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改革時代中國踐行包容性增長的原則及路徑轉型

2011-07-01 09:39郭俊華

郭俊華

摘要:包容性增長為經濟增長提供了一種新的價值判斷,從這一價值判斷出發,包容性增長作為一種全新的增長理念和增長模式,要堅持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等原則,實現路徑轉型:通過發展戰略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戰略導向;通過新的改革共識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思想導向:通過經濟增長倫理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價值判斷;通過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社會環境;通過經濟增長制度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激勵;通過人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主體。

關鍵詞:包容性增長;后改革時代;路徑轉型

包容性增長作為后改革時代的一種全新增長觀,為經濟增長提供了一種新的價值判斷,為解決前改革時代經濟增長帶來的問題提出了基本原則。同時包容性增長的實現意味著從前改革時代的偏重GDP增長模式向后改革時代全新增長模式的轉型,增長模式的轉型必然要求中國后改革時代經濟增長路徑實現相應的轉型。

一、后改革時代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基本原則

后改革時代中國踐行包容性增長除了要建立起完備的制度外,還應當重視建立經濟增長的價值判斷模式。價值觀和價值判斷作為一種文化緯度暗示的不同目標導向將對包容性增長的實現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后改革時代中國踐行包容性增長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和諧統一的原則

非包容性增長以狹隘的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認為經濟增長主要通過GDP來計量,經濟增長在發展中處于關鍵位置,重經濟增長、忽視社會進步,重效率、忽視公平,重物質增長、忽視人本價值,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重局部,忽視全局。但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并不總是一致的,經濟增長并沒有帶來社會總福利的增加和人的全面發展。包容性增長要求“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認為社會發展狀況是衡量經濟增長質量和社會福利增量的基本方面,主張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經濟增長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和物質積累,社會發展必然缺乏物質基礎。而社會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條件支持,如果社會發展長期受到抑制,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也難以保證。因此,后改革時代中國踐行包容性增長必須堅持“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原則。

(二)堅持經濟增長成果惠及全體勞動者的原則

包容性增長不僅要提高經濟增長的數量,而且是在數量增長的基礎上,使增長的成果惠及全體勞動者。一方面是改善勞動者的生活福利,另一方面使勞動者的收益與其努力程度相關,從而激勵全社會的生產性活動。隨著經濟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成果惠及全體勞動者,社會福利會得到顯著改善;隨著經濟增長,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不斷提高,收入分配越公平,人民分享的經濟增長成果越多。勞動者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占份額越大,社會分配越均等、公平;隨著經濟增長,勞動收益逐步提高,資本收益逐步減少,資本收益的加成定價轉變為工資加成定價。勞動報酬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分配率越高,勞動者的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越高,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三)堅持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同步增長的原則

包容性增長強調民生本位,需要在經濟增長和福利增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要避免強調福利增長忽視經濟增長。也要避免過分強調經濟增長的核心地位,而忽視民眾的福利改善。包容性增長的提高應該降低貧困發生率,使絕對貧困逐步得到解決,但經濟的高增長本身并不能夠自動減少貧困。有效促進包容性增長的政策要改善貧困人口生存狀態,確保貧困人口普遍受益,使窮人受益于經濟增長,并與其他社會階層一道分享繁榮。隨著經濟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逐步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的改善將對促進包容性增長發揮核心作用。

(四)堅持使人的發展條件得到改善的原則

經濟增長本身不是人的最終目的,它只是人類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手段之一,人的發展依賴于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歸根結底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經濟活動。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人始終處于經濟活動的主體地位。經濟增長水平越高,福利供給越豐富,從工作、生活中獲得的滿足越多,人們的身心就越能夠獲得健康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只有以人的發展為尺度,才能最真切、全面地反映出來。

(五)堅持全面協調發展的原則

在后改革時代的中國經濟增長中,要堅持全面協調發展原則,一是在后改革時代堅持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也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在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堅持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二是在后改革時代堅持物質與精神的協調發展。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精神文化、健康安全、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在后改革時代物質發展的基礎上,要促進精神、文化的發展。三是堅持多目標的協調發展。在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不僅要考慮經濟發展,而且應考慮包括人類生存和發展在內的其他方面,諸如安全、健康、教育、收入和財富分配、就業水平和環境質量等方面的發展。四是堅持短期與長期的協調發展。在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必須保證人類對環境和資源的永續利用。

(六)堅持人文終極關懷的原則

數量型經濟增長的終極關懷是物質財富的增長,人是經濟增長的手段。而包容性增長的終極關懷是人文關懷,人是經濟增長的終極目的。后改革時代的包容性增長應該有其自身的人文關懷和人文向度。經濟增長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經濟增長能夠增加人們的快樂和幸福,但人們的快樂與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經濟增長。經濟增長能否增加人們的快樂與幸福,要看經濟增長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取得的,能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物質財富和生態財富得以增加時,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質量就會得到較大提高,人們的快樂和幸福就會得以增長。在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極大地提高人們的快樂和幸福,關注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由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轉到更加注重建立并維持一個健康、公平、正義的宏觀制度安排。

