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派與革命派關于法國大革命與自由的爭論
——以《新民叢報》與《民報》為中心

2010-08-15 00:50周福振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
關鍵詞:專制大革命康有為

周福振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改良派與革命派關于法國大革命與自由的爭論
——以《新民叢報》與《民報》為中心

周福振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法國大革命期間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成為法國人一種美好的向往,也給世界各國人民樹立了反對壓迫、反對剝削的一個典范,但是法國大革命又帶來了沉重的慘禍,殺人流血事件層出不窮,這又使世界各國人民擔驚受怕。在中國,改良派與革命派展開了關于法國大革命與自由的爭論,它們爭論的焦點在于中國能否進行革命實現自由。這場爭論使人們看到了出發點不同導致了思考問題的思路的不同。

《新民叢報》;《民報》;法國大革命;自由

法國大革命發生之時,人們就開始議論紛紛。在爭論中,主要存在兩種根本不同的意見,一種以英國保守自由主義者愛德蒙·柏克為代表,反對法國大革命;一種以美國激進自由主義者潘恩為代表,肯定法國大革命。

柏克相信美國人已經具備了英國人的自由精神,而法國人沒有這種自由精神卻極力地反對傳統,所以他支持美國人為自由而戰的獨立戰爭,卻極力否定法國大革命。他的《法國革命感想錄》是一部反對法國大革命的宣言書。按照潘恩在獻給美國總統華盛頓的“捍衛自由原則”之《人權論》的說法,柏克幾乎把凡屬英語中能夠找到的罵人下流話,都用來“奉敬”給法國國民和國民議會;凡屬怨恨、偏見、愚昧或知識所能揭示的一切都被用來批判法國大革命。潘恩激憤地指出,柏克的書是為了教訓法國國民而寫的,目的就是“黑暗企圖照亮光明”。[1]113,119,120

潘恩在批駁柏克時,不忘提醒英國人應該像法國一樣進行一場革命,從而實現自由。因此,《人權論》問世后,遭到了英國政府的強烈譴責。此書被列為禁書,潘恩也被扣以“叛逆”之名,受到通緝,后又被英國政府以缺席審判判為“煽動誹謗罪”。此書導致如此大的影響,可見啟蒙思想家潘恩的自由主義的激進性。

中國的這場爭論實際上是當時針對法國大革命爭論一百多年之后在中國的一場延續,而目的仍在于中國能否進行革命實現真正的自由?!缎旅駞矆蟆氛J為法國大革命是借自由之名行不自由之實,中國不應該學習法國實行革命,而《民報》則認為法國大革命播自由于世界,中國應該進行革命。然而,《新民叢報》只是提到過柏克之名,《民報》則連潘恩之名也沒有提及過。

一、中國人是否有自由

如果《新民叢報》與《民報》都抓住了西方自由的精神,那么這個問題也就不用辯論了。偏偏雙方對西方自由的掌握上都存有偏差,加上中國式自由的影響,在辯論中國人是否有自由時,雙方之間以及各自內部存在一定的思想混亂性也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自由本來沒有一個統一的原則,每個人對自由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中國人是沒有自由的。但是,康有為卻認為中國人有自由。在《新民叢報》與《民報》沒有辯論前,康有為在他的《辨革命書》和《官制議》中,已講到中國人二千多年來都有自由。他認為“一統之世不優虞外患,不與人競爭,但統大綱以清靜治之,一切聽民之自由而無擾之,雖不期治而期于不亂,此中國秦漢二千年來之政術”。[2]34

后來,康有為在《羅馬四論》中還比較了羅馬與漢朝的平等自由,并指出中國漢世“內國人民,人人平等,人人自由”“,既無世爵,人人得徒步而至卿相,執政權”,而“羅馬人所有權利,限于一城數十萬人之內,我漢擴之百郡萬里五千萬人之遠”,與中國的平等自由相去甚遠。[3]72

康有為通過觀察中國的一些情況,指出中國有自由,只是沒有民權。梁啟超在《論自由》中向人民解釋什么是政治自由時,也說中國不存在平民向貴族爭自由的情況。梁啟超認為中國自戰國以后,廢除了世卿之制,也沒有階級,因而中國不存在四民平等問題,只是沒有參政權。如果將梁的參政問題與康有為的民權問題等同起來,那么兩者的思想實際上有一致的部分。

