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資源安全現狀與主要存在問題分析

2011-06-13 02:25酈建強王建生
中國水利 2011年23期
關鍵詞:狀況水資源

酈建強,王建生,顏 勇

(1.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100120,北京;2.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10029,南京;3.水利部水資源司,100053,北京)

一、水資源安全與水資源安全評價

水資源安全狀況是以水資源系統的狀態穩定和功能健全為標志的。狀態穩定就是水資源系統內部結構完整、能保持水循環系統的連續與穩定,系統組成各要素間的物質遷移、交換、積累以及能量轉化、釋放等遵循一定的程式,并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功能健全是水資源所具有的各項功能正常發揮作用,系統所具有的性能得以保持,系統所具有的抗拒變化和干擾以及自我修復的能力能基本維系。

水資源安全狀況不僅與水資源自身條件及承載狀況有關,還與水環境承載狀況、水生態安全狀況及經濟社會供水的保障狀況有關。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是在現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評價、水環境承載狀況評價、水生態安全狀況評價以及供水保障狀況評價的基礎上,以水資源二級區為單元,對全國的水資源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用以客觀準確地把握我國水資源的整體形勢,找準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開發、有效保護和綜合管理,以及水資源—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系統的協同發展奠定基礎。

二、水資源水環境與水生態現狀

1.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稟賦條件

(1)水資源稟賦條件

我國東部、南部和西南大部分地區受季風影響,氣候濕潤,降水豐沛,而西北內陸地區則干旱少雨;同時我國南北跨度大,夏季季風影響的頻次、程度和范圍由南向北顯著遞減,南北方氣候也存在較大差異。降水是水資源的總補給來源,多年平均400 mm和800 mm年降水量等值線將我國明顯分為三大塊區域,400mm等值線以西以北地區為干旱區,800 mm等值線以東以南地區為濕潤區,400~800 mm之間的地區為半濕潤區。全國降水量小于400mm地區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2.2%,降水量僅占全國的11.1%;降水量400~800 mm之間的地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7.5%,降水量占全國的23.5%;降水量大于800 mm的地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30.3%,降水量卻占全國的65.4%。

水資源量受降水、地形、地質、土壤植被以及人類活動等條件的綜合影響,全國多年平均年產水模數約為 30萬m3/km2,其中山丘區為37萬m3/km2,平原區為11萬m3/km2。產水模數地區分布的特點: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沿海地區大多大于90萬m3/km2,西北內陸地區小于 10萬m3/km2,東北和華北地區 20萬m3/km2左右,南方及西南地區50萬~80萬m3/km2。

我國水資源條件的地區差異很大,南方地區降水量大,氣候濕潤,水資源量豐沛,水資源量的年際年內變化較小,是我國水資源稟賦條件最好的地區?;春訁^地處我國南北方的過渡地區,松花江區蒸發量較小,下墊面產水條件較好,這兩地區是我國水資源稟賦條件較好的地區。遼河、海河和黃河區降水量較小,產水條件也不好,水資源的豐枯變化大,是我國水資源稟賦條件較差的地區。西北內陸河地區(額爾齊斯河、伊犁河等跨界河流除外)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也是我國水資源稟賦條件最差的地區。

(2)生態環境稟賦條件

①天然水化學狀況

受降水及地理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礦化度及總硬度總體趨勢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黃河中上游、河西內陸河及內蒙古高原等地區是礦化度較高的地區,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及黃河內流區與中游的局部地區是高礦化度地區。地下水高礦化度的地區也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河地區,黃河與海河區也有高礦化度地下水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良好,水化學類型屬重碳酸鹽類;富含硫酸鹽和氯化鹽等水質較差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西北諸河、海河和黃河流域部分地區。

②天然水生態狀況

我國天然水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占全國面積的70%左右,大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這些地區氣候干旱,地形復雜,土壤植被結構簡單,系統保持穩定和抗干擾的能力較差,受自然條件變化和水循環等外界壓力的影響,造成河流內陸化、湖泊萎縮、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侵蝕、植被退化等與水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

