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江南宣卷的音樂文化淵源

2010-08-15 00:48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變文寶卷佛教

史 琳

(常熟理工學院 藝術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江南宣卷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曲藝,宣唱內容不但有佛教等宗教事跡,還有中國民間、歷史故事,主題皆圍繞揚善憚惡、睦鄰友善,祈求國泰民安。其表演形式,既有傳統的二人雙檔宣卷,也有數人合奏的絲弦宣卷;其伴奏音樂古樸簡潔,悠揚典雅。宣卷作為說唱文本,散韻結合,詞語通俗,故事性強,易聽易悟,對民眾道德、審美、情操、民風民俗都有較強的教化作用。然而,目前學術界對于宣卷的產生時代等音樂文化淵源問題尚存在諸多爭論,本文結合當前流行于太湖流域的蘇州宣卷,試圖揭示其真正的歷史文化淵源。

一、江南宣卷與江南戲劇之間的淵源關系

在清代前中期,宣卷和評彈并列為江南兩大曲藝。中國當今絕大部分戲劇,如滬劇、昆劇、黃梅戲、豫劇、弋陽腔、越劇、蘇劇等,產生的時代大約在明清或更晚一些時間,都來自于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曲藝。比如,中原地區的豫劇來自于道教曲藝——道情(道情在南方被稱為漁鼓,在四川被稱為竹琴);被稱為中國國粹的京劇,它的三大來源之一就是昆劇,而昆劇則來自于清代昆山之地的昆曲,昆曲則來源于明代昆山的昆山腔,昆山腔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太湖流域宣卷的南方調。杭劇與越劇都直接來源于宣卷,杭劇的創始人裘逢春以及他的“民樂社”本來就是一個宣卷班;[1]越劇最初的“的篤班”唱的就是佛教的宣卷調以及江南民間小調;[2]滬?。ㄉ虾#?、甬?。▽幉ǎ?、姚?。ㄓ嘁Γ?、蘇?。ㄌK州)、錫?。o錫)都來自于江南灘簧,而江南灘簧(清乾隆時代產生)“其曲目和曲調均來源于江南宣卷和當地民間小調”。[3]由此可見,從宣卷的影響和作用來看,宣卷對江南戲劇的影響十分巨大!我們說江南宣卷是“江南百戲重要源頭之一”,誠不為過。

二、關于宣卷產生時代的學術爭論

中國最早研究宣卷者為近代著名學者“古史辨派”的發起人顧頡剛先生。他在《歌謠周刊》上撰文指出:“寶卷的起源甚古”[4]21。繼顧頡剛之后,對宣卷研究用力最深者為近代另一位著名學者鄭振鐸先生,他在《三十年來中國文學新資料的發現史略》中認為:“寶卷是變文的嫡系子孫”[5]6。1938 年,他在自己的學術專著《中國俗文學史》中認為:“宣卷源于佛教”,“所講唱的,也以因果報應及佛道的故事為主。直至今日,此風猶存。南方諸地,尚有‘宣卷’的一家,占有相當的勢力?!保?]447

按照顧頡剛的研究,他推斷宣卷可能產生于唐代;按照鄭振鐸的研究,他推斷宣卷可能產生于宋代。但是,作為嚴謹的學者,他們都給自己的結論留下了爭論的余地:顧頡剛又有“寶卷的起源甚古”之說,鄭振鐸又有“宣卷源于佛教”之說。

當代中國研究宣卷的權威專家為車錫倫先生,他的結論是:“寶卷產生于宋元時期?!保?]131另一位宣卷研究專家李世瑜(著有《寶卷總錄》)認為:“寶卷是起于明正德年間”①李世瑜《寶卷新研——兼與鄭振鐸先生商榷》,轉引自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的世紀回顧》,《東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第132頁。。日本學者澤田瑞惠(著有《寶卷研究》)認為:中國宣卷“直接繼承、模擬了唐宋以來佛教的科儀和懺法的體裁及其演出法,而為了進一步面向大眾和把某一宗門的教義加進去,而插入了南北曲以增加其曲藝性?!保?]52

