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孤獨感的影響變量及應對與干預

2011-05-03 02:26吳芳余海軍
關鍵詞:孤獨感大學生

吳芳 余海軍

摘 要:隨著孤獨感相關研究的深入,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內外學者就大學生孤獨感這一主題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整理和分析現有實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學生孤獨感的應對與干預策略,并就現有研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價和展望。

關鍵詞:孤獨感;大學生;影響變量;應對與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190-03

一、引言

孤獨感是一種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體驗。每個人都有可能與它不期而遇。盡管它在人群中那么常見,但直到上個世紀中后期,國外的心理學家才開始著手對孤獨感進行研究。在國外早期的研究中,兒童和老人的孤獨問題得到了比較多的關注。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領域的拓展,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外研究者曾報告,有四分之三的大學新生自我報告有不同程度的孤獨體驗(Cutrona,1982)。駱光林等人1999年對991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經?;蚺紶柛械焦陋毜膶W生比例更是高達83.9%。孟晉(2002)對533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后發現,有28.7%和17.1%的大學生實際處于高于一般人的情緒孤立和社交孤立狀況中,處于嚴重情緒孤立和社交孤立狀況的大學生分別占13.3%和3.9%。面對大學生群體中孤獨感如此高發的勢頭,加大對大學生群體孤獨感的研究,幫助這個群體更好的應對孤獨,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

二、孤獨感的定義

雖然“孤獨”一詞時常掛在我們嘴邊,甚至一度成為年輕人當中的流行語,但要對“孤獨”這個概念進行明確的界定卻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研究者對于孤獨有著不同的定義。在Schmit(1983)看來孤獨是由個體感受到他所擁有的人際關系與希望的人際關系之間的不一致而導致的。Williams(1983)將孤獨感定義的關注點放在了親密人際關系的需要上,因此孤獨是指個體感到需要或不滿意親密人際關系時感受到的一種痛苦體驗。Woodward(1990)則認為孤獨是指個人感到孤立和疏遠,缺乏與重要的人、事、物的聯系。

中國學者也提出了對于孤獨的不同定義。黃希庭(2004)將孤獨定義為一種負向的情緒體驗,是個體渴望人際交往和親密關系卻又無法滿足,而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岑國楨(1996)認為孤獨是個體在人際關系中未能滿足自己的社會期望,在主觀上產生的被忽視、被遺忘、被他人認為是無足輕重的感受,從而引發的一種消極心理狀態。李傳銀和許燕(1999)認為孤獨是當個人感覺到缺乏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自己對交往的渴望與實際的交往水平產生差距時而引起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或體驗,常伴有寂寞、孤立、無助,郁悶等不良情緒反應和難耐的精神空落感。

盡管上述定義不盡相同,但其中還是包含一些共同點。第一,孤獨源自于社交不足與人際關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際關系中才會產生;第二,孤獨是一種主觀體驗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觀的社交孤立狀態,一個人可在漫長的獨處中毫無孤獨感,也可在眾人環繞中仍深感孤獨;第三,孤獨體驗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三、大學生孤獨感的影響變量

國內外對于大學生孤獨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孤獨感與有關變量的關系和其自身的結構方面。在與大學生孤獨感有關的變量方面,大家感興趣的主要是諸如性別、年級、學歷層次、生源地、學科類別的背景變量和諸如自尊水平、社會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變量。

有關的背景變量

性別變量是研究者們最感興趣的,但對此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結論并不統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孟晉,2002;余苗梓等,2007)表明,男生的孤獨程度顯著高于女生。而李傳銀(2000)的研究結論剛好相反,認為女生的孤獨程度比男生強烈。蔣艷菊等( 2005)的研究表明,大學男生在人際孤獨感、社會孤獨感以及孤獨感總分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大學女生,在自我孤獨感維度上的得分卻顯著低于大學女生,男女大學生在發展孤獨感上的得分差異不顯著。駱光林等(1999)的研究則認為性別與孤獨沒有顯著關系。

對于大學生孤獨感與年級的關系,研究者的結論之間也存在著很大分歧。蔣艷菊等(2005)的研究結論是大學生的孤獨感在不同年級存在著顯著差異。在社會孤獨感、人際孤獨感、自我孤獨感、發展孤獨感及其孤獨感總分方面,呈現出了彼此不同的差異。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并未發現年級與孤獨的顯著差異,特別是大學新生的孤獨程度與其他年級學生無顯著差異(孟晉,2002;余苗梓等,2007),這與李傳銀(200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駱光林等(1999)的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經常產生孤獨的比例基本上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遞增,而二、三年級相差不大。

對于大學生的孤獨感與學歷層次的關系,研究結論趨于一致。駱光林等(1999)的研究表明,??粕洺.a生孤獨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孤獨感與學生類別存在顯著關系。而蔣艷菊等人(2005)發現,在孤獨感的總分及各個維度上,??粕墓陋毟畜w驗都高于本科生,而且在社會孤獨感、發展孤獨感和孤獨感總分方面,兩個學歷層次之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