西北內陸河區降水量小,蒸發能力強,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各自獨立的內陸河的水系多以耗盡水量為最終歸宿,缺乏大范圍的以水為載體的物質交換能力和抗干擾能力。這一區域由荒漠、草原與綠洲單一的生態景觀構成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維持著脆弱的生態平衡,受外界條件變化的影響,極易造成生態環境不可逆的退化和破壞,是我國生態系統最脆弱的地區。

黃土高原區氣候較干燥,黃土層深厚,保水能力差,土壤侵蝕與水土流失嚴重,不利于植物生長,植被覆蓋率低,是我國生態脆弱的地區之一。內蒙古高原等以草原景觀為主的地區,降水量小,水資源缺乏,河流短小,水循環和交換能力弱,加之氣溫低、氣候條件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長,對外界環境變化十分敏感,脆弱的生態景觀承受著退化和衰減的威脅。

西南山區地勢陡峭,河谷深切,地形起伏坡度大,土層瘠薄,水土流失嚴重,植物生長環境惡劣,植被穩定性差。有些石灰巖山區巖溶發育,石漠化發展趨勢明顯;由于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環境地質災害發生頻繁,生態環境極易遭受災難性的破壞。

青藏高原高寒地區自然環境獨特,生存條件惡劣,僅稀疏生長一些苔蘚、地衣等低等藻類植物,生態環境自我修復能力極低,是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地區。

我國東部與南部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大,氣候濕潤,水資源豐沛,其生態環境系統的結構復雜,功能健全,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自我修復能力,水生態環境優越。

2.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壓力狀況

(1)水資源壓力狀況

水資源壓力綜合反映水資源與人口、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匹配關系和協調程度,用以衡量和判別水資源對人口、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撐保障作用與制約影響。

海河區、淮河區、遼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及西北諸河的河西內陸河等地區,水資源壓力狀況在全國屬最差和差的地區,水資源壓力影響十分突出,這些地區約占全國面積的20%,人口、GDP、耕地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分別占全國的37%、38%、39%和46%,而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7%,現狀用水量占全國的29%,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32m3,為全國平均數的25%,畝均水資源量355m3,為全國平均數的23%,是我國水資源最緊缺、承載負擔最沉重的地區。

西部欠發達地區,主要包括長江上游地區(不包括支流)、珠江上游、西南諸河及西北諸河的大部分地區(除河西、吐哈盆地、天山北麓外),則是我國現狀水資源壓力影響最小的地區,這些地區約占全國面積的38%,人口、GDP、耕地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分別占全國的11%、6%、13%和10%,而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39%,現狀用水量占全國的15%,用水效率不高。

我國其他地區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匹配,土地面積、人口、GDP、耕地面積和有效灌溉面積分別占全國的38%、51%、56%、48%和44%,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54%,現狀用水量占全國的57%,用水水平與效率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2)水環境壓力狀況

全國現狀點源和面源合計的COD入河量為2034萬t,氨氮入河量為173萬t,單位地表水資源量容納的COD和氨氮入河量分別為762 t/m3和65 t/m3。海河、遼河、淮河和黃河四區,單位地表水資源量容納的COD和氨氮的平均入河量分別為2496 t/m3和298 t/m3,其中海河區分別高達 7801 t/m3和681 t/m3,是水環境壓力最大的地區。松花江、長江和珠江三區,單位地表水資源量容納的COD和氨氮的入河量與全國的平均值相當,水環境壓力較小。東南諸河、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三區,單位地表水資源量容納的COD和氨氮的入河量約為全國平均值的10%~50%。其中西南諸河區由于地表水資源量大,單位水量COD和氨氮的入河量分別為全國平均值的9%和18%,是水環境壓力最小的地區。西北諸河區COD和氨氮的入河量占排放量的比例分別為5%和7%,小于全國的平均值22%和20%,是水環境壓力較小的地區。