最早在西漢、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在中原傳播。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走向傳播的第一次高峰,尤其是南朝江南佛教最為興盛,這一時期,“佛教對中國民間文學的影響甚為廣泛而深遠,它使民間文學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而且導致了說唱藝術——變文、寶卷、彈詞、鼓詞的相繼產生?!保?]44《太平廣記》有:“宋長干寺有釋曇穎,會稽人,少出家,謹于戒行,誦經十余萬言,止長干寺,善巧宣唱,天然獨絕?!保?0]1152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蘇州宣卷最早的手抄腳本是《香山寶卷》,該寶卷在序言中注明:“宋普明禪師于崇寧二年八月十五日……遂成此卷”?!俺鐚帯睘樗位兆诘哪晏?,由此可知,宣卷的產生年代應在北宋末年。國家圖書館所藏的《金剛科儀》以及《銷釋真空寶卷》都是宋代的刻本,可以作為宣卷產生于北宋末年的旁證。

三、蘇州宣卷的表演形式及藝術特點

(一)蘇州宣卷的表演形態

蘇州宣卷有兩種表演形態,即雙檔宣卷和絲弦宣卷。兩人搭檔者稱之為雙檔宣卷,兩人在桌子東西兩旁相對而坐,東邊的被稱為“上手”,面前放著醒木、折扇、經蓋和木魚等道具,木魚為主樂器,演唱時翻開宣卷,照本宣講,時說時唱。西邊的被稱為“下手”,一邊擊打磬子,一邊嘴里和附“上手”每句唱詞最后兩個字,并唱“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加于落調,被稱為“和調”。絲弦宣卷一般有6-7人組成,仍有“上手”和“下手”組成宣唱主體,其他人彈奏揚琴、二胡、三弦竹笛、琵琶等作為伴奏。

(二)蘇州宣卷的表演儀式

首先,場景儀式。蘇州宣卷的表演場所一般在家庭客堂,客堂正中擺放2-3張八仙桌,八仙桌上擺放釋迦如來、觀音菩薩、瑤池王母、南極仙翁等32尊眾佛和神仙畫像(俗稱“紙馬”),“紙馬”前供有糖果和素食祭品,臺前紅燭高燃,清香裊裊?!凹堮R”右側,還放置一斗白米、兩根甘蔗、一桿木秤、一面鏡子。在白米中點燃一盞菜油燈,以求祈福禳災。其次,開宣儀式。宣卷開始,首先是“請佛”,宣卷者手持清香,站在桌前頌唱“三寶科儀”,恭請諸佛降臨。唱到“奉請釋迦如來佛”時,宣卷者面朝西;唱到“恭請南洋觀世音”時,宣卷者面朝南……前后要恭請32尊佛與神,大約需要20分鐘。其唱腔曲調也不盡相同,有[請佛調]、[爐香贊]、[中堂贊]、[三解贊]、[香花贊]、[請八仙]等。

(三)蘇州宣卷的藝術特點

從表演過程來看,蘇州宣卷主要具有以下藝術特點:第一,散韻結合。宣卷腳本絕大多數都是七言句式,偶爾夾雜有五言句式,但不管是七言或是五言,句尾大都押韻。第二,宗教儀式與中國民間故事相結合。蘇州宣卷絕大多數為中國民間故事,但是,不管宣唱佛家經卷,還是宣唱中國民間故事,開宣之前都有約20分鐘的“請佛”儀式。第三,佛音與江南山歌、江南民間小調相結合。蘇州宣卷以當地吳語演唱,古樸雅致,而且明顯帶有江南民間小調如[夯調]、[五更調]的調式。第四,寓教于佛,寓教于樂。宣卷主題多為揚善憚惡、勸人為善,有著提升人們道德情操的作用,起著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按照蘇州農村傳統,人們在祝壽、婚慶、小兒誕生、小兒剃頭、新房落成等時候都習慣請宣卷先生演唱宣卷,加之宣卷散韻結合、詞語通俗、音樂古樸,因此,宣卷在蘇州鄉村為民眾喜聞樂見。

