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行為分析的高校交通系統的改善策略
——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為例

2011-03-30 01:37丁華
重慶建筑 2011年5期
關鍵詞:天橋道路交通步行

丁華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400037)

基于行為分析的高校交通系統的改善策略
——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為例

丁華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400037)

以高校校區的基本建設為切入點,針對當前大學校園交通聯系日益復雜、機動化程度上升而引發的交通沖突、道路擁擠、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從概念與理論研究入手,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以確保校園交通安全、順暢、環保為目標,運用校園空間布局、交通管理與交通組織相整合的系統設計方法,對校園交通組織建設進行了系統分析與闡述,并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為例,基于師生的行為分析提出校園道路交通系統布局改善的相關策略,期望提出的設計思想有助于構建安全高效宜人的高校交通組織系統。

行為分析;交通;改善;策略

1 引言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高校校園建設也迎來了新的高潮,這對大學校園道路交通的組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高校與社會的聯系日益緊密,校園內的人流量、車流量也急劇增加。許多高校教師擁有私家轎車已不算希奇,因而給高校的交通組織帶來了更多影響和問題。

2 當前校園道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校園道路建設及交通管理明顯滯后于高校的發展,校園交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上下課為時間段的陣發性往返交通。根據師生的這種特殊行為進行分析,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為例進行分析。巴南校區整體分為兩部分,左邊西院主要用作教學,右邊東院則為學生宿舍區和教職工住宅區。兩個部分被中間的城市道路所隔斷,只有一座天橋連接。

表1

經過在一天中分時段的現場調研,對出行需求、時間分布特性、空間分布特性三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表1)。

由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師生的主要行為就是上下課和吃飯?;谶@種行為進行分析,最擁擠的道路是從教學樓到公寓、食堂的主干道以及天橋,高峰時段是上午、下午的上下課時間,在天橋上的人流量達到最大值,幾乎就是寸步難移,因為只有一條主干道,且人車混行,沒有其它路可選擇,所以造成了高峰時段的擁堵和行車緩慢。

從中可以發現下面的問題:

(1)校園道路存在安全隱患。其主要原因是校園內的各種人流、車流,特別是學生流,經常出現短時間的集中,然而校園道路模式還停留在交通混行的階段,缺乏有序的車行和人行組織,人車混行問題嚴重。師生由于學習及生活需要經常在兩邊來回穿梭,但人們往往有抄近路的習慣,所以都不想走天橋,而是橫穿馬路到對面的校區去,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采用在上下課的高峰時段鎖住校門讓學生只能走天橋過街,而天橋又比較狹窄,從而造成在橋上發生交通堵塞的現象,仍然存在著安全隱患。

(2)校園道路比較狹窄,勉強能錯車行駛,交叉路口沒有信號燈管制;校園內人員居住集中,上、下課時形成人流高峰,易造成行車緩慢。

(3)校園道路沒有形成環路系統,從教學樓到公寓和食堂只有一條主干道,路線安排缺乏可選擇性,交通可達性差。盡端路太多,甚至沒有回車場地,不便及時挑頭,進入的車輛不得不沿原路返回,極易與新進車輛發生沖突和堵塞。

(4)教學樓前的小汽車,全部停在路邊,嚴重阻礙交通。人車混行嚴重,沒有專門的步行空間,也沒有專門的停車空間。

3 校園道路交通系統改善策略

針對當前大學的校情,根據師生的校園行為制定可行的校園道路交通系統布局,創建人性化、生態化與開放性的大學校園交通空間,通過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組織、合理安排停車空間、設置步行優先空間等措施,實現對校園內部交通環境的改善,保障校園交通的有序與暢通,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從這幾個方面以巴南校區為例來說明校園道路交通系統的設計策略。

