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革地方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2010-12-26 12:56
團結 2010年6期
關鍵詞:民革基層組織筆者

徐 波

民革地方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徐 波

改革開放尤其是中共中央(89)14號文件頒布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不斷鞏固發展。民革作為參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各地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等方面,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在取得大量成績的同時,筆者認為,民革地方組織建設還存在著一些與民革作為參政黨的定位和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的地方,其中有些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應當予以關注。

1.組織建設工作需要探索新形式,開拓新空間。首先,民革地方組織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民主不夠的問題。目前在干部的安排上民主不夠和選舉流于形式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地方存在。筆者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基層黨員認為民革應當在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這就要求民革組織在汲取近代以來人類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的前提下,率先整飭,推進自身的民主化建設。

其次,地方干部隊伍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問題。民革地方組織干部群體總體素質較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地方主委、支委熟悉和擅長自己的專業知識,但缺乏相應的組織、協調和政治活動能力;有的地方領導班子成員多數年齡偏大,缺乏活力;個別地方基層干部參加組織活動少,只是將在民革組織中擔任職務作為“政治資本”;等等。從這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民革地方組織干部隊伍的建設,除考慮自身的一些特點之外,應該將干部的年輕化、知識化作為發展方向,注重能力,重要干部的后備人選應當物色和爭取發展那些具有潛質的地方政治家、組織家、宣傳家。

第三,組織發展存在力度不夠的問題。就行業或社會覆蓋面來看,一些民革地方組織發展黨員僅限于文化、教育、衛生等行業,在文教系統中又只限于在中學、小學發展黨員,大大限制了自身的發展。由此可見,組織發展工作尚有較大空間。筆者個人認為,可以研究組織發展空間嘗試向基層延伸的問題。以滇西為例,這里是中國抗戰的重要陣地,有很多人與原國民黨人士、英美盟軍人士乃至與海外華人華僑和國際社會頗多淵源和聯系,在這些地方開展組織發展工作,有利于促進國家和平統一的工作。

2.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需要以人為本,勇于創新。一些民革基層組織存在活動方式單調、呆板,黨員參與熱情不高的問題。出現這種問題,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開展的活動與社會、與黨員實際脫節。筆者認為,基層組織有必要改變長期以來的那種一味讀報、傳達之類的“茶館式”學習活動方式,工作的內容也宜由專一務虛,轉變為虛實并舉,可以發揮內部黨員人才、技術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的優勢,組織黨員參與到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關注社會熱點、難點,關注國家發展、民生疾苦,監督裁量國是,擔當道義,為民鼓呼。在這個過程中強化干部、黨員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的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長遠看,只有如此,一個組織才能永葆生機并不斷發展。為適應這一變化,《團結報》、《團結》雜志以及各地民革自辦報刊的內容,也宜在原來基礎上虛實并舉,逐步變得更加關注社會生活。還有,許多民革基層組織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這是民革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目前,經費問題的解決,可考慮對供給渠道進行一定的調整疏通,如直接由財政劃撥到各個地方甚至各個支部等,以減少中間環節問題。從長遠看,經費問題是否可以設想從完全伸手等、靠、要,完全依靠財政撥款,逐步轉變為部分自籌乃至主要依靠自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可以率先嘗試邁出這一步,包括爭取各種社會捐款等。

3.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需要加強,擴大影響。目前,民革地方組織的宣傳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些地方,社會對民革了解甚少。這就要求民革各級組織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和進入到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中,發揮作用,擴大自身的影響;另一方面要增強政黨形象意識,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加強理論研究工作是一個現代政黨發展的必要前提。筆者認為,民革作為參政黨,需要在理論研究工作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闊眼界,勇于創新。第一步,可以設立一定的研究基金,開展若干課題的專題研究項目。

(徐波,昆明學院教授、民革云南省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責編 陶相寧)

猜你喜歡
民革基層組織筆者
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民革中央關于表彰優秀民革黨員之家的決定
民革中央關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決定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黨的基層組織
黨的基層組織
民革第十二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剪影
萬鄂湘參加民革基層支部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