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亞里士多德對理想人格的建構

2010-09-02 06:16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和諧社會

單 崢

【摘要】亞里士多德作為西方思想史上的偉大思想家,主張全面和諧發展的理想人格。竭力維持整個社會的有序和穩定。因此,研究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的思想對于我們完善自身以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理想人格;公平正義;和諧社會

理想人格是指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在人們行為中的體現,它是一種人生價值哲學的體現,是一定時代精神與價值的凝聚。研究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認清各種人格品質。這一切,對于我們從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構建新的、符合歷史必然性的價值系統,塑造全面和諧的理想人格,以及對當今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理想人格的精神建構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倫理學專著《尼個馬科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了他的理想人格。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化的歐洲?!币虼?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對現代西方哲學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亞里士多德建構的理想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完人理想人格必須具備“智慧”的內在品質。智慧是完人諸德之冠。亞里士多德更是認為完人理想人格必須接受理智的指導,依照理智行事是修德和做人的真實途徑??梢?智慧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

第二,理想人格必須具備“勇敢”的外在品質。亞里士多德把勇敢分為五種形式:公民式的勇敢;關于個別經驗的勇敢;危險來臨的勇敢;樂觀自信的人的勇敢和對危險的無知的勇敢。認為最高層次的勇敢應是公民式的勇敢,是由“法律所規定追求榮譽,逃避恥辱,”這樣的勇敢由內在的德性生成,由于羞恥之心而變得期求高尚的東西。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理想的人格必須具備勇敢品質,即具備堅持自己的信念,永不退縮,永不放棄.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品質。

第三,從內在智慧和外在勇敢兩種品質出發,亞里士多德認為完人同樣必須擁有全德,即擁有“智慧、勇敢、正義、節制”等所有美德。同時,完人還必須集“明哲瑞謹、恢宏大度、愛惜榮譽、樂善好施、坦率誠實”等品質于一身。這樣,完人就成了一個好公民,即有與本人職份相應的品德和城邦政體所要求的品德;同時又完全符合“中道”要求,具有圓滿理性的品德。因而成了人人追求、向往的理想人格目標。

二、理想人格的實現方法

在理想人格的實現方法上,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具有西方特色的實現方法。亞里士多德有一著名命題就是“人天生是種政治動物”,馬克思解釋說“人是最名副其實的動物,不僅是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這就是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類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單個獨立生活,他必須同與自己一樣的人交往,共同組成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生活目的。這種觀點,一方面說明了人的德性源于現實的社會歷史進程;另一方面則突出了被孔子忽視的社會風俗習慣在人生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強調了個人與社會、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但這種統一只不過是達到利己的手段而已。

理想人格除了必須具備“全德”品質和一定的修養方法以外,還須遵守一定的道德規范。因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的觀點,認為德性就是中道,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極端的正確。

亞里士多德認為“過度與不及,均足以敗壞德行”,因此,“德性即使必定是一種志在求適中的中道”,“過度與不及是過惡的特性,適度是德性的特征”,這就是亞里士多德中道學說的基本內容。這一“中”的關鍵是在自覺掌握和運用這一原則時,人生各方面的關系能協調得很好;反之,則會弄得很緊張,甚至一團糟,前者是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后者則會使人遭受各種人生挫折和災難,這就是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給予現代人的智慧和啟迪。

三、理想人格的現實意義

亞里士多德在對人性及他所處的客觀現實生活做了冷靜細致的觀察和分析之后,提出了他的全面和諧發展的理想人格理論,提出他所認同和向往的可以在現實條件下實現的人類理想的社會生活。因此亞里士多德所構建的理想人格,便不再是一種觀念的想像,而是對當下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充分的現實意義。

亞里士多德認為全面和諧的理想人格必須擁有全德,即擁有“智慧、勇敢、正義、節制”等所有美德。 “正義”原則是亞里士多德理想人格中的重要因素,亞里士多德認為社會的和諧有賴于社會成員個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義),但整個社會的公正的制度(公平正義)則能從全局上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而更具決定意義。在亞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和諧社會首先在本質上講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這無疑給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啟示。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維護公平正義,而維護公平正義則務必要實行法治。亞里士多德對法治的根本認識是“法治應當優于一人之治……要是把全邦的權利寄托于任何一個人,這總是不合乎正義的?!彼嘈欧赡哿藷o數代人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包含著一種時間和歷史的智慧,從而超越了每一具體時代具體的人——無論他是多么優秀的哲學家或立法家——的思想和想象力”,也是因為他相信即使法律規定有所不及,法律也為人們的行為選擇提供了基本的原則精神。法治必然是一個和諧社會的合理選擇。

在當今社會,只有當法律真正被人們視為正義的依據、公正的代表時,人民才能安居,生產和文化才能發展,政權才能鞏固,所以各民族在其文明發展史上,都非常重視對法律的運用和研究,凡是法律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生產力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長治久安的國家。歷史的實踐證明,要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實行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總之,亞里士多德的全面和諧的理想人格理論是相當豐富和全面的。他既注意到個體人格的建構,又推及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完善??梢哉f,仔細了解和學習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論,能夠對我們當今社會人格的完善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很好的思想教益。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國社會出版社,1988年

[3]苗力田《古希臘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88年

[4]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和諧社會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道德憤怒
論管仲的利益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論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相互關系的價值基礎
蔣德海:以公平正義促進公民的政治認同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論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朱前鴻 劉偉: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