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清代江南私家園林造園藝術

2010-11-02 08:36李嘉樂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
關鍵詞:留園私家園林石林

李嘉樂

(北京林業大學 園林學院,北京 100083)

論清代江南私家園林造園藝術

李嘉樂

(北京林業大學 園林學院,北京 100083)

江南一帶的園林是我國保留下來最多的古典園林,其中以私家園林居多,從這些豐富多彩的園子中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個人渴望傳達的那份情思與智慧,這些園子更能深刻地反映出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其中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等待我們去發掘。

中國古典園林;私家園林;造園藝術;留園;網師園;清代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經歷了幾千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并以其獨特的風格,在人類歷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更是被譽為“園林之母”。中國古典園林旨在再現自然山水的原本狀態,講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中國的造園藝術更是歷史悠久,留給我們后人一筆巨大的財富。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博大精深,下面主要以清代留園與網師園為例,從幾個方面介紹我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

一、清代的私家園林起因

1.經濟繁榮

蘇州雖非都城,但自隋唐起就十分繁華。至明中葉,由于疏浚了運河,遂使蘇州成為南北交通樞紐,加之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復呈一片繁榮景象。至明清,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農業、手工業得到長足發展,蘇州成為江南頭等富庶繁華的地方。[1]因此,這一帶聚集了大量的地主、富商,他們的資本極大地促進了造園活動的發展。

2.文風極盛

明清時蘇州的文風極盛,據說清代蘇州考中狀元的人數為全國之冠,這些人一旦官場失意或告老歸鄉,便大肆購買土地以修宅筑園,從而使蘇州成為官僚地主高度集中的地方。[2]

3.取材方便

蘇州附近的洞庭東西二山盛產湖石,稍遠的常州、宜興等地則可提供黃石及其他各色石料,并可利用水道方便地運往蘇州,這些都為園林疊山創造了方便的條件。并且蘇州園林的疊山技術特別見長,有“蘇州以園亭勝,園亭以疊石勝”的評價。

4.地理條件

蘇州地處江南水鄉,河道縱橫,湖泊羅布,即使是城內依然是水網交錯,這就為庭園引水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條件,加之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所以非常適合于花木的滋長。

二、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合

建筑美與自然美融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主要特點。私家園林中為了適應主人居住、游憩、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修建的建筑物比較多,類型也很復雜,如堂、廳、館、軒、榭、亭、臺等。這些住宅部分與宅院的關系無論從情趣上還是構圖原則上,所呈現的是一種強烈的對比關系,不是以協調一致以求得整體的統一,而是以相反相成,也就通過對比的方法以求得整體的統一性。[1]譬如說 ,留園由東部、西部、中部、北部組成,其中東部和中部為全院的精華所在。留園中采用繪畫中主景偏右的構圖原理,西部和北部構筑簡單。因此,從平面上看重心向右偏移,全園并不想象其他中國古典園林一樣以水池為中心,而是將一個構筑精巧的“石林小院”放在構圖重心上,位于中部的水池、山石、曲廊起到了平衡構圖的作用(見圖1)。

私家園林中的建筑原本就融入了造園者的詩情畫意,這些建筑與周圍的環境如同詩畫一般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有極高的藝術境界。并且,私家園林由于面積一般并不大,建筑便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也只是構成園林的景觀要素之一,它必須與周圍的山石、水池、花木等自然景觀要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人工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境界。

圖1 留園平面圖

三、意境的追求

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是比直觀的園林景象更為深刻、更為高級的審美范疇。首先蘊含了造園者的人生態度,并通過精彩的園林景觀打動游人,使其在園林中駐足,通過景物中的題詠,感悟到造園者所賦予景物的思想內涵。造園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質等深層次的文化內容都凝聚在景物中,體現在園林的空間環境里。也就是通過眼前的具體景象,暗示更為深廣的幽美境界,是“景有盡而意無窮”。這便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之精髓。

首先,景是物質的,而境是精神的。江南的私家園林,往往是通過模仿和想象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間里達到咫尺山林的感覺。如網師園水面較小,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它的實際情況,水面聚而不分,僅在東南和西北角伸出水灣小澗,黃石池岸疊石處理成洞穴狀,卻能造成源頭深遠,使你感到此處水面與外界寬廣的河流山澗相連,無形中擴大了水面的界線,給人以余韻未盡的印象(見圖2)。

