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自主的學生更自主

2010-11-30 08:37刁愛琴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獨立性自主性開放性

刁愛琴

【摘要】 學生是發展的人,是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是引領者,喚醒者、研究者、開發者,只有讓自主的學生更自主,開放的課堂更開放,我們的事業才會更富有朝氣與活力!

【關鍵詞】 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開放性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倡導的學生觀是: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是學生潛在的喚醒者,是教學內容的研究者,是教學藝術的探索創新者,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開發者。而我今天“讓自主的學生更自主”也只是自主學習研究汪洋大海中的“滄海一粟”,但愿 這朵 小小的浪花能再次蕩起漣漪。

一、提高自主性、發揮獨立性

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除特殊原因,每個學生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同時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都有一種表現自主獨立能力的欲望,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主的獨立性。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我讓學生通過獨立測量硬幣的厚度,指甲的長度,平伸兩臂的長度,自主感知毫米、厘米、米的長短;又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在直觀的拳頭法中,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觀察發現規律,凸起都為大月,凹下的除二月外都為小月,七、八月連續大月等。這樣,讓學生在抽象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空間里自主地去探索、理解、掌握知識、學生既能在自主的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的獨立性。

二、提高自主性、培養創造性

《新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美國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這些先進的理念時常充盈著我的腦海,因此,教學中我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師生關系和諧,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因為我深深地知道這些是誘發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前提。下面是筆者在三年級奧數加減速算教學中的片斷摘錄,以饗同仁。

開門見山,直拋例題:205+398

師:這道題怎么做?

生:用豎式計算。

師: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嗎?(生陷入思考),師稍停片刻說,筆算固然可以,但慢且煩,能不能用一種簡便方法,口算就能得出結果,同學們觀察兩個加數的特征,看能不能找到簡便算法的竅門。這節課,看誰的方法多、好,且簡便。

生:躍躍欲試。

師:用期待的目光等待學生的回答。

生:我把205看作200+5,這道題就變成了200+5+398=598+5=603。

師:你為什么把205看作200+5?

生1:因為205接近200,200是個整百數,和398加起來比較方便。

師:你為什么200+398以后還要加5嗎?

生1:因為題目是205+398,如果我用200+398就少加5,所以要再加5這樣就變成200+395+5。

師:他說得好不好呀!為他鼓掌,還有同學想出別的方法嗎?

生2:我也有一種簡便算法,我用205+400-2=605-2=603。

師:你真聰明,能不能給大家說說你怎樣想的?

生2:顯得很開心又很自信,因為398接近400,所以我先用205+400但又想題目是205+398,我現在加上400,多加了2,所以要減去2,題目就變成205+400-2=605-2=603

師:要不要為他鼓掌?教室里立刻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到你的學習小組里去討論交流一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交流,學生討論出以下幾種方法:

205+398=203+(2+398)=203+400=603

205+398=(205+95)+303=300+303=603

205+398=200+5+400-2=600+3=603

205+398=205+395+3=600+3=603

205+398=202+398+3=600+3=603

……

師:同學們很愛動腦筋,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找到了這么簡便方法,老師很佩服大家,這么多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最簡便,最合適你,你就用哪一種。

荷蘭數學家費賴登塔爾指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即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學例題時,我認為學生完全有能力利用已有知識,通過觀察思考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教學過程中我靈活駕馭教材,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找到多種策略解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求異性、多樣性,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即:數學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獲得,而是學生在一定背景下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三、提高自主性、實施開放性

開放性的數學課堂,學生往往會產生豐富的個性化想法,不僅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為學生的發散思維注入新的活力,誘發新的靈感。曾聽過一位教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片段:

師:下面我們來玩圍棋,拿出布袋中的1/2圍棋。

生1:我拿出3個。

生2:我拿出6個。

生3:我拿出9個。

師:為什么拿出的不一樣?

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后匯報。

生:因為每個袋子里的圍棋個數不同,所以它的1/2就各不相同。

師:猜一猜,每個長方形的下面各有幾根小棒?

學生各抒己見。

師:一堆小棒有12根,你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

生1:我拿出二分之一,每份6根。

生2:我拿出三分之一,每份4根。

生3:我拿出六分之一,每份2根。

生4:我拿出四分之一,每份3根。

生5:我拿出十二分之一,每份1根。

生6:我拿出二分之一,每份6根。

實踐證明,通過這以上活動,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掌握不同單位“1”幾分之一是不相同的,并將一個數幾分之一的多少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使學生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真正理解分數的意義,讓學生在感受問題、解決問題、應用拓展的過程中自主地去建構知識。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同時學生之間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傾聽、互相激勵、互相競爭等,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課堂上不只教師一個人跟學生發生關系,而是幾十個人形成師生間、同學間縱向和橫向的多元反饋評價網。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思維靈活性、語言表達能力以至個性特點等方面都會得到長足發展。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之間進行智慧的碰撞和心靈的溝通,思路開放,課堂成了個性飛揚的人文天地。教師只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在教學中,教師應巧妙設計開放型課堂,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這樣才能讓自主的學生更自主,讓開放的課堂更開放。

素質教育是充分弘揚人的主體性,注重開發并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自主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只有讓學生自主的學習,才能真正地讓“課堂”“活”起來,學生的表現欲、發展欲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師生才會感受到教學是一種人生的良好享受。在這種事業中,我們的生命才會更富有朝氣與活力!

猜你喜歡
獨立性自主性開放性
小學低年級構建開放性美術教學的實踐研究
自主性數學課堂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獨立品格培養
無人機自主性分級標準淺析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基于開放性歷史教學的學生獨立探究品格之培養
基于開放性歷史教學的學生獨立探究品格之培養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做最好的自己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