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才”何以不通?
——對英語教育及其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2010-08-15 00:49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0年10期
關鍵詞:專才通才雙師

李 蓉

(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福建 福州 350012)

“通才”何以不通?
——對英語教育及其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李 蓉

(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福建 福州 350012)

高職高專層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能力低、就業低”的窘境?!半p低”問題在英語專業教育中由來已久,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英語專業教育試圖從“專才”與“通才”兩個方向突圍?!巴ú拧币琅f不通的原因之一是英語專業的師資隊伍培養“通才”具有局限性,英語專業教師自身不是“通才”。英語專業教師成為“通才”的可行性及所面臨的困難。變通思路,以專業間的合作模式替代“通才”教師以培養“通才”。

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高專層次的教學一直以就業與社會需求為風向標,把和企業的密切配合為己任,英語專業的教學也不例外?!吨袊髮W生畢業就業藍皮書》是國內近幾年來統計大學生就業情況比較權威的消息來源,據其近三年所提供的數據來看,無論是本科的英語專業還是??频纳虅沼⒄Z、應用英語都是最熱門的專業,學生的供給量、就業量遠大于一般專業;但同時英語專業也是半年后失業率最高的專業;同樣也是《中國大學生畢業就業藍皮書》所提供的調查數據表明,高職類商務英語和應用英語在題為“中國大學生離校時掌握工作能力最低的十個專業”的排名中“榜上有名”,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九。面對這樣的數據,出于教育者的角度,我們不得不作出反思,高職高專的英語專業培養的復合型人才為何會在就業率和能力兩方面“雙低”?

首先來分析一下“低就業率”的原因。這種失業首先是一種結構性失業,亦即學生的供給量大于就業量,導致供大于求。從英語專業教育的角度來看,這種供大于求的狀況首先是一種歷史的積累,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加大了對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經過三十年的積累,英語專業人才已經從稀缺轉為飽和。

這種失業其次是一種比對性的失業。非英語專業的人才英語水平不斷提高,致使英語專業人才的技能優勢降低,從而導致英語人才就業率降低。英語專業之外轟轟烈烈的各類英語英語教育、培訓就是主要原因。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甚至學前教育階段都設有英語課程,而各類英語培訓機構也對英語教育推波助瀾,甚至行政命令也推動了包括英語的外語教育。如此大規模的公共英語教育的投入使每個人受益的同時,也弱化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

再來關注一下“低能力”的原因。英語專業人才“低能力”的原因不能歸結為英語教育的退步,而是市場的要求發生了變化。改革開放初期,市場需要大批具有英語交際能力的人才,而這樣的責任非英語專業人才莫屬。而現在即使是非英語專業人才也具有相當的英語交際能力,有的甚至要強過英語專業人才。歷年 CCTV英語演講大賽中的冠軍幾乎都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這一點已能說明在中國教育背景中非英語專業人才的語言能力。如上所言“低能力”仍是比對性的。

那么如何改善英語專業人才“低就業”、“低能力”的現狀呢?針對“低就業”的問題,可以用行政命令來進行政策調整,縮減專業招生或是隔年招生。減少英語專業人才的供給量似乎可以較為直觀地解決問題,但是,削減英語專業招生數并不意味著從教育總體投入中削減對英語教育投入的份額,在國家對英語教育的投入保持不變,甚至進一步加大的前提下,控制、削減英語專業招生規模其實是對高等教育層次的英語教育內部的調整和均衡,英語專業教育應該從對“量”的追求轉變到對“質”的追求,而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育可以進一步得到加強。這是符合國家對英語教育的扶持政策的。國家一直都在加大英語教育的投入。英語教育關系到國家利益,在未來,英語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里,交流的距離更短,速度更快,頻率也更高,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交流工具,也因而更為重要。而中國對語言教育的重視也不過是全球范圍內語言學習、教育熱潮的一個縮影。

而針對“雙低”問題,英語教育界也早就關注到了英語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做出調整,力求使英語專業教育與不斷變化人才市場的需求相匹配,從而做到與時俱進。

