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之后

2011-05-14 08:25陶杰
雜文選刊 2011年9期
關鍵詞:紳士希拉里傳統

陶杰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一直被外界批評像個男人多于女人,很少穿裙子,經常穿褲子,連最起碼的花架子也不想裝。

但位高權重的“母大蟲”,并非市井猜測的那樣,是一個權力欲旺盛的“超齡中女”。她聲稱,如果奧巴馬競選連任成功,自己也不會繼續擔任國務卿,退休之后,只想閱讀寫作,或許教書,理由是她依然對很多事情抱有興趣,只想旅行,而不是動輒幾百人簇擁的出巡。

身為政客,會否說出自己心里話,當然有所保留。但有趣的是,不獨希拉里,德國總理默克爾,外訪也只住普通客房,寓所更是“家徒四壁”,電話放在地上,跟一間“80后”的青年宿舍一樣簡樸。沒有人認為她矯情造作,而希拉里這番話,也不像是為了表示自己清高的“歸去來兮辭”。在西方,向往樸素清閑的退休生活,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國情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對女人嚴加防范。譬如女性在一個行業里,才干出色,中文有一句現成的成語標簽,叫做“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的大前提,是“不讓”兩字,男人是女人冒升的天然阻力,女性要在男權社會中殺出一條血路,即使名列殿堂,以本國各行業名冊的排名習慣,一個“女同志”,在名字之后,必然加一個括號,注明是“女”。這種特別的標簽就很奇怪。白宮的網頁,列明內閣官員,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國防部長蓋茨,卻從來沒有“國務卿希拉里(女)”。

美國開國之初,自稱新英格蘭,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等人,雖然宣布脫離英國殖民地,實際上繼承英國文化,皆奉英國的紳士傳統為典范。早在十八世紀,“紳士”二字尚未完全脫離古代的騎士,紳士的個人修行,遠遠不及一百年后進入現代都市生活之后那樣繁復嚴謹,但其宗旨之一是追求田園耕讀之樂。巧的是,這一理想,其實與中國士大夫傳統很相似,然而,在大西洋兩岸可以實現,但在中國早成絕唱。

把Gentleman翻譯為紳士,極為巧妙。中國傳統有“士”,但士爭著要做官,寒窗苦讀十載,熬成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干癟小老頭,即使當了官,在皇帝跟前,也改不了一副奴相;不做奴才也可以,青筋爆現犯顏直諫,“士可殺不可辱”,充滿悲情。好不容易在官場捱出頭,告老還鄉,但絕無享清福的可能:興建祠堂,光耀門楣,鄉民往來巴結,漸漸就當上鄉事主管,又鉆進了另一個“小朝廷”。

享清福?也可以,但身邊沒有錢,請不起一兩個仆人,只能住破房子,南宋文武雙全的大才子辛棄疾,也身陷困頓:“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薄怯绣X,有間鄉間別墅,平時種花、打鐵、養魚、修理房舍,教幾個蒙童念字讀書,的確不失為人間樂事。偏偏鄉紳,沒有“士”的格調;士大夫,又沒有鄉紳的身家,即使清雅如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的主人,關起門來依然是堂堂一家之主,妻妾奴仆成群,何曾能活出自我?“紳士”的理想,遂在中國破滅。

古代歐洲,從政多為貴族,但貴族與國王分權,沒有動不動就殺頭的風險。退出政壇,回到鄉下:古堡、農田、畜牧的收入,也足夠維持下半生,完全依自己的興趣(Hobby)過活。除了騎馬、狩獵、打球、飲宴、繪畫、聽音樂,喜歡鉆研知識的也大有人在,結果是業余學者眾多,形成智庫,譬如英國的皇家學院。

眾多退居鄉間的紳士,以個人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整個社會對科學的追求、制度的改變、品位的提高,這一紳士傳統,越過大西洋,依然運行流暢:華盛頓親手打理農莊,富蘭克林本身是科學家,杰斐遜自己是翻譯、園丁、建筑師,還拉得一手小提琴。美國是崇尚人人平等的國家,但心里清楚:人性有美丑善惡,人品有賢愚優劣,人格有高尚下流之分,紳士即奉行人格修煉的精神貴族,而樸實的鄉間生活,身體力行,是杜絕丑惡鄙俗(Vulgarity)的最有效方法。

高官退休,戀棧權位,對紳士來說,即為Vulgarity,斷斷容不下。丘吉爾退休后在家寫作,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羅斯福設立了鄉間別墅戴維營,卡特退位后去種花生,小布什一放假就當牛仔?,F在到了希拉里,雖然是個女人,也說自己退休想閱讀寫作,教書旅行,與紳士治國一脈相承,誰又能質疑她嘴巴說想退,其實是想搞垂簾聽政?

