顯,同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語文課本說它是類比推理,而與課本配套使用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參考書》則認定是比喻論證。這就讓人為難了,為什么同一種情況會有不同的解說?顯然,有人包括那些教材的編寫者們,對這兩個概念還存在著模糊的認識。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兩個概念作些粗略的闡述和界定:

一、類比論證的“類體”與“本體”必須具有相同(相似)屬性

類比論證,也稱類比推理或類比法?!稘h語大詞典》上有這樣的定義:“類比是一種推理方法,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們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鳖惐韧评硎且环N或然性的推理,其可靠程度取決于前提中確實的共同屬性的多少,共同屬性和類推出來的屬性的關系是否密切。因此,運用類比時要注意所選取的“類體”要同類,不能相對或相反;在類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語破的,一針見血。

例如《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孩辯論太陽什么時候離人近,什么時候離人遠的問題:甲小孩認為早晨太陽離我們近一點。理由是物體離得近,看起來就大一點。太陽是物體,在早晨看起來大一點。所以早晨太陽離我們近一點。乙小孩認為,早晨太陽離我們遠一點。理由是發熱的物體離我們遠一點,就會感覺到涼快一點。太陽是發熱物體,在早晨時,我們會感到涼快一點。所以早晨的太陽離我們遠一點。兩個小孩在申述理由時,都用類體(一般物體)同本體(太陽)進行類比,凡是同類物體就有同樣的屬性。因此,這兩個孩子都運用類比的方法,把自己的觀點表述得很清楚,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又如《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用尼采自詡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來類比中國也不是地大物博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地下的煤也有挖光的一天,到那時,中國人也會窮得“拿不出東西來”了。這里的“類體”尼采的光熱無窮到最后發瘋與“本體”中國的地大物博到掘光地下的煤,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栋砉ぁ分?,夏衍借用美國作家索洛的話 “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來類比“日本紗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這里的“類體”與“本體”也有著非常相似的共同屬性,即都是在指責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等等。

此外,在我國古代的文章典籍里還有如《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如《勸學》中的“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等等,這些都屬于類比推理。它們的“類體”和“本體”之間都存在著共同或相似的屬性,可稱得上是類比推理的典型范例。

二、比喻論證的“喻體”就是打比方

比喻論證,也稱喻證法。它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必須說明一點,它同修辭格中的比喻不是一回事?!掇o?!氛f: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就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思想的對象,叫比喻。它的功能是為了描繪事物,側重形似,以形比形。而比喻論證中的設喻是為了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它是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它的“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喻證的“喻體”就是打比方,目的是為了闡發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

比如《拿來主義》一文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就運用得很經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的幾個組成部分,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絕。魯迅先生把“文化遺產”這個原本很抽象的概念,用“大宅子”來一比方,就顯得十分形象可感了。還有“文化遺產”中的成分也是很復雜的,有精華部分,也有糟粕部分,還有精華與糟粕互見的部分等,魯迅先生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等這些當年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作比方,就很形象了,使人一看就明白,這對論證自己的觀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季氏將伐顓臾》一文中,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來比喻冉有與季路兩個管理者沒有盡到制止戰爭的責任,非常形象和具體??鬃影讶接?、季路沒有盡到勸諫和制止季氏將對顓臾動武的責任比作老虎與犀牛從籠子里逃了出來,龜甲與寶石在櫝中被毀,也是抓住了“喻體”同“本體”的相似之處。還有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里也很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論證。因為魚和熊掌只是個比方,一個普通,一個珍貴,兩者比較,當然取其珍貴的。以此引出生和義的比較,然后得出義比生更重要,應該舍生取義。孟子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的關系,使得原本抽象的道理變得十分淺顯具體了。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凡類比論證時,就要注意所舉的“類體”必須與“本體”具有同類的性質;而比喻論證時,所舉的“喻體”必須同“本體”具有相似或相像的意義,而且常常是本體過于抽象,才用淺顯形象的“喻體”來打比方的,目的是讓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

清楚了類比與喻證的性質特征,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本文開頭處提到的例子,就不難作出判斷了。因為“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同梁惠王對話時,孟子為了說明問題而打的一個比方,況且孟子在對話開始時就已經說明了“請以戰喻”。因此,完全可以認定它是比喻論證。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說它是類比的論述就站不住腳了。

猜你喜歡
喻體蘇教版孟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
蘇教版與人教A版數學教材的比較研究——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例
精編課本題改編練習
《紅樓夢》比喻的喻體類型研究
從喻體選擇對比哈薩克語和漢語比喻的民族差異
喜馬拉雅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課本題改編練習(推理與證明、復數)
英語中的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