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和諧發展創建思考

2010-09-17 05:19付玉東白永紅
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10年3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職業院校辦學

付玉東 白永紅

[摘要]職業院校必須創設和諧校園文化環境,營造和諧校園文化育人氛圍。筆者認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精神文化,融入具有實踐特色的職業文化,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是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環境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諧發展

職業院校實施和諧校園文化創新工程,有利于營造和諧校園文化育人氛圍,構筑校園文化陣地,強化德育效能,形成文化育人氛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在高職教育占有我國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新形勢下,教育者對這種新的歷史機遇做出了積極的應對,表現出對高職教育過程的高度關注,并積極追溯導致這種教育形式的文化原因,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發揮市場對職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但目前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職業院校校園文化發展相對滯后,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不夠深入,特色不夠鮮明。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它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改革與創新。校園文化也應該適應職業教育自身的特質,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為本位,以技能為核心。那么,對于主要為企業培養技術人才的職業院校來說,企業文化教育應是學校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的大部分學習過程仍在校園內完成,學生深入企業實習實訓畢竟具有階段性的局限,由此,對學生的企業文化教育就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到企業實習實訓這一淺層次,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并和諧發展應該成為職業院校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是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需要,是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的需要”,也是打造特色職業院校的需要。職業院校應以思想理念更新為基礎。以制度文化建設為保障,探索新思路,尋找新方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和諧發展。

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精神文化

從本質上講,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都是一種精神性的隱形力量,校園文化表現為辦學理念、辦學宗旨、辦學目標、管理模式、規章制度、校園環境和校園活動等,企業文化表現為企業理念、企業宗旨、企業目標、企業管理模式、企業規章制度、企業環境、企業活動等,可見二者雖作為不同社會主體文化,但有著諸多契合點和聯系點,值得相互了解和借鑒。我們可以這么認為,職業院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不應僅僅停留在職業技能培養層面,更應該包括校企雙方文化的深度交流及融合層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精神文化,包括企業價值理念的傳播和踐行,不僅為學生從“學院人”向“企業人”轉變搭建橋梁,也可以為職業院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鋪平道路。

1.從校園環境人手,創設和諧校園環境,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校園、教室、實訓室作為教師施教和學生學習的環境,屬于靜態的學習環境,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氛圍??梢允箤W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和濡染,為將來從“學習人”向“企業人”的身份轉變做好潛意識的準備。比如,將“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企業勵志語懸掛在主體實訓樓上,在學院大門鐫刻“做好每一件事”的校訓,將“世界在變化,你能不變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等催人奮進的勵志警語置于樓宇墻壁上,將“職業教育三個面向”紀念碑建立在鮮花盛開的花壇中央,并在宣傳櫥窗、板報長廊里系統介紹各類知名企業文化,宣傳優秀的企業精神,在潔凈、文雅、美觀的校園中融入一流企業的精神文化感召力,對于學生將來走向企業大有裨益。當我們把成功企業的價值理念如“把信送給加西亞”等移植到職業院校,并把它作為學院精神的象征,內化為師生忠于職守、履行承諾、敬業、忠誠、主動和榮譽的象征,外顯為激勵師生生活、工作、奮斗的浩然正氣的時候,成功企業職工的貢獻之道和成功之道便得以和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2.把企業器物文化融入到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有利于營造企業精神文化氛圍。器物文化是院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表現,它通過各種可視載體展現和傳播院校的理念、精神和追求等。職業院校在教學設施、文化設施、宣傳設施,以及師生生活設施等的建設盡可能引入企業文化,讓學生在校園里體味到職業的氛圍,感受到企業的氣息。如將實訓大樓設計成企業工廠風格的造型,以企業命名訂單培養班級,如金特和鋼班、希姆萊斯班等,處處有“職”文化存在、有企業文化熏陶。職業院校在?;?、校標、院報、學報、校園網、宣傳冊、禮品袋等器物上,設計學院自身特有的標記,有利于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通過創設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環境,提供良好的校內外環境對其進行職業性格塑造,突出企業精神文化氛圍,可以培養學生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適應其就業的需要。

3.在教學與行政管理上引進先進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引入高校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后勤保障和科研等日常管理之中,使單重通過外力推行的質量評估,轉變成為職業院校的自覺行為。在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行政領導體制框架下,積極探索行業、企事業單位等各利益相關者多元參與、公共治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組織機構、運行機制、院校規章制度及社團活動等方面融入企業機制,突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職業院??梢栽跈C構設置上融入鮮明的企業特色,除人力資源部、財務處、若干系等一般性機構外,還可設置質量管理部、信息處、市場部、發展規劃處、資產經營公司等,其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從根本上實現學生的“零距離”上崗。這種企業化的教育質量體系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確定了各項工作的程序,以確保學校每一管理層和工作環節的準確性和高效性,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控制整個管理過程,杜絕中間任何環節出現不規范行為,從而確保了教育的質量,使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對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職業院校的產品是教育服務,通過引進企業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對學院教育教學、管理、科研等全過程進行控制,可使學校的內部管理變得有序和暢通,使質量觀念得到快速提升,提高職業院校的社會知名度,更好地獲得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用人單位的信任和支持,得到良好的形象展示和社會評價,提升辦學質量并帶來增值效益。

