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2010-11-30 08:37李紅娥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情感

李紅娥

【摘要】 立足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歷史教學,應該是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全面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課堂教學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特別是經濟成份的多樣化,使得人們的價值取向也趨向于多元化,這樣,一方面沖擊了許多舊的觀念,人們增強了自主、競爭、務實等新觀念,另一方面社會的主導價值觀也受到了負面影響,一些人自私、虛偽、享樂等思想膨脹,消極的思想對青少年不同程度地產生不良導向作用。因此,新時期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較高的技能以適應和滿足社會多樣化發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強的創新精神、健全的人格與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那么,歷史課堂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構建寬容的教學氛圍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作用?!贝_實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無不影響著學生。同樣一節課,教師的態度不同,學生的反映就會大相徑庭。所以,作為教師,無論何時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用誠懇的態度影響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啟迪學生,于“潤物無聲”中引導學生學習歷史,探究歷史,掌握歷史規律。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的作用。要在歷史教學中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任課教師就必須突破自我,自覺地、積極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為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學識淵博、熱愛學生,對學生真誠坦率、公正民主的人,這樣對學生才有感召力,才能被學生接納、支持,從而引導學生一步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無數次教學實踐都反復證實了這一點:只有當教師自己處于飽滿、振奮的情緒狀態之下,才能喚起學生振奮、積極的學習情緒。

二、課堂教學要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歷史課堂應該是學生展示才能,張揚個性的重要場所,學生應是教學的主角,教師只是組織者、參與者與合作者,不能喧賓奪主,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突破“教師中心”,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生動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首要條件。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并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生動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喚起他們自覺參與的欲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創造條件。擺脫教材的束縛,拓寬教學空間,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享受“成功”的體驗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內部動因。沖出“問題的圍城”,創設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共處,為學生形成高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夯實基礎。

三、教學評價全方位、多樣化,“激勵”機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催化劑

傳統教學中,評價的權威是教師,評價的內容是成績,評價的方式重結果,輕過程,重“統一”,輕“個性”。在“權威”與“統一”中,學生的個性被扼殺了,有個性的答案遭到否定,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變得動搖不定。因此,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歷史堂教學呼喚評價的立體性、多元化。因為有個性、與眾不同的評價可以加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速度,甚至使其在瞬間升華,受益終生。教師必須負責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時教師要公正,多贊揚,克服隨意性。教師一視同仁地評定每一個學生的品行和成績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受教育者的性格、相貌、天資、個性、學習狀況、品行的差異以及與教育者的關系密切程度,對教師評價可能構成一定的影響,可能出現評定差異。大量研究都證明,學生對教師給予的評價都非常敏感,他們最不喜歡那些厚此薄彼,對學生有親疏、貴賤之分,不能公正地對待他們的教師。教師的贊揚(表揚、微笑、肯定)對學生常常起著積極的強化作用。每當教師的贊許行為減少時, 學生課堂的破壞性就增加;當教師的斥責行為增加時,小動作和吵鬧之類的破壞行為就會增加。贊揚 是對行為的肯定,可滿足學生自尊的愿望,能激發學習動機。

四、開展歷史活動,強化歷史“體驗”

歷史活動是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創造欲,強化學生主體作用的有力手段,同時,歷史活動也為學生間接“體驗”歷史提供了多種渠道。教師可以依據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選擇相應的活動形式,例如開展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組織辨論會,舉行歷史故事會、進行歷史社會調查、參觀歷史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歷史小制作等方式,讓學生在“體驗”歷史的過程中,來啟發內心感受,培養豐富情感和責任感。例如,學習“商鞅變法”時,可組織學生演歷史短劇,由學生扮演不同的歷史角色,再現當年商鞅舌戰群臣,力主變法的場面,使學生從中體驗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商鞅變法的決心和膽識,感悟改革、變法之路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荊棘與艱難,進而增強了對今日改革開放的理解和認識。

建立發展性評價,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自評和他評、主觀評議和綜合評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評價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歷史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歷史學科將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

2 《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

3 《教育學》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情感
情感
臺上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嘗試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微課資源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思考
沖動購物源于情感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