康有為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甚至拿英國人齊路士的話來印證自己的思想。齊路士說:“不知中國者以為專制之國,乃入其境,則其民最自由,賣買自由,營業自由,筑室自由,婚嫁自由,學業自由,言論自由,信教自由,一切皆官不干涉,無律限禁,絕無壓制受毒,因而中國講自由之教是令人發狂妄行?!盵4]22

梁啟超的觀點與康有為有所差別。梁啟超早在1900年給康有為的一封信中指出“,中國數千年來,無自由二字”。[5]235后來,梁啟超又說“中國人之不自由,不自今日始”,而當時的中國是“專制與自由之過渡時代”。[6]14按梁啟超的標準來看,齊路士所說之語實際上是中國專制與西方專制的不同點,即中國乃無形之專制,從表面上看,中國人很有個人自由。但是,梁啟超又把個人自由等同于野蠻自由,認為中國人應該有團體自由,這就否定了中國人的自由。梁啟超說“:使其以個人之自由為自由也,則天下享自由之福者,宜莫今日之中國人也。紳士武斷于鄉曲,受魚肉者莫能抗也。駔商逋債而不償,受欺騙者莫能責也。夫人人皆可以為紳士,人人皆可以為駔商,則人人之自由亦甚矣。不寧惟是,首善之區,而男婦以官道為圊,何其自由也。市邑之間,而老稚以鴉片為菽粟,何其自由也?!盵7]7陳天華與梁啟超在這方面的認識是一致的。他明確提出了要總體自由,不要個人自由的思想,從而批駁清政府實行的個人自由。[8]48

在對待自由問題上,雖然孫中山在西方自由國家流亡多年,但得出的結論并沒有比康有為、梁啟超高明多少。1903年12月29日《,新中國報》發表了出自陳儀侃之手的《敬告?;蕰緯?明確宣告中國人沒有自由,從而掀起了革命派同改良派爭論中國人有沒有自由的問題。孫中山批判改良派中認為中國人沒有自由的說法,指出“彼又嘗謂中國人無自由民權之性質,仆曾力斥其謬”“,中國人民向來不受政府之干涉,來往自如,出入不問;婚姻生死,不報于官;戶口門牌,鮮注于冊;甚至兩鄰械斗,為所欲為,此本于自由之性質也”“,中國民權自由之事體,未及西國之有條不紊,界限軼秩然,然何得謂之無自由民權之性質乎 ?”。[9]235、236孫中山多次強調“中國人的自由,老早是很充分了”,“不必再去多求了”,于是他認為中國諸事難辦,革命難以成功的原因是中國人太自由了。后來,孫中山的《國事遺囑》開篇之句就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痹谶@里,又是講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求自由,說明孫中山本身對自由的認識就有些模糊,而這必然影響到中國人對自由的理解與追求。

實際上,孫中山和康有為等人在這里所講的自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自由的概念,是毛澤東在《反對自由主義》中所講的自由,而不是西方自由主義者所講的自由。這說明他們仍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改良派中的一些人說中國人沒有自由時,遭到了革命黨的批駁,但是當改良派說中國人有自由時,同樣遭到了革命黨的批駁?!缎旅駞矆蟆吩谂c《民報》辯論時,康有為進一步論證了中國人早已有自由的觀點,但是卻遭到了汪東的批駁??涤袨閷鬃?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認為中國文明之本皆具自由平等之實,而孔子之教,文明美務,萬法精深,升平久期,自由已極,中國所缺者只有物質和民權。在康有為看來,中國“久廢封建”“,既無世諸侯大夫,人人平等,無封建之壓制,民久自由,學業宗教士農工商皆聽自為之外,不知兵革徭役,上可為公卿將相”“,自由平等已二千年”。這與法國十萬貴族壓制平民事很不相類,因此中國再以“自由”為號召進行革命,就是“無病而學呻”,如果“妄引法國夙昔野蠻之俗、壓制苛暴之政,以自此而亦用法國革命自由之方藥以醫之,安平無憂而服自毒,強健無病而引刀自割,在己則為喪心狂病,從人是庸醫殺人”。[10]26,27,30

社會生活是方方面面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全沒有自由的國家,有沒有自由關鍵在于你對自由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現實的理解,因而革命黨人很容易找到了批駁康有為的突破口。作為章太炎國學講習會門下四子之一的汪東毫不客氣地對康有為進行反擊,說康有為的話是“病狂之言”。汪東從歷史角度出發,分析了中國古代封建之變更,認為中國廢封建是“專制之進化”,中國人仍猶陷于水火,沒有自由,也沒有平等。[11]12革命黨人吳樾也認為“異族專制之流毒”“使我同胞幾無一人能自由”。[12]26

