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州故城考

2010-08-15 00:44梁敢雄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漢川竹樓西坡

梁敢雄

(鄂東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 438000)

黃州故城考

梁敢雄

(鄂東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 438000)

唐代末葉,黃州州城從原黃岡縣的西北部遷移到東南部,先后駐治過故城、明城。故城的主城區是由今定惠 (花)院東崗(東面)、一字崗 (北面)、黃高東崗 (西面)、西湖一路 (南面)圍成的近方形的區域,還包括位于主城區的西北角西坡上的一個子城,故城有三個城門:朝宗、向日、龍鳳。朝宗門為濱江的南城門;向日門為東門,位于定惠院東崗通向青磚湖路第二個出口處;今漢川門即宋代的西北城門,可視為龍鳳門。

黃州;故城 (宋城);明城

黃州州城自晚唐時南遷,據史料記載它先后駐治過江濱兩座很鄰近的古城。那就是明城 (明清至今之城)與其南約二里的故城。此故城經歷了殘唐五代 (吳國與南唐)宋元時期直至被明城所取代。由于故城宋前情況不明而宋代較明,以下常簡稱此共歷五朝的故城為宋城。本文的任務主要是弄清此故城在宋代時的真面目:(一)宋代城垣的走向與形狀;(二)宋刺史衙門所在地、宋代水碼頭臨皋亭以及三大名樓的所在地;(三)宋代城門的設置情況。為此首先必須對州城南遷所至以及因故城而改建的明城,有起碼的了解。

一、黃州南遷所到地與明城簡介

黃州自南北朝、隋朝、唐期早中期,曾先后稱名過南司州、衡州、巴州、齊安郡、永安郡、黃州等等,從隋初至唐中期黃州及所轄首縣黃岡均治舊州城——原黃岡縣北部舉水下游之濱今稱新洲的地方。唐代三大地理名著《括地志》、《通典·州郡門》、《元和郡縣志》所載黃州治所均在此處。晚唐時黃州州治兼黃岡縣治來了一次大搬家,從黃岡縣的北部的舊州城遷到黃岡縣東南端的江邊。最早記載此事的是北宋初問世的著名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記稱黃州“中和五年移于舊邾城南,與武昌對岸”,還在黃岡縣條下說“中和五年隨州移就大江邊”。這就是說遷到地在邾城之南、與武昌對岸的大江邊并未言遷入邾城!南宋至明清時的方志卻大都誤解了上引《太平寰宇記》的兩條文,竟稱黃州移至邾城。邾城遺址在黃州城北 10里今叫禹王城處,它作為可靠標尺已由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多幅地圖的經緯度標示所確認。此處大江南北流向,邾城西界臨江而南不臨江,其南山崗起伏根本看不見大江與武昌。江沿東岸山巒南流至赤壁磯才急轉東流。從古今未變的地理方位上看:邾城之南與武昌對岸的只能是赤壁磯東側的江邊!黃州故城恰在此江濱,且為北宋早期黃州刺史王禹偁主持重修過。王刺史在“月波樓詠懷”詩中稱:“齊安古郡廢,移此清江頭。筑城隨山勢,屈曲復環周?!鼜奶颇﹣?此地控咽喉”。王禹偁已清楚不過地指出了他重修的黃州故城是早從唐末便由齊安郡舊城遷到了此處。蘇軾念奴驕詞稱赤壁磯在“故壘西邊”,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則指亭下州城之地為“故城之墟”。蘇軾之故壘即蘇轍之故城,二蘇稱其為“故”,必在宋代之前。此亦可佐證王禹偁的黃州故城唐末遷來之說。

據現存明清兩代多部黃州府志與黃岡縣志的一致記載:今黃州城筑建于明洪武開國初年,歷時17年才初步竣工。城周長約 12里,城高不低于兩丈。城外有至少一丈寬、一丈深的護城河即城濠環繞。有城門四座:東名清淮,南名一字,西南清源、西北漢川。除漢川門外,其他三座城門均建有半圓形的甕城。故方志有“金湯甲諸郡”之稱。此城明清兩代不斷維修,一直沿用到民國末。當時四座城門尚在,城墻則在上世紀 40、50年代拆毀殆盡,僅剩下漢川門及其左側的約 200米、右側約 30米的一小段城墻。由于城依山就崗而筑,城墻雖不存,但 90%以上的城基尚在,至今仍清晰可見明城的輪廓。

