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院校園林專業樹木栽培類課程的改革

2010-09-17 05:19張葉新
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10年3期
關鍵詞:樹木園林栽培

張葉新

[摘要]本文從目前園林專業栽培類課程存在的問題入手,論述了課程改革構想,提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的總框架。

[關鍵詞]樹木栽培課程改革職業能力任務項目化

一、高職院校園林樹木栽培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江蘇的園林事業發展位于全國前列水平,在新的形勢下對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和復合技能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高職院校園林人才的培養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給園林類專業的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要從客觀上關注這些變化,積極探索園林專業課程教學的新路子,不斷改革創新,培養出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是促進就業的需要。園林樹木栽培技術是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具備本專業的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對常見園林樹種的識別、育苗、管理及栽植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適應就業需要。因此,園林樹木栽培技術的改革應從課程現今存在的問題人手,形成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以真正實現高職園林樹木栽培技術為就業服務的目標。

3.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長期以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利于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才能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園林人才。

4.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最終擁有適應社會的職業能力。因此,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想、去做、去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要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解決問題培養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大大提升學習興趣。這些,都有賴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

二、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的構想

1.樹立正確的課程理念。一方面,要注重高職學生的特點,加強素質培養。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雖差,但動手操作能力強,因此更需要操作實踐型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要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更要精通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解決現場突發性問題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具有較好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與入溝通的能力。課程改革總的方向應從傳統的學科系統化向工作過程系統化轉變,建立突破學科知識系統化的課程模式。

2.周林樹木栽培類課程內容設置。

(1)進行現有課程的整合和優化。由于對技術人才工作崗位綜合程度提高的需求,高職院校課程必須反映綜合化特征,要注重課程之間的綜合,以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有利于學生認識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知識。同時,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跨學科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裁剪重組,利于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整合優化。

(2)課程內容設計思路。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要求,根據行業專家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的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同時遵循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專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證書中相關考核要求,確定本課程的工作模塊和課程內容為“常見園林樹木識別模塊+常見園林樹木栽培管理模塊”的模塊式結構,以增強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相關性,幫助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3)建立校內外課程實訓基地。根據課程改革的思路,新的課程把實踐性教學理念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因此專業教學設備及專業實訓場地的建設是關鍵??赏ㄟ^開發校內苗圃、與園林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等辦法,共同建設專業實訓基地,實現學校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三、園林樹木栽培類課程改革的實施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高職教育的需求,園林樹木栽培技術應建構新的教學模式,以符合新的體系——模塊式結構教學的需要。根據新體系的特點,要強化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

1.對常見園林樹木識別模塊采用任務教學、現場教學、討論教學等多樣化方法,以培養學生對常見園林綠化樹種的識別應用能力為基本目標。在園林樹木識別教學中,教師根據識別技能的要求,把整個樹種識別模塊分為5個項目,每個項目通過幾次任務來完成,每次任務識別15個樹種,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公園調查樹種,進行交流、展示,進一步提高識別能力。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既定的任務展開,學生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等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自身的認知能力,使每節課目的明確、內容實在、效果最佳。學生在現場邊實踐邊學習,教師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使學生的技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引導學生選擇與主動發展,教師則以組織者、協調者、顧問的身份出現,參與整個教學活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把觀察發現法、組織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互配合。如同時教學不僅限于上課安排的時間,每個樹種的園林用途、其對環境因子的要求及物候期、物候現象,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培養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樹種園林用途的同時,適當介紹一些有關樹木設計的知識,結合樹木的生活習性介紹一些栽培學方面的知識,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他們將來學習其它專業課打下基礎。

2.對常見園林樹木栽培管理模塊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對常見園林綠化樹種的育苗、栽植及樹木養護管理等職業崗位能力為基本目標。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與生產同步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的工作任務,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常見園林樹木栽培管理模塊的教學內容把育苗、栽植及樹木日常養護管理三個項目串聯起來。教學從理論、實踐和探究能力培養三個方面出發,側重于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項目探究內容包括相關資料的收集和綜述的分析整理、項目方案制定、主要技術難點和技術實現方法、項目操作的實現,最后要求學生在完成項目后撰寫報告,并準備3分鐘的項目匯報。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習效果。

3.建立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是課程改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谌蝿?、項目的教學方法和基于書本的教學方法有很大不同,它強調的是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應用,而不是死記硬背。若不隨課程進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督促,部分學生必定會按過去的老習慣忙于應付,然后在期末突擊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任務化、項目化過程中,其評價體系包括自評、互評、師評三個評價主體,因此,可以取消期末考試,用項目的平均成績作為課程的總成績。這樣在課程中均勻地設置檢查考核,可以更有效地督促學生按課程進度學習,使學生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學習時間,教學效果會更好。

猜你喜歡
樹木園林栽培
《園林》
樹木之最
在園林里遇見自己
中國園林“綴玉集”
草莓的立體栽培
樹木之最
不同培養料栽培金福菇對比試驗
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