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分層次教學

2010-09-14 03:35任麗云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分層次信息技術教學

任麗云

【摘要】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但因學生個體的差異,采用整體教學、整體練習和評價,不能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分層次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次;教學

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但因學生個體的差異,采用整體教學、整體練習和評價,不能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分層次教學。

1動態設置學生層次學生的個別差異主要表現在知識基礎、學習態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中,學生還存在一些區別于其他課程的特殊差異,主要表現在: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條件生活環境等因素接觸計算機較早,有較好的基礎,學習興趣高,接受能力強,自學能力也相當好,已經是某一方面的“小專家”;有的學生從未接觸過計算機,或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少,一切要從零開始;有的學生是其它學科的尖子生,但在信息技術學科卻是個弱勢群體;有部分同學盡管對計算機有一定興趣,但接受能力相當差,課堂習慣又不好……

針對這種情況,在每個學期前兩周,主要是進行調查摸底,動態分層: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高層:學生電腦操作基礎好,接受能力強,自學能力強,思維活躍,學習興趣濃厚。中層:學生各方面都比較一般化,課堂學習中能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低層:學生雙基情況比較差,對電腦沒有興趣,接受能力及學習習慣都比較差。層次定好后,將各層次的學生安排在機房的不同位置,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隨時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做出必要的調整,鼓勵學生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遞進”,這也是鼓勵學生學習的手段。

2分層確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目標要在分析學生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確定,設置分層目標要遵循“既要讓全體學生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目標,又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超過課程要求去學習”的原則,使目標層次與各層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相適應,讓不同起點學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標。對高層學生來說,在掌握了課本的基礎知識后不應該讓他們的學習活動停止,應巧妙設計,在課本基礎知識之上更大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及個性,進一步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對中層學生,給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還開發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低層學生,促使他們打好基礎,耐心輔導,多加訓練。

例如在信息技術教材第五冊《我的小小詩集》一課,即制作演示文稿,我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初級:能根據視覺效果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并正確插入和編輯文本;對中級的學生而言,可掌握初級目標以外,熟練掌握圖片插入,更改圖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勵學生達到精益求精。高級:在初級中級目標都達到的情況下,我要求學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協調等,同時還要掌握好“疊放次序”調整;并嘗試聲音視頻的插入。通過這三個目標的落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整堂課下來,各層次的學生掌握的都相當不錯,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很好。

3分層確定教學方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應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讓學生從模仿中慢慢找出規律。對于善于主動學習的學生,給其提出教學任務后,應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教師并不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如在“文字編輯與排版”教學單元中,在講解對文字進行修飾的方法后,布置學生練習。此時,要重點指導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如何在文章中設置出錯落有序、富于變化的版式,通過設置出漂亮的版面,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對學習興趣很高的學生就可讓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4設計分層次練習,使學生都有發揮的空間分層次練習是分層教學的核心環節,對強化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反饋、檢測學習目標的落實情況有很重要的意義,也是分層教學的具體體現。那么在設計練習時就要有難易程度之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考核,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5分層評價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分層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差異的教學活動。實施課堂教學分層的基本要求是:對優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所得。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分層教學的目標,準備難易程度的練習。對高水平學生進行適當擴展和補充,讓學生自己摸索探究,并進行談論;對低層次學生在練習時進行個別輔導,還要手把手指導。特別是對中層次學生來說,更應注意他們的學習動機,落實好大綱。

6分層評價作業信息技術課的作業一般是學習了每一單元或某幾課后,讓學生綜合所學知識進行的綜合性練習或作品制作。作業要求可分三個層次,一種就只布置基礎部分的作業,可以要求一題一解,就題論題;給另一種學生布置稍微有點難度的作業,可以讓有余力的同學多進行思考;還有一種,可以安排一些較難的作業,要求一題多解,溝通知識的橫向聯系,培養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后進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學習積極向上,對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使之更上一層樓,成為班級中的能手。7小組學習。共同提高學生操作水平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機房中上課,學生一不懂就立即舉手提問,教師顧此失彼,但事倍功半,教師付出的努力并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把學生按層次分組,鼓勵動手能力好的學生幫助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充分發揮骨干學生的帶頭作用,做“學生中的老師”,可以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幾年來的課堂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了要實施分層次教學,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敢于承認差異,正視差異,適應差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當作一種教學資源。這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法,才能夠真正克服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矛盾,克服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兩極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出發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適應了學生對不同內容的學習需要,有效的解決了班級授課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間的矛盾,為學校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注人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歡
分層次信息技術教學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語文分層次布置作業的實踐與研究
探討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分層次教學法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