(3)水生態壓力狀況

根據對全國及主要流域水系經濟社會耗用水量與余留在地表及地下水體中水量的分析計算,全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7718億m3(不含港澳臺),入境水量214億m3,現狀總用水量5696億m3,相應消耗的水量3172億m3,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24760億m3,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達88.6%,總體上生態環境用水狀況是較好的。

不同流域與區域的差異很大。海河流域和河西內陸河因水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用水被嚴重擠占,現狀有少量的外流域調水,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仍不足20%,是水生態狀況最差、水生態壓力最大的地區。灤河、徒駭馬頰河、天山北麓和吐哈盆地,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為20%~40%,水生態問題較嚴重,是水生態壓力較大的地區。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為40%~60%的有遼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山東半島和塔里木河等,這些地區水生態狀況較差,水生態壓力屬中等狀況。

松花江流域、內蒙古內陸河和西北跨界河流,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為70%~90%,水生態壓力也較小。南方地區和東北跨界河流,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大于90%,水生態壓力小。

3.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狀況

(1)水資源承載狀況

水資源承載狀況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水資源承載能力有關。全國水資源支撐能力與負荷狀況可分為5種類型:一是水資源過度開發、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海河區、西遼河及渾太河、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區間及龍門以下地區,以及西北諸河的河西內陸河、吐哈盆地、天山北麓、塔里木河等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達70%以上。二是水資源承載能力已接近飽和的地區,基本無開發潛力,主要分布在黃河蘭州以上、內流區、淮河中游、沂沭泗、山東半島、東遼河及遼河干流等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達50%以上。三是水資源承載能力富裕度不高、水資源開發潛力較小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遼寧沿海諸河、淮河上游及下游、西北的阿爾泰山南麓及中亞西亞內陸河,以及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浙東諸河等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接近50%,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四是水資源承載能力富裕度較高、水資源開發尚有一定潛力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除太湖流域)、珠江(除珠江三角洲)及華南沿海諸河、海南島、東南諸河(除浙東諸河)等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10%~30%,開發潛力較大,其中長江、東江、錢塘江等還向外區調出水量。我國北方部分河流水系,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超出或接近開發利用的上限。部分河流現狀供水消耗量占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的比例見圖1。

(2)水環境負荷狀況

根據全國77個水資源二級區的分析,其中41個二級區現狀COD入河量超過其納污能力,COD超標量達445萬t,占全國超標量的74%,入河量為納污能力的2倍;50個二級區現狀氨氮入河量超過其納污能力,氨氮超標量近50萬t,占全國超標量的84%,入河量為納污能力的2.3倍。超標較嚴重的有:西遼河、渾太河、東北沿黃渤海諸河,海河區,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區間、龍門至黃河口,淮河中游、沂沭泗河、山東半島,太湖水系,浙東諸河,東江、珠江三角洲,天山北麓等19個二級區。這19個二級區累計COD入河量631萬t、氨氮入河量51萬t,分別超標364萬t和37萬t,分別為納污能力的2.4倍和3.8倍。

(3)水生態安全狀況

海河、淮河、遼河和黃河中下游地區,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較突出,生態環境用水長期處在虧缺狀態,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地加劇和累積,進一步導致水資源的衰減,加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之間用水矛盾和水資源緊缺程度,形成惡性循環。上述地區多年平均情景下生態環境虧缺水量合計88億m3,其中海河流域虧缺水量16億m3,虧缺率(虧缺水量與生態環境需水量之比)達22%,西遼河虧缺水量和虧缺率分別為5.6億m3和39%。西北內陸河區生態環境虧缺水量46億m3,其中石羊河、黑河、天山北麓和塔里木河,生態環境虧缺水量分別為3億m3、7億m3、14億m3和17億m3,虧缺率分別為47%、42%、26%和11%。