由此可見,當改良派中的一些人說中國人沒有自由時,革命黨中的一些人批駁他們,說中國人有自由;當改良派中的一些人說中國人有自由時,革命黨中的一些人又批駁他們,說中國人沒有自由。一言蔽之,兩派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論對方提出什么觀點都會遭到批駁。而雙方之所以爭論不休,主要在于雙方對自由的理解并不一致。

二、法國自由所提倡的原因在中國是否存在

康有為很早就引用隋煬帝等人比擬西方來說明自由的問題,曾經遭到梁啟超的反對。1900年,梁啟超給康有為寫信說“,自由,真可謂博深切明”“,而夫子引隋煬、武后以比之,似未免涉于罵矣”。[5]237康有為并沒有接受梁啟超的觀點,反而對他提出了批評。當與革命派論戰時,康有為明確指出法國人以“自由”為號召進行革命,是因為法國的暴政壓制實非人道,但中國已自由平等,與法國立于相反的位置,根本不需要革命。而汪東則認為中國也有法國大革命時的這些情況,甚至中國比其還要糟。

康有為認為法國征稅苛刻,民敝衣敗,屋草食餓莩相望,法國人不能忍受,所以倡導自由之說。但是,中國既沒有二十法郎的人頭稅,也沒有十一稅、夫家十圓鹽稅、百之十五之侯稅、百之十四之僧稅,中國國稅僅千分之一,也沒有百之五十二之苛征,人民一切營業筑室蒸酒皆無稅,非常自由,直至咸豐時,兵亂始有征商稅千分之一。因而,中國根本不需要進行革命,如果“引法之革命自由以行中國”是“無病之剖割”。汪東則認為清制有丁役,有丈量,有圈占,病民莫甚“,歲豐則谷賤傷農,入不敷出,一畝之租未能完一畝之賦,歲兇則顆粒無收,追比不應一畝之量,反增數畝之費,司府催檄,舌敝唇焦,州縣敲追,血飛肉爛”“,何一事不與明夷所述法國情狀相符”,“中國之民皆鮮衣居”,如果中國人皆“大廈而金玉以為食”就不會革命,否則“明夷不必畏革命,如毒禽猛獸洪波烈焰”。

康有為認為法國有十萬諸侯,可先宿民女,而行獵殺人,淫用非刑,淫暴壓制,所以法國人積極提倡自由。但是,中國沒有此十萬諸侯的淫暴壓制,所以革命黨人“不察本末妄欲以法國革命自由之說,施之中國以為無病之呻”。如果中國有十萬淫暴諸侯,占國地三分有一專橫之僧寺,中國平民不得任權要之職,那么他自己一定“先奮筆焦唇而倡自由”。而汪東則從滿族對中國人壓制的事實出發,認為在中國“真淫暴壓之甚”。清朝刑具有杖、夾棍、天平架、老虎凳、熏鼻巨索、燒香“,諸刑則已備嘗,僅未至于死耳,然齒劍之痛瞥焉,遂過受諸刑時,其楚毒或數十倍于死,又或肢體殘廢而家復破,踽踽涼涼,顧影自,悲愴義憤,交集肝鬲,已無所歸,亦不能執一業以自贍,稍具氣切者,舍自加戕賊以個,無他善策”。另外,法封建侯國領二百五十人,而中國動輒一日間而尸千人,是屠法侯四國之民。于是,汪東指責康有為何以獨不見中國之情實,何以惡革命如鳥、猛虎、洪波、巨焰?[10]20-25[13]11-18[14]1-19

法國大革命中,自由的口號排在了平等、博愛的前面,說明法國人對自由的重視,這是無人能否定的??涤袨閰s說法國革命提倡自由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在中國卻沒有。汪東則從另一角度對其進行了反駁。從兩者辯論來看,兩者都是從法國大革命以及中國的現實情況中,找出一些支持自己觀點的事實,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的事實。這種辯論客觀上可以使雙方更清楚地看到法國人為什么提倡自由的一些原因,從而更好地認識中國的社會情況。但是雙方完全不同的道路,使很多人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出抉擇。

