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桂枝湯三禁和麻黃湯九禁之應用研究

2011-02-10 09:09柴瑞震
中醫藥通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麻黃湯桂枝湯張仲景

● 柴瑞震

《傷寒論》桂枝湯三禁和麻黃湯九禁之應用研究

● 柴瑞震*

本文通過對《傷寒論》“桂枝湯三禁”、“麻黃湯九禁”的應用禁忌分析,說明了桂枝湯、麻黃湯二方用之不當所產生的嚴重危害,并由此而提出了,凡《傷寒論》中之方劑,個個皆有其一定的適應證,亦個個皆有其必不可用之禁忌范圍,提示了《傷寒論》一書所體現的“辨證論治”的精神精髓。

張仲景 《傷寒論》 桂枝湯 三禁 麻黃湯 九禁 應用禁忌

張仲景《傷寒論》所載方劑共一百一十三首,其對方劑應用并提出應用禁忌專門論述的只有兩首,即桂枝湯、麻黃湯二方。張仲景為什么要單單對這兩首方劑應用提出這種要求呢?筆者認為其動機無非是下列幾點:其一,慎于始而敬于終,對生命要高度重視和負責;其二,桂枝湯和麻黃湯藥性偏于溫散開泄,易于耗傷人體正氣,容易出現兇險變證;其三,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天下饑饉,人民體弱氣虛,而寒疫之流行,此二方又為多用和常用之劑;其四,舉一隅而三反之,用桂枝湯、麻黃湯作代表,警示后世,凡書中所有方劑,個個皆有其適應證,亦個個皆有其不可用之禁忌病證?,F將桂枝湯、麻黃湯二方之應用與禁忌闡述如下。

1 桂枝湯

1.1 方藥組成 本方由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組成。

1.2 適應證 綜合《傷寒論》中論述桂枝湯的條文,本方的適應證主要為風傷于表、營衛不和而致的發熱,惡風惡寒,頭痛項強,汗自出,脈浮緩或浮弱等。

1.3 應用禁忌 從桂枝湯方藥組成分析,此方藥性偏于溫熱,偏于行散,其中桂枝辛溫走竄,性烈不馴,生姜之性亦辛溫行散,走而不守,而芍藥則偏柔收斂,其于風寒表虛、內無火熱者多建奇功,而于表實郁閉、陽熱內盛者,則甚屬不宜。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有三個條文專論應用桂枝湯之禁,故謂之“桂枝湯三禁”。

其一,《傷寒論》第16條之上段云:“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边@里特別強調的是“發熱汗不出”,發熱是陽郁之象,汗不出是熱郁于內不得外泄之象。桂枝湯屬于溫熱之劑,具有和營衛以止汗出之力,表氣不開汗不出,為寒邪束于外,陽熱郁于內,此時治法應當開表泄汗,使郁熱外泄,若用桂枝湯反致汗愈不出,表閉愈甚而陽熱郁之更甚,或熱迫血溢而為衄,或郁熱內擾而為心煩懊憹,所以不可用桂枝湯。

其二,《傷寒論》第17條云:“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北緱l所講,溫熱素蘊的陽盛之人,不可用桂枝湯。酒為剛烈之物,其性炎灼沸騰,常嗜飲者,必致熱毒蘊于胃,濕濁積于脾,若再服桂枝,則必易助熱礙濕,濕熱愈發壅盛,其病變或為嘔吐痞逆,或為癰疽黃疸,所以不可用桂枝。這里所言“酒客”,是指代素體多火多熱多濕之人,非專指酒客而言。

其三,《傷寒論》第19條云:“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北緱l所言,與上《傷寒論》第17條基本相似,亦指素來胃中多火多濕之人,濕火內積者,多不喜甘,更惡火熱之物。桂枝湯為甘溫之劑,其于胃中火熱之人,則必然助紂為虐,使火熱益盛,火熱之氣性上炎,所以服后容易引起嘔吐,且癰疽原是火生成,濕熱久蘊于胃,則腐肌爛肉而為瘡癰,故使吐膿血。

關于桂枝湯的禁忌,張仲景主要指出了以上三條,這三個條文所體現的主要是兩個問題:一是桂枝湯不可用表實證;二是桂枝湯不可用于濕熱內盛之人。表實或濕熱內盛的實質,就是陽盛,所以古人有謂“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的警示。

2 麻黃湯

2.1 方藥組成 本方是由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所組成。

2.2 適應證 根據《傷寒論》所述,麻黃湯的適應證主要是發熱,惡寒,頭痛,身疼,骨節疼痛,腰痛,無汗,喘,脈浮緊,這是由于風寒外束肌表,營陰郁而不行所形成。

2.3 應用禁忌 關于麻黃湯的禁忌,張仲景從九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故名曰:“麻黃湯九禁”。