3.1 交通基礎設施配置設計

3.1.1 修建環路,暢通校園

應將校園周邊道路統籌考慮,進行改造以形成環線,方便車輛進出,否則必須從原路返回,如果又有需要進入的車輛,勢必造成交通混亂和堵塞。因此西院操場南向道路可與西院大門相連通形成環道,緩解出入校門的主干道的交通壓力。東院入口處地勢較低,而教學實驗樓地勢較高,高差約3m左右,由入口的大臺階到達??紤]在東院南向開辟出一條往東逐漸增加高度的斜坡車道與北向的道路相連通形成環道,環道內部就是地勢較高的教學實驗樓,環道西邊是地勢較低的大門,東面則地勢增高和教學實驗樓標高相同。同時在學生公寓處的北向再開辟一條道路與北向的道路相連通再次形成環道,緩解只有一條道路通向食堂和公寓的壓力(圖1)。

圖1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道路交通系統現狀

3.1.2 提高校園道路的疏解能力

解決校園交通擁擠的核心就是足夠的道路通行能力,對路網進行分級設置。在交通組織上設立明確的三級路網系統,可以大量提高校園交通的通行效率。一般采用主要道路、次道路、支道三部分組成的路網結構,并參照城市和居住區的指標確定道路等級和寬度。巴南校區的道路空間都比較狹窄,路幅寬度大約為4m左右,同時又承載著多種交通方式的混行,因此,主干道對機動車輛的通行,尤其是雙向車輛的交匯通行,顯得非常困難,這也是引發交通擁堵的原因??梢詫⑽髟撼鋈胄iT的道路作為主要道路,西院環路及東院環路作為次道路,剩余的作為支路,并分別對主要道路及次道路根據人流量進行拓寬。同時在校區南向新建一座天橋,同時與西院新建的環道連接到達東院。由于兩校區間道路的擴建需要將原有天橋移至校門北側與東院北向道路銜接,這樣在兩校區南北兩側各有一座天橋,可以分流上下課的學生流,減輕只有一座天橋的交通壓力。主要道路及環路均為雙向交通,即可大大減少交通擁堵的機會(圖2)。

圖2 道路交通系統改善后的平面示意圖

3.1.3 道路斷面的合理布置

現階段大學校園的道路斷面設計多沿用城市斷面的形式,傳統一塊板的道路僅能實現人行道的分離設置,機動交通和非機動交通均是混合通行于道路斷面上。為此,在斷面上明確機動車、步行兩種類型的獨立通行空間是改善混合交通組織的必然選擇。在教學區、生活區及其之間要考慮步行高峰,因此對主干道可設置步行加機動車的道路斷面,同時預留一定寬度的非機動車寬度,即對現有道路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寬。

3.2 交通空間設計

3.2.1 實行人車分流,步行優先

校園道路不僅供師生行走、車輛通行,而且具有了師生休閑交流、鍛煉身體的功能。因此步行優先可以引入到校園的交通組織規劃中來。在校園內進行人車分流,形成步行區,人流與車流相分離,可以達到高效安全的交通組織效果。因此可實行主干道及環道為三塊板形式,形成人車分流,而支路則為全步行。即除東院去公寓和食堂的環道為全步行外,其他兩個環道均為人車分流模式。

3.2.2 設計校園停車空間

針對機動車日益增長的趨勢,除了要合理控制停車設施的規模,還應設計停車設施的空間布局,使之既便于管理,又方便使用;同時進行集約建設以利于節約土地資源,增加停車容量。從機動車類型來看,教職工車輛、學校商務車輛和社會來訪車輛是頻繁進出校園的主體。根據其停車需求特點不同,停車設施的分布宜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方式,停放區域劃分為校園集中的停車場地和臨時沿路停車。由于該校區常停車輛數也就是20輛左右,所以開辟教學樓背面的綠化空地以草皮磚的方式設置小型停車場地作為教職工停車用地,不再占用道路邊緣進行停車,可以減輕道路擁堵的程度,保證步行者的安全。

3.3 交通管理

3.3.1 交通需求管理

根據校園空間容量的限制,實施交通需求管理,確保步行優先的地位,避免機動車的過度使用??刂迫胄\囕v的車速以減少校內道路上交通的壓力,同時鼓勵步行,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設置減速帶,在路口等地段設置交通標志牌。尤其在東院,由于高差較大,更應設置減速帶和交通標志牌。

3.2.3 交通流線組織

學生步行流線可由公寓處的步行環道和教學實驗樓周邊的環道經兩座天橋以及西院的環道,根據上課教室的位置選擇最直接的路線到達,環道和兩座天橋可以分流高峰時段的人流量,緩解上下課時間的交通壓力。車流線就是東院、西院入口處各自形成的交通環線。

