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用聯系的方法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等

2010-09-14 03:35彭仁福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聯系歷史教學教學方法

彭仁福

【摘要】掌握聯系的方法,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知識,建立歷史知識體系,可以從全方位客觀地再現了歷史的進程。在幫助學生建立這個體系的過程中,一改過去教學中重記憶輕理解、重結論輕過程的弊病,將記憶、理解、運用能力的培養互相融合,從而更好地體現歷史課教學的能力要求。

【關鍵詞】歷史教學;聯系;教學方法

現行歷史教材的編寫,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把握這些原則和宗旨,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傳授呢?《考試說明》能力要求的第一個方面“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包括再認再現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結論、歷史概念、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等。因此我們不能把基本史實當作孤立分散的知識點,而要抓住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由基礎知識、階段特征、基本線索構成的有層次的歷史知識體系。同時還要改變傳統中學歷史教學中重史實、輕理論,重結論、輕分析,重記憶、輕理解的狀況,構建歷史知識系統,學會從聯系中掌握知識,對教學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革。

1加強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夯實歷史知識聯系的基礎基本概念是歷史知識體系中最基本的單位?;A知識主要是指基本史實和歷史概念?;臼穼嵤窃跉v史的點、線、面、體中不可缺少的史實,其能力要求是準確記憶。歷史概念是史實內在的本質屬性的反映。歷史概念的形成是經過分析史實之間的聯系、對史實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側重于理解。歷史概念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識網絡結構的形成中更為重要。由于現行教材中沒有對歷史概念進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應該在狠抓基本史實的同時,突出歷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通過歷史概念的教學,可以加強對基本史實內在聯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實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去聯系,并起到深化基礎知識、加強知識結構化的效果。

2掌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進行歷史知識的橫向聯系歷史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在空間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內容上,涵蓋政治、經濟、民族、軍事、文化等。而這些方面又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這就使歷史知識本身具有一種橫向的網絡結構。階段特征揭示歷史不同時期各個方面發展的共性,在對歷史的認識中,起著統括全局、加強橫向內在聯系、加強知識結構化的作用。在教學中揭示階段特征,加強歷史橫向聯系,幫助學生掌握分析、歸納、概括等邏輯思維方法。

3梳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把握歷史知識的縱向聯系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歷史的這種發展性,使歷史知識具有一種有別于一般知識系統性的鏈式結構,即其發展包含著必然性、漸進性和質變的內涵。把握基本線索,不僅能貫通來龍去脈,更能起到明確發展趨勢、揭示變化規律的作用,教會學生把握基本線索,才能使學生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中把握歷史的脈絡,構成歷史知識體系的框架。

總之,掌握聯系的方法,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知識,建立歷史知識體系,可以從全方位客觀地再現了歷史的進程。在幫助學生建立這個體系的過程中,一改過去教學中重記憶輕理解、重結論輕過程的弊病,將記憶、理解、運用能力的培養互相融合,從而更好地體現歷史課教學的能力要求。

加強物理實驗培養學生能力

彭德林

【摘要】觀察物理現象和模型,進行各種物理實驗,都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物理實驗;培養;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思維活動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依據。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具體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從而豐富了學生頭腦中感性材料,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應十分注重實驗教學,切實加強實驗教學。

1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眾所周知,興趣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在觀察物理現象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整個現象發生的過程、產生條件和特征等。比如在觀察“摩擦起電”現象時,要提示學生注意:①手帕摩擦過的塑料膜對碎紙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什么現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靠近些,它們之間會產生什么現象?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得出了“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2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钴S,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如課本中的“紙盒燒開水”、“目光燈啟輝器中雙金屬片的自動控制作用”、“小風輪”、“電鈴”、“樓梯開關”等小實驗、小制作等,都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征。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并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加以講評。

課堂講評小實驗、小制作,可以創設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給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并使班級中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滿足。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要求,引導學生把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對小實驗、小制作的學習結合起來,從而使教學內容的學習和小實驗、小制作的學習達到某種程度的互補。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對教師所講授內容的學習,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促進了一系列附帶內容的學習。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中學物理實驗又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因此,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懂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比如在電學實驗中,教師要反復強調安培表、伏特表的連接特點及“+”、“-”極的接線位置,讓學生學會用歐姆定律正確估算量程,避免量程過大使測量值的誤差偏大,又避免量程過小使儀表燒壞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就能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的基礎,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或者是一帶而過的知識。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工作能力。

4注意實驗的分組歸類。使學習的知識系統化。知識的應用更加靈活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思維的敏捷性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是以思維的條理性為前提的,只有系統性、條理性強的知識,才便于掌握和遷移。教材中有關實驗內容,是根據課文知識的章節安排的。各章節的實驗內容,基本上無必然的聯系。學生所掌握的有關實驗方面的知識,往往既多又亂。因此,在總復習中,可以將原教材中實驗內容的章節次序打亂,重新歸類為如下幾部分:觀察物理現象、基本儀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測量、驗證物理規律等。實驗分組歸類,是在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用實驗的方法,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配合學生的學習的。打破教材中實驗內容的章節,重新分組,目的是避免學生套用一種方法和方式學習物理知識,使學生靈活地運用各種儀器、各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技能。在歸類分組實驗中,還可以及時補充對比性或綜合性強的實驗,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觀察物理現象和模型,進行各種物理實驗,都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應該把精力從單純傳授物理知識轉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和訓練上來,切實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猜你喜歡
聯系歷史教學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