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骨性關節炎的非手術治療方案與手段的探討

2010-08-15 00:43114048遼寧省鞍山市湯崗子醫院軟傷中心王剛
中國療養醫學 2010年6期
關鍵詞:膝骨性針刀骨性

114048 遼寧省鞍山市湯崗子醫院軟傷中心 王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于老年人,是常見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腫脹,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應用針刀松解術,關節腔滴注,口服氨基葡萄糖,分層次靶向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并進行1~2年的隨訪,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06例,均經X線平片CT等影像檢查,并結合臨床診斷,均符合骨性關節炎診斷指南中的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排除腫瘤、結核等疾患,無禁忌。年齡50~60歲68例,61~71歲38例,平均年齡54.6歲;病程<6個月20例,6個月~1年48例,1年以上38例,平均1.21年;雙膝病變者47例,單膝病變者59例。

2 治療方法

針對膝周軟組織受累者采用針刀松解術[2],有針對性選擇股四頭肌腱止處,髕下脂肪墊,側副韌帶,腓腸肌內外側頭附著處,半膜肌腱,肌腱,前交叉韌帶等處切開松解,具體選擇視關節局部病情而定,一般7 d/次,2次一療程。

1)針對頑固性關節腔積液者采用關節腔滴注沖洗:經針刀松解后尚有關節腔積液者,于仰臥位,膝下墊枕,于髕骨內外緣及髕骨上下緣交點處常規局麻下穿刺,進入關節腔進行滴注,再用另一針頭刺入患膝另一側關節腔內,使液體從一側滴入,另一側流出。滴注過程中可用手反復輕揉患膝,擠壓使液體盡量流出,術畢注入保留液體,繃帶加壓包扎,滴注液體為復方氯化鈉、VC、硫酸鎂、地塞米松等共2 000 mL,保留液體為慶大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共10 mL,10 d 1次,2次為一療程。

2)針對骨性退變采用氨基葡萄糖膠囊0.25 g/粒,0.5 g/次,3次/d,飯后服用,3個月為一療程,來促進軟骨板形成。

3 結果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本組病例經上述一療程治療并經1~2年隨訪,治愈率37.7%(40/106),顯效率28.3%(30/106),有效率26.4%(28/106),無效率7.5%(8/106),總有效率92.5%(98/106),復發率2.8%(3/106)。

4 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現大多學者認為軟骨和周圍軟組織的病變是膝骨性關節炎的兩個極重要的病理基礎。探討如何用最佳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減輕患者疼痛和改善膝關節功能狀態是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針刀醫學認為膝骨性關節炎的基本原因是膝關節內部平衡失調[4]。針刀治療本病的重點是要恢復膝關節正常的力學平衡,以消除關節內外代謝產物,消除炎癥,改善和恢復肌腱、韌帶的收縮性,增加髕骨活動度,減少關節內外壓力,恢復其內源性平衡。

關節腔滴注可最大限度清除滑膜液體的聚集黏附,改善膝關節腔的內環境,恢復其內源性平衡。

應用氨基葡萄糖可促進軟骨基質成分生成,減緩膠原框架崩解,同時可抑制局部炎癥反應,減少炎癥因子作用,并具有分子屏障化學保護作用,減少軟骨細胞凋亡。通過以上各法協同作用恢復膝關節內外平衡,最后達到了消除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的目的。

[1]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0):1.

[2]龐繼光.針刀醫學基礎與臨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507-511.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

[4]朱漢章.針刀醫學原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85.

猜你喜歡
膝骨性針刀骨性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舉辦首屆“忠州純針刀”杯青年針刀人才論壇演講比賽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專委會舉行成立大會并舉辦全國針刀治療凍結肩專題培訓班
PRP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肩盂骨性Bankart損傷骨缺損測量研究進展
關節鏡下治療肘關節骨性關節炎伴僵硬短期療效觀察
針刀治療不同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蒙醫藥治療膝骨性關節42例臨床研究
消痛散塌漬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針刀針刺治療合并頸部癥狀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23例
膝骨性關節炎的治未病預防及護理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