二、黃州宋城的走向、形狀與州衙及著名景點的位置

據《明史·地理志》記載:黃州“府治,南有故城。洪武初遷于今治”。這個被遷出的“故城”,顯然是晚唐遷來曾被王禹偁重修過的黃州城。黃州與黃岡縣宋元時期的方志早佚,現存記載了黃州故城有關情況最詳的史料莫過《弘治黃州府志》(下或簡稱《府志》。該志 1501年付印)。今從中摘引有關史料如下:

(1)“本府城宋元時在今城南二里,面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湮沒?!?/p>

(2)“府舊城,在今城南:其西臨江岸,為水摧傾;其南今平為民居;其北、東城跡猶存。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余無可考。洪武元年指使黃榮移筑今城,近北高阜固地,以易舊城?!?/p>

(3)“柳港:在古城之北小流水溝,洪武初鑿為今城之城濠也?!?/p>

(4)“長塘:在府城東一里許,即古城之城濠也?!?/p>

(5)“西坡:在今府衛治是也。洪武元年移筑城于此。圍東、西二坡,皆在城內……惟高阜勢最壯麗,宜建公堂?!?/p>

(6)“竹樓:初在古城西北隅,后遷城在今城內府治儀門西南。宋王元之為黃州守以竹建樓,自為記?!槲浼仔?1394年)知府葉宗,因址復修?!虏?在府治西城上,與竹樓相通,今毀?!?/p>

(7)“赤壁巡檢司:在府城南三里許,濱江,臨皋亭舊址。弘治已未改為巡司?!?/p>

此外,比弘志《府志》更早出 46年的《大明一統志》(下簡稱《一統志》)與清代地理名著《讀史方輿紀要》對故城亦有記載:

(8)《一統志》卷 61黃州沿革條“中和初徒治邾城,宋遷州治江濱,今府治也?!?弘治府志說亦同)

