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祿豐縣小麥生產措施

2011-03-31 10:23劉炳順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11年3期
關鍵詞:祿豐縣全縣小麥

劉炳順 鄒 萍

(1.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農技推廣中心,云南 祿豐 651200;2.云南省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云南 楚雄 675000)

祿豐縣在小春種植上主要以小麥、蠶豆、油菜三大作物為主,其中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2010年全縣種植小麥面積5623.4hm2,平均單產3489kg/hm2,近年來,常年種植小麥在533.3hm2左右,隨著當前國民經濟收入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家級小麥體系建設項目的實施,結合農村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發展小麥產業,無論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還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小麥生產現狀

1.1 小麥生產自然條件

祿豐縣位于滇中高原南部,地處北緯25°51′~25°30′,東經101°38′~105°25之間,海拔1309~2754m,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261d,平均有霜日55.4d。年降雨量930mm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為915.5mm,年平均降雨日128.5d,年日照平均為2 198h,年平均相對濕度74%,年平均蒸發量2109.2mm,受地形和氣候因素影響,境內分成5個自然區:低熱河谷區,占總面積的13.7%,海拔在1309~1500m之間;溫暖壩區、山區,占總面積的69.4%,海拔在1501~1900m之間;溫涼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11.8%;高寒山區,海拔在2101~2754m之間,占總面積1%~5%。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降雨量卻因海拔升高而增加??偟奶卣魇牵憾上臐?,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

1.2 全縣小麥種植情況

祿豐縣轄四鄉十鎮,170個村委會,2 151個自然村,2 192個村民小組,有耕地面積29067hm2,其中水田16800hm2,旱地1227萬hm2,全縣農業總產值24.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071元,有總人口423787人,其中農業人口353023人,有耕地29059hm2,其中水田16908hm2,占總耕地面積的58.1%,雷響田1356hm2,旱勞保收面積僅有12770hm2,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小麥的種植面積多集中在半山區或壩區,生產條件參差不齊,缺乏勞動力,耕作粗放。由于自然氣候條件較為復雜,雨水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7、8、9月分,冬春兩季干旱較為明顯,加之無灌溉條件,良種復蓋利用率低,造成祿豐縣小麥種植面積大,單產不高,總產上不去的狀況。2009年全縣小春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3678hm2,其中小麥播種面積5447hm2;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39.8%;產量3480kg/hm2;總產量達1895.37萬kg;2010年小春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3678hm2。其中小麥5453hm2;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39.9%;受干旱的影響,產量2123kg/hm2;總產量1157.4萬kg;2011年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987hm2;其中小麥5450hm2,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36.4%;產量3675kg/hm2;總產量2002.88萬kg。

2 小麥生產有利條件

2.1 自然條件

2.1.1 土地資源及土壤肥力。全縣適宜種植小麥的范圍較廣,以海拔在1500~1900m之間的溫暖壩區、山區、半山區為主產區,這一區域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占總耕地總面積的69.4%。適宜種植小麥的土地有20200hm2左右。根據祿豐縣土壤肥料工作站近年來的土壤化驗結果顯示:耕地土壤主要為紅壤、棕壤、黃棕壤、紫色土和水稻土5個土類,10個亞類,20個土屬,32個土種,這一區域0~20cm的土地耕作層,土壤養分含量分別為:土壤pH值平均6.54,有機質33.5mg/kg,全氮平均含量1.96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16.6mg/kg,速效鉀平均含量126.7mg/kg,比較適宜種植小麥。

2.1.2 氣候條件。全縣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降水豐富、濕度適中、霜期較短,能為小麥生產提供有利的生長條件。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18.4h,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23.5 kcal/cm2,年平均氣溫16.2℃左右,最冷1月,月均溫8.3℃,最熱6月,月均溫21.7℃,全年>10℃的有效積溫3616~6359℃,其中3~9月的有效積溫3444~4601℃,8月平均氣溫17.1~23℃,全年平均有霜日55.4d,無霜期261d以上;全年降雨量930mm左右,2000年~2010年連續10年平均降雨量為915.5mm,年平均降雨日128.5d,年平均相對濕度74%,年平均蒸發量2109.2mm。