4 可行性分析

以上校園道路交通系統的改善策略是基于前期調研中對校區內高峰時間的人流量、車流量以及相對高程關系和空閑土地面積、停車泊位配置等進行了實際調研,查閱相關資料后得出的結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5 結論

本文根據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模式,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的道路交通系統進行了改造,并提出了一定的設計策略,以期對類似的問題有所借鑒。

隨著大學校園的發展,校園交通系統的范疇將進一步擴展,校園交通也將逐步由內部交通拓展到外部交通,校園的交通系統要根據教師、學生的心理及行為方式確定各種道路組織的形態和層次,從而創造一個滿足校園使用者的物質和精神要求的校園環境,保證教學區和生活區的安靜和安全,并提供充足連貫舒適的步行空間,有效解決校園的交通問題,以實現道路交通組織建設。

[1]費志宏.以南京高校為例談大尺度校園道路系統的調研[J].山西建筑2007:50-51.

[2]陳亦文.校園道路改造工程設計—以武漢大學珞珈山路為例[J].園林設計.23-24.

[3]葉普.和諧、開放及發展--論大學校園規劃的可持續性[J].時代建筑,1999(1):42-44.

[4]高冀生.當代高校校園規劃要點提示[J].新建筑,2002, (4):10-12.

[5]宋澤方,周逸湖.高等學校建筑規劃與環境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6]龔岳.大學校園道路系統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 2002.

[7]王玉棟.大學校園交通系統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1.

[8]何炳泉.大學校園規劃中的道路交通組織[J].新建筑, 2003年增刊.

[9]武漢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同濟大學,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道路與交通[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0]高冀生.老校園改造規劃中的矛盾[J].建筑學報.

責任編輯:余詠梅

投稿須知

1、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每篇論文(含圖表)一般在3000字左右,必須包括(按順序):題目(中文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譯)、作者姓名(英譯)、作者單位(英譯)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100字~300字,英譯)、關鍵詞(4個~8個,英譯)、正文、參考文獻。

2、來稿請用計算機打印一份,同時將電子版發送到本刊郵箱(或附光盤),每篇收取100元審稿費。

3、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的字母、符號,其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別;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

4、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圖一般不超過6幅。插圖切勿過大,寬度不超過7cm(半欄)或14cm(通欄)。請用計算機繪圖。圖中文字符號應與正文一致,字體大小為六號宋體。照片要清晰、層次分明。文字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5、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2.2.2、3.3.3……排序。

6、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專著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版本第一版不著錄)[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文獻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論文集編者名,論文集[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技術標準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來稿請提供作者簡介,注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藉貫、民族(漢族可以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主要從事的工作、研究方向、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8、來稿為科研課題項目的請予以注明,獲獎的請提供復印件一份,發表后該項目獲獎的,請函寄獲獎證書復印件一份給本刊。

本刊編輯部

Strategies to Improve University Transport Systems on the Bases of Behavior Analysis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asic university campus constructions,focusing on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urrent campus transport links.The article was triggered by the rising levels of motorization of traffic conflicts,road congestion,poor parking space and other problems to be solved.By putting the theory of"People-Orientation"to ensure campus safety,smooth,forestation,the author analyzed and explained such factors as campus space layout,traffic management,traffic organization system of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and campus traffic route building.,what's more,the author takes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Ban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analyses the behavior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 as to make related strategies for campus layout to improve road traffic systems,hoping to provide for references to help build safe and efficient university traffic organization system.

behavior analysis;traffic;improve;strategies

TU984.191

:A

:1671-9107(2011)05-0015-04

本文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0YJC

10.3969/j.issn.1671-9107.2011.05.015

2011-03-14

丁華(1979-),女,蘭州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重慶大學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路交通工程。

猜你喜歡
天橋道路交通步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開征求意見
步行回家
攀山擅離步行道自拍,不幸墜落身亡誰擔責?
現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觀探究與實踐
從步行到奔跑
歡迎訂閱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雜志
歡迎訂閱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雜志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橋故事
天橋
在天橋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