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歷史學科進行研究性學習

2010-11-30 08:37韓昂揚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研究性資料歷史

韓昂揚

讀史使人明智。即歷史知識和歷史經驗,可以豐富人們的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視野,增添人們以古攬今,鑒往知來,認識現實的智慧和能力。然而以往的歷史學習,偏重于對歷史知識和書本現成歷史結論的記憶和理解,缺乏深層次的質疑,學生很少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歷史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歷史研究的方式去獲取歷史知識和應用歷史知識。

一、歷史研究性學習內容的特點

1、問題性。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或專題、課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的。學生可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他們感興趣的研究專題,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教師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學生自己選擇和確定的;可以是課堂內教材內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對教材以外內容的探究。

2、開放性。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環境之中。由于研究性學習中要研究的問題許多是來自教材、教師和校園之外的資源,學生要獲取課題所需要的知識,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或渠道去搜集、整理及分析處理相關的資源和數據。很明顯,在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途徑及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的結果和表現形式各異,因此研究性學習必然會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

3、綜合性。指學生選擇和確定的課題往往不是僅局限在歷史學科方面的內容,而是復雜的、綜合性的,它要求學生能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學科地思考問題和認識問題,綜合運用所學及掌握的各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4、社會性和實踐性。歷史的學習,不僅要了解過去,更要關注現實,以史為鑒,為現實社會服務?,F實社會是過去的延續,存在著許多物化的歷史遺跡、文物。透過這些遺跡和文物,可以深化我們對歷史的認識。

二、歷史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方式

1、搜集歷史資料并撰寫歷史小論文。首先是要選定論文的題目,確定論文寫作所涉及的范圍。在學生對相關材料進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并指導學習擬訂論文寫作提綱,然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小論文的寫作。

2、編制研究書目索引,撰寫讀書報告。根據所有研究的課題,指導學生搜集研究資料,包括著作、文章、網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制成書目、論文索引、網址匯總,以供研究該課題的學生使用。學生選擇閱讀有關研究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思考,制作資料卡片。將閱讀所得資料匯總,撰寫讀書報告,讀書報告應該包括對所讀書籍的重要內容及其觀點的介紹與分析,讀后個人的體會和看法,并將閱讀書籍的內容與自己研究課題的解決聯系起來,做出評價。

3、撰寫歷史人物評傳。歷史是由歷史人物構成的。對歷史的形式,可以通過閱讀傳記作品和搜集材料,然后以人物傳略的形式,概要介紹歷史人物生平事跡,并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分析和評價。

4、圍繞研究課題組織討論,開展辯論。歷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人對歷史有不同的理解。歷史研究性學習可以使不同意見相互爭鳴、溝通、交流。討論可以模擬成人的討論形式,如圓桌會議式的討論、論壇的討論、專家咨詢式的討論、論文答辯式的討論等。

5、創作歷史劇本,編演小歷史劇。在搜集史料的基礎上,以尊重歷史為出發點,創作歷史劇本,使發生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重現。根據編寫的歷史劇本,排演歷史劇并公演,可以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更多的學生親身感受歷史的氛圍,體驗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并從中得到啟示。

三、歷史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基本流程

1、準備階段。本階段首先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布置研究任務。一般可以開設講座、組織參觀訪問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提供研究范圍,誘發探究動機。教師指導學生建立研究性學習小組,并擬定初步的研究計劃或方案。

2、實施階段。本階段是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核心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收集研究材料,加工整理研究資料,提出觀點或對假設進行證實或證偽,形成研究成果。

⑴確定研究主題。確定研究主體是進行歷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開端,直接關系到學習能否順利開展,確定主題一定要慎重。一般來說,可以選擇歷史學科中大家普遍關心、正在思考、有所爭議、亟待解決的問題。

⑵制定研究計劃。確定研究課題后,緊接著就是制定研究計劃。研究計劃必須包括課題題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員安排、預期成果形式等內容。研究計劃越祥細越好。在具體實施研究計劃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原定計劃作必要的調整。

⑶收集整理資料。收集整理研究資料是歷史研究性學習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歷史追尋的是真實,研究資料的客觀真實性是前提。收集到的資料要進行整理,整理歷史研究資料就是對資料進行分類、???、注釋和翻譯的過程。經過整理的資料就可以在研究中使用了。

⑷提出觀點或假設。在歷史研究中提出觀點或假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創造性思維,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在大家所熟悉的情景中發現問題;發現歷史文獻的新功能;用新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用批判的觀點看待歷史上的爭論,提出自己的見解。提出觀點和假設后,就要選擇論據、論證觀點或證明假設,選擇的論據在質量上必須可靠、典型、具體和嚴密;在數量上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正面與反面、主證與參證的論據。

⑸形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以有多種形式,最通常的形式是論文。論文的正文一般由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構成。正文前有題目,正文后有注釋或參考文獻,有的在題目后面正文前面還有內容提要。

3、總結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自己或小組經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獲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書面材料。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包括每一階段的成果和最終成果。成果的表達方式可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研究報告以外,還可以通過開辯論會、研討會、編制展板、撰寫小報等方式加以表達。

在實施歷史研究性學習時,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歷史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想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讓學生接受教師思考好的現成的結論。

猜你喜歡
研究性資料歷史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淺談研究性學習在數列學習中的應用探究
關于“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初探
利用體育活動,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