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化學新教材

2010-09-14 03:35桂靜敏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酸雨新教材化學

桂靜敏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新課程已走進學校、走入課堂??v觀新教材,給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化學教材,更突出以學生為本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它帶給我們的視野開闊了,留給學生的空間增大了,讓學生的體驗歡樂了。

1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創新的空間以往的教材編制得比較細微具體,把教師教什么、怎樣教、學做什么都規定的非常詳細,注重知識的學習,忽視能力的培養例如:以往在實驗活動中,教材把實驗劃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隨堂實驗”、“實驗習題”等,而新教材是粗線條的,沒有硬性劃分,這樣為教師提供了創新的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和手段,新教材只是給出建議。教學情景設計、教師和學生活動的設計等,新教材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用分欄的形式作出提示;各章的復習內容和方法,新教材用問題的形式提供線索,建議學生自己整理。

同時,新教材在練習、作業量和難度的控制上,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其他練習予以補充或更換。新教材的精心選編,架起了教師通往素質教育、體現創新的一座橋梁。

2新教材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創新的空間新教材在為對學生學業和人格發展的全面評價做出建議時,留有創新的空間。新教材在學習結果的描述上沒有全部給出結論,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調查、思考,得出答案,避免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壞習慣,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應用知識解釋說明生活和實驗現象上,獨立地學習實驗探究。例如:在學習《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一課時,上課前我設計了以下的思考題:(1)酸雨是怎樣形成的?(z)調查當地酸雨對環境破壞狀況,應采取怎樣的防止和保護措施。(3)上網搜集有關酸雨的資料。上課時,檢查學生調查、上網搜集的結果,接著讓學生做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向充滿二氧化硫的集氣瓶中加少量水,分別將植物葉子、鎂條或鋅粒、大理石等物質放入上述液體中,觀察現象。學生通過調查、上網和上述實驗,認識了酸雨的危害,學會了探究的方法。

3新教材從書本走向生活。內容更貼近生活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謂學習,就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離開了生活,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長期以來,傳統教育觀念是;學習就是讀書,提高能力就是會解難題,對教師來說,“教學”就是把書本上的內容講給學生聽;對學生來說,讀書就是讀課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學會解難題??梢钥闯?,傳統的教育把學生固定在“書本世界”里,把教育與人的{‘生活世界”分離開來,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失落中艱難前進3不能為學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義和生活價值。

3.1新教材注重從生活實際中引入課題。新教材注重從生活實際中引入課題,生活是課題資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編入了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實際聯系密切的內容。如空氣和水、燃燒和滅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屬材料和金屬資源保護,化學與生活等。在具體內容中編入了如何防止空氣和水體污染、如何滅火、如何防護鋼鐵銹蝕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課題,使學生通過化學學習,能夠初步解決一些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實際問題,能從切身感受中體驗化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化學學習價值觀。

3.2新教材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新教材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用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新教材編入了怎樣正確使用煤氣爐具,用鐵鍋燒菜更好等生活中經常碰到卻并不太注意的問題,讓學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學的實用性,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要學好化學,就一定要關注生活。

當然,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并不是完全對立的,相反,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新教材要求教師“依據書本”,但不“依賴書本”。要從生產、生活實際中尋求教學素材,形成由單一的書本學習延伸到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4新教材從以教師為主走向以學生為主傳統的教學活動,認為只要教師教得好,學生自然會學得好。因而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教”的自由,而沒有學生“學”的自由,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從教師主觀愿望出發,“我講你聽、我寫你記、我問你答”,“我要你怎么學,你就得怎么學”,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著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漸漸喪失。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

初中化學新教材改變了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傾向,按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的教材模式,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讓“教本”變成“學本”,變簡單傳播為互動的教學,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探究、物質的制取和性質探究、元素質量計算的探究等等。改變了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使從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到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從教師帶著問題提問學生轉變到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有人說,教師的教學好比“修橋”,目的是為了“過河”,離開了“過河”這一目的,“修橋”也就失去了意義,至于如何“過河”,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師不必把學生都一一背過河去。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受用無窮。

當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皫熣?,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師是教學計劃的設計者、實施者和組織者;另一方面,教師又是教學實踐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如何使學生的主體性增強,需要教師的培養、誘導和訓練。教師的主導性發揮得越好,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得越快,二者是互動的關系,也是因果的關系。

猜你喜歡
酸雨新教材化學
地理新教材封面圖像解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酸雨的危害
2010—2014年奉賢區酸雨現狀及成因分析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空中殺手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