圖2 網師園平面圖

其次,園林景觀的意境,還經常借匾聯的題詞來破題,這種形式猶如繪畫中的題跋,很有助于啟發人的聯想以加強其感染力。例如網師園中的待月亭,其橫匾曰“月到風來”,而對聯則取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萬年秋將至,長月送風來”,在這里秋夜賞月,對景品味匾聯,確實可以感到一種盎然的詩意。再如拙政園西部的扇面亭,僅一幾兩椅,但卻借宋代大詩人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佳句以抒發出一種高雅的情操與意趣(見圖3)。

圖3 月到風來亭

四、空間關系的靈活運用

在古典園林中,空間對比的手法運用得最為普遍,形式最多樣,也最富有成效。具有明顯差異的兩個空間毗鄰地安排在一起,將可借兩者的對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點。[1]例如使大、小懸殊的兩個空間相連接,當由小空間而進入大空間時,由于小空間的對比、襯托,將會使大空間給人以大的幻覺。

留園是一處私家宅園,從平面圖可以看出,留園總體上是用建筑圍和空間,同時,建筑又將其內部空間劃分成若干小空間,即為園中之院,園中之館。院與院、館與館通過曲廊連接,從而組成一個完整、連續而又富于變化和韻律的空間整體。同時由于建筑密度大,為了避免空間的繁雜和混亂之感,園中利用水池和疊石豐富空間的層次。同時也在假山之中,布置許多小路。小路峰回路轉,依山就勢給人以空間無盡之感。

留園中,中國傳統的“無心畫”和“尺幅窗”的運用,創造了“處處臨虛、方方側影”的空間視覺無盡之感。留園中有一種空間處理手法就是對比手法的應用。包括大小、明暗、開闔、隱顯等。

在留園入口處,進入大門是一方小庭院,接著是一條曲廊(見圖4),使人頓覺空間隘塞,處于其內人的視野被極度地壓縮,甚至有沉悶、壓抑的感覺,順著曲廊前行來到“古木交柯”處,由此北望,通過一組假山石之間的空隙,遠景依稀可見,在西行至“綠蔭”處,頓覺水面開闊,北面的建筑與山石、植物盡收眼底。這從開到合再到開的過程,便給人以“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空間無盡之感。這種利用開闔變化的對比來豐富空間層次的做法在留園中隨處可見。

圖4 留園入口

下面就再以留園的“石林小院”為例,分析論述隱顯和大小對比在留園的空間處理中的應用。

“石林小院”是以一棟名為“輯峰軒”的兩間半的主體建筑和環以四周的回廊組成的小庭院。庭院以鋒石為主要景觀。

從“五峰仙館”進入小院,并無洞然明顯的門戶,但實則有三處,如圖3所示。由“五峰仙館”的東山墻望“石林小院”,小園的空間層次分明,同時石林主景欲顯還藏,而不顯。從“五峰仙館”進入“石林小院”,在“靜中觀”處看“,石林小院”盡收眼底,同時“,輯峰軒”和“石林小院”周圍的圍廊,層次分明,東墻回廊的轉折,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使空間似盡非盡,從而產生空間無盡的聯想(見圖5)。整個小院峰石突立,藤蘿漫衍,花木滿庭,郁密而無狹迫感?;赝办o中觀”“,五峰仙館”在重重窗廊后依稀可見,層次極為豐富。東廊與南廊錯位斜出折角,南望,曲廊南折后被一座假山石和滿庭的藤蘿花木所隱藏,與廊盡頭的窗牖所漏出的山石小空間一道,既加強了空間的導向性,又創造出視覺莫窮的藝術效果。如此,則使很小的石林小院從視覺和感受上擴大化了。這也是留園其他小空間所普遍采用的空間處理手法,從而創造了空間的無盡和視覺的無窮。

