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能訓練芻議

2010-09-14 02:43北京體育大學李春雷
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0年2期
關鍵詞:項群體能訓練教練員

● 北京體育大學 李春雷

● LI Chun-lei

體能訓練芻議

● 北京體育大學 李春雷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 LI Chun-lei

Physical fi tness is the foundation for athletes to reach the peak of world level. The fact of winning a competition solely o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dvantages is history now. The reason that a technical prevailing athlete or sports team fail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success is usually the lack of physical fi tness. Physical fi tness training,nowadays, has come to be taken seriously in various events in China. Coaches have p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great divergence and even deviation in the problems such as what is physical fi tness, what kind of physical fi tness is the good one, and so on.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正逐步把運動項目演變為展示人類各種“極限”能力的載體。運動員創造最高的專項成績必須具備超乎尋常的訓練水平。體能是運動員攀登世界運動高峰的基礎。單純依靠技戰術優勢贏得比賽勝利的狀況已成為歷史,技戰術高人一籌的運動員或運動隊不能贏得最終勝利的原因,往往是體能的欠缺,在技術水平極其接近的今天更是如此。當前,教練員、運動員對這種現象的認識遠較過去深刻,因此,把體能作為比賽中的主要因素、訓練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已不足為奇。

目前,體能訓練在我國各運動項目中都開始得到充分重視,各級教練員都把體能訓練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對究竟什么是體能、什么樣的體能為好的體能等問題還存在較大的分歧,甚至還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體能=體力、體能=耐力、體能就是身體素質訓練的大有人在。

因此,必須首先正確理解“體能”的涵義,它是實施體能訓練的基礎,也是駕馭體能訓練規律的必要前提。

一、體能

“體能”是近十幾年在各體育類報刊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在香港和臺灣被翻譯成體適能。綜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體能是個尚未充分定型的概念,是國人在實踐中的理解結合外來語的翻譯創造出來的。在項群理論提出后,體能與技能相對應。體能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定義,但都有不確定性。廣義體能,指健康體能,針對大眾健身人群;狹義體能是指競技體育,主要針對精英運動員,指各種身體能力在比賽中的表現水平。

對于體能,比較確切和全面的定義應為:體能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身體健康、適應能力幾個方面,是機體適應或能夠完成基本和特定運動的能力。根據體能對機體運動的作用,把體能分為健康體能和競技體能。健康體能是指機體基本健康所需的能力,主要反映運動員身體健康程度的指標,包括肌力、體成分、心肺功能、柔韌、肌耐力等,直接反映運動員的健康水平。競技體能主要針對運動員完成專項技術時所必須的爆發力、速度、反應、靈敏、協調、平衡等能力。

由此可見,體能既不是體力也不是簡單的身體素質,體能訓練與身體素質訓練緊密聯系又有所區別,體能訓練比傳統意義上的身體訓練更豐富、更全面,在許多訓練領域逐步呈現出取代身體訓練的趨勢。

二、體能的作用

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主要由體能、技能和心智能力構成。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提高主要通過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和心智訓練來實現。如果把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視為金字塔(圖1),體能訓練就是金字塔的基礎,是締造成績的根本,體能基礎越扎實,技術、戰術、心智的發展程度就越高。教練員,尤其是一些團體項目的教練員,經常忽視體能訓練與技術訓練的關系,體能訓練(季前)安排太短,使體能基礎過于薄弱,導致運動員對抗能力弱,影響技術表現,對戰術執行造成負面影響,增加失誤率。

當然,不同項目對體能的需求有所不同。項群訓練理論提出,競技體育項目按競技能力主導因素劃分為體能主導類項群和技能主導類項群。由此說明,體能在不同項目中的不同作用。體能在體能主導類項群中的作用非常顯著,而對技能主導類項群項目,體能雖然起到重要作用,但貢獻率相對較小。一般來講,體能在技能類項群中是技戰術的保障,保證技術在比賽中合理、有效的發揮。