4.職業院校應通過開展健康向上的、具有針對性的群體性文化活動,把企業文化巧妙地融入進來,創設一種帶有企業文化氛圍的群體文化活動環境。如組織企業文化節、企業運營知識競賽、企業文化報告會、企業形象展示會、企業調查報告會、技能大賽、企業家論壇、公司經理人講座等“職”文化活動,通過創設企業文化環境,培養學生關注企業的主動性,使學生自覺去了解企業的方方面面,在實踐性文化活動中修德礪能,知行合一,在與市場、企業的觀察、對話中審視自我,知己知

彼,進而準確地定位自我,優化設計職業生涯,提前為高薪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二、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具有實踐特色的職業文化

1.職業院校應將企業職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以吸收企業文化為重要切入點,創建職業院校和諧文化?!靶F蠛献?、工學結合”應成為職業院校堅定不移的辦學理念和實現辦學與就業市場零距離對話的有效途徑。要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不僅要提升校園文化的層次和品味,也要塑造校園文化特色和品牌,職業院校應按照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職”的特點,構建融入更多職業特征、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職業人文素養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靈魂和核心集中體現在辦學理念上,為了在辦學理念上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社會性、實踐性、市場性,應該樹立“讓每一位學生高薪就業”的辦學理念和“博學強技”、“勤學善用”的學習理念,著重突出求真務實、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注重人才培養效果、對每一位學生高度負責的辦學思路。職業院校應同時重視職業訓練活動,提升高職院校的職業氛圍,把院校的實訓實習教室包裝成“車間”,按照企業生產標準張貼安全標語、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等;在實訓教學中,應把學生包裝成“工人”,統一穿上實訓服。帶上工具包,憑胸卡、報道卡進車間上崗;同時,加強對“員工”組織紀律性教育,明確時間觀念,不得遲到或早退,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流程上崗生產,營造一個完整的企業文化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職業院校應依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盡可能吸收、滲透更多的企業文化,將職業素養教育內容融入教育教學,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養成教育,使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中得以體現,從而使培養的人才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上更加符合企業需求。

2.職業院校應將企業行為、禮儀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為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發展方向,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體現出職教特色,大力引導師生把“以就業為導向”認同為職業院校的群體價值觀念,并以此為核心豐富、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企業要求每個員工具有責任感和和團隊協作精神,并遵章守紀。而現在的職業院校學生普遍缺乏責任感,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與人溝通共事的能力;企業要求職工應有全局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不少學生因年齡小,獨生子女居多,閱歷見識淺,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難的鍛煉機會,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長遠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針對以上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突出矛盾。應強化對學生的職業定向教育,重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倡導校園禮儀文化,包括社會交往、人際關系、儀容儀表、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組織禮儀文化講座和培訓,注重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通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同時大力倡導師徒文化。營造一種更為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某種角度上講,師徒關系是一種比師生關系更為密切牢固,更為和諧穩定的教學關系,教師以“師傅”的身份樹立更高的責任感,了解“徒弟”、熱愛“徒弟”、指導“徒弟”,“徒弟”就會對“師傅”產生一種回報心理,進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和學習等產生巨大的影響,“師傅”身份也是對教師的一種鞭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優良的品德和較高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優化校園文化環境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從而促進學院德育工作和技能培養工作更加深入。

三、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

職業院校應以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為載體,搭建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平臺,做到“三個統一”:即實現培養目標同社會需求的統一,專業教學同社會實踐的統一,學生學習同就業的統一。通過貼近企業對高職學生素質的標準來激活校園文化。職業院校應把校企合作的理念融入院校制度文化建設,在實習實訓基地建立、訂單式培養、產學研結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方面進一步貼近企業用人的素質標準,盡可能縮短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適應期,使學生樹立可持續的職業發展生涯理念;在開展企業化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以不斷拓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功能為重要載體,加快校園文化企業化的形成步伐;通過尋求與有需求的企業結合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的基礎上,在企業中設立專業實踐基地,把企業的實體建設在學院里,直接在生產第一線培養高技能人才,把校園文化的信息帶到企業,把企業文化信息帶到學校,豐富高職職業文化建設內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每年安排專業教師分批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生產實踐鍛煉,使學校教師與企業實現“零距離對接”,參加實踐的教師在教學中,把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更好地按照企業的總和需求有目標地培養學生。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觸摸市場的脈搏,可以及早地提升他們的素養;定期邀請企業管理層來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教育,甚至從一線生產單位直接調入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人員參與學校的實訓教育;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實習,進行工學交替,促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改革,優化課堂設置,更新教學內容。通過以上一系列途徑實現企業與學院,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企業管理理念與教育理念的有機結合,營造全新的育人環境,促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交融和對接,既為學生解決生產實習、工作安排的后顧之憂,又可使學生領略到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求與特色,加強學生對企業的認識,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為順利實現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打下堅實基礎。

湖南大學李莉教授曾指出:高校文化自覺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文化選擇的自覺與文化的創新。對于職業院校亦是如此,沒有創新,就不能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和諧發展,就不能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也就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職業院校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堅持走特色創新之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精神文化,融入具有實踐特色的職業文化,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進而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創設富有特色的和諧校園文化環境。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可行之路,對于今后職業院校在建設和諧校園文化過程中更好地融入企業文化,豐富和創新校園文化內涵具有很大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職業院校辦學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