(9)“月波樓:在府治西北城上。王禹偁建,今改為漢川門?!?出處同上)。

(10)《讀史方輿紀要》云“邾城?!颇┦紴橹葜?。今郡城明初因舊址改建。南去故城二里許?!?/p>

以上明清史料中提到的府城、府治、今城均指明城;舊城、故城、古城則指明代之前城。上舉(1)、(2)、(10)及上引《明志》共四條史料一致肯定:故城在明城之南,其(1)、(10)條更指明為“南二里”。史料(2)對其四至有所簡介。它指出:弘治時故城東、北“城跡猶在”,恰可分別與史料(3)、(4)相印證;南城、西城已無存。實際上,在弘治約五百年后的新中國初期,宋代殘存的故城東、北城址仍可見其蹤跡。其東城遺址,在今青磚湖定惠院東區 (今門牌“惠”字訛為花)南北走向的長崗上 (今青磚湖路正沿此崗南伸)。長崗北起八一路,南過西湖一路。2009年從青磚湖村調查得知:解放初該村村民曾在此崗上挖出了不少城磚。村民稱它為老城埂子。此崗 (以下稱為定惠院東崗)東側距今勝利南村西側 (正靠明城墻)約一里,正與史料 (4)所言“在府城東一里許,即古城之城濠也”相符。位于明城一字門外呈東西走向的一字形崗地 (清代方志圖已標出其名為一字崗。一字門及門外一字橋,均由此崗得名),筆者以為這正是故城之北城殘留下來的城體!因黃州山崗均由大崎、迴龍、堵城自北向南延申而來直至入江。狹窄橫行的一字崗當為人壘城墻。一字崗東與定惠院東崗相接,向西穿過柴油機、繅絲二廠前部、自來水廠東側在建工地,跨八一路再沿濠溝路東段北側直到銀花賓館 (黃高對面)為止。上世紀 60年代初筆者走讀于黃高時幾乎天天要出一字門越過一字崗。由于未被開發,濠溝路東段約 80米這段一字崗舊址保存較好,根本不見斜坡,只見坡岸陡峭如壁。筆者曾很費勁從北側攀上過崗頂,見壁岸上尚留有磚砌之跡,那時曾疑黃州城南竟有雙城墻而不知此為故城之北墻。這正好與史料(3)所言:“古城之北小流水溝,洪武初鑿為今城之城濠”相吻合。明城南濠它是由古城之北已淤塞成小流水溝的北濠疏浚而成的。這就是說:今濠溝路東段已被覆蓋在路面下的城濠,曾先為宋城北濠,后為明城南濠。此濠上世紀五十年代尚存。史料 (2)雖言故城“其南今平為民居”,但根據當時長江水流岸線所及,城址應在今西湖一路北側。此斷言可由臨皋亭位于此線稍南而明。因為作為北宋水碼頭兼驛館的臨皋亭 (此亭又稱館、稱驛)建在宋南城外由定惠院東崗伸向江邊而凸起的高崗上。由于坡岸陡峭故“臨皋多風濤不可夜泊”(陸游游記語)。它是宋代黃州城南臨江最高處,即今西湖一路南側文峰寶邸東約 30多米處的高坡。此坡在上世紀 70年代未被西湖一路切斷前還很高峭。宋代大江無堤防,江水直至崗下,宋代臨皋亭及快哉亭均建于此處。此地離黃州一字門約三里左右,正與史料(7)“在府城南三里許,濱江,臨皋驛舊址”的記載相符。至于宋城西城之址,明清諸方志均失載。為免其四至已考出其三而缺一之憾,根據“筑城隨山勢”的原則,結合具體地形——濠溝路北側的一字崗到銀花賓館處來了一個 90°的急轉彎 (人工所致),向南跨過八一路,順著黃岡中學東部山崗往南伸至江濱。大江漲水期間江水已漫過今黃高運動場而到崗下——而推定此崗 (以下簡稱黃高東崗,其東側即老十字街)當為故城西城墻的一段走向。

以上筆者考出三崗一路共四條線——東線:定惠院東崗;北線:一字崗;西線:黃高東崗;南線:西湖一路——已按傳統的四至方位勾畫出了宋代黃州城的主要城區。筆者之所以不敢說是整個宋城,只說是宋城的主要城區,那是因為上舉史料中有很多奇怪的說法。例如史料 (8)既肯定宋城在江濱,又說它就是明代的府治;再如史料 (6)既肯定竹樓在故城內的西北隅,卻又說遷城后它在明城內并與明西城上的月波樓相通云云。這些表面上矛盾的說法,很可能反映如下事實:明城與宋城并非完全分開而是有重疊區,換言之明城并非全部另起爐灶,而是在保留了宋城的西北隅及其外側城墻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當然這只是消除矛盾的一種推測和解釋,有待更早、更多的史料來證實或證偽。