三、法國大革命是否用自由之義以為囚獄

柏克作為英國當時著名的保守主義者,對法國大革命的認識有深入見解。但是柏克并沒有親自參加法國大革命,因而他的批判便顯得有點危人聳聽??涤袨榈呐懈侨绱???涤袨橹苯又赋?法國大革命是“日揭博愛、自由、平等為徽,乃假博愛之名以為屠隊,用自由之義以為囚獄,假平等之說以殺奪富資”。在康有為看來,法國革命由爭自由始而得專制終,“合數十百萬革命軍之流血”,反而成就了羅伯斯卑爾的專制民主;“合數千萬良人之流血”,反而歸于拿破侖專制君主。因而,康有為指出,如果中國人妄稱法之自由平等而欲師之,則欺人太甚。[10]4-5[15]29-30

梁啟超曾對康有為拿法國大革命以自由始得專制終的思想表示極為不滿。他指出,法國之慘況是“革命諸人借自由之名以生禍,而非自由之禍”,而且表示“以自由而生慘禍者,經此慘禍之后,而尚可有進于文明之一日,不以自由而生慘禍者,其慘禍日出而不知所窮,中國數千年是也”。梁啟超在這里肯定了法國大革命之慘不是自由造成的,而是自由的濫用造成的。梁啟超還從種族特性出發,認為中國人與法國人正好相反,法國人好動,中國人好靜,因而“路梭諸賢之論,適之于法國,誠為取亂之具,而施之中國,適為興治之機,如參桂之藥,投諸病熱者,則增其劇,而投諸體虛者,則正其衰也”。[5]235然而,梁啟超也注意到了法國大革命的弊端。梁啟超在《近世第一女杰羅蘭夫人傳》中,借羅蘭夫人之口說:“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16]35

革命黨人沒有否定康有為所說的這些慘劇,但是卻從另一個角度批判了康有為。汪東認為革命正是憐小民之壓制,而“革命不能不殺人流血,流血忍事也,忍而為之,即將以達其舍身拯民不忍人之心也”,否則縮手袖間而旁觀,真天下之大仁。法國為了打擊反法聯軍,保衛法國,才不惜主張與他們開戰,造成一定程度的革命專制。另外,假使拿破侖少戢梟雄,慎保祿位,則法國不可改制,但是拿破侖之取位非以武力,而是民眾處于羅伯斯卑爾殘暴之下,稍厭民主政體,加上法國的四鄰強國兵壓境,謀覆共和,為拿破侖上臺創造了條件。在汪東看來,這是革命者在革命時所沒有料到的,而康有為將之歸于革命者,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1]8-11

阿克頓說:“革命的目的是防止以后再發生革命?!比欢?歷史上的法國卻不斷進行革命??涤袨閺闹械贸鼋涷灲逃?認為革命會從自由開始到專制結束,從而警告革命黨人。革命黨人陳天華認為中國以前諸多革命由爭自由得專制的原因在于中國歷史上的革命是英雄革命而非國民革命,實行英雄革命,一專制去而一專制來,雖有去舊更新之實,但出于權術者居多,出于真自由者少,而國民革命則“革命之后宣布自由,設立共和,其幸福較之未革命之前增進萬倍,如近日泰西諸國之革命”。[17]5

康有為看到了法國大革命中的殺人流血,革命黨人則看到了法國大革命傳播自由的價值。汪精衛直接指出,法蘭西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效果“,民權自由之焰騰播一世,喚起全歐之大革命,則受其賜者正不獨法蘭西”。其中,第一大效果是黜專制伸民權。具體而言,包括:(1)國民議會時代,立民選官吏,保出版、言論、集會自由,制定1791年憲法,實行三權分立主義;(2)立法會議時代,廢滅王政;(3)國民集會時代,宣言共和政治成立,謀內政改良,制度風俗煥然一變。第二大效果是夷階級為平等“,貫自由平等之精神于政治社會經濟社會,生一大變革,世界所以有今日之進步者,法蘭西之革命為之”。[18]P16-17康有為與梁啟超也認同這一點,只是他們又認為這一點中國漢時早已有之。然而,康有為等人從事物的表面抹殺了近代自由與古代自由的本質區別。