體能的作用表現為:1.促進身體健康;2.改善身體形態,發展運動素質;3.技術學習的基礎,技術提高的保障;4.為戰術制定提供更多的選擇;5.樹立自信;6.保證有機體適應大負荷訓練的需要;7.防傷防??;8.保證青少年運動員達到最高競技水平,延長運動壽命。

三、國外體能訓練發展狀況

縱觀體能訓練的發展史,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 體能訓練的雛形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制定了《海軍航空兵體能訓練計劃》,目的是為了塑造適于戰爭需求的身體。當時美國體操運動員和教練員均參與了這一訓練計劃。

2. 自發階段

20世紀40年代以前,由于對體能認識的薄弱,體能訓練沒有得到各項目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重視。體能訓練主要在體能項目中應用,并且,訓練集中在一兩個運動素質上,訓練質量很低。在集體項目中體能訓練是運動訓練的一個盲點。雖然個別隊員從體能訓練中受益,但大多數人仍未充分重視體能的作用。該階段的主要特征是體能訓練屬于自發的,而非自覺行為。

3. 自覺階段

體能訓練在20世紀中后期已風靡世界,特別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體能訓練已成為專業競技運動訓練和大眾健身的重要內容。

20世紀50-70年代,集體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通過發展體能,提高自己的競技能力已非常普遍,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單項俱樂部,如美國的籃球、橄欖球、拳擊等,逐漸安排了為專門提高運動員體能的教練員。

4. 快速發展階段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無氧代謝、力量訓練和其他方面,如靈敏的研究變得比較流行和重要,并被科學領域所接受。

主要標志是1978年,美國體能協會(NSCA)成立,1985正式命名為美國體能訓練的專業機構。1994年美國第一部專業體能訓練專著《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出版,2000年出版了《Personal Training》私人體能訓練專著。

力量和體能訓練也成為一個職業,運動隊中出現了專職的體能教練員。20世紀90年代,研究領域的擴展和高科技的出現,為力量和體能訓練提供了支持。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運動員和職業的高水平運動員都進行全年的體能訓練。

5. 成熟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后,很多跨行業的產品已被運用,幫助提高運動能力和預防損傷。體能訓練行業出現產品品牌化,多家體能器材公司銷售各式各樣的力量和體能訓練器械,公司品牌數不勝數。體能訓練新產品的研發和創造在體能訓練領域逐年上升,利潤相當可觀。據訪談,美國一個規模不大的專營體能訓練產品的公司年利潤不少于1億5千萬美元。

另外,體能訓練中心相繼成立,主要代表之一有美國的AP(Athletes Performance),相比美國體能協會來講,它是個剛出道的小兄弟,卻有后來居上之勢,雖然AP提供體能訓練的價格不菲,但職業運動員卻趨之若鶩,隨著各種體能訓練中心的相繼創建,體能訓練開始步入成熟階段。

四、國內外體能訓練的主要區別

1. 國外運動隊團隊化,體能教練不可或缺,而我國體能教練嚴重不足

在國外,體能教練與物理治療師、技術分析師、心理咨詢師、康復師、營養師、技術主教練等共同協作,為運動員提供全方位的訓練服務(圖2)。

圖2 運動訓練團隊配合(引自陳方燦)

在中國基本上是主教練帶領隊員在訓練,單打獨斗,缺少助手和幫手。部分條件好的隊伍,可以聘到體能教練,但體能教練嚴重匱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國字號、職業化的隊伍可以擁有體能教練,但其他大部分的隊伍還只能由技術教練客串體能訓練。一個人的精力和掌握知識的領域是有限的,主教練不僅負責技戰術訓練,還負責運動員的日常管理,哪有精力去設計一個針對性強的體能訓練計劃。