2.1.3 水利條件。全縣大部分耕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質地優良。2007年未,全縣共有中型水庫兩件,小(一)型水庫43件,小(二)型水庫182件,小壩塘2053件,總蓄水庫容2312萬m3,總蓄水量16219萬m3。2010年全縣農田水利化程度達到75%,旱澇保收面積占了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的91%。

2.2 社會條件

縣境內有多家面條及面食加工企業,具有加工優質面條的傳統加工工藝,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及市場前景;全縣山區和半山區廣大的農民糧食大多依靠自給,小麥生產能為其提供糧食保障;充分利用山區和半山區勞力、土地、涼爽的氣候等資源優勢發展養殖業,小麥生產能為其提供精飼料;因地制宜發展小麥生產為提高祿豐縣面條及面食加工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為全縣粗放型的傳統農業向種養加綜合發展轉變奠定堅實基礎,促進全縣經濟協調發展。

3 小麥生產存在的問題

3.1 麥類種性退化快,良種覆蓋率低

據調查統計,目前祿豐縣種植的小麥多為76-6等一些老品種,而且品種多而雜,同一個品種,種植時間長,農戶連年自留種,加上天然混雜、機械混雜的原因,有些品種種性退化較快,抗性減弱,千粒重降低,品質下降。如黑井鎮、妥安鄉沿海一帶及恐龍山鎮,彩云鎮壩區,高溫逼熟現象較為突出,千粒重50g的品種,在類似這些地方種植,千粒重只有35g左右,加之群眾重大春、輕小春,購賣良種的積極性不高,一些優良品種推廣利用率較低,缺乏優良的當家品種。農業科技人員在新品種的試驗、篩選、示范、推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種種原因,收效甚微。

3.2 種植業結構調整使小麥面積逐年縮小并產生茬口矛盾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壩區經濟作物的發展面積逐年增大,蔬菜、冬玉米、冬馬鈴薯的發展取代了小麥種植,特別是以烤煙為代表的經濟作物發展與小麥的種植產生了茬口矛盾,占了大面積的良田良地。據統計,全縣2008年小麥種植面積達8533hm2,到2011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5447hm2。

3.3 務農人員減少,科技素質不高

在小麥種植面積大的地方,經濟相對落后,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經商、使務農的人逐漸減少,在家種田的多為婦女、兒童、老人,文化科技素質低下,科學種田水平相對較低,只能維持簡單的農業生產,加之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存在一些輕農意識,只注意抓政績工程,糧食生產很少有人過問,一年兩次的農業工作會議,有時也很少召開,農業生產只依靠農業部門去抓,而且還出現讓路現象,從而形成了廣種薄收的現象,經濟效益太低,生產水平難于提高。

3.4 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

目前小麥生產仍然是露天生產,受干旱及低溫等氣候影響,產量不高。祿豐縣種植小麥多為半山區、壩區田地,地勢差異大,加之農戶連年偏施氮肥,土壤板結,有機質明顯下降,肥力偏低,而小麥播種時,常遇干旱及低溫凍害,災害頻繁,形成出苗差,在出苗后又不能及時灌水施肥形成分蘗不足,成穗率降低等等,是影響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農田水利建設還需加強,全縣山區、半山區面積大,自然條件差,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特別是高產田較少,土地利用率極低,單位面積產出少,資源貧瘠,水利化程度低,有很多村組嚴重缺水,有效灌溉面積少,雨量分布不均,形成“下雨澇災,不下雨旱災”的局面。

3.5 形不成規?;?、產業化

到目前為止,全縣雖有幾家面食加工企業,但是帶動能力弱,發展非常緩慢,而且抵抗市場的風險不大,沒有形成規?;a,不能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在生產加工、市場銷售及資金投入、科技創新、信息網絡等方面不能做到有機結合,“公司+基地+農戶”種植模式只停留在口號上,根本沒有起步。導致小麥種植面積不穩定,而且有連年下降的趨勢,不能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目前小麥生產的主要用途還是局限于飼料。

