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暴力淺析

2010-09-14 03:35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暴力行為施暴者家庭成員

劉 榮

【摘要】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成為社會現象,我們應健全、完善現有的法律制度,以預防和消除家庭暴力,建設溫馨和睦家庭。

【關鍵詞】家庭暴力;侵犯合法權益;健全法制;消除家庭暴力;溫馨和睦;危害;預防;對策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的一方對另一方施暴的行為,包括家庭成員間的身體、精神(情緒)、性暴力的行為。其特征是一方動用武力和權力來控制另一方。2001年,新頒布的《婚姻法》中已經把“禁止家庭暴力”作為重要的條文載人其中。家庭暴力絕不是“家務事”,而是一種法律予以制裁的行為。家庭中的弱者,有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它嚴重地危害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穩定和發展,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在此文中,試就家庭暴力的內涵,社會現狀及危害、表現特點、成因、預防與對策等方面談一些拙見,以期人們從法律、社會、心理各層面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給予更全面、更具體、更適當的協助,以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

1家庭暴力的內涵家庭暴力目前尚無統一界定的概念。我國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家庭暴力行為給出了具體的定義:“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蔽覈鴮W者一般認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內部出現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強暴行為。按其危害程度可分為重大暴力與一般暴力兩類…。家庭暴力是許多不同行為所體現的一種共同性,這些行為的共同目的都是施暴者為了實現對受害人的控制。

因此,家庭暴力從形式上可分為身體暴力、語言暴力、性暴力三類。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還出現了一種家庭暴力形態一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雙方在產生矛盾時,不是通過毆打的暴力方式處理,而是對對方表現得比較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惡語中傷、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隱性暴力中較常見和隱蔽的做法,而這也是現代家庭中的一個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

2家庭暴力的社會現狀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中,當家庭關系還沒有破裂時往往具有私密性。要對家庭暴力精確統計幾乎是不可能的。從實踐中看,構成犯罪應受刑法懲罰的家庭暴力案件只占家庭暴力行為的15%左右。而其他家庭暴力行為雖也具有違法性,應受行政制裁或民事制裁,但卻被視為家庭內部矛盾而忽視了它的危害性,客觀上起到了縱容暴力行為的后果。

3家庭暴力的危害首先,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利。具體為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和自由權。

其次,家庭暴力伴隨著對婦女的精神摧殘。由于家庭受害人絕大多數是婦女,因此,她們受到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傷害。有資料表明:我國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

第三,家庭暴力嚴重地危害了社會安定,阻礙了社會發展和進步。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在其生命、生存及人身權利、人格、名譽等這些做人最基本的權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剝奪的情況下,在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生產、發展中去呢?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也嚴重地危害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長。在這樣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子女,其生理、心靈上必然會受到較大傷害。

4家庭暴力的表現特點由于家庭暴力多發生在家庭的內部、受害者往往無力或不愿公開,加之公眾的漠視和司法機關的介入不夠,從而使家庭暴力與發生在社會上的相比更具有隱蔽性、復雜性和持久性。

(1)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違法性。正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血緣關系和婚姻關系,使得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具有隱蔽的特點,也使得人們對于家庭暴力的態度,同對于其他暴力行為的態度具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的各種矛盾和沖突,決不能拆堵暴力的手段,否則就具有違法性。

(2)施暴者多為丈夫。施暴者一般在家庭中處于強勢地位,受害者一般在家庭中處于弱勢地位。這些受害者大多數為婦女兒童、老人。往往因為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衛能力。

(3)家庭暴力具有隱蔽性。大多數受害人認為,如果反映到司法機關,會使家庭矛盾激化。影響婚姻和家庭的穩定,因而受害者大多數采取忍耐的態度。

(4)家庭暴力具有復雜性。

(5)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

(6)家庭暴力侵害的客體主要是受害者的人身權。

(7)施暴者在主觀上是出于故意的。

5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手探析

(1)經濟收入的不平衡是家庭暴力產生的經濟原因。

(2)立法不完備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法律原因。我國目前無明文懲處家庭暴力的法律規定。

(3)傳統的封建思想,包括男權文化和夫權思想是家庭暴力產生的歷史文化根源。

(4)司法的漠然、社會的寬容態度是家庭暴力產生的社會原因。

(5)心理因素是家庭暴力加劇的最重要原因。一些受害人往往顧及面子,不愿求助于社會,這進而導致家庭暴力的逐步升級。

(6)家庭婚姻“腐敗”現象誘發家庭暴力的發生。引發家庭暴力事件的原因大多已由以前的夫權思想作怪,轉化為家庭婚姻“腐敗”現象所致。

(7)家庭暴力與施暴者的教育水平有著聯系。

6預防和整治家庭暴力的方法和對策第一,注重立法,使懲治家庭暴力行為有法可依。充分利用現有的法律框架來制止和處罰家庭暴力行為。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完善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手段。

第二,從司法控制為核心。就是要求國家的司法力量,對家庭暴力施暴者進行懲罰,對受害人進行司法救助,從而有效控制家庭暴力犯罪的發生。對于家庭暴力的處理,除了極為惡劣的暴力行為,應在遵循被害人意愿的基礎之上,由公安機關作為進行家庭暴力的處理的主要機關。

第三,健全機構,調動全社會反家庭暴力的力量。建立長治公安的維權機制;構筑多層次的社會防治體系。

第四,重視和加強對婦女自身素質的教育工作,提高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轉變婦女的屈從和依附觀念,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和受害者采取極端報復行為而構成觸犯刑法的罪犯。

第五,注重調解勸阻與懲罰制裁相結合的措施。

第六,加強公民倫理道德教育,倡導和弘揚法治、民主、平等、文明、提高全民道德水準。

第七,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在一個法制的社會里,制止家庭暴力主要是依靠法律,沒有法律作后盾,要消除家庭暴力是難以想象的,我國在今后的立法規劃中,也應將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納入其中,以便在全國范圍內制止和懲治家庭暴力的行動有專項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國范圍內起到統一的威懾作用。

第八,是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我國有必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性別教育,使他們與受害者接觸時更有同情心,知道如何保護他們。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形成治理家庭暴力問題的協作性的社會習俗。

綜上所述,要徹底消除家庭暴力,就要對家庭暴力實行綜合治理,發揮社區、單位和執法機關等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另外,受害人要加強自身的保護、防暴意識,要甩掉“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勇敢把運用法律武器,捍衛法律賦予自己的不可侵犯的權利。這樣消除家庭暴力,人人擁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將指日可待了。

猜你喜歡
暴力行為施暴者家庭成員
青瓦臺常駐記者吃霸王餐?
身體傳送帶
你熟悉“成長經典”嗎
“白絲帶”,協助家庭暴力施暴者開展“自救”
校園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為分析
媒介分析:動畫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第一次遭遇家暴該怎么處理?
所暴力行為
暴力行為
幸福的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