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春運”將成為常態

2011-02-12 07:19
法律與生活 2011年3期
關鍵詞:運力春運購物

劉 新

出現“網絡春運”,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前幾年這個問題不突出,是由于網絡購物的人數和貨物流通量還沒有這么大。在網絡購物爆發式增長之前,每年年底到春節這段時間,快遞服務也都有運力跟不上的壓力。網絡購物不過是把這個壓力成倍地放大了。年終歲末是傳統的購物季,圣誕節、元旦、春節接踵而至,市場購買力達到年內高峰,多家電子商務網站也因此推出了大幅折扣的年末主題促銷活動,引得顧客紛紛點擊鼠標選購心儀的商品。

淘寶網2010年12月21日以每小時超過1億元的成交額刷新了中國網絡零售記錄。對于快遞企業也好,整個快遞行業也好,它的總體運力是剛性的、固定的。這就像城市道路交通一樣,路網的擴容是有極限的,車越來越多地開到路上,擁堵是必然的,所以才會有“限行”措施。交通參與者必須承受車速減慢的痛苦,快遞服務的消費者面臨的是同樣的問題。實際上,有經驗的網絡購物買家,都會留意回避在春節前后通過網絡購物,錯開這段高峰期。

“網絡春運”,涉及電子商務、快遞、物流、互聯網以及勞動用工制度、民族文化習慣等多個領域,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不僅僅是快遞行業和快遞企業要面臨的問題。說到底是投送能力跟不上了。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是消費者年底集中購物的消費習慣,加上各大網站迎合這種心理頻繁促銷,使這段時間的購貨量激增。二是快遞所依附的國家交通運力的緊張,到春運期間,鐵路、公路、航空所面臨的物流和人流的壓力必然影響快遞企業的投送能力。2008年南方雪災期間,快遞根本無法寄達。今年則增加了“柴油荒”的影響。三是快遞企業用工制度上,民營公司員工春節前后都要放假,比較而言,國有快遞企業的休假制度造成的矛盾就沒有這么突出。逢年過節,合家團聚,這是中國特有的民族傳統習慣。員工都走了,只能停止接單。

我認為,“網絡春運”與交通春運一樣,矛盾是無法解決的,只能盡力地去緩解。而且市場的問題最好通過市場自己解決。我不同意“網絡春運”與《郵政法》的實施相聯系的說法。新的《郵政法》對快遞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規則和保證,但并不能規定企業的具體經營行為。

“網絡春運”,說到底還是一個商業問題,與法律制度、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等,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說有聯系,也主要是正在修訂的《快遞行業服務標準》,規定同城快遞多少小時送達、異地幾天內送達。嚴格執行這一標準,如果受投送能力限制不能保證及時送達,快遞企業只能少接單。

目前,快遞企業自身的問題是照單全收。老百姓講,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大多數人是抱著“晚到總比不到強”的心理。在這方面,過于強調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的外在作用,嚴格限制快遞企業的收單總量,對于消費者來說反而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而且,實際上這種監管的可操作性也很小。

但是,快遞企業員工必須在收貨時向寄遞人明示,由于春運運力的原因,可能會遲到,不遲于多少日。否則,消費者可以追究企業的違約責任。實際上這些年,大的快遞企業基本上對此都作了強調和規范。

總之,由于網絡購物正在中國形成一個發展高潮,而且這一高潮將持續相當長時間,隨著與互聯網一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消費群體不斷成長壯大,網店正在逐漸替代實體店成為未來零售市場的主流。這既給快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通過浮動價格增加年底這段時間的加急業務,使那些真正關心寄遞物品時效性的消費者多花費合適的價格達到快遞的目的;通過提高員工工資,進一步挖掘快遞企業自身的人力潛力。將來的解決之道,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快遞服務業,很有可能會迎來一次大的縱向整合。一些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如淘寶、當當等,一方面深化與大型快遞公司的戰略合作,另一方面這種合作可能會深入到上下游產業間的并購,組建自己的快遞公司。未來會出現集網購、銀行服務、快遞物流全方位、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公司。

(本文作者劉新是北京市律師協會郵政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展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摘自《法律與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上半月期)

猜你喜歡
運力春運購物
我們為什么選擇網上購物?
2018將迎來怎樣的春運
圣誕購物季
瘋狂編輯部之春運風波
快樂六一,開心購物!
不可錯過的“購物”APP
韓國春運
全球二十大集裝箱船公司運力排名
全球集裝箱船運力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