3.6 城市建設用地,耕地減少

隨著各級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鎮變成了很大的建筑工地,都在施工,每年城鎮邊緣建設用地在不斷擴大,城鎮建設用地占據的是良田良地,都是肥力高、產出率高的田塊,雖然國家三令五申不能突破基本耕地面積的紅線,各級各部門在基本口糧田建設上做了極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致使好的良田良地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減少。

4 小麥產業發展對策

4.1 提高認識,穩定或擴大小麥種植面積

提高認識就是解決人的積極性問題,當前各級黨委政府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偏重于經濟作物、特別是烤煙生產,甚至有的時候烤煙生產就是農業生產,對糧食生產特別是小麥生產過問少,組織力度有所下降,影響了小麥生產的發展。小麥生產在全縣的糧食生產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應該穩定或擴大小麥種植面積,保障糧食安全。各級政府需加大糧食生產的領導力度,從大局出發,廣泛的宣傳發動,增加必要的投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因素,重新掀起廣大農戶的種糧積極性,才能更好的促使祿豐縣國家級小麥產業體系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從而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4.2 合理布局,推廣良種

針對全縣各地自然狀況、水利設施、氣候特點、土壤肥力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2~3個主推品種,東片:羅次壩子宜選用臨麥6號、宜麥1號、楚麥6、楚麥10、楚麥11號等品種。中片:金山、中村宜選用川麥107、楚麥6號。西片:一平浪、廣通宜選用川麥107、楚麥6號品種。工商部門、農業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市場管理,定期不定期對種子經銷商進行抽檢,盡量杜絕末經審定、產量不穩、帶病品種蔓延擴大,進一步提高小麥良種的推廣利用率,確保祿豐縣小麥產業增產增收。

4.3 改良土壤、測土配方、培肥地力

首先必須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大力提倡種植紫花苕,在水稻黃熟撤水曬田后及時播紫花苕45kg/hm2,在小麥播種前10~15d播犁,這樣既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又培肥了地力,其次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培肥地力、保障農業持續發展,增收節支。再次要積極動員農戶,大力積造農家肥或土雜肥,堅持每公頃田施農家肥或土雜肥22500~30000kg,進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為小麥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確保小麥產業增產增收增效。

4.4 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小麥產業的發展

小麥生產及產業的發展與加工企業(市場對原料的需求程度)、惠農政策、農業自然條件、市場因素、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等密切相關,一個穩定的良好的原料市場必能促進全縣小麥生產向規?;?、產業化方向發展,因此,引資建立祿豐縣自己的小麥或面食加工企業,以優質優價政策收購生產的小麥,切實保護農民的種麥利益,是祿豐縣小麥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

4.5 推廣科技措施發展小麥生產

1)選用良種。選用優質、高產、抗病的小麥良種是奪取小麥高產的前提條件。選品種一般應把握“三抗、三適”標準,“三抗”即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三適”即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適應當地栽培水平、適應本地目前的產量水平。通過祿豐縣多年的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宜選用高產抗病良種“云麥56、云麥57號、川麥107、楚麥6、楚麥10號、臨麥6號”等品種。

2)精細整地。在水稻乳熟期及時開溝排水,在水稻收割后及時翻犁,要求進行兩犁兩耙,墑面平整、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無根茬,做到田平、垡細、溝直、溝通、能排能灌。

3)藥劑拌種。多年來,祿豐縣在小麥種植中,存在著“重視小麥中后期病蟲防治、忽視小麥種植前病蟲預防”的習慣。對小麥進行藥劑拌種或包衣,對于預防土傳病害、種傳病害及地下害蟲、保證齊苗、壯苗有著重要意義。根據多年的試驗、示范結果表明,選用多菌靈或粉銹靈等殺菌劑拌種對于預防病蟲效果非常顯著。

4)適時、適量播種。根據上述主推品種的特征特性,結合祿豐縣的土壤氣候情況,1800m以下海拔地區適宜播期為10月20~25日,1800m以上海拔地區于10月下甸搶墑播種為宜。嚴格播種量,播種量在150~180kg/hm2,使麥田基本苗在210萬~240萬/hm2為宜,達成合理的群體結構。