對于大學生孤獨感與生源地的關系,研究結論又呈現出了多樣化的情景。駱光林等(1999)的研究結論是大學生的孤獨感與生源地沒有顯著性關系,這與蔣艷菊等人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而李傳銀(2000)的調查結果卻表明大學生孤獨感在生源地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對于大學生孤獨感與學科類別的關系,研究結論也存在著差異。孟晉(2002)的調查發現,學科與孤獨沒有顯著關系,但理科男生的情緒孤獨顯著高于文科男生。蔣艷菊等(2005)的研究發現,雖然文科、理工科、醫學之間差別不顯著,但體育藝術與文科、理工科、醫學之間的差別非常顯著。

有關的心理變量

自我價值感是自我系統的核心因素,對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許多研究表明了自我價值感對個體孤獨的影響作用。劉婭俐(1995)使用UCLA量表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自尊與孤獨感的研究,其結論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獨感”。王曉剛等人(2006)用青少年自我價值感量表和狀態與特質孤獨量表,研究了大學生孤獨感與自我價值感的關系,結果表明大學生自我價值感與孤獨具有顯著的負相關。上述結果說明,個體較低的自尊和自我評價經常對建立和維持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產生消極影響,使個體對人際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難以滿足,從而產生孤獨感。而孤獨者又可能因為自己缺乏人際關系渴望一種歸屬關系而降低了自我價值感。

孤獨的大學生往往會社交不足,而社會支持對于他們改變這種狀況有著重要作用。關于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研究發現(Weiss et al.,2000),社會支持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在對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中亦是如此,總體而言,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大學生孤獨感體驗越少(譚雪晴,2008)。國內的研究者(李娟等,2002)還進一步發現,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觀支持更有意義。因為雖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觀支持,但是感受到的支持確是心理的現實,而正是心理的現實作為實際的變量影響人的行為和發展。

自我暴露是個體與他人交往時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實展示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思想的過程。研究者很早就開始關注這個概念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Chelune等以150名未婚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發現,中等且適度的暴露者與過高或過低的暴露者相比,較少體驗到孤獨感。Wei等(2005)的一項縱向研究也發現,具有高回避依戀水平的大學新生如能適當的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和痛苦,則有機會減少孤獨感和抑郁的發生率。但李林英和陳會昌(2004)的研究結果則認為大學生的自我表露程度與孤獨感呈顯著的負相關,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獨感體驗更強烈。余苗梓等(2007)的研究結果與李林英的研究較為一致,自我表露與孤獨感存在負相關,同時他們還發現自我表露不僅自身可以影響孤獨感,還可以通過積極應對和社會支持等中介變量對孤獨感產生影響。

盡管不同的心理學派對于人格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心理學界基本公認人格是個體心理結構中最穩定的成分。對于這種穩定的成分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研究者們也進行了研究。譚雪晴(2008)對281名貧困女大學生和145名非貧困女大學生的對比調查發現,大學生孤獨感與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等人格特質顯著相關,但相關方向并不一致。孤獨感與內外向顯著負相關,而與精神質、神經質顯著正相關。在對完美主義人格特質與大學生孤獨感的關系的研究中,許建等人(2007)采用FMPS完美主義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作為工具,發現不同孤獨水平的大學生在擔心錯誤維度和完美主義總分上都存在顯著差異和顯著的相關,完美主義量表的擔心錯誤維度對孤獨有非常顯著的預測作用。

孤獨感通常被視為一種不良的情緒、認知體驗,因此研究者也很容易將它與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變量聯系起來。研究者們對此也開展了較多的研究。Weeks等人(1980)的研究發現大學生的孤獨和抑郁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一些研究者發現特質孤獨與抑郁呈負相關(Gerson & Perlman,1979),一些研究者發現孤獨與抑郁呈典型正相關(李彥章&魏世平,2009),而另一些研究者則發現孤獨和抑郁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并不總是呈正相關關系,抑郁只與狀態與特質孤獨量表中的情感因子有較明顯的正相關,而與其他因子的關系不明確(王希林等,2000)。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各個因子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指標,研究者發現孤獨與SCL-90各因子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顯著正相關,而其中人際敏感、抑郁、偏執、精神病性與孤獨的相關都極為顯著(李林英&陳會昌,2004b)。