【原載2011年第9期《南風窗》標題有改動】

陶杰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一直被外界批評像個男人多于女人,很少穿裙子,經常穿褲子,連最起碼的花架子也不想裝。

但位高權重的“母大蟲”,并非市井猜測的那樣,是一個權力欲旺盛的“超齡中女”。她聲稱,如果奧巴馬競選連任成功,自己也不會繼續擔任國務卿,退休之后,只想閱讀寫作,或許教書,理由是她依然對很多事情抱有興趣,只想旅行,而不是動輒幾百人簇擁的出巡。

身為政客,會否說出自己心里話,當然有所保留。但有趣的是,不獨希拉里,德國總理默克爾,外訪也只住普通客房,寓所更是“家徒四壁”,電話放在地上,跟一間“80后”的青年宿舍一樣簡樸。沒有人認為她矯情造作,而希拉里這番話,也不像是為了表示自己清高的“歸去來兮辭”。在西方,向往樸素清閑的退休生活,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國情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對女人嚴加防范。譬如女性在一個行業里,才干出色,中文有一句現成的成語標簽,叫做“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的大前提,是“不讓”兩字,男人是女人冒升的天然阻力,女性要在男權社會中殺出一條血路,即使名列殿堂,以本國各行業名冊的排名習慣,一個“女同志”,在名字之后,必然加一個括號,注明是“女”。這種特別的標簽就很奇怪。白宮的網頁,列明內閣官員,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國防部長蓋茨,卻從來沒有“國務卿希拉里(女)”。

美國開國之初,自稱新英格蘭,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等人,雖然宣布脫離英國殖民地,實際上繼承英國文化,皆奉英國的紳士傳統為典范。早在十八世紀,“紳士”二字尚未完全脫離古代的騎士,紳士的個人修行,遠遠不及一百年后進入現代都市生活之后那樣繁復嚴謹,但其宗旨之一是追求田園耕讀之樂。巧的是,這一理想,其實與中國士大夫傳統很相似,然而,在大西洋兩岸可以實現,但在中國早成絕唱。

把Gentleman翻譯為紳士,極為巧妙。中國傳統有“士”,但士爭著要做官,寒窗苦讀十載,熬成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干癟小老頭,即使當了官,在皇帝跟前,也改不了一副奴相;不做奴才也可以,青筋爆現犯顏直諫,“士可殺不可辱”,充滿悲情。好不容易在官場捱出頭,告老還鄉,但絕無享清福的可能:興建祠堂,光耀門楣,鄉民往來巴結,漸漸就當上鄉事主管,又鉆進了另一個“小朝廷”。

享清福?也可以,但身邊沒有錢,請不起一兩個仆人,只能住破房子,南宋文武雙全的大才子辛棄疾,也身陷困頓:“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薄怯绣X,有間鄉間別墅,平時種花、打鐵、養魚、修理房舍,教幾個蒙童念字讀書,的確不失為人間樂事。偏偏鄉紳,沒有“士”的格調;士大夫,又沒有鄉紳的身家,即使清雅如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的主人,關起門來依然是堂堂一家之主,妻妾奴仆成群,何曾能活出自我?“紳士”的理想,遂在中國破滅。

古代歐洲,從政多為貴族,但貴族與國王分權,沒有動不動就殺頭的風險。退出政壇,回到鄉下:古堡、農田、畜牧的收入,也足夠維持下半生,完全依自己的興趣(Hobby)過活。除了騎馬、狩獵、打球、飲宴、繪畫、聽音樂,喜歡鉆研知識的也大有人在,結果是業余學者眾多,形成智庫,譬如英國的皇家學院。

眾多退居鄉間的紳士,以個人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整個社會對科學的追求、制度的改變、品位的提高,這一紳士傳統,越過大西洋,依然運行流暢:華盛頓親手打理農莊,富蘭克林本身是科學家,杰斐遜自己是翻譯、園丁、建筑師,還拉得一手小提琴。美國是崇尚人人平等的國家,但心里清楚:人性有美丑善惡,人品有賢愚優劣,人格有高尚下流之分,紳士即奉行人格修煉的精神貴族,而樸實的鄉間生活,身體力行,是杜絕丑惡鄙俗(Vulgarity)的最有效方法。

高官退休,戀棧權位,對紳士來說,即為Vulgarity,斷斷容不下。丘吉爾退休后在家寫作,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羅斯福設立了鄉間別墅戴維營,卡特退位后去種花生,小布什一放假就當牛仔?,F在到了希拉里,雖然是個女人,也說自己退休想閱讀寫作,教書旅行,與紳士治國一脈相承,誰又能質疑她嘴巴說想退,其實是想搞垂簾聽政?

【原載2011年第9期《南風窗》標題有改動】

猜你喜歡
紳士希拉里傳統
變色啦!
少年力斗傳統
參考譯文
紳士的衣櫥(A)
像紳士一樣等4則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實力”外交
清明節的傳統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8期)2008-1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