地下水超采是影響水生態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長期嚴重的超采地下水,不僅破壞了地下水系統水源涵養與保護的功能,還改變了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轉換和補給關系,同時還對依靠地下水生存繁衍的地面植被系統造成直接的影響?,F狀全國不合理的地下水開采量為215億m3,多年累計超采量超過2000億m3,其中海河區地下水不合理開采量92億m3,多年累計超采量超過1300億m3。此外,在北方城鎮集中供水區,地下水開采量相對較大,地下水超采的情況較為嚴重,往往造成局地性的生態環境影響與破壞。

三、現狀水資源安全評價

根據水資源系統、經濟社會系統以及生態環境系統的特點和相關關系,建立反映狀況、程度、水平、能力及動態變化情況的指標系列,按照指標代表性、獨立性、敏感性、重要性、可靠性和整體性等原則進行篩選,最終選擇22項評價指標進行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評價指標見表1。

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綜合評價

根據對水資源稟賦條件、水資源壓力狀況、水資源負荷與承載狀況的分析,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進行綜合評價。

海河區及河西內陸河區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不安全的地區。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及龍門至三門峽區間、淮河中游及沂沭泗河和山東半島、遼河流域、吐哈盆地與天山北麓,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較不安全的地區。黃河河口鎮至龍門及三門峽以下地區、淮河上游及下游、松花江區、太湖流域、浙東諸河、塔里木河等地區,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安全狀況一般的地區。長江(除金沙江、鄱陽湖水系、太湖流域)、珠江區、西北諸河區的中亞內陸河等跨界河流及柴達木盆地等青藏高原內陸河區,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較安全的地區。長江區的金沙江和鄱陽湖水系、東南諸河區(除浙東)、西南諸河區、鴨綠江等區水資源稟賦條件好,水資源承載能力富裕度高,是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狀況安全的地區。全國現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綜合評價分級分布情況見圖2。

2.水環境承載狀況評價

選擇用水排放指數、廢污水入河指數、COD和氨氮入河量超標指數等4項指標,對水環境壓力狀況、負荷狀況進行了現狀水環境承載狀況綜合評價。海河、渾太河、沂沭泗河及山東半島是我國水環境承載狀況不安全的地區,單位水資源量吸納的廢污水量為全國平均數的5倍左右,C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超過其允許入河量的2~3倍。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及龍門至三門峽區間,淮河中游,東遼河及遼寧沿海諸河,以及南方的珠江三角洲、東江、太湖流域、浙東等地區是水環境承載狀況較不安全的地區,單位水資源量吸納的廢污水量為全國平均數的2倍左右,C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超過其允許入河量的2~3倍。黃河三門峽以下,淮河上游及下游,西遼河及遼河干流,松花江,西北的河西內陸河、天山北麓、吐哈盆地,以及漢江等地區是水環境承載安全狀況一般的地區,單位水資源量吸納的廢污水量略高于全國平均數,C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超過其允許入河量,個別地區超標達3~4倍。南方地區以及東北和西北跨界河流地區,水環境承載狀況較安全,污染物排放強度基本在水環境承載允許的范圍內。全國現狀水環境承載狀況評價分級分布情況見圖3。

3.水生態安全狀況評價

水生態安全狀況評價選擇干旱指數、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量比例、生態用水虧缺率和地下水超釆比例等4項指標進行水生態安全狀況綜合評價。水生態安全狀況不安全的地區:海河南系與北系、西遼河、黃河蘭州至三門峽區間及內流區、河西內陸河、天山北麓、吐哈盆地等。水生態安全狀況較不安全的地區:東遼河、渾太河、灤河、徒駭馬頰河、黃河三門峽以下、沂沭泗河、塔里木河等。水生態安全狀況一般的地區是:遼河干流、遼寧沿海諸河、淮河中游及下游、山東半島、內蒙古高原內陸河等。水生態安全狀況較安全的地區:松花江流域、淮河上游、黃河龍羊峽至蘭州區間、長江中下游干流、漢江、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粵西桂南諸河、阿爾泰山南麓及中亞西亞內陸河、柴達木、青海湖水系及羌塘高原等。水生態安全狀況安全的地區有長江上游及大部分支流、珠江流域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區、韓江及粵東區、海南島、東南諸河區、西南諸河區以及黑龍江干流及鴨綠江等。全國現狀水生態安全狀況綜合評價分級分布情況見圖4。

