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

2010-09-19 05:36王晨曉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失業率

王晨曉

【摘 要】菲利普斯曲線作為凱恩斯主義框架下的重要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在國際上受到極大推崇。本文從我國的經濟數據出發,說明傳統的菲利普斯曲線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并不適用,并試圖從市場的非有效中分析不適用的原因。

【關鍵詞】菲利普斯曲線;通脹率;失業率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017-01

1 菲利普斯曲線的演變

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由新西蘭經濟學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一文中最先提出。菲利普斯根據英國1861-1957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了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

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又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即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于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于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系。

但是隨著理論和實際的發展,經濟學家們發現標準的菲利普斯曲線忽略了對雇主和工人來說實際工資才是重要的這樣一個事實。工人關心的是工資的實際購買力,雇主關注的是勞動成本和產出價格的比率。米爾頓?弗里德曼和艾德蒙德?菲爾普斯認為名義工資變化必須用通貨膨脹預期來糾正。在適應性預期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線表明失業率和通脹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替代性,政府能夠以高而穩定的通脹率為代價換取持久性的低失業率。不過加速主義原理告訴我們,長期中這種替代是不可能的,只有自然失業率才同一個穩定的通貨膨脹率相聯系。當失業降到自然率以下時,通貨膨脹不僅很高而且會持續上升;當失業超過自然率時,通貨膨脹就會持續下降。

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認為適應性預期的假定不合理,經濟主體可能會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調整行動策略。他們采用的預期概念不是適應性預期,而是理性預期,即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內,預期的通貨膨脹率與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總是一致的。他們認為,失業率是一個圍繞自然失業率水平上下波動的隨機變量,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根本不存在有規律的相互替代關系,菲利普斯曲線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內都是一條從自然失業率出發的垂直線。因此,以引起通貨膨脹為代價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并不能降低失業率,在短期或長期中宏觀經濟政策均是無效的。

2 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

2.1 菲利普斯曲線的失靈

從1997-2009年我國的失業率和通脹率數據中可以得知,十多年來,我國的失業率一直穩定在3%-5%之間,而通貨膨脹率卻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并且兩者之間看不出此消彼長的相關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基本是無效的,菲利普斯曲線就當前的經濟狀況并不適用。

2.2 失靈原因分析

作為一種基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經驗形成的理論假說,菲利普斯曲線成立有特定的假設條件,且隨著假設條件的變化而不斷發展。這些假設條件主要包括:健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工業化過程基本完成、自由流動的要素市場、成熟的市場定價機制等。對于我國的轉型經濟而言,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發展尚不完善,工業化的過程還沒有結束,生產力水平總體較低,加上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使得菲利普斯曲線失去成立的前提條件。

(1)產品市場的非有效

1997年至2009年這一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的得到了完善,但是和西方發達的市場體制相比仍然比較幼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不夠完善,價格杠桿在實現資源有效配置上的調節作用仍受到一定限制,國家干預和價格管制在市場活動中依舊占據重要地位。比如說中國的商品價格受到物價部門的嚴格監督,大宗商品比如成品油的定價受到嚴格的控制,CPI 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糧食價格受到國家政策的調控等,這些都必然導致中國商品價格水平與市場均衡價格的偏離。這些都使得菲利普斯曲線無法正確的描繪和反映國民經濟通貨膨脹的狀況。

另一方面,推動通脹上升的因素主要有需求拉動、需求與供給混合推動、成本推動、結構性通脹。許多國家失業率的升降已不能僅用工資成本推動通脹的反向變動來解釋。我國通脹雖然在一定程度與工資成本上升有關,但近年由農產品、原燃材料價格上升引致帶動的成本推動型通脹以及由國民收入增加,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引致的流動性過剩壓力,構成我國物價上漲主要因素。

(2)勞動市場的非有效

我國仍處于經濟轉軌過程,工資不完全由市場調節,尤其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工資較大程度上仍由國家宏觀調控。西方發達國家的勞動市場供求和價格主要取決于微觀決策機制,廠商和工人是勞動市場的經濟主體,工資由廠商和工人根據市場的供需狀況和自身對未來的預期決定。此外,我國不存在工會對勞動力市場的強大干預勢力。

當前,我國正在處于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的特殊階段,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由農業部門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城市就業壓力日趨加大。同時,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國有企業長期隱性失業在改革后開始外在化,由于種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國有企業中下崗的員工并不能很好地轉入非公有制企業。因此,我國目前的失業主要是結構性失業。加上我國的就業服務體系很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信息溝通渠道,勞動力資源無法自由流通,加劇了摩擦性失業。

(3)統計數據不完善

我國失業率的統計缺乏系統、完整的技術和資料,本文采用城鎮登記的失業率來代表我國整體的就業狀況是存在缺陷的。由于我國特殊的城鄉二元體制,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并沒有納入到城鎮登記失業率的計算范圍,因此這一指標無法準確的反應我國就業結構的變化,失業率數據存在失真。

3 結論

按照凱恩斯主義傳統的宏觀經濟學建立的菲利普斯曲線是建立在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初期,國情和經濟體制的特殊性導致當前菲利普斯曲線在我國并不適用。我國目前面臨的高失業率和通脹壓力不能簡單的套用主流菲利普斯曲線來解釋,更不能盲目的套用其結論來制定我國的經濟政策,只能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和發展適合自己的宏觀經濟管理模式。

げ慰嘉南:

[1] 馬征,李鵬.菲利普斯曲線在我國不適用的成因分析[J].商業經濟,2008(11)

[2] 甘冬梅.菲利普斯曲線的演變發展及其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8(11)

[3]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發展進程綜述[J].現代商貿工業,2010(3)

猜你喜歡
失業率
法國二季度失業率創5年新低
關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關系的實證分析
關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關系的實證分析
巴西今年4月季度失業率高達8%
找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