其一,《傷寒論》第49條云:“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边@個條文主要在強調尺中脈微所提示的“里虛”。尺部候腎與命門,尺部脈微是腎元不足、命火衰微的表現,因為命火之氣的不足,無力運行生生之氣,所以病人身重,命火是心火之根,命火不足則心陽自衰而不振,所以病人心悸。麻黃湯是發越陽氣之藥,峻汗之劑,若陽虛者用之,勢必導致陽亡而竭,所以此乃麻黃湯之一禁。

其二,《傷寒論》第50條云:“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边@個條文所強調的是尺中脈遲所提示的“營氣不足,血少故也?!甭辄S湯主要作用在于發汗,而汗之與血,異流同源,有互化之機,營血既已不足,再汗必奪其血,會致營血愈虛,而犯“虛虛”之戒,所以凡營血不足者,麻黃湯不可用之,此為麻黃湯之二禁。

其三,《傷寒論》第83條云:“咽喉干燥者,不可發汗?!毖屎砟朔挝钢T戶,肝腎之脈亦繞行于喉嚨,咽喉干燥說明肺胃肝腎津液不足,不足以上潤,此類病人如患外感,亦不可用麻黃湯,用麻黃湯發汗是重奪其津,所以此乃麻黃湯之三禁。

其四,《傷寒論》第84條云:“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绷懿∈腔馃釤瓢螂姿鶠?,久病于淋則膀胱及腎津陰必遭重傷,麻黃湯溫熱奪汗之劑若用于淋家,必使熱愈熾而陰愈虧,陰虧之極,必及于血,熱盛則必然迫血妄行,所以尿血是其必然變證。所以淋家雖患外感,麻黃湯則必在禁用之列,此麻黃湯禁忌之四。

其五,《傷寒論》第85條云:“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本没集彲?,必膿血淋漓,陰分已為大傷,且瘡瘍之形成,原因于火熱之毒腐筋灼肉所致,如此津虧火熾之軀,豈可更用麻黃溫熱發汗之藥!麻黃性熱如火,泄汗如雨,用之必致津血枯竭,熱極生風,筋脈攣急為痙,所以瘡家絕不可再用麻黃,此麻黃湯之五禁。

其六,《傷寒論》第86條云:“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彼^衄家,是指經?;汲鲅约膊〉娜?。經常失血的人,陰血必然虧損嚴重,陰血虧則火反旺,治法當以滋陰養血以和陽。而麻黃湯一是性熱,二是善汗,若用于衄家,則陰血愈虧,火熱愈熾,如此則骨焦筋傷,血涸液枯,風動于內,神失于外,兇險驟生,所以衄家是不可用麻黃湯的,此乃麻黃湯之六禁。

其七,《傷寒論》第87條云:“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蓖鲅沂侵附洺;加谐鲅虼蟪鲅娜?,這和《傷寒論》第86條之衄家在病因病機上是同一類型的,不過此類患者不一定兼有“火熱”,多為氣虛不攝、陽虛不固而致之出血,或一次性出血過多,陽隨陰竭,氣隨血逸。雖然也不可用麻黃湯,因汗為陽氣蒸騰陰血而化生,麻黃湯峻汗之藥,用之必致陰血奪而陽隨外亡,而會發生陽失溫煦的寒慄而振等變證。此乃麻黃湯之七禁。

其八,《傷寒論》第88條云:“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量丸?!焙辜?,指經常汗出之人,以其衛陽虛而不固,所以津液經常外泄。汗多者,每每氣陰兩虛,汗出的同時,陽氣每隨之而外逸,此類病人即使又患風寒外感,亦不可再行發汗。尤其麻黃湯乃峻汗之劑,其對形體壯實者且汗出如雨,何況氣陰皆虛之人!若用之,不僅會致陰津虧竭不繼,而且更易致心腎陽氣外亡。心腎陽衰,陰血復涸,則心神失其所恃而動蕩不能自持,魂魄無所滋養,則意亂而不能自主,所以會發生“恍惚心亂”之變,陰血涸竭,不能滋潤水道,加之陽虛不司氣化,所以尿后會有尿道澀痛之證。此乃麻黃湯之八禁。

其九,《傷寒論》第89條云:“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边@個條文論述了麻黃湯禁例的另一個類型,即里虛中寒者,即使津不虧、陽不盛,也不可用麻黃湯發汗。麻黃湯雖是溫熱之劑,但并不是溫中益陽之藥。麻黃、桂枝之溫熱,在于宣散肌表,而宣散之用,最易使體內正陽之氣散逸外失,所以麻黃湯有“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力。素體陽虛者,必然寒從中生,寒濕不化,只宜甘溫復陽,絕不可再行宣散,若誤用之,必致中陽更虛,寒冷益甚,中寒則蛔不安,故易生吐蛔之變證。此乃麻黃湯之九禁。

