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學生掌握綜合演唱方法兼容性可行性分析

2010-09-02 06:16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腹式通俗唱法

萬 翔

【摘要】在新的形勢下對于演唱方面的要求就會有更高的要求,怎樣將美聲、民聲、通俗三種唱法相互協調是對音樂界的有一個考驗,本文針對于新的環境下做好對于綜合演唱的兼容做了一些研究。

【關鍵詞】綜合唱法;兼容性

概述

藝術教育領域的聲樂教學是變化萬千。教學理論和藝術實踐通過幾年的摸索逐步地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果,成績喜人。事實證明,誰固執舊體制的一些東西,誰就會掉隊。誰懂得吐固納新,誰就會與時代的脈搏同步。對改革開放以來的聲樂教學及發展情況進行總結歸納,糾正聲樂教學中與現代發展不適應的一些觀點。尤其是作為一個聲樂教育工作者,怎樣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不斷吸收國內外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調整和充實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糾正聲樂教學中與現代發展不適應的一些觀點和方法,對一些新的比較突出有明顯教學效果的方法給以鞏固充實和提高,對于搞好聲樂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就聲樂教學而言,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積累。我覺得對于美聲、民聲、通俗三種唱法兼容起來,在教學中運用是現實可行的。

一、 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特點分析

1.唱法來自意大利文Bel canto,有美好地歌唱之意。它起源于17世紀的佛羅倫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以音色優美、發音自如,聲音連貫,平滑勻凈,流暢靈活而著稱于世。唱法的特點就是混合聲區唱法和整體共鳴,真假聲按音高比例混合著用,并把所有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其中,美聲唱法比較注重的有幾個方面。第一,講究音域寬廣、聲區統一。寬廣的音域,能使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三個聲區得到完美的統一。聲音連接圓潤優美、行腔委婉、線條優美流暢,吐字準確清晰,字音連貫、母音一致,聲音靈活華彩、集中而富有穿透力。第二,講究深呼吸、低喉位,喉嚨的打開,聲音的掩蓋與集中。追求明亮松弛的聲音,并講究高位置。高位置起音,高位置安放。第三,重視呼吸,強調用氣去歌唱。

2.民族唱法是按民族的審美原則和欣賞習慣,以民族語言為基礎,嗓音優美清脆、甘甜水靈、明朗寬亮為特征,將情、聲、字、腔融為一體,伴以形體表演,并將民族韻味放在歌唱觀念之首位。它獨特的韻味通常表現在咬字、行腔、音樂風格等方面。民族唱法的呼吸強調的是丹田用氣,也就是所謂腹式呼吸,它的用氣方法和美聲的用氣方法總體上是一致的,不過,民族唱法的氣息具有靈活、多樣性,如提氣、送氣、糅氣、收氣、抽氣等等。另外,民族口昌法還講究“氣口”,根據感情的不同而分成快、慢等,但不管哪種氣口的換氣,都要做到氣斷情不斷,聲斷意不斷。

3.唱法又稱流行唱法,它起源于美國黑人的藍調音樂——布魯斯,形成于電聲化高度發展的時代,并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它的旋律流暢、質樸,歌詞非常生活化。因此,它具有通俗性、自娛性等特點。通俗唱法所運用的呼吸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和腹式呼吸。它的呼吸是自如、輕松、舒展的,同時也要根據歌曲的需要進行調整的~種非常自然的呼吸。通俗唱法的發聲也有真聲、假聲和混聲。使用真聲時聲帶完全振動,它的共鳴主要是胸腔;在流行歌曲中,敘述式的主要部分,采用真聲較多。華語歌手像田震、蔡琴、李宗盛、迪克牛仔等的演唱均如此。

二、美聲、民聲、通俗三種唱法的可兼容性

三種唱法的可兼容是以呼吸、共鳴腔的運用兩個方面來說的:1)呼吸。從演唱的操作技術層面說,雖然三種唱法的聲音要求不同,呼吸要求各異,但在具體演唱時,也是互相借鑒的。如在民聲唱法中,雖然是強調腹式呼吸,但在有些民聲唱法中,尤其是美聲唱法改為民聲唱法的歌唱家,在具體運用呼吸時,是比較靈活的,有時唱上一個比較高的音時,往往也采用腹胸聯合式的呼吸,將聲音推上去;而在通俗唱法中,呼吸則更為靈活,有時可用腹式,氣較深,有時也可能要求胸腹式,可見三種呼吸并不是那么壁壘森嚴的;2)共鳴腔的運用。一般而言,美聲、民聲由于聲音特點的不同,對共鳴腔的運用也有差別,前者往往要求腔體的混合共鳴,后者往往以口腔、咽腔為主,但有時當聲音要求亮、柔時,美聲唱法也追求純和諧,這和民聲唱法的民歌演唱要求是基本相同的。在民聲唱法中,比如像演唱藏族、蒙族的一些民歌時,往往也借鑒美聲的呼吸和共鳴,而在通俗唱法的共鳴要求時,當它的歌曲風格接近民間歌曲時,它的共鳴要求往往和民間唱法的腔體運用是非常接近的。由此可見,三種唱法在聲音處理、腔體運用的手段是完全可以兼顧的。

三、美聲、民聲、通俗三種唱法教學的兼容性

三種唱法的可兼容性,并不是說要打消三種唱法的界限,而是說作為一個普通學習聲樂的學生應該掌握這三種唱法的基礎知識,使之在工作中在不同的環境場合下,能夠運用不同的唱法進行演唱,應對自如。這是在社會大潮的要求之下,一個聲樂工作者所應該具備的生存技能。在多種聲樂教學形式并存的情況下,作為一個聲樂教師如何迎接這個挑戰,是一個聲樂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里可分為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因為三種唱法教學運用的兼容性并不是每個人都贊同的,這就需要在理論上將三種唱法的兼容教學的論證做的到位,否則就無法對應學生和教師這樣那樣的不同意見。其次也是更為主要的一個方面是作為聲樂教師必須努力鉆研業務,熟練或比較熟練地掌握三種唱法的演唱技術、曲目和教學方法。作為一個在單科聲樂專業訓練和培養的一般聲樂教師而言,要同時做到三種唱法的合格教師,是比較難的,這就要求聲樂教師應該努力鉆研業務。不斷地奮進,在專業上博取眾長,要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使這樣新的教學方法逐漸成熟。

結束語:

三種演唱方法的掌握和教學本身是比較難的,但在新的形勢下,要求我們必須去做的我們就要知難而進,而不是知難而退。人們常常用園丁來比喻教師。我想作為園丁,只有付出了辛苦、精心的培育和呵護,才能使幼苗茁壯成長,最后有所收獲。我期望我們普通的聲樂教師都能成為好園丁,最后的豐收是渴望而又可及的。

參考文獻

[1]郭建民.聲樂文化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100-120.

[2]鄒長海 《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3]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167

猜你喜歡
腹式通俗唱法
“中國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腹式全子宮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20 m 跨徑直腹式小箱梁的開發應用
小說的通俗
論科學的發聲方法
腹式呼吸對人體各系統的影響及臨床應用
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