四、從蘇州宣卷看江南宣卷的音樂文化淵源

江南宣卷歷史悠久,從蘇州宣卷保存的腳本來看,絕大部分內容為唐代至明清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如《目連救母寶卷》、《孟姜女寶卷》等,因此,宣卷的音樂文化根源首先應在唐宋時期的音樂載體中去追尋。

(一)宣卷與變文

隋唐之際,佛門“俗講”逐漸興盛,并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腳本——變文。變文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說唱曲藝,散韻結合,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后來范圍擴大,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如敦煌石窟里發現的《伍子胥變文》、《舜子至孝變文》、《王昭君變文》等。

唐代變文,在講唱時還配有畫圖。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詩有“畫卷開時塞外云”句[11]8771,說明在宣講變文時懸掛有“塞外云”的畫圖。在敦煌寫本《降魔變文》、《破魔變文》上也都繪有形象生動的畫圖。音樂、畫圖和講唱相互配合,更增加了變文的藝術感染力。從敦煌變文來看,唐代的變文表演形式為:在故事正文展開之前先引唱一段經文,邊說邊唱,成為變文的開場白,如《維摩詰經講經文》等。變文在語言風格上,最大特點是韻文與散文相結合。變文的韻句一般用七言詩,間或雜有三言、五言、六言句式。

筆者在蘇州的田野調查中,仔細考察了蘇州宣卷的演唱過程和87本民間寶卷手抄腳本,結果驚奇地發現:不論是表演形式還是表演內容,蘇州宣卷與唐代的變文完全一致。在場景設置上,蘇州宣卷在客堂八仙桌上擺放釋迦如來、觀音菩薩等畫像,而唐代的變文“有說有唱,不但如此,有時還配合有壁畫或畫幡上的圖畫”[12]91;在表演形式上,蘇州宣卷在表演前,首先有約20分鐘的“請佛”開場白:宣卷者手持清香,站在桌前頌唱“三寶科儀”;在寶卷內容上,既有佛教經典,又有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在語言風格上,絕大多數都是七言句式;在演唱風格上,都是散韻結合的說唱形式。

由此可見,鄭振鐸先生的“宣卷源于佛教”這一結論是完全正確的。然而,變文是不是當代宣卷的最終音樂文化淵源呢?答案是否定的。

(二)變文與唱導

唐代的變文音樂來源于東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佛教通俗曲藝——唱導,梁朝僧人慧皎的《高僧傳》為我們提供了有關鑒證:“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保?3]521

從此段史料可知:所謂唱導就是一種即興性的向不同層次聽眾宣唱佛法的曲藝形式。以宣、唱為手段,以開導眾心為目的。僧人們根據不同階層、不同文化程度的聽眾,選擇各異的講唱風格,宣傳深邃的佛理,使所有奉佛者虔誠皈依?;垧ㄓ钟涊d了當時的唱導情況:“談無常則令心形戰栗,語地獄則使怖淚交零;徵昔因則如見德業,嚴當果則已示來根;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感則灑泣吐酸,于是圍眾傾心,舉堂惻愴?!保?3]521由此可以推測唱導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可以是佛經中的故事,也可以是中土相傳的民間或歷史故事。然而,唱導是否就是當今宣卷的最終文化淵源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三)唱導與梵唄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的唱導來源于三國曹魏時期的梵唄?;垧ㄔ凇陡呱畟鳌分杏州d:“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音,皆稱為‘唄’。至于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唄’?!保?3]508慧皎《高僧傳》還說:“東國之歌也,則結韻以成詠;西方之贊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贊為殊,而并以協諧鐘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故奏歌于金石,則謂之以為樂;設贊于管弦,則稱之以為唄?!保?3]507從慧皎在《高僧傳》所描繪的梵唄情景與當今蘇州宣卷的“佛典開始儀式”和宣卷伴奏樂器比較來看,二者完全一致。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梵唄就是以音樂的形式宣唱佛經,梵唄與當今宣卷有絕大的血緣關系。