2. 管理體制的不同,造成我國體能教練從業人員數量不足

國外是行業管理,某行業一旦有了市場需求,相關行業就會根據行業對職業的訴求進行考核,從業人員只要經過行業的考試認證,就可以持證上崗。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體育的大眾化、職業化、商業化,體能教練也從教練員的群體中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特殊職業。目前,美國體能教練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大眾健身的私人教練,另一種是針對高水平競技體育的體能師。在美國有多家認證機構,其中,中國人比較熟知的有美國國家體能協會(NSCA),美國在冊的體能訓練人員分為兩類:注冊體能專家(CSCS:The NSCA’s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和注冊私人體能教練(NSCA-CPT:NSCA-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目前,在美國NSCA的會員超過10萬人,群體龐大。筆者2009年11月赴美國進行體能訓練學習結束后,在回北京的飛機上遇到了國字號的籃球教練,他說中國籃球跟美國差距甚遠,國家隊跟NBA不能比,跟美國大學生隊也不能比,原因是在美國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個大學生籃球隊有8名體能教練在負責體能訓練,而我們的國家隊呢?球場上的差距也就不言自明。

在中國,體能教練是個新興職業,體制的不同導致職業的管理也存在差別。我國新職業的審批不在行業而在國家政府部門。新職業的開發和評定,不僅僅以是否是熱門職業和從業人數多少為標準,更重要的是考慮這個職業是否具備了較高的技能性,是否具有向大眾推廣的可行性,以及將產生的社會影響和價值。所謂新職業是指社會經濟發展中已經存在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職業技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尚未收錄的職業。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學校以及個人,填寫《新職業建議書》,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組織專家對新職業建議進行登記、匯總、分類,組織有關部門和行業的專家進行評審論證。對部分建議新職業,還需組織專家到工作現場進行調研。評審論證通過后,再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公示,廣泛征求意見,最后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定期對外發布。新職業發布之后,還要頒布國家標準才能最后讓人們考取職業資格證。國家職業標準頒布后,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培訓,經政府授權的機構還可以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通過了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人員,可獲得相應職業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得到社會勞動保障部的認可后,國家人事部才能定崗定編。我國沒有機構或組織來推動體能教練的職業化進程,因此,沒有體能教練的編制。體能教練的聘任全部由各國家隊、職業俱樂部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認同度來聘任,一般以教練或專家的角度聘入,但從事與國外體能教練相同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無形中大大制約了我國體能訓練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雖然我國體育界都重視體能,業內也奇缺體能教練,但卻因為沒有編制,不能引進、培養,名不正言不順,只好外請。但外來的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另外,一些外教對中國的國情,特別是中國的傳統優勢項目缺乏了解。

3. 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培養不成規模

體能訓練學是一門跨運動科學、運動訓練學、運動醫學的綜合性學科,體能教練是跨學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在2008年之前,我國高等體育院校都未設置體能專業方向,大大影響了我國自主體能教練員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在此之前,國家體育總局主要依靠“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對我國一線教練員、科研人員進行培訓,但由于人數眾多,群體龐大,雖起到了成效,但仍顯杯水車薪。

2008年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決策和支持下,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了運動康復系,下設3個教研室:運動醫學、運動康復、體能訓練,使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了自己的體能訓練專業方向,由于創辦時間相對較短,與美國相比,我們的人才培養還不成規模。

雖然剛剛起步,但畢竟有了體制和專業領域,已邁出了扎實的一步,而且創建設想也是本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康復、體能訓練一條龍、一站式服務模式。相信體能訓練必將在我國逐步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猜你喜歡
項群體能訓練教練員
消防員體能訓練與應用
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論足球教練員的角色定位
項群訓練理論的廣泛應用
運動員知識能力培養的項群特點
論高水平教練員教育培訓的“學習投入
我國冰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綜合述評
體育教練員面臨的新挑戰
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的競技特點與訓練要求
技戰能主導類輪換攻防性項群的競技特點與訓練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