以上麻黃湯應用禁例之九條,為麻黃湯九禁之稱,或言尺部脈微,或言尺中脈遲,或言咽喉干燥,或言久淋不愈,或言素嬰膿瘡,或言淹纏失血,或言汗常淋漓,或言陽氣素虛,總結起來,其實不過“里實、中寒、津虧、血少”八字而已。里虛者,泛指五臟元真不足者而言,包括久病、大病之后體虛不復者在內,這類人的外感是不可冒然用麻黃湯的,用之則正氣再度隨汗而虛,虛復何日得復。中寒者,泛指素體陽氣不足,命門火衰之人,陽內虛則寒中生,故謂之中寒,非單指中焦之寒證,但因陽虛寒生后,常常表現在脾胃方面,如心腹冷痛,食少不化,大便溏薄或飧泄,四肢清冷或厥逆,所以張仲景以“胃中冷”喻之。陽虛之人,最忌辛散之藥,散則陽氣散,所以不得用麻黃湯。津虧者,泛指體內津液不足,水分枯涸之人。導致津虧的原因,不外多汗、吐、瀉。津不足則不能滋潤臟腑組織,亦不能轉化血液,其病也,或口咽干燥,或便干尿澀,或肌膚枯澀消瘦,此類病人之外感,都應考慮避免發汗之藥,當然麻黃湯之峻猛者尤須禁用。血少者,血不足之人,氣為生命之根,血為生命之源,血分不足者,不僅體虛,而且多病。引起血少的原因有多種,而津氣不足則是血少之根本成因,因氣可以化血,氣可以生津,津復化血,血方充沛。故血虛血少者,治病用藥最忌發散汗劑。經有“奪血者勿汗,奪汗者勿血”之訓,血既已少,若復再汗,尤其以麻黃、桂枝峻汗,豈非枯井抽水,涸澤決堤!

總之,麻黃湯是汗法中之峻劑,藥性悍猛激烈,如麻黃之開腠理,啟玄府,勢如破竹;桂枝之走竄皮肌,通利脈絡,所向披靡;杏仁宣肺氣開皮毛,如雷擊冰山,其對體虛者,害何大焉!其間雖有甘草之緩和藥理,然一以抵三,恐難擋其萬馬奔騰之勢,其發汗也,如流水淋漓,其發散也,如風掃殘云,倘用之不當,迅忽之間,津亡陽越,血枯氣竭,所以,張仲景特別指出麻黃應用之九禁。

從張仲景對桂枝湯、麻黃湯應用方面的諄諄告誡來看,我們能夠從中體會出仲景用藥之慎重,以及對生命之珍重。萬事都是開頭難,一步錯則步步錯,治病也是一樣。風寒外感,本屬小恙,然治法有誤,用藥失當,則變證叢生,可釀成大禍。

3 舉一隅而三反之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并非只有桂枝湯和麻黃湯才有應用禁忌,所余一百一十一首方劑,其實方方皆有禁忌。如白虎湯之寒涼,豈可用于虛寒之人?如四逆理中輩,豈可用于實熱內盛之人?就三承氣湯而言,張仲景亦有專門條文論述其不可用以攻下者,如《傷寒論》第189條云:“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薄秱摗返?94條云:“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边€有《傷寒論》第204條云:“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奔暗?06條云:“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钡?,也皆言禁用承氣湯攻下之誡。

《傷寒論》對疾病的治療,重點強調的是“有斯證則用斯藥”的辨證論治原則,一方對一證,才能有桴鼓之效,若非其證而用其方,輕則藥難祛疾,延誤病情,重則傷此害彼,引發變證,致病患于危途。所以,我們當效法于桂枝、麻黃之禁例,無虛虛,無實實,無寒寒,無熱熱,一百一十三方之用,方方如此,必須方藥與病證相對,絲絲入扣,這樣才能得《傷寒論》之秘旨,張仲景之真傳。

柴瑞震,男,主任醫師。主要從事中國古醫籍整理校釋工作及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研究。編著出版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柴浩然》、《傷寒雜病論研究心悟》等30本醫學書籍。撰寫了200篇醫學學術論文。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044000)

猜你喜歡
麻黃湯桂枝湯張仲景
懸壺濟世的張仲景
桂枝湯煎服法對臨床中藥學實踐的啟示
論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
HPLC法同時測定柴胡桂枝湯中6種成分
麻黃湯證與傷寒的對比研究
此人是中國古代名醫,也是歐洲人最敬仰的中國醫生
以《傷寒論》為綱探析麻黃湯新用?
張仲景脾胃理論探析
從脾胃論桂枝湯的解肌思想
“醫圣”張仲景臨證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