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及發展

2010-09-02 06:16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文化活動經濟管理

張 珩

【摘要】在基層文化的建設中,尤其是群眾文化建設方面我國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群眾文化是文化的家園和堅實的大地,并始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使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幾千年來,在封建社會中,群眾文化一直受到忽視和抑制,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新突破已經成為了本世紀的一大文化景觀,對我國的兩個文明建設發揮出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文化活動;經濟管理

一、引言

基層群眾文化決定著當代中國文化體系的面貌和走向,這是由我國的性質決定的,基層群眾文化能夠在時代脫穎而出,并成為了兩個文明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進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已經趨于共識,重視的程度也明顯上升。文化部也曾指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先進的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條件,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層建設必須著眼于不斷發展與時俱進,以此來團結各個民族人民的精神。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

近幾年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這是人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斗的結果,使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是文化還沒有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起來,出現了普遍存在的“文化滯差”現象,尤其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文化生活還十分貧乏,健康的文化活動始終開展不起來,使落后的文化就在這里徘徊。

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步伐是國家和政府最為關心的,一些地方沒有將它放在主要的位置上,不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進展;還有一些地方領導只是注重表面上的文化,大搞形式主義和短期效應,給基層群眾文化的開展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還有一些地方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十分冷漠,使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投入嚴重的不足,甚至出現了負增長。[1]

此外,一些文化專干們的待遇問題得不到解決,專職人員調換頻繁,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流失情況,使文化站形同虛設,管理體制松懈。

在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方面,有些地區的基層文化建設十分脆弱,經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顛覆;有的地方的基層文化由于缺乏經驗和堅實的基礎而逐漸衰落下去。法輪功曾經在全國各地蔓延,給社會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害,這一情況說明了反動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容易乘虛而入,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們要大力的宣傳健康文化,

三、加快發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相關對策

(一)基層文化事業建設要堅持走以國辦為主導,國辦、民辦并舉的道路

在基層文化事業建設上,首先要明確文化事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政府行使公共服務職能,在基層文化事業建設的工作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其次要充分調動起農民自辦文化的積極性,出臺一些相應的激勵政策,對農民發展民間劇團及個人圖書室等文化實體等,都是通過地方的民俗活動來開展起來。只有通過積極的引導、稅收優惠、加強管理等方式,才能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加快發展文化設施建設,具體落實到全國基層文化的工作會議精神上

加快發展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具體落實到實處,重點解決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沒有場所,只有編制而無經費,無文化活動的問題。針對當前新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來說,需要高度重視和扶持,逐漸縮小城區之間的差距。

(三)將加速發展農村先進文化,提倡群眾健康娛樂納入到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中去

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將考核中的各項措施有力的結合起來。首先,應該出臺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東西;其次是真正意義上的加大投入。如果將群眾文化工作作為公益事業,那么政府就應該加大投入,而不是全部的推向市場,因為經濟與文化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關系到文化事業改革的成敗。[2]

(四)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應該抓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

當前,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抓好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文化工作建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農村,農民經常無事可做,如果沒有健康的文化活動來組織他們,就很容易走上邪門歪道。因此,構建和諧社會,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是一種好的方式。

全國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已經過了兩年有余,但具體落實到基層文化事業的方方面面卻實際甚微?;鶎游幕瘑挝灰贫ǔ鲆恍┬兄行У霓k法,并加以監督,增強文化單位的活力,提高文化服務的水平,逐步改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面貌。

四、基層群眾文化和諧建設的發展方向

(一)以文化的創新和文化自覺推進和諧文化的建設

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該以開放的胸襟和科學的精神來對待外國文化,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在維護傳統文化和文化安全的同時,也要保持民族的獨立性。在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時候,中華文化應該滿懷信心的“走出去”,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3]

(二)以文化寬容促進和諧文化的建設

幾千年的文化消失,對于我們未來的生存和繁榮造成的破壞并不亞于我們剩下的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的喪失造成的破壞。因此,我們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化寬容態度來創造出更多的滿足于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的和諧文化。

(三)有步驟、有重點的推進和諧文化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等多個方面的和諧,而和諧文化是以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為始終的追求,以引導、培育人們和諧的思想觀念為目標。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要正視生活中潛在的不和諧因素。

五、結束語

總之,抓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必須要在基層文化事業的方方面面上下功夫,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做好社會文化工作,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基本陣地和基本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曉光、劉艷雨《對文化建設的現狀思考》,《遼寧大學學報》2006年09月

[2]宋國濤、杜鑫新、張平《談基層文化的發展趨勢》,《今日科苑》2007年05月

[3]王勝剛《繁榮群眾文化 構建和諧社會》,《科學大眾》2000年10月

猜你喜歡
基層群眾文化文化活動經濟管理
關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
基層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探析
論當前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
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現狀及創新發展
淺論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論如何加強基層村級文化建設
引領群眾文化建設,走向和諧社會發展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