四、法國人用無量血購得之自由中國是否有之

康有為反復論述中國不能行革命以實現自由,就是為了說明中國與法國情況懸殊,從而取消革命。大革命中的殘暴行徑令康有為擔憂,但是法國大革命確實取得了一些自由。這一點康有為也沒有完全否定,康有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認為法國革命獲得的自由,中國人早已經有之??涤袨檎J為法國大革命最益于國民的是民權選舉。這也是法國人日夜大呼以無量英雄之血購得之自由平等,但是廢除藩權,免隸農人役稅,民得為文武官,中國秦漢時已久去其弊,其余保人民財產,聽諸子分產,聽信教自由,聽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則自漢晉唐以來,法律已具有而久行之,比現在立憲國聽人自由而仍有文部檢查更寬,因而康有為認為法人以無量血購之平等自由,中國人久得之,只不過是忘之而騎牛不見牛??涤袨檫M而指出,法國稱“自由萬歲”,則中國人以孔子經義之故,平等自由已極,應大呼“孔子萬歲”。[10]33-34在某些方面,胡適與康有為有一樣的認識。他也認為中國在二千多年就廢除了封建制度,建立過一種全界最久的文官制度,使全國才智之士有參加政府的平等制度,但是胡適跟康有為不同的是他認為中國二千多年始終沒有解決君主專制問題。

然而,革命黨人相信康有為所說的這些自由在中國有其名無其實。法國大革命已經在革命黨人心中樹起了一座典范。汪東認為滿清二百六十余年的統治是“貴族專制政體”,中國人“不自由、不平等,為奴虜以終其身”“,即使吾國今日自由平等誠足齊駕米歐,吾猶愿為法民稽顙布奔氏之前以乞余蔭,不愿肩隨滿洲大酋愛新覺羅氏之側而女敖焉以嬉也”。[11]12

五、圍繞國民性討論中國能否通過革命得自由

國民性與自由密切相關。從柏拉圖開始就擔心自由的濫用。到了近代,許多啟蒙思想家更是有這種擔心。黑格爾指出,自由這個詞“可以引起無限的誤解、混淆、錯誤,并且造成一切想象得到的軌外行動”。[19]58阿克頓認為自由僅次于宗教,一直是善行的動力和罪惡的慣用借口。[20]3由于中國國民智識欠足,很容易造成濫用自由,這也正是改良派所擔心的。

康有為對法國人妄行美國人之自由的做法極為不滿。他認為雖然人權平等、主權在民、普通人民有權選舉,都是天下之公理,但是法國舉國之民讀書識字者尚少,不知政學乃至不能識國會布公之法令,以這樣之人握選舉、政議之權,又令司法之官皆聽民舉則又握法權,只能縱其悍戾貪橫之性以仇異己,強者肆其殺戮,貪者肆其搶奪??涤袨椴⑶覟榉▏烁械竭z憾,認為法人若知少止,俟全國人皆學乃漸求進,則可免恐怖之大禍而得隴望蜀、冒進不止,貪求無厭,不知別擇己之宜否,妄慕美國之人參而法人服之化為烏頭。[10]35-36

梁啟超也從國民性出發,認為法國人的國民性不如英國人。梁啟超在《服從釋義》中,認為英人建設立憲,數百年而無所變動,循用至今,而日以鞏固,美人之建立共和政體,立不拔之基,法人自大革命以來,變置國體者三,更易憲法者十二,君政民政,置如奕棋,王黨民黨屢起屢仆,而人們猶慮共和政體不能持久,民權之偏缺更遠不逮于英美,這是因為拉丁民族裁制力之薄弱,遠非條頓民族之比。[21]4

梁啟超相信中國人的國民性還不如法國人,那么中國如果貿然進行革命,也會由自由始而進入專制終。梁啟超在介紹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時表示這種擔心,他擔心中國會由民主變為君主,并舉出羅馬該撒(今譯凱撒)、法蘭西拿破侖第一及第三為例來說明“民智民德之程度,未至于可以為民主之域,而貿然行之,此最險事,言政治者所不可不熟鑒”。[22]10

對于中國國民性低下,革命黨人也沒有矢口否認。汪精衛認為“古今天下民命之賤,未有若中國人之甚者”。[23]8但他們與《新民叢報》學人不同之處在于,他們認為革命可以提高國民性,從而實現自由。章太炎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說“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陳天華認為把中國人作為“賤民族”“,只能受壓制,不能受自由”是從表面上得出的結論,實際上這是厚誣中國人,因為“中國國民之能力可以至短之期限回復”“,中國國民可享完全之權利”。[8]43,57

實際上,康梁等人也肯定法國大革命帶來了一些好處,只是在辯論中沒有說出這些事實,而是用明顯對自己有利之語攻擊對方。如康有為認為法國革命所爭之民權是人類之公理;梁啟超說法國大革命是“十九世紀全世界之原動力”[24]72“,蓋往古今,未嘗有焉矣,豈惟歐洲,蓋天下萬國,未嘗有焉矣,結數千年專制之局,開百年來自由之治,其余波亙八十余年,其影響及數十國土,使千百年后之史家,永以為人類新紀元之一紀念物”[16]52;麥孟華也說“法國革命而后歐人皆心醉人權民約之說,以爭個人自由”[25]42。