五、關于江南宣卷文化淵源的部分結論

通過史料綜合分析,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江南民間宣卷是一種古老的曲藝,是江南多種戲劇的重要源頭之一。第二,中國宣卷的音樂文化淵源應追溯到三國時期的佛教音樂——梵唄。第三,江南宣卷本身產生于北宋末年。江南宣卷的形成經歷了“梵唄→唱導→變文→宣卷”層層嬗變的歷史過程。江南佛教音樂在流傳過程中,由于受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主流形式。三國魏晉時期的梵唄主要宣唱佛教經典;東晉至南北朝時期,純宗教性的梵唄音樂開始演化成唱導,在形式上與中國本土民間音樂實現有機結合;隋唐時期,佛教音樂與中國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大規模結合而形成了“以中國故事為主”的變文;北宋時期,政府提倡道教而禁止變文,變文轉而隱藏于諸宮調之中;北宋末年,宣卷從諸宮調中脫胎而出,成為中國一支獨立的曲藝品種;明清時期,宣卷達到自己的“鼎盛”。誠如修海林先生所言:“佛教梵樂的傳入與發展,是經過一個在中華傳統文化環境中進行自我調節甚至包括脫胎更新的改造過程?!保?4]68第四,江南宣卷在形式上仍繼承了古代佛教音樂梵唄的宣唱方式。當今的宣卷,不論是宣唱佛家寶卷還是宣唱中國民間故事,在說唱開始都有一段“請佛”的開場白,即是明證。第五,江南宣卷在宣唱內容上從最初的“以宣唱佛教經卷為主”逐漸轉化成“以宣唱中國民間故事為主”。從流傳當今江南的宣卷腳本寶卷來看,其內容大多屬于中國民間故事,這是佛教音樂中國化的必然結果,正如田青先生所言:“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與中國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終形成中國化的佛教,佛曲隨佛教傳入中國后,也經歷了大體相同的過程?!保?5]11第六,江南宣卷的宗教性質從最初的宣唱佛教經卷轉化為“儒道釋”三教合一。流傳于當今的宣卷腳本如《天仙寶卷》、《玉皇寶卷》等均為道家故事,宣卷內容的儒家化和道家化,與中國傳統“儒道釋”三教合流的文化大背景是一致的。

[1]王與昌.從宣卷到杭?。跡B/OL].杭州政協網,(2007-07)[2009-10-21].http://www.hangzhou.gov.cn.

[2]高義龍.論越劇的民間文化基因[EB/OL].上海越劇網,(2007-11-09)[2009-09-12].http://www.pkucn.com.

[3]佚名.灘簧與宣卷[EB/OL].金華新聞網,(2007-07-12)[2009-08-18].http://www.jhnews.com.cn.

[4]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J].歌謠周刊,1925(6).

[5]鄭振鐸.三十年來中國文學新資料的發現史略[M].上海:生活書店,1934.

[6]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的世紀回顧[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

[8]澤田瑞惠.寶卷研究[M].增補本.劉淑琴,譯.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

[9]方珊.佛教與中國民間文學[J].世界宗教文化,2005(3).

[10]李昉.太平廣記:卷一一○[M].北京:中華書局,1961.

[11]中華書局編輯部.全唐詩:卷七七四[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2]馮文慈.中外音樂交流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3]慧皎.高僧傳:卷十三[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4]修海林.古樂的沉?。跰].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

[15]田青.中國宗教音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變文寶卷佛教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佛教藝術
清末民國文益書局石印寶卷始末*
佛教藝術
《香山寶卷》在越南的傳播及流變
讓老廠房變文創新地標
《王昭君變文》與唐咸安公主關系論考
南京圖書館藏珍貴寶卷掠影
酒泉寶卷:枯萎的蓮花寥落的梵音
敦煌變文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