表1 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指標

4.供水保障狀況綜合評價

根據供水數量要求保障、供水水質要求保障及供水風險性評價分析,進行供水保障綜合評價,海河南系、遼河流域、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及內流區、淮河中游地區,是供水保障狀況不安全的地區。東北沿海諸河、灤河、內蒙古高原內陸河等,是供水保障狀況較不安全的地區。松花江流域、海河北系及徒駭馬頰河、黃河龍門至三門峽區間、沂沭泗河及山東半島、河西內陸河、吐哈盆地、天山北麓等區,是供水保障狀況一般的地區。錢塘江及浙東浙南諸河、金沙江、南北盤江及粵西和海南島、西南諸河、塔里木河等區,是供水保障狀況較安全的地區?;春由嫌?、黃河龍羊峽以上、長江(除金沙江)、珠江(除南北盤江等)、閩江及閩南、東北和西北跨界河流等地區,是供水保障狀況安全的地區。全國現狀供水保障狀況綜合評價分級分布情況見圖5。

5.現狀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

根據對水資源二級區的綜合評價,現狀水資源安全狀況不安全的地區:海河南系與北系、徒駭馬頰河、黃河蘭州至河口鎮區間及渾太河等區?,F狀水資源安全狀況較不安全的地區:灤河、東西遼河及遼河干流、黃河龍門至三門峽區間、淮河中游、沂沭泗河、山東半島以及河西內陸河、吐哈盆地、天山北麓等區?,F狀水資源安全狀況一般的地區:嫩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遼寧沿海諸河、黃河河口鎮至龍門、三門峽至花園口、花園口以下及內流區,淮河下游、內蒙古內陸河、塔里木河河源區及干流等區?,F狀水資源安全狀況較安全的地區:淮河上游、黃河蘭州以上、長江上游及其支流、漢江、太湖流域、珠江南北盤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粵西桂南沿海、浙東沿海以及西北的柴達木盆地和昆侖山南麓等區?,F狀水資源安全狀況安全的地區:長江的洞庭湖及鄱陽湖水系、珠江的西江等大部分地區、韓江粵東沿海及海南島、東南諸河區(除浙東外)、西南諸河區,以及黑龍江干流、鴨綠江、阿爾泰南麓和中亞西亞內陸河等區。全國現狀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分級分布情況見圖6。

根據上述分區的水資源安全狀況評價成果,可以將安全狀況類似、水資源問題相同的分區歸并成5個大區域,區域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見表2。

海河區、黃河中下游、淮河中游及沂沭泗和山東半島、遼河流域是我國水資源不安全的地區。這些地區人口和GDP均占全國的34%,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6%,人均水資源量385m3,不足全國平均數的1/5,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關系差,水資源過度開發問題突出,現狀超采地下水155億m3,擠占生態環境用水 88億m3,長期以來種種水資源問題未能有效解決,有些地區還呈惡化趨勢,水資源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系統關系嚴重失調,造成水資源衰減和嚴重短缺,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河西內陸河、吐哈盆地、天山北麓、塔里木河是水資源較不安全的地區。這些地區位于西北干旱區,水資源稟賦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和GDP分別占西北諸河區的80%和84%,水資源量僅占42%。水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關系差。松花江流域、淮河上游及下游、內蒙古高原及青藏高原內陸河、東北和西北跨界河流是水資源安全狀況一般的地區。長江下游及岷沱江、嘉陵江、漢江等支流,珠江南北盤江、東江、珠江三角洲及粵西桂南諸河、海南島,浙東沿海諸河是水資源較安全的地區。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等地區水環境狀況較差,存在水質性缺水問題,粵西浙東等沿海地區水源和供水調蓄能力不足,存在供水保證程度未滿足要求的情況。長江上中游(除岷沱江、嘉陵江、漢江外),珠江西江、北江,東南諸河(除浙東外),西南諸河是水資源安全的地區。

