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飄逸的旋律 永恒的情歌

2011-05-03 02:26伊拉拉塔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

伊拉拉塔

摘 要:錫林郭勒短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利用現有文化藝術資源,組織專業人才和廣大音樂愛好者,挖掘和整理,研究與分析錫林郭勒短調民歌,為蒙古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錦上添花。

關鍵詞:錫林郭勒;短調民歌;頭韻

中圖分類號:J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114-01

蒙古族素有“馬背上的民族,音樂民族”之稱,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民歌成為蒙古族生活中的精神食糧。蒙古族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有:贊歌、宴歌、婚歌、情歌、牧歌、敘事歌、禮儀歌等等。

蒙古族民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也是蒙古族整個文學藝術的主流。他的民歌以“長調”、“短調”兩大體裁類型,生動地反映蒙古族人民的社會生活。

蒙古族短調民歌蒙語稱為“包古尼·道”。與長調民歌“烏日汀·道”相對而言,泛指那些曲調短小、易學易唱、具有鮮明節奏節拍的歌曲。從題材上,蒙古民歌可分為勞動歌曲、圖歷哆(歷史歌曲)、婚宴歌曲、愛情歌曲和其他生活歌曲等。其中宴歌內容豐富多彩,無論是重大的祭祀活動、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瑣事,在歌曲中都有所反映。歌詞一般要求諧頭聲,詞句章法嚴謹,善用比興,在修辭手法和抒情方式上,極富蒙古族民族特點。

錫林郭勒地區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核心地帶,這里除了有膾炙人口的長調歌曲外,還流傳著很多婦孺皆知的短調民歌。錫林郭勒短調民歌大多言簡意賅、優美樸實。它主要流傳于錫林郭勒盟北部地區,歌曲大部分是由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組成,節拍多數為2/4或4/4拍,其歌詞結構嚴謹,用語生動形象、富于抒情,多以比擬表達寓意。歌詞中的比喻往往和蒙古族人民生活和環境密切相關的山水、草木、飛禽、家畜等做喻體,尤其是用馬作比喻較多。

在舊社會,蒙古族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的禁錮之下,絲毫沒有婚姻自由,他們的純潔愛情往往遭到家庭或社會頑固勢力的無情摧殘。故舊社會的愛情歌曲,在蒙古民歌中不但比重很大而且優美動人、感人肺腑。其中大部分旋律委婉、深沉、純樸、簡練,從而充分表達了勞動人民勇于反抗封建社會的頑強意志,對忠貞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幸福日子的美好心愿。

飛速的棗紅馬a=F51

錫林郭勒民歌

xdc cbdtunbns xaxc xaxsctuxcd hgty y;y yug ;

騎 上我 的快駿馬

xdc cbdcn bns xac xcaxgtuxcd xgtuxchzgty y;yuzg;

順 著 那 山 谷跑 下來

xac c xcdvhc c cvgxacc cvh d aTYty yyY;YyYuaYlUxd

可 愛的 姑娘蘇布 達,

vhc c xcavhc c cvgxatuccvh d zgty y;yuzg; /

挑著木桶迎上 來。

1、騎上我的快駿馬,順著那山谷跑下來;

可愛的姑娘蘇布達,挑著木桶迎上來。

2、剪動雙耳的棗紅馬,圍著馬樁來打轉;

心上的姑娘蘇布達,哭哭啼啼心慌亂。

3、北邊大灘好草場,叫那馬群任意踩;

相愛的一對情人,毒辣的后娘是敵人.

4、后山腳下好牧場,讓那羊群任意踩;

相親相愛的情人,狠毒的后娘設障礙。

5、就說馬兒千萬匹,豈能吃盡沃草呢?

后娘的手段再毒辣,還能把我們難住嗎?

6、就說羊群漫如海,還能把草場吃光嗎?

后娘的心腸再狠毒,還能把我們拆散嗎?

這是一首流行于錫林郭勒地區的愛情短調歌曲。這首歌曲通過描述可愛輕快的棗紅馬為了在草原上自由奔跑,不滿他人的束縛,在馬樁上不停打轉的急躁情景,生動地比喻叫做蘇布達的一位美麗善良的草原姑娘痛恨其后娘干涉她與心上人之間的美好婚姻的惡毒行為,披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大眾打破舊社會制度的勇氣。因此這首短調民歌堪稱為當時蒙古地區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首短調民歌由上下兩個樂句結構,其中,上下兩個樂句同樣結束在調式主音g上,構成八度音的對應關系,更加突出了徵調式的音樂色彩。曲子結構簡短,節奏歡快,xscxcdh及xacxcaxgxcd的四五度音程跳進及xgxchzgty y;yuzg;的下行大跳的旋律音程使歌曲富有了清穎、輕快的活躍感,曲子中第一、二樂節開頭的xAcbAbnAxAxcA節奏使旋律得到一種動力,刻畫了一對青年急切等待對方到來的心里活動。歌曲的結束呼應第一、二樂節的結束音,同樣落在調式主音g上,更加貼切地刻畫了草原年輕人執著的愛情,與封建勢力勇敢斗爭的堅強意志。這首民歌的六段歌詞分別采用了詞律“蘇”、“烏”、“阿”、“灰”、“錫”、“灰”等諧頭韻和襯詞“嘿”的腳韻,展現了蒙古語詩詞的特征與魅力,并以朗朗上口的語言贊頌了一對蒙古青年對愛情的忠誠與執著。

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孕育了纏綿開闊的長調民歌,還流傳著無數輕巧、歡快的短調民歌。這一段段優美深沉抑或輕巧歡快的旋律包涵著草原人民每一階段生活歷程的奮斗意志和聰明才智。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錫林郭勒短調民歌的挖掘、整理和分析研究工作。即依靠當今先進的傳媒技術和新一代蒙古族青少年具備蒙、漢、英三種語言,文字的絕好文化素養的條件,及利用蒙古族短調民歌通俗易學的音樂特點,使更多優美、動聽的草原歌聲傳送到世界聽眾的耳旁,使其更多欣賞草原歌曲、了解草原的音樂文化。

參考文獻:

[1]李寶珠,木蘭,呂宏久.各族民間歌曲選[M].遠方出版社,2002.

[2]烏蘭杰.蒙古族古代音樂舞蹈初探[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3]呼格吉勒圖.蒙古族音樂史[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

[4]巴雅爾.蒙古秘史[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