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材中文本的雅俗之爭

2011-02-20 03:36
中學語文 2011年6期
關鍵詞:阿Q青春文學

王 芳

“阿Q在形式上被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谑且残臐M意足的得勝的走了?!?/p>

這是 《阿Q正傳》里的句子。在曾經的網絡熱帖——《20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語句》中,是頭條經典語句。從2007年9月起,北京市新入學的高中生在他們的語文課本里再也讀不到這些句子了。因為,新版的語文課本用金庸的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換了《阿Q正傳》,新的當代作品大量增多,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三年來這一改革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來自網上的調查顯示,對金庸作品入選中學課本,有23.6%的網民認為“絕對是好事”,同時也有16.38%的人認為是“壞事,會教壞下一代的”,而將近49%的網民則表示“很難說,關鍵在于老師怎么講”。

用教材編委的話說是 “我們碰了以前不敢碰的東西”,即用許多時代性更強,更具通俗性的文章替換了傳統的經典名篇?!八着c雅”的爭論再次興起。高中語文教材究竟應當提供給孩子什么樣的文本作品?

一、雅俗之爭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中,正是因為“俗與雅”之間的互動,使得這條長河才陸續得到新鮮活水的補充和激蕩,從而保持著它的長清。那么,究竟什么是俗文學,什么雅文學,我們首先得給它一個概念上的界定。

鄭振鐸先生在《中國俗文學史》第一章《何謂“俗文學”》中指出了俗文學的六大特質:(1)大眾的。 (2)無名的集體的創作。(3)口傳的。(4)新鮮的,但是粗鄙的。(5)其想像力往往是很奔放的。(6)勇于引進新的東西。這六大特征除了第一點外,其它五點已經很難規范我們時下對俗文學的理解了。對這個問題要找到圓滿的答復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回答說,雅文學與俗文學之間并不存在鴻溝,任何雅俗文學觀可能都是相對的,且這種雅俗文學觀在文學的發展之中是不斷相互轉化的。這里我們可以借用一下朱國華先生在1996年第4期 《文藝理論研究》上發表的《雅俗文學的概念區分》一文中的觀點:

“第一點,雅文學一般更多地趨向于整體經驗,俗文學則更多的趨向于單維經驗。第二,雅俗文學對情感的處理也是大相徑庭的。第三,雅俗文學訴諸讀者的目的效果迥然有異。第四,雅俗文學在形式技巧上,存在著更為明顯的差異?!?/p>

通過以上的引證我們不難看出,雅文學始終具有著經典的意義,在文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有“王者風范”。正是在這種充分肯定雅文學的情況下,我們的中學語文教材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但無論是支持,或是反對,情緒化的東西是要不得的,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還是回歸理性,冷靜客觀地看待雅俗之爭。在我看來雅文學與俗文學之間,既是對立的更是統一的。

在俗與雅之間,主要是俗對雅的影響和推動,以及由俗到雅的轉變。例如,宋元時期當戲曲在市井的勾欄瓦肆中演唱時,本是適應市民口味的俗文學。后來的文人接過這種通俗的文學形式加以提高,遂有了 《牡丹亭》這類精致高雅的作品。陳平原先生在其《俗文學研究的精神性、文學性與當代性》中指出“文學一如自然,必須保持生態平衡,沒必要弄得有我沒你,非此即彼?!眴我u出雅文學與俗文學究竟是誰勝過誰,這是很難做到的,而且是無意義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讀者需要多種養分,需要多種體驗,也需要多種文學作品。保守自家立場,而又能以通達的眼光來看待另一種文學趣味,這才是真正的高手?!?/p>

有一點,我們不容忽視,以上所有的爭論,在我們的學生看來,這些都是“大人們”的觀點。我們所選擇的語文教材最終面對的不是專家學者,也不是教師,而是學生。

二、學生的文本接受心理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我們不難發現,當下高中生的閱讀喜好多傾向于那些裝幀精美,插圖精致,文字另類且充滿傷感的青春小說。

首先因為這類小說的作者多為與高中生年齡相仿的“80后”“90后”,這一點使得作者與讀者之間有著相同或相近的語言體系,彼此在身份認同上更容易走近,他們容易達成更多的共識。其次,在文本內容上,青春文學中有著永遠的愛情與永遠的憂傷。這些從文本中流淌出的甜甜的愛情與淡淡的憂傷,是每一個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心底一道不可言說的秘密,在高中學習的巨大壓力下,許多懵懂的感情被壓抑著,而在這些青春讀物中,他們得以解放,他們可以沉浸在書本中以體味青春特有的青澀與欣喜。