5)堅持施用底肥。在翻犁前施22500~30000kg/hm2腐熟農家肥,堅持施用種肥尿素150/hm2,普鈣450~600kg/hm2或32%小麥配方肥(N∶P∶K=18∶9∶5)150~300kg/hm2作為底肥,沿播種溝撒施或施在種植墑面后,再蓋細碎農家肥、取溝蓋土,力求將種子蓋嚴,保證出苗整齊。

6)堅持規范化播種。釆用兩種方式播種:條播小麥宜釆用南北向開溝、理墑、宜用“九、八、五、三、十”播種規格,即9尺(3 m)開墑,8尺(2.7 m)墑面,播幅5寸(17 cm),行距3寸(10 cm),每墑種10行;分墑撒播宜用6尺(2 m)開墑,5尺(1.7 m)墑面,并做到墑平垡細,溝直溝通。

7)合理施肥、使用配方肥。小麥施肥主要有底肥(前以介紹)、追肥、補肥。拔節至孕穗期是小麥對肥吸收的高峰期,針對小麥在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情況,堅持“三主一輔”的原則,即以農家肥為主,施底肥為主,拔節肥重施為主,以化學肥料為輔,應早施分蘗肥,重施拔節肥,巧施穗肥。在小麥二葉一心時及時追施分蘗肥,施375~450kg/hm2施碳銨,或尿素150~180kg/hm2,或32%小麥配方肥300~450kg/hm2,在小麥6~7葉時重施拔節肥,施150~225kg/hm2尿素或32%小麥配方肥450~600kg/hm2。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小麥抽穗至乳熟期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600kg/hm2左右以提高千粒重。

8)科學管水。在播種時天旱土干,播種后要及時灌出苗水,在小麥6~7葉灌拔節水,在孕穗及抽穗時,根據土壤干燥情況及時灌孕穗水或抽穗水,在小麥抽穗后再灌一次灌漿水。

9)病蟲害綜合防治。重點搞好兩病一蟲即小麥銹病、白粉病、蚜蟲的監測及防治。①小麥銹病:用25%粉銹寧1500g/hm2或50%粉銹清1500ml/hm2,對水900kg/hm2噴霧,連續防治2~3次。②白粉病:用80%代森鋅900g/hm2,70%甲基托布津900g/hm2或用70%百凈清1500g/hm2,對水900kg/hm2噴霧。③蚜蟲:可用24%萬靈750g/hm2,30%滅蚜凈1500 g/hm2,20%蚍蟲啉150g/hm2,40%毒絲本600g/hm2,2.5%功夫或2.5%敵殺死750g/hm2,5%來福靈450g/hm2,對水750~900kg/hm2噴霧,連續防治2~3次。

5 適時收獲

小麥進入成熟期要做到九黃十收,選擇晴天,適時收獲,做到顆粒歸倉,豐產豐收。

總之,祿豐縣小麥產業的發展,要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優勢條件,從推廣良種、提高良種覆蓋率做起、到合理布局、穩定或擴大面積、測土配方、培肥地力,政府組織的多個部門綜合整治,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和生產自主權,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及市場規律,不能強迫命令,避免一哄而起,一刀切,應把工作重點放在土地的綜合整治及科技措施的推廣、技術培訓與引導,規劃布局、開拓市場和協調服務上來,綜合采取信息引導,科技服務,通過龍頭企業、政策推動、技術支撐、信息服務等措施,全面加以組織實施,可謂任重道遠。

因此,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展壯大小麥產業,提高小麥產量,是祿豐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需要解決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

猜你喜歡
祿豐縣全縣小麥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鄉村傳統風貌空間的變遷——基于祿豐縣嘰啦村的個案研究
哭娃小麥
四十年巨變數字看發展
云南祿豐縣鵝頭廠鐵礦成因及找礦前景
云南省祿豐縣人民醫院:藥房、藥品雙托管
金沙縣召開2014年全縣關工委工作推進會
祿豐縣某豬場豬有機磷中毒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