表2 區域水資源安全狀況綜合評價

四、主要存在問題

1.水資源稟賦條件并不優越,水資源問題復雜多樣

全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1775億m3,折合降水深為650 mm,年地表水資源量為27388億m3,水資源總量28412億m3,單位國土面積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的83%。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為2100m3,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耕地畝均占有水資源量1400m3左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水資源分布與土地資源和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傮w上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山區多、平原少。北方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0%,GDP占45%,但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3個水資源一級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15%,耕地占35%,人口占35%,GDP占33%,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7%,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446m3,水資源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相互制約影響突出,影響協調發展的不利因素多。

在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和年徑流深小于50 mm的干旱區占國土面積的40%左右,其降水總量僅占全國10%,地表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1%。這些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易遭受天然和人為的破壞,自我修復能力差。

受季風氣候和地形影響,我國水資源年內年際變化大且經常出現連豐、連枯情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不利于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

2.有限的水資源既要起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還需承擔改善和修復生態環境的任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我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保障供水和糧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態與環境等方面作出了貢獻。水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我國人口和GDP分別占世界的21%和8%左右,水資源量僅占世界的6%,我國的水資源承受著巨大的人口和經濟發展總量。隨著城鎮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資源的質量和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和成本代價也在不斷提高,同時要改善和修復水環境與水生態,還要增加河道內外生態環境配置水量,水資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3.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越來越高,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現象普遍存在,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構成嚴重威脅

在水資源面臨巨大的壓力下,為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程度在不斷提高,水資源過度開發及超采地下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等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海河、西遼河及渾太河、黃河中下游,以及西北諸河的河西內陸河、吐哈盆地、天山北麓、塔里木河等地區現狀供水消耗量已超過其水資源可利用量。東遼河及遼河干流、黃河上游及內流區、淮河中游、沂沭泗、山東半島等地區現狀供水消耗量為其水資源可利用量的80%左右,接近開發的極限。長期累計性過度開發利用水資源已導致這些河流和相關地區生態環境的嚴重退化,引起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制約因素。

4.水污染不斷加劇,治理步履維艱,水環境狀況不斷惡化,部分水體已喪失了使用功能,供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由于廢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廢污水的處理滯后,進入我國江河湖庫水體的污染物不斷增加,現狀全國約有1/3的水功能區COD或氨氮入河量超過其納污能力,污染物入河量約為其納污能力的4~5倍,造成水體質量不斷惡化,湖泊和水庫富營養化加劇,一些水體的使用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與20世紀80年代評價相比,我國地表水污染的范圍明顯擴大,污染程度不斷加劇,部分地區污染嚴重。根據全國主要江河846個水質代表測站的資料,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水質變化趨勢進行的分析表明,約1/4測站水質呈惡化趨勢;湖庫水體的營養水平處于升高態勢。全國約1/4的水源地水質不符合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其中太湖流域、黃河和海河區有近1/2,淮河、松花江和遼河區有近1/3,長江和珠江區有近1/5的水源地水質不符合標準。在對全國115個地下水集中式大型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評價中,約35%的水源地地下水水質屬Ⅳ或Ⅴ類,嚴重地威脅到供水水質保障。