北宋早期 (999年)黃州刺史王禹偁在《黃州竹樓記》中稱“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注意:竹樓建在圮毀的雉堞處即故子城城墻上。王刺史在是“記”中說他在“公退之暇”即下班后空閑時,常來竹樓休閑:下棋、鼓琴、聽雨、觀雪、送夕陽,迎夕月 (可見竹樓面朝西)等等,足證刺史衙府與竹樓、月波樓距離很近。170年后南宋陸游的《入蜀記》(1170年)與范成大的《吳船錄》(1177年)分別記載了二人黃州之游?!瓣懹洝毖浴把嚼@州宅之后,至竹樓?!瓨巧晕鳍偌闯啾诖??!薄胺朵洝痹?“晚過竹樓,郡治后赤壁山上方丈一間爾。轉至棲霞樓,面勢正對落日?!薄瓣懹洝敝爸菡?、“范錄”之“郡治”均指宋代刺史衙門,它與竹樓及棲霞樓相鄰,都應靠近赤壁磯、赤壁山?!瓣懹洝?、“范錄”證實了史料 (6)所說竹樓、月波樓及府衛衙門正位于史料(5)所說的“惟高阜勢最壯麗,宜建公堂”的西坡上!西坡即今魏街西側、五甲街赤壁廣場東北側的高崗,它是今老縣委大院、老米廠、漢川門、區人武部等的所在地。此崗西側高聳陡峭??捎υ?送落霞;可俯瞰大江,遠眺西山,江波浩渺,堪稱壯麗。由此可見,宋城除了上舉四條線圍成的近方形的主城區外,其西北角還凸出了一塊——位于西坡的子城。據《黃州竹樓記》等文獻可知北宋刺史衙門及賞景諸樓在此子城內。這就是說:宋城好像是一個帶柄的方瓢。方瓢即上舉三崗一路圍成的濱江主城,瓢柄就是其西北部的西坡子城。西坡子城臨江側的城墻同時也充當了西坡西側的護崗墻!西坡護崗墻由南端沿曲線至漢川門約有 200米長,其殘高從坡底算起由南至北約有 6至 12層樓高。崗上密集有州府公衙與賞景樓等諸多建筑物,護崗墻阻抗著巨大的向外坍塌力和江漲水時的侵蝕。正因如此, 1949年后絕大部份城墻被拆除,僅此處一小段城墻不敢貿然拆去!由于同樣的原因明初改筑新城時仍保留了這一段護崗城墻。此外《府志》引少年時讀書于黃州安國寺的北宋名相韓琦詩曰“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可見宋代三大賞景名樓:竹樓、月波、棲霞均建在西坡子城上。如果明初拆掉了西坡子城外側的這段城墻,那么建筑于其上的諸名樓,豈不要統統拆掉重建嗎?然而記載了上述名樓的明清諸方志并無一言及之,可見此城墻并未被拆去。這也就是說明城在保留了(不排除有局部的修補)西坡子城臨江側的一段城墻的基礎上,再由其兩端向東、向北延伸而合圍成略近方形的城垣。新城內盡為崗地,西坡及東坡均圍入其中,常被江水所湮的故城的主城區則被完全放棄了。因此嚴格說來,明城并非易地新筑,而是如《方輿紀要》所言“今郡城,明代因舊址改建”,舊址就是故城子城。本文考證的結論是:宋城有主城與子城:主城位于江濱,是民居與市井區,常被“水漲湮沒”。它在明城南二里、偏東一里;子城建在其西北部號西坡的高崗上,是公衙與賞景區。明初筑新城時放棄了宋城的主城區而保留了西坡子城區。明城是以西坡子城臨江側的護崗城墻為依托、為起點圍筑而成的。

三、宋代的三個城門

弘治府志指出了宋代“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余無可考”。這一點得到了清朝所編的康熙、乾隆、光緒三部府志一致的認同和沿用。清代鄉賢陳詩卻提出了宋城有懷化門之說,并指明據之府志。顯然陳前輩記憶有誤,今不予考慮。筆者今根據已考證出的有關宋城的走向結合實地走訪,盡可能對宋代三個城門的情況作出具體的說明。與宋竹樓“送夕陽”西向而相反,宋代的向日門,顯然是東城門,它就開在南北長約一里的定惠院東崗上。1954年青磚湖村民挖老城埂子的城磚,在定花院通向崗東青磚湖路唯一出口 (稍北的另一個出口 30年后才開辟)處不僅挖出了大量砌城基腳所用的長條紅石,還在其上發現了一塊一米見方的紅石,上有園臼。老人們說這是開閉城門所用的門斗。故此出口便是宋代向日門的遺址!朝宗門,取《禹貢》“江海朝宗于?!币?當然是宋代濱江的南城門。它應距宋臨皋館不遠處。上文已考出臨皋館在西湖一路南側今文峰寶邸大門東 30米高崗上。那么離它不遠的朝宗門就應在西湖一路北側的中南窯爐公司與寶塔中學東側之間!此外,宋城至少應有西北城門!因為位于西坡上的州衙與賞景諸樓在城內,它與城外“故壘西邊……卷起千堆雪”的赤壁磯應該有城門相通。否則由西坡到赤壁磯繞的彎子未免太遠了!前引陸游言“至竹樓?!瓨窍律晕骷闯啾诖?亦茅岡爾,略無草木”,可見陸游實地游覽過赤壁磯。他雖未寫出城經過,但肯定沒有繞彎子走很遠的路,而是下竹樓后往西走不遠即“稍西”,就到了赤壁磯。所出的城門就應在竹樓下不遠處!此處城門從明代至今叫漢川門,它本來就開在明代仍保留下來的西坡臨江側的宋代城墻上。因此漢川門不僅僅是明代的西北城門,其實早已是宋代的西北城門。這一判斷還有兩條有力證據的支持。其一,黃州四座城門除漢川門是單門外,其他三座城門都建有甕城。這正是因為建城的時代不同、城制不同所造成的。正見得漢川門是明前遺留而非明代所建。其二,據史料 (9)記載:黃州“月波樓:在府治西北城上。王禹偁建,今改漢川門?!北彼稳送跤韨犜趺茨馨言虏墙ǖ矫鞔奈鞅备巧先ツ?月波樓又怎能改為城門呢?合乎邏輯也符合史實的解釋是:這只能說明府治西北城本身就是明初保留下來的王禹偁重建的城墻!所謂“今改漢川門”是指月波樓下故城墻之門明代改名為漢川門。