改良派初期宣傳自由,帶有強烈的反對專制主義的意味,到后來反對革命的意思逐漸加深。他們認為專制是制造革命之材料“,止沸莫如抽薪,憂革命莫如去專制”,而去專制的最好方式就是實行自由,因為“專制國產生之革命風潮較之自由國,其劇烈不啻倍蓰”。[26]67也就是說,改良派用革命來壓迫清政府實行自由。但是隨后他們發現革命派正用自由來反對滿族專制統治。當改良派發現自由對革命更為有利時,他們便開始把自由的實現放在遙遠的未來。這樣便掀起了兩派爭論的高潮。改良派與革命派關于法國大革命與自由的爭論,實際上是看到一個錢幣的兩個方面。改良派從總結教訓入手,過多地看到了法國大革命的負面影響,因而力圖避免革命,而革命派從總結經驗入手,過多地看到了法國大革命的正面影響,因而主張通過法國式的大革命實現自由。這些思想,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只有當他們運用到實踐的時候,才會看出是否有所偏差。改良可以得到自由,革命也可以得到自由,正如阿克頓所說“:我們當今的各種自由,部分地來源于革命的成果,也部分地來源于此前的革命成果。如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1776年美國革命,1789年法國革命,1830-1848年歐洲革命風潮等等?!盵27]315然而,清朝統治者解決危機的能力越來越差,從而給革命創造了有利機會,使改良派中的一些好的思想得不到發揚。

[1]托馬斯·潘恩.人權論[C]//馬清槐,等,譯.潘恩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明夷.官制議[N].新民叢報,第35號.

[3]明夷.羅馬四論[N].新民叢報,第67號.

[4]康有為.物質救國論[C]//蔣貴麟.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第15冊.臺北:宏業書局,1987.

[5]丁文江.趙豐田.梁啟超年譜長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中國之新民.子墨子學說[N].新民叢報,第49號.

[7]中國之新民.新民說·論自由[N].新民叢報,第7號.

[8]思黃.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N].民報,第1號.

[9]孫中山.駁?;蕡髸鳾A].孫中山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華書局,1981.

[10]明夷.法國革命史論[N].新民叢報,第87號.

[11]寄生.正明夷法國革命史論[N].民報,第11號.

[12]吳樾.吳樾遺書[N].天討,民報增刊號.

[13]寄生.法國革命史論[N].民報,第15號.

[14]寄生.法國革命史論[N].民報,第16號.

[15]明夷.法國革命史論[N].新民叢報,第85號.

[16]中國之新民.近世第一女杰羅蘭夫人傳[N].新民叢報,第17號.

[17]思黃.中國革命史論[N].民報,第2號.

[18]精衛.駁革命可以生內亂說[N].民報,第9號.

[19]黑格爾.歷史哲學[M].王造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20]阿克頓.自由的歷史[M].王天成 ,等 ,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21]服從釋義[N].新民叢報,第33號.

[22]中國之新民.亞里士多德之政治學說[N].新民叢報,第21號.

[23]精衛.論革命之趨勢[N].民報,第25號.

[24]中國之新民.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N].新民叢報,第1號.

[26]人實言狂汝[N].新民叢報,第34號.

[27]阿克頓.自由與權力[M].侯健 ,范亞峰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責任編輯:姚曉黎]

Argument of Reform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about French Revolution and Liber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n Min Cong Bao and Min Bao

ZHOU Fu-zh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arty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Party School of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Nanchang,330003,China)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the French put forward the slogan of freedom equality,and fraternity.It set up the world a model against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But the French Revolution had brought the significant dreadful calamity,and made the people of th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eel alarmed and anxious.In China,Xin Min Cong Bao and Min Bao launched the argument about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liberty.How to achieve real liberty was their aim.

Xin Min Cong Bao;Min Bao;the French Revolution;liberty

D081

A

1671-5977(2010)03-0001-06

2010-03-10

周福振(1979-),男,山東濰坊人,中共江西省委黨校(江西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代文化、黨史黨建。

猜你喜歡
專制大革命康有為
康有為撰
宛希儼:大革命運動的先驅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問題
“專制”與“民主”
民主時代的新政治科學
三大革命在今天疊加
學會和孩子溝通 別讓父愛變“專制”
中共早期領導人與大革命失敗前的“二七”紀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