英語教育界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總體有兩個思路,這兩個思路當然主要是針對“比對性”的“低就業”和“低能力”,亦即如何使英語專業人才比對其他專業人才時具有優勢。其中一個思路就是“守土有責”,亦即英語專業應以英語為本,使專才有所專。英語專業人才雖然整體過剩,但局部缺口確實存在,目前國內在高端的口、筆譯專才仍是稀缺。針對這樣的專才培養,一些本科外國語學院和老牌外國語大學在英語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階段設立了翻譯方向,以期英語專才在翻譯技巧和實踐上有所突破。但這樣的專才培養要求的師資條件,實踐條件都很高,更多不具備培養這樣培養專才能力和資質的本、??朴⒄Z專業轉向了另一個思路,即“開疆拓土”,培養英語專業加其他專業的復合型“通才”。而高職高專學校由于對就業與實踐高度敏感在人才的培養模式中顯示出更強的復合傾向。但問題就在于,經過調整培養模式后,人才市場給出的評價仍然不容樂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削減專業從來都是下策,因為一個專業的設置、發展到成規模都傾注了太多的教育投入,如果珍惜這些付出,我們不禁要進一步追問,為何“通才”在人才市場“不通”呢?

原因之一在于復合型人才名為“復合”,實則“單一”。外語專業要想培養復合型的人才顯然缺乏專業支撐。首先,外語系的師資力量本身的“復合”程度有限。教師在英語語言本身的造詣上很強,但是對于其他專業卻只能了解皮毛。其次,教學硬件投入有限。旅游英語,或是文秘英語,商務英語所需要的硬件投入,除了語言學習本身的硬件投入之外,還需要和旅游,文秘,商貿專業一樣多的硬件投入,這些硬件如果不能實現專業共享,復合人才的培養就流于膚淺。第三,由于師資的限制,課程體系的設置也較為薄弱,三年的有限的時間被兩門專業的學習切分,結果明顯是兩門都不精,進而得到“低能力”的差評,也因而致使“通才”在人才市場的不通。

那么如何使英語專業有足夠的專業支撐以培養真正的“通才”以使“通才”變通呢?專業硬件投入暫且不提,集中從師資力量方面談一下專業支撐。要使師資力量 “復合化”,“雙師化”,可以從外引內培兩個角度入手。

外引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學校引進技師并不難,但對引進技師在學歷和職稱上也有硬性標準。事實上,除非教師與技師兩個工作的工作場景,工作實踐,工作時間,工作評價體系重合,才有高職高專學校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而這樣的幾率不大。即使有,學校開出的引進條件也未必足以吸引這些人才。

外引“雙師”不太可能的情況下,“內培”就成了一個上策——使英語專業教師“真正復合”成為“雙師”,這樣才可能培養出復合型人才。目前就大家所提出的,至少有兩個途徑使英語專業教師“復合”,成為“雙師”。

第一,英語專業教師取得除教師資格證以外的其他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其他職業資格證書”是一個籠統的要求。從培養“復合”人才的目的來看,教師取得的資格必須是“被英語復合的專業”的資格證書,如旅游英語的教師最好有導游職業資格,有翻譯資格證書雖然是“雙師”,但仍不能算是培養復合式人才所需要的“雙師”,因此,旅游英語的教師有可能需要成為“三師”,教師資格是底線,翻譯資格是專業素養,導游資格才是“雙師”素質。但無可否認,需要取得的職業資格越多,成本越高,學校與教師個人可能都難以承受。

第二,英語教師涉足行業英語教學能使教師成為“英語+專業”的“復合型”教師。其實,英語教師涉足行業英語教學并不必然成為真正的復合型人才,盡管不排除成為復合型人才的可能性。對于行業英語教學經驗的老師,雖然絕對有必要了解相關專業知識,但對相關專業的知識了解僅僅停留在了解的基礎之上也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畢竟英語教學強調的是英語的應用能力,而不是專業知識。

無論是何種途徑,內培教師成為復合型人才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首先,教師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勞動,如果缺乏對這種努力和勞動認可的獎勵機制,單憑一紙行政命令很難使教師真正擁有成為復合型人才的內在動力;再次,大部分的教師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術業有專攻,要求“復合”就難免顧此失彼。再次,教師職稱的評定標準是教師的單一專業研究和教學能力,“復合”能力并未納入考量。

