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黃大業要從近期治理走向長治久安

2010-09-13 07:28潘家錚編輯
中國三峽 2010年3期
關鍵詞:小浪底庫容調水

文/ 潘家錚 編輯/ 陳 陸

黃河“蓄水池”甘肅瑪曲濕地草場植被明顯恢復 攝影/曹志政/CFP

黃河災害是中國的憂患,治黃歷史幾乎和中國文明發展史一樣久遠。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水利部門和水利專家,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已取得無可否認的成就:數千公里大堤的全面加高培厚,60多年來黃河的年年安瀾;黃河水資源支持了兩岸廣大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建成投產,調水調沙初步實施……這些都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成就?,F在,小浪底已進入后期攔沙運行,古賢樞紐的建設正在抓緊準備,以求繼續減淤沖沙。但水庫攔淤的期限畢竟有限,黃河如何才能做到長治久安呢?這恐怕是每個中國人都關心的大問題。

黃河的復雜性在泥沙,治黃的關鍵在于科學認識和處理泥沙問題。泥沙主要產自中游,禍在下游。從原則上講,要解決泥沙問題,必須做到兩條:

灘區的重要功能是瀉洪,可肥沃的土地總是吸引著農民耕種。水利專家認為,黃河灘區不應該有人居住,因為黃河要通過漫灘來維持河槽與灘地的同時并漲,這樣才有利于維持黃河的正常形態。 攝影/吳宏/CFP

劉家峽庫區啟動治理工程 攝影/于永昭/CFP

一是使下游河道中泥沙進出平衡,河床不致持續淤高;

二是下游要有一條斷面合理、河勢穩定的河道,能滿足沖沙防洪的要求。

為此,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治本治標兼施,遠期近期兼顧,開源節流并重,上游下游通盤考慮,局部服從大局,近期服從長遠。在這些原則上制訂一個統攬全局的長期規劃,并在實施中動態調整完善,最終達到長治久安的目標。

對黃河特性了解最清楚、打交道最長、取得經驗最多的是中國的水利工程師和科學家,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權威。數十年來,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了客觀的規律(如處理泥沙的“五字真言”),不斷提出治黃規劃,但多加以“近期”的冠詞,所謂遠景,常也只到2030年,一眨眼就到了。我認為現在到了從近期治理走向考慮長治久安問題的時候了,理由如下:

1.小浪底水庫已進入后期攔沙運行階段,古賢水庫建成后,只剩下一座磧口水庫,沒有更多王牌了;

2.六十多年來已積累了豐富和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3.科技水平迅速發展提高;

4.國家經濟實力有了極大增長。

具體的長遠規劃當然要由水利專家來研究,在這里我愿以外行人的身份說幾句話,外行人因為不懂,敢于說話,說錯了也不要緊。

堅持不懈地搞水土保持和溝壑治理工程,減少入黃泥沙

近年來入黃泥沙不斷減少,有的同志認為是水量減少所致,對水土保持的效果信心不足。我認為不能失去信心,進行那么多年的水土保持和溝壑治理,對減沙肯定起了作用,哪怕只占30%至40%,也不是小數,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大效?,F在已有不少好的治沙經驗,哪怕是局部的,都值得珍惜和重視,因地制宜推廣、改進。對排粗沙的小支流,更要下決心、下本錢治理。減少入黃泥沙是釜底抽薪之舉,從根本上緩解問題。

據了解,水保工作未能按規劃實施,我深感不安。我們能發射宇宙飛船、修建三峽工程、建設高速鐵路、對幾十條河溝的泥沙就無計可施?能否總結經驗,制定一個實事求是的目標,痛下決心,全面治理,堅持不懈,把最終進入古賢水庫的泥沙量減到最低限度,例如年平均4億噸、3億噸以下甚或更少,且基本上是細沙。

繼續修建骨干樞紐,攔淤放淤

三門峽、小浪底、古賢、磧口四大攔淤骨干樞紐,三門峽已建多年,攔沙庫容已淤滿,小浪底也已運行十多年,剩有50多億立方米攔沙庫容,約可攔沙70億噸,到古賢投入時,恐怕所剩有限。古賢有170億立方米庫容,攔沙庫容有130億立方米。再就剩下一個磧口了。據了解,古賢和磧口共能攔沙300億噸,加上小浪底的70億,共370億噸;另外,小北干流可放淤100億噸,相當于一個小浪底(也許還有更大潛力),這就是我們現在手中所有的王牌。

世界上最大的雙排機水電站--青海黃河李家峽水庫 攝影/牛文怡/CFP

我們應按規劃興建這些骨干樞紐,實施攔沙放淤計劃。古賢早建更有利,可與小浪底、三門峽聯合調度,發揮最大效益。通過興建骨干樞紐和大量放淤,充分發揮為下游減淤作用,延長減淤時間,希望至少能給我們贏來百年以上的時間。

科學調水調沙,塑造好下游河道

再大的攔沙庫容終要淤滿,只留下有限的調節庫容,所以建庫后必須科學運行,合理攔淤放淤和調水沖沙,盡可能把進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排到外海,延緩河床升高,塑造穩定的河道。

