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商業銀行預算軟約束的研究

2010-09-19 05:36曠紹春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商業銀行

曠紹春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形成預算軟約束的原因,并通過一個三期模型解釋了銀行再貸款形成的機理,指出軟約束對金融市場資源配置帶來的問題和風險。

【關鍵詞】商業銀行; 預算軟約束;再貸款

中圖分類號:F81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093-01

1 預算軟約束形成的原因

預算軟約束是指當企業資不抵債時,外部組織通過非市場化手段給以流動性支持,從而避免破產清算的經濟現象。它是由科而奈1980年在分析社會主義經濟時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曾被描述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普遍現象,即大型國有企業發生虧損或破產時,政府都會出手援助,解救企業,形成了所謂“大而不倒”的現象。對于我國國企形成預算軟約束的原因,理論界與實務界都比較接受的共識是:國有企業經營目標不能完全市場化(即以自身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承擔了過多政府賦予的產業任務和社會任務。政府為了讓這些承擔著政策性負擔的國有企業繼續生存, 就必然對國有企業進行保護或者補貼。 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 ,政府無法確知政策性負擔給企業帶來的虧損是多少,也很難分清楚一個企業的虧損是政策性負擔造成的還是由于企業自身管理不當或是企業經理人員的道德風險造成的。在激勵不相容的情況下,企業經理人員會將各種虧損 包括政策性負擔形成的虧損和道德風險、管理不當等造成的虧損都歸咎于政策性負擔,在政府無法分清楚這兩種虧損的差別,而又不能推托對政策性負擔所造成的虧損的責任時就只好把企業的所有虧損的責任都負擔起來,在企業虧損形成后又給予事后的補貼,因此形成了企業的預算軟約束。

商業銀行軟預算約束的形成既有一般的原因,也有在不同經濟體制下的特殊原因。銀行的一些基本業務(如吸收存款,提供清算服務、支付中介)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政府應該提供并支持。另外,單個商業銀行的規模越大,它破產導致的負外部性越強,有可能引致金融系統風險,因此需要政府對問題銀行進行救助,形成商業銀行預算軟約束。中國商業銀行預算軟約束也有著特殊的原因。政府出于戰略的需要對國有企業形成了預算軟約束,轉軌之前國家財政是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支持體,但轉軌后分權化改革導致國家財政收入不斷下降,財政無力承擔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政府試圖用銀行貸款來代替財政,商業銀行成為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的支持體。正是商業銀行承擔了為國有企業融資的金融義務,商業銀行出了問題不僅僅是商業銀行自身的問題,更多的是由于承擔了政府規定的金融義務。況且政府也很難區分出問題的商業銀行是由于銀行自身的原因還是由于承擔的政策性金融義務。當商業銀行出現問題時政府都會救助,導致政府對商業銀行的預算軟約束。

2 一個關于“再貸款”的三期模型分析

(1)假設銀行對企業項目進行貸款。一期時銀行貸款L1,此時銀行由于信息不對稱無法預知企業項目的收益。

(2)二期時如果項目成功,企業盈利,設其概率為P,銀行可得收益B1;如果項目失敗,企業虧損,概率為1-P,銀行收益為0。

(3)假設企業在二期失敗后要求向銀行再貸款L2繼續開展項目,且項目在三期成功時可使銀行收益B2,設其可能性為Pe。由于銀行與企業已有過兩期接觸,銀行對企業項目掌握了完全信息,即銀行掌握了Pe的分布,并且可通過自身行動來改變Pe。再假設Pe是再貸款L2的函數即Pe=P(L2),且P>0,表示銀行對企業的再貸款越大,實現B2的概率越大。但銀行認為再貸款額不能超過一期的貸款L1,為簡化分析,我們假定Pe=L2/L1。當銀行不對企業進行再貸款時(L2=0),企業項目在三期一定失敗(Pe=0);銀行對企業的在貸款額為L1時,企業項目在三期一定成功(Pe=1)。

(4)我們還假設銀行在對企業再貸款后,為確保貸款安全,須對其進行監督。設監督的成本為C,是再貸款額的函數,設為C=mLa2,m和α表示銀行監督的投入程度,α>1。設π為銀行的凈利潤,則π=B2L2/L1- mLa2。

對π求關于L2的一階導數得:π'=B2/L1-αmLa-12,得L2=(B2/L1am)1/(α-1)

對π求關于L2的二階導數得:π"=-αm(α-1)Lα-22<0,所以當L2=L1時,銀行實現凈利潤最大化。同時,經濟總體期望的信貸總量為PL1+(1-P)(L2+L1)=L1+(1-P)L2。

在上述模型的分析中可知:當銀行在二期不進行再貸款時,會造成L1的虧損;當銀行進行等額的再貸款時,可實現利潤最大化。最優的再貸款額L2取決于L1、m、α。L1越大,項目所需資金越大,銀行再貸款的動力就越小;m和α越大,銀行對企業項目監管的投入就需要更大,銀行再貸款的動力也越小。

當政府出手干預市場,介入金融資源的配置,為商業銀行提供隱形擔保時,“理性”的銀行應該減少對貸款項目的監督力度,即模型中監督成本的函數C=mLa2中m、α會減小,那么最優的L2會變大。在預算軟約束的情況下,銀行對企業的再貸款會增大,原因在于國家擔?!皵D出”了銀行自身的監督,銀行存在信貸沖動。軟約束使得商業銀行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虧損企業上,形成大量的沉沒成本,對銀行而言再貸款是比清算更優的選擇。另外,政府的介入會使銀行預期企業項目成功的概率P增大,則經濟總體的貸款量L1+(1-P)L2會增大,金融系統的信貸投放規模會膨脹,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不是市場主導的,存在極大的系統風險

3 總結

由于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政府的隱性擔保強化了其預算軟約束的特征,造成了風險積聚和規模非理性擴張的現象。只有大力推進商業銀行市場化、公司化,成為真正的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現代商業銀行,才能解決上述怪象,金融資源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

げ慰嘉南:

[1] 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濟研究,2004,(2):18-21.

[2] 施華強.商業銀行軟預算約束與中國銀行業改革[J].金融研究,2003,(10):10.

[3] 施華強.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內生性:一個基于雙重預算軟約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6):8.

[4] 殷孟波.貨幣金融學.中國金融出版社

猜你喜歡
商業銀行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2019年農商行競爭力評價報告摘要
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研究
銀監會: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公開征求意見
2016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陪名表
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管理核心機制框架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