如果使一個教師具有雙師素質有著種種的困難,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思路,打破專業壁壘,讓教學隊伍具有雙師結構從而共同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呢?畢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才是目標。針對這一人才培養的目標,各個專業應該強調相互協同和對其他專業的支撐,協同與支撐并不會使專業失去主體性,只是在實現同一人才培養目標過程中發揮各自優勢。英語專業在人才協作培養過程中的優勢就是提供專業的、細化的英語專業教學,切實提高復合型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

當然,專業壁壘涉及權利范圍的分配,所以要打破專業格局也相當困難。但是對于一些辦學靈活的高職高專,打破專業割據,進入人才培養大一統的局面不是不可能。

就英語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協同為例,英語專業的語言技能教學模塊可以整體嵌入其他專業的課程體系。在一些切實需要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專業,如:涉外文秘、經貿、旅游、物流等專業,在入學的第一年可以按照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對語言技能進行集中訓練;二、三年級則轉向英語之外的其他復合專業的學習,同時有針對性的開設適量的行業英語課程,如文秘英語,物流英語,旅游英語等等。當然,高職高專的學生學制本身很短,英語專業和其它專業教學模塊的復合課程體系如果在精簡的基礎上仍然超出學制的容量,可以考慮將學生的學制向后推半個學期。當然學制延長加大了學生的學習成本,但如果學校在使學生切實成為復合型人才的同時,對學生承諾以雙學歷作為補償,學生也會配合的。

打破專業壁壘能夠更為切實的保障使學生英語應用技能和其他專業技能的提高,同時在高職高專層次也為英語專業贏得了繼續生存的余地。在英語專業協同其他專業培養復合式人才的過程中,英語專業可以不斷保持、甚至強化、優化外語系完整的課程體系,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使專業可持續性的發展,進而配合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同時在高職高專層次英語專業與其他專業協同培養人才也可以使英語專業在實踐的表述中不再失語。高職高專層次的英語專業沒有表述的優勢。高職高專層次教育衡量的尺度是工作目標的達成,強調實踐與技能。雖然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教學本身強調的就是語言的實踐能力,但是語言技能的實踐能力并不能必然實現工作目標,而是仍有賴于其他的專業知識。高職高專層次英語畢業生應對的崗位要求多是其他專業技能加上英語專業技能,在這兩個實踐的要求中,語言技能的實踐只占了一半,因而語言的實踐往往得不到凸現。原因是,工作目標越需要復合能力,每一種能力對工作目標的實現的直接作用所占的份額就越小,在以工作目標實現的導向中的表述就越難。如果英語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協同,在表述專業實踐時就不會太難,也因而拓展了在高職高專層次英語教育的生存空間。

應該認識到,英語教育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普遍的,各個層次的英語教育都面臨人才供需環境的挑戰。學校應正確認識自身在教育體系中的位置,并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目前,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已轉向了“專才”與“通才”的培養。而高職高專層次的英語專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更是艱巨。英語專業之所以能被稱為專業,仍然在于英語專業提供了其他專業所不能及的英語教育優勢;當這種優勢不再時,專業的色彩將被淡化,英語將作為一種必需的技能在其他專業的英語教育中得到加強。高職高專層次的英語專業應與他專業實現師資、教學資源的共享,以雙師結構的教學隊伍的為復合型人才提供更為細化的、專業的英語教育,實現優勢互補,培養出真正的“復合型”的人才。

[1]中國大學生畢業就業藍皮書[EB/OL]. http://www.mycos.com.cn/.

G71

A

1008-7427(2010)10-0036-02

2010-07-28

猜你喜歡
專才通才雙師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雙師培養授課實踐探討
林秀娟 茶業“雙師”
小學科學“雙師課堂”中雙師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科技型企業專才和通才、交互記憶系統與雙元創新關系研究
做質量人需要通才還是專才?
沈括:一個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時代的召喚
楊通才:無限眷戀無限情
如何駕馭“不服管的專才”
400萬華僑華人“專才”分布海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