四、大學生孤獨感的應對與干預

隨著對孤獨感研究的深入,個體如何應對孤獨感以及他人如何對孤獨感進行干預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Rubenstein和Shaver在1982年編制了孤獨應對策略量表。他們將孤獨感應對分為反復思考和回避應對(RPA)、情緒表達和社會應對(EES)、建設性主動應對(CA)三種主要的方式。反復思考和回避應對主要指停留在一些不利于孤獨感消除的消極想法上,壓抑、回避的消極應對策略,表現為精神封閉、想難過的事、放棄、選擇獨處、煙酒解悶、睡得更多、吃得更多或吃零食等;情緒表達和社會應對主要是指個體自己或通過其他社會網絡來表達、宣泄、派遣孤獨感的一種應對策略,包括想念讓自己欣慰的愛人或朋友、向親朋傾訴自己的孤獨感、想想自己的優點好處、通過哭泣、購物等方式來宣泄情緒等;建設性主動應對主要是指個體努力尋找嘗試應對孤獨的方法,采取主動的應對策略,表現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人討論自己孤獨原因和找對策、列一些能夠幫助自己擺脫孤獨感的活動計劃等。鄧麗芳等人(2007)在對大學生孤獨感、應對策略與氣質類型的關系的研究中使用了該量表,并發現大學生在孤獨感應對策略方面存在著性別、城鄉、專業的差異。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傾向于使用有利于孤獨感消除的EES和CA應對策略,城市生源的大學生在孤獨感應對方面有較好的應對,而農村生源的大學生采取的方式少而且被動,與文史類大學生相比,理工類大學生較少使用EES和CA來應對孤獨感?;谘芯肯嚓P的研究數據,鄧麗芳等認為使用EES、CA策略應對孤獨感有助于孤獨感的減輕和改善,被動、回避的RPA應對策略則會使孤獨感有增無減。常若松等人(2007)所做的大學生孤獨感狀況及其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則發現不同孤獨感程度的大學生其應對方式有所不同,低孤獨感的大學生當遇到某種應激時,大多采用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

在孤獨感的干預方面,Peplau和Perlman(1982)認為,孤獨的干預應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改變個體的現實人際關系;二是調整個體的社交期望水平;三是改變不良的應對方式,如增加交往的主動性等。Murphy和Kupshik(1992)就曾用社交技能訓練、角色扮演等技術幫助孤獨的人提高社交水平,改善人際關系。在國內,李傳銀(2003)就曾采用社交技能訓練、自信訓練、認知調節等方式對12名孤獨程度高的大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團體心理咨詢,結果表明,團體咨詢顯著減緩了大學生的孤獨情緒,提高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現有研究的局限與展望

幾十年以來,國內外的心理學家對大學生的孤獨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讓我們對于大學生孤獨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但縱觀現有的研究,也存在著一些局限,主要表現為尚缺乏測量大學生孤獨感的本土化專門化量表,對大學生孤獨感干預的研究仍很匱乏。

現有的大學生孤獨感研究大多采用國外編制或修訂過的孤獨感量表來進行孤獨感的測量。運用這些量表來對我國大學生孤獨感進行研究的時候,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這些量表是否真的適合大學生群體,另一個是這些量表是否真的適合生活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群體。在運用這些量表對中國大學生孤獨感進行研究時,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編制真正適合中國大學生群體并且信效度良好的孤獨感測量工具,將更有助于我國該領域研究的深入以及跨文化比較的進行。

盡管孤獨感對個體具有一定積極的作用,但對于當事人而言,體驗到的更多的還是它的一些消極方面。因此絕大多數大學生還是希望能盡快擺脫這種負面情緒和體驗,走出這種不佳的狀態。但目前對大學生孤獨感干預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都還比較少。這種需求與現狀的矛盾提示著廣大研究者應加強自我應對、他人干預方面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轉化到具體的咨詢和治療實踐中。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研究者已經注意到了上述問題,已經或者正在通過自己的研究彌補上述不足。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諸如大學生孤獨感與網絡的關系等新的課題也進入到了研究者的視野之中。

參考文獻:

[1]Chelune,G.J.Sultan,F.E.&Williams;,C.L.Loneliness,self-disclosure,and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0.

[2]Weeks,D.G.Michela,J.L.Peplau,L.A.&Bragg;,M.E.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

[3]Williams,E.G.Adolescent loneliness.Adolescence,1983:51-66.

[4]Woodward,J.C.&Kalyan-Masih;,V.Lonelin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gnitive styles of the gifted rural adolescent. Adolescence,1990:977-988.

[5]Jackson,T.Soderlind,A.&Weiss;,K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as predictors of future loneliness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28(5):463-470.

[6]常若松,王瑜,熊亞剛.大學生孤獨感狀況及其應對方式特點的調查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0(5):57-59.

[7]鄧麗芳,王瑞&鄭日昌.大學生孤獨感、應對策略與氣質類型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7,5(2):120-126.

[8]蔣艷菊,李藝敏,李新旺.大學生孤獨感結構特點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3):690-693.

[9]李傳銀.549名大學生孤獨心理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6):429-430.

[10]李林英&陳會昌.大學生自我表露與人格特征、孤獨及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3).

[11]李彥章,魏世平.大學生孤獨特點與抑郁、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9,18(4).

[12]劉婭俐.孤獨與自尊、抑郁的相關初探[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03):115-116.

[13]駱光林,阮俊華.大學生孤獨心理的調查與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1999,26(3): 112-115.

[14]孟晉.533名大學生孤獨感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10(2):113-116.

[15]譚雪晴.貧困女大學生孤獨感特點及其與人格、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2,(11):86-89.

[16]王東,朱孔美.大學生孤獨、抑郁情緒狀況及其相互關系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03,15(1): 18-20.

[17]王希林,任桂英,趙曉明.孤獨、抑郁情緒及其相互關系探討[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6).

[18]王曉剛,陳桃林,蔣燦,陳卓.大學生孤獨與自我價值感的關系初探[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6):622-623.

猜你喜歡
孤獨感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大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人際信任對孤獨感的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孤獨感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大學生孤獨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