附記:從明代方志看明初筑城對故城的改建

其實,明代早中期的地志對明城修建情況的記載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印證本文的上述結論。(一)在弘治《府志》中西坡憑什么被立為古跡類條目?是否因為宋代名勝——竹樓、棲霞樓、月波樓均建于西坡之上,因而作為三大古樓的載體—所在地西坡便搭車上了古跡類條目?顯然不是!理由很充分:⒈宋代的這三大名樓雖然在府志中均立有條目,卻是列入到亭堂類條目中,并沒有列入古跡條目中。⒉東坡雪堂、東坡故居顯系古跡,但其所在地“東坡”,卻根本未把它立為條目。西坡之所以能入選古跡類條目,那是由于西坡的護崗墻本身就是故城西北的一段城墻,而且是明代唯一保留下來的明前古城墻,它與西坡連在一起不可分離,故《府志》把它作為黃州故城的遺跡而與其他殘留的古城墻如西陽故城、石陽故城、永安城、南司州城等并列,一起列入到古跡類條目中。(二)“移筑城”或“移筑今城”與“移筑城于此”各是什么意思?弘志《府志》在解說“府舊城”條目時說“洪武元年指揮使黃榮移筑今城……以易舊城 ”;在解說“雪堂”時云“洪武戊申移筑城,遂圍舊址,建今縣學...建東坡祠”;解說“西坡”條目時卻曰“洪武元年移筑城于此,圍東、西二坡”。這些明代筑城的記載不僅證明了位于故城西北隅的西坡以及東坡被圍進明城之中,還可證明《府志》對明初府城的這場大改建活動一般都稱之為“移筑城”或“移筑今城”。唯一的例外是對‘西坡’《府志》卻稱“移筑城于此”,所謂于此,就是說以西坡為依托、為起點圍筑今城的。(三)為什么《一統志》說明代“府治西北城”為北宋王禹偁所建?如前文所述,《大明一統志》介詔月波樓的那段話,足證明代改稱的漢川門,實為王禹偁所建的北宋西北城墻上的城門!與竹樓相通的月波樓建在其上,可見它必是西坡子城臨江側的那一段城墻。明代筑城時並未拆掉它,而是連同城門及其上的月波樓都保留下來并充當了明城的西北城段。

注釋:

①“陸游之記”之原文“東”字,當系傳本抄刻之誤。筆者今據事實校正為“西”!因為赤壁磯已在黃州城最西端,從竹樓“稍東”或往東絕對去不了赤壁磯。

責任編輯 張吉兵

K290

A

1003-8078(2010)05-013-04

2010-06-07

梁敢雄 (1945-),男,湖北黃岡人,鄂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漢川竹樓西坡
西坡
待客
地域性文化景觀設計
用竹竿撐起的竹樓
走訪逾100家經銷商門店,深入一線了解漢川養殖戶經銷商的真實需求
倒春寒
回味漢川對聯夏令營
再見漢川
漢川大地營旗揚
最大的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