5.一些地區擠占生態環境用水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任務艱巨

我國北方一些地區,過度開發地表水資源,擠占河湖濕地生態環境用水問題十分嚴重。據調查,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河流實測徑流量較其天然徑流量均呈顯著的減少趨勢,許多河流(段)實測徑流量僅為其天然徑流量的20%~40%,部分河流(段)僅為10%左右,有的河段甚至常年干涸。受氣候變化和水資源過度開發影響,黃河區和海河區入海水量占本區地表水資源量比例從20世紀5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不足30%。河西走廊及新疆內陸河流,其下游河段及尾閭湖泊長年處于干涸狀態,導致林草干枯、土地沙化、綠洲退化等嚴重后果。

一些地區依靠過度開采地下水和擠占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維持經濟社會發展,導致許多地區出現河流斷流、干涸,湖泊、濕地萎縮,入海水量減少,河口淤積萎縮、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沙化等一系列與水有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和艱巨的治理修復任務。

6.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尚需不斷調整和優化,用水效益和效率與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近30年,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有顯著提高,用水增長速度有較大幅度下降,由于我國尚處在工業化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在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用水粗放、效率不高和浪費嚴重的現象。我國的用水效率和效益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同時國內不同區域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西部地區用水效率和效益與國內先進的海河地區相比差距非常大。這些反映了我國目前的發展模式、產業結構和用水方式不能適應持續發展的需要,面臨著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提高水資源利用水平的嚴峻挑戰。

7.供水安全保障存在較大風險和隱患,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十分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水資源分布與人口、生產力布局以及土地等其他資源不相匹配,同時由于水資源年際年內變化大,天然來水過程與經濟社會用水要求的時段過程不一致,這些不僅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很大困難,也是造成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同時水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導致水資源衰減和水環境惡化,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在多年平均情景下,現狀全國因供水不足造成的缺水量189億m3,不合理開采地下水造成的缺水量215億m3,擠占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造成的河道內缺水量132億m3。河道內和河道外總缺水量536億m3。

8.不少地區水資源承載狀況已超過或接近極限狀態,缺乏對水資源的戰略儲備安排,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氣候變化、突發事件等應對能力低

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水資源稟賦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長期以來水資源處在高負荷的壓力下,水資源承載也處在超極限或接近極限的狀態,目前的水資源供給系統十分脆弱,抗干擾的能力很弱,對于外界的變化十分敏感,不但沒有戰略水源儲備,長期超采地下水等已經使得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歷史虧空。如海河流域,長期過度的開發利用水資源影響到水資源循環機理的變化,降水量小幅度的減少往往導致徑流量的大幅度衰減。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氣候變化及極端的天氣,以及發生的突發事件,缺乏應對能力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破壞。

有些地區水源單一,缺乏應急儲備水源和應急供水設施,應對水污染等突發事件的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應急管理能力薄弱,如果出現突發事件,將會對沿河沿湖及河口地區供水造成嚴重威脅,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大的沖擊。

9.各種水資源問題互相交織,影響疊加,造成一些地區水資源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系統關系嚴重失調,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

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引發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用水被擠占,水資源污染程度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進一步導致水資源衰減,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加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用水矛盾和水資源的緊缺程度,形成惡性循環。有些地區的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銳,水污染等水事糾紛頻發;還有些地區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農業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的現象長期存在;東部地區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將一些高污染、高耗水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后,也將一些水資源問題轉嫁到中西部地區;處理與水相關的矛盾與問題時,缺乏公正和有效的規則和機制,受益方沒有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回報,受損者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類似這樣的問題長期未能合理解決,對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

[1]杜棟,龐慶華,吳炎.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耿雷華,卞錦宇,等.水資源合理配置評價指標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3]劉燕華,李秀彬.脆弱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4]王臘春,史運良,等.中國水問題[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5]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007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6]2008世界發展報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7]世界銀行.2008世界發展指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狀況水資源
水資源(部級優課)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征訂啟事
聲敏感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調查
水文水資源管理
2019年中國國際收支狀況依然會保持穩健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配置的現狀及對策初探
第五節 2015年法學專業就業狀況
采煤沉陷區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以淮南市為例
安全感,你有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