例如,春風文藝出版社在05年出版的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在宣傳語中這樣寫道:“郭敬明2005年最新青春力作!所有的愛,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濕的回憶,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淚和擁抱,所有刻骨銘心的灼熱年華,所有繁盛而離散的生命,都在那個夏至未曾到來的夏天,一起撲向盛大的死亡?!背錆M詭異色彩的文字,張揚的愛與恨的情緒宣泄,對于終極問題的追問與迷茫。一切青春的特質在此彰顯,青春同齡人所有的認同感在此交匯。中學生的閱讀心理多傾向于愉悅性、消遣性、快餐式的通俗文學文本。作為文化快餐,它不需要品味咀嚼。在內容上,他們不需要關注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多局限于青春期的視野范圍內,愛情、甜蜜、憂傷、游戲……在形式上,他們喜愛的敘述方式和他們的內心情感表達一樣,隱秘曲折,總是希望創造一種只有同齡人才知曉的“火星文”,不為大人們所知的語言,不為大人們所能讀懂。這些文字似乎只在熏一種叫做情感的薰香,只將情感彌漫于空氣中,不必在乎它的方式與濃烈。

這些通俗文學文本在學生中更受喜愛是自然的,合理的。因為青春的特質決定了它不應負載過于沉重的包袱。試想一下,我們在高中階段何嘗不是喜愛那些通俗一些的文本,對周樹人和文言文何嘗不是感到乏味和枯燥,那些文章學雖是學了,但當時卻并無多少深刻情感的產生,真正懂得理解,還是在成熟以后的回味之中才頓然領悟的。

三、教師的位置

教材專家們告訴大眾:“教材變動的趨勢或者說指導思想是使教材具有時代性,更貼近學生自己的生活,同時抓住前沿的東西。而且更加具有選擇性,目的是培養多元化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對高中畢業生的需求?!?/p>

專家們給出了自己的態度,孩子們也作出了自己的反應,而處于兩者這件的教師該如何看待與把握這樣一種變化呢?細心的教師會發現,在教材中加入金庸小說的同時,教材編寫小組還為了讓學生為“學”武俠做些思想準備,特地在高一必修課中選入了《史記》中的《游俠列傳》,目的是先把“俠”的概念教給學生。北師大岑運強教授寫的《新鮮的網絡語言》也進入了新版北京高中語文課本。在編寫人員看來,網絡語言的確有自己的缺點,不嚴密,缺少高雅?!暗@種新鮮事物誰也阻擋不了,它隨時在產生和更新之中,我們選入這篇,也是表一個態——時代在發展,新的語文現象層出不窮,我們必然要面對?!?/p>

比如“:-)”、“:(”等符號,符合孩子們的情感特點,在課文中向學生做介紹,這是很正常。他們遲早要接觸,誰也改變不了,不如正確地引導。而這引導工作恰恰是教師在這場教材變革中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在這個地方我們由一個度的問題,我們可以通俗,但不可以低俗,這是我們所要堅守的底線。雖然我們在類似通俗文學中找不到遠大的理想,深刻的批判,雄偉的抱負和激揚的熱情。但通俗文學中亦有精神性與當下性可言。我們決不允許無厘頭將我們的精神世界結構的一無所有。正如時下,憑借著強勢媒體的巨大威力,一夜之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句“哼哼哈嘿,快使用雙截棍”哼遍了大江南北,當幼兒園的孩童都在哼唱著“我愛你,愛著你,就象老鼠愛大米”時,我們不禁琢磨這些在社會壓力與娛樂心態碰撞而變異出的流俗之作,究竟能撐上幾日呢?而恰恰是這個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勇敢地以先知前瞻性為我們的學生指出俗與流俗決不相同。通俗文學是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而那些低俗,流俗“文學”卻是文學百花園中的毒草,我們必須與我們的學生捍衛我們文學的純潔性。

猜你喜歡
阿Q青春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阿Q和老A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埋線:1厘米提升的青春
沈鵬《讀魯迅〈阿Q正傳〉(四首選二)》
青春獻禮
青春不打烊
阿Q故事新編
我與文學三十年
阿Q“國民劣根性”的誤植與誤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