1.藏與露

一切藝術作品最終都是要訴諸于表現的,但如何表現卻大有講求。不外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率直地、無保留地和盤托出;另一種是取含蓄、隱晦的方法使其引而不發,顯而不露。[1]中國的傳統文化顯然遵循后者,我國傳統的造園藝術更是認為“露則淺、而藏則深”。因此,我國的園林總是習慣把景藏起來,使其若有若無,忽隱忽現。例如,在留園“古木交柯”的北面墻上,連綿的六個花漏窗就是將中部花園春的消息暗暗透出,但又露而不盡,讓人們進一步探幽。而這六個花窗本身也構成一道誘人的風景。再如,自留園中部水谷深處看曲樓,曲樓便若隱若現在山石植物當中。

圖5 揖峰軒觀石林小院

2.疏與密

園林中在總體布局與經營方面特別講究疏密相間的原則,主要表現在建筑物的布局以及山石、水面和花木的配置上。譬如,留園中的建筑分布很不均勻,疏密對比很強烈,它的東部以石林小院為中心建筑高度集中,景觀內容繁多,一步一景,節奏變化很快,使游覽者的心理興奮而緊張,其他部分的建筑則稀疏而平淡,缺少變化,使人感到放松恬靜。再如留園的中部景區,在山石的配置上同樣體現了疏與密的對比原則,其西北面主要借密集的山石形成山林的效果,而園的其他部分雖然也有山石,但卻比較稀疏。

3.虛與實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曾論及造園藝術“,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不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虛實相結合在各種藝術范疇內都有應用,在園林里山為實,水為虛;形體為實,空間為虛;墻為實,窗為虛。構成虛實對比的要素有很多。為了求得對比,應使兩種因素相互交織,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例如留園中部景區,其東面建筑較多,實的要素占主導地位,南面則空廊、扇占的比重較大,因而虛為主要因素。就整體而言,東面與南面構成了強烈的虛實對比,并且各部分又虛實相結合。

4.滲透與層次

江南一帶的私家園林用地昂貴,限于其面積的約束,宅園必須在較少的空間用地條件下創造更豐富的景物,因此在劃分景區或造景方面產生很多曲折、細膩的手法,來增強景觀的進深,把園子做得更有層次感。

方法之一是借大量設置完全透空的門洞、窗口連通、滲透被分割的空間,例如留園的鶴所,在東側的墻面上開了若干透空的窗洞,從而使被分隔的內外空間產生了連通性。

另一種方法是把室外空間的景物引入室內,例如從網師園東側的水榭看待月亭,既是一種框景的效果,同時,也是一種身處暗處去把室外明亮的景致引進來的感覺。

五、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地相結合,從而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更加著眼于自然美。中國古典園林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繪畫、詩詞、文學以及其他藝術形式都對其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中國古代并無專門的造園家,許多園林都是在文人、畫家的直接參與下經營的,這就使中國園林帶有詩情畫意般濃厚的感情色彩。

我國古代造園藝術手法是變幻無窮的,這些古人運用自己的智慧與才情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更應該從中去提煉出一些東西,不是這些士大夫的假清高與逃避現實,而是他們所向往的與自然和諧相處,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這種崇尚自然的生活態度應該是今天我們造園必須去秉承與傳承的。并且,我國有如此眾多而優秀的古典園林,我們可以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去審視這些古人留下的財富,尋求一些方式與方法應用到現代的景觀設計中,使我們不再一味地追求西方的現代景觀,而形成有中國自己風格的中國式現代景觀。

[1]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2]劉先覺,潘谷西.江南園林圖錄[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李靖頡]

On Art of Building Private G ardens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in Qing Dynasty

LI Jia-le
(Garden Colleg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The gardens in the area of the south of Yangtze are the most of the classical ones preserved in our country.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private ones.From these rich and colorful gardens we can deeply feel the mood and wisdom that were early expressed.These gardens can more deeply refle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cepts,among which there contain boundless treasures for us to discover.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private garden;Art of building gardens;Liu Garden;Wang Shi Garden;Qing dynasty

TU986.1

A

1671-5977(2010)03-0058-04

2010-05-20

李嘉樂(1989-),女,山西清徐人,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學生。

猜你喜歡
留園私家園林石林
留園:亭臺廊榭,秋色迷宮
黃河石林
北京老城內私家園林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相約在石林
蘇州園林的空間敘事與抒情研究
蘇州留園的營造與修復研究
中國園林前世今生
石林迷陣
石林學校
游留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