要調水沖沙,一要庫容,二要水量,三要科學的調度方案。庫容就由骨干樞紐提供,水量在近期內從黃河自身取得。黃河水量有限,中下游、左右岸都要發展,都要水,矛盾怎么解決?那就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原則上講,各地區繼續發展所需水量只能從節水中來,從污水回用中來,從雨水、洪水中來,從南水北調中、東線實施后黃河水量再分配中來,而不能擠占必需的沖沙水量。

以后還要從長江調一點水,雖然目前講這個有點不合時宜,但從全局看,黃河的水量確實不夠,調點長江水是必要和合理的。調水不是為發展工農業和滿足城市用水的,主要用于“維持黃河健康生命”?,F在為救治病人,陌生人都可以捐獻器官與骨髓,從姐妹一樣的長江調百來億立方米水就不可想象了,這合理嗎?有人對千里調水來沖沙感到不可思議,說太浪費了。打個比方,一個人每天要喝多少水,只有極少量變成血液或其它體液,絕大部分都排泄掉了,你能說這是浪費?解決黃河尤其下游的長治久安是壓倒一切的民族任務。像目前那樣兩級懸河、主槽不斷萎縮,建一座樞紐緩解一下,不久又走上老路,這個局面不改變,總不是辦法。希望通過深入論證,確定一個合理的、可行的、各方能接受的調水量,盡早實施,進入黃河。

充分利用采沙、挖沙、疏浚手段,解決泥沙平衡問題

至于沖不走的泥沙,并不是一塊鐵板,可以挖走。這在過去也許不可行,今后卻能做到。目前長江口依靠幾條吸沙船,每年可挖除幾千萬噸泥沙,維持十多米深水航道,千里黃河就不能通過重點疏浚和全面挖沙,每年清除一兩億噸?而且泥沙也是資源,可以用來固堤、造地,作為建筑材料,甚至可運回上游沙漠去。我們一定要最終做到河道中泥沙進出平衡,河床不再淤高。

黃河三門峽庫區,天鵝在寬闊湖面上飛翔。 攝影/史家民/CFP

我的設想是:1.修建古賢、磧口這些大型攔沙樞紐為下游河道減淤,以保安瀾,這事勢在必行,雖然攔沙期有盡,但可贏得對治黃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時間。2.必須在這段時期內抓緊做好幾件關系長治久安的大事(這可是最后機會,因為我們已沒有其它的牌了),這些大事包括:

(1)全面治沙,百年不懈,將最終入黃泥沙減到最低限度;

劉家峽水庫大壩 攝影/牛文怡/CFP

(2)完成黃河流域和黃河供水地區經濟轉軌及節水減污的改造大業,及時建成適當規模的西線調水工程,使黃河有足夠的“生態流量”和入海流量;

(3)通過不斷試驗探索,找出最優的調水調沙運行方式,能利用“生態流量”和調節庫容,最大限度地將泥沙排入大海;

(4)完成塑造下游河道、整治灘區的任務,使河勢穩定,有足夠的平灘流量,常年洪水不上灘,特大洪水上灘不成災,保證在各級洪水下的安全;

(5)大力進行挖沙疏浚技術的研究,研制適應黃河的巨型采沙設備(包括下游河道和上游水庫清淤),全面開展采沙挖沙固堤造地工程。這樣,在攔沙庫容淤滿后,黃河下游泥沙已達進出平衡,河床不再累積性淤高,河勢穩定,在戰略上就達到長治久安目標。

其實所有上述各點,水利部和黃委都提出過,研究過,試驗過,都列在流域規劃的計劃之中,只是我總覺得人們對興建樞紐工程的勁頭大,對其它措施勁頭和決心信心就沒那么大。我希望水利部和黃委能夠將考慮期延伸到百年以上,并規劃出在此期內的治黃大計,在重要節點上有較明確的目標。希望能夠證明:只要全面科學整治,在一兩百年后黃河泥沙終于能進出平衡,河床不再無限制淤高,河道能穩定平順,遭遇各級洪水都有解決措施,這就達到長治久安的要求。有這么一個規劃,就能夠使中央和全國人民放心,并可使中央決策做一些大事(包括進一步全面治沙,修建古賢、磧口樞紐,實施小北干流大規模放淤,興建規模合適的西線調水工程,在下游全面開展挖沙疏浚工程,塑造新河道和改造灘區工程等,至于全流域的經濟轉軌和節水治污更是必須做到的任務)。

猜你喜歡
小浪底庫容調水
三峽-葛洲壩兩壩間動庫容概化計算研究
小浪底飛出歡樂的歌
小浪底飛出歡樂的歌
江蘇南水北調工程第一階段向山東調水任務圓滿完成
調水專家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問
黃河上的小浪底
重大報道中的“微表達”——以湖北日報《瓊瑤話調水》專欄為例
青海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輸水隧洞全線貫通
白龜山水庫動用死庫容應急供水研究
水利企業監督管理措施探討——以黃河小浪底水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