二、后改革時代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路徑轉型

無論從國際發展與和平兩個主題看,還是從推進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讓每個公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目標看,“包容性增長”的意義都極其深遠。作為一種全新的增長理念和增長模式,中國在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必須實現路徑轉型:

(一)發展戰略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戰略導向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國進入到

了后改革時代,同時中國經濟增長也進入到了新的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的挑戰,實現包容性增長必須確立與后改革時代經濟增長新階段相適應新的發展戰略:第一,在戰略思路上,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和諧為目標,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原則,以知識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創新為基礎,實現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經濟現代化,以追求效率、秩序、民主為目標的政治現代化;以城市化為社會特征的社會結構現代化;以人的素質提高和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變革為主體的人的現代化。第二,在戰略目標上,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由過去單一追求GDP的短期增長目標轉向追求全面發展的長期綜合目標。第三,戰略創新方針上,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由過去的制度創新轉向綜合創新。在制度創新的基礎上加強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內容的綜合創新。第四,戰略措施上,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由單一“市場化”路徑轉向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低碳化和生態化的綜合推進,增強對外開放能力和國家綜合競爭力。

(二)經濟增長觀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思想導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以體制轉型為主線,以漸進改革為路徑,通過宏觀體制、微觀體制的改革,以及發展環境的改善和對外開放所提供的動力機制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但在2007年以來的短期經濟波動、2009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下,中國經濟的困境要求我們要實施包容性增長,而包容性增長意味著在后改革時代要確立新的科學增長觀,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思想導向。第一,包容性增長更加強調共同富裕。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倡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論”通過引入競爭,取得了經濟發展。但‘先富的政策傾斜一味追求經濟高增長,使可持續發展受到了挑戰,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更加強調共同富裕。第二,包容性增長更加強調和諧。改革開放盡管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也由此帶來了諸多不和諧問題。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更加強調和諧,要由利益失衡向和諧轉變。和諧主要包括幾個層面:一是制度和諧,要由制度沖突向制度和諧轉化;二是利益和諧,要實現從利益沖突向利益和諧轉化;三是社會階層的和諧。四是思想意識的和諧。第三,包容性增長更加強調以民生為本位。包容性增長更加突出地顯露出教育作為民生之基、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為民生之源、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安全網的重要性。第四,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更加強調經濟增長質量。過去由于重點強調經濟增長的數量,而忽視經濟增長的質量,造成了經濟增長的“高速度和低質量”,包容性增長要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第五,包容性增長更加強調增長成果的共享。過去改革利益和成果沒有被大多數人分享,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嚴重差距、區域差距和城鄉差距。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在改革目標和價值判斷上要強調改革成果的分享性,使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的成果。

(三)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社會環境

后改革時代中國踐行包容性增長要實現由“以物為本”的傳統增長模式向“以人為本”的現代增長模式轉型。前改革時代經濟增長模式是“以物為本”的增長模式,這種增長模式會阻礙國民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影響人與自然、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而建立在包容性增長理念基礎上的新型增長模式的核心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因此,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實現由“以物為本”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向“以人為本”的現代新型增長模式的轉型:(1)從內容上看,包容性增長要實現各種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使人類的經濟活動不構成對自己生存環境的破壞,把產業系統與生態系統相對接,使經濟目標與環境目標相統一。(2)從衡量指標體系上看,要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多項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3)從結果上來看,使經濟發展在滿足人的需要方面達到時間與空間上的統一,在時間上要滿足不同時代人的需要,空間上要滿足所有當代人的需要。站在優化人類生存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空間和資源的高度,著力創造一個適應人類自然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

(四)經濟增長制度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激勵

第一,在正式制度方面,一方面建立科學的政績評估體系。前改革時代非包容性增長弊端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GDP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和以增值稅為主的稅收制度所形成的強烈導向作用,形成了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觀。后改革時代基于包容性增長的新政績考核體系應該以人均收入的增長率為核心指標,以“國民收入倍增”取代GDP作為考核政績的主要指標。另一方面要建立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前改革時代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沒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社會成本和社會福利的提高。因此,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要積極探索科學衡量社會發展的核算方法。核算經濟活動的產出,不僅要核算顯性的和隱性的經濟增長成本,更要核算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建立激勵創新的制度。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結構,推行素質教育,擴大教育資源,加快創新人才的培養,使教育創新與技術創新相結合,鼓勵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和前沿核心技術領域進行創新,努力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使自主技術創新與世界科技新趨勢保持同步。把科技的產業化放在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的突出地位,使經濟增長能包容創新。第二,在非正式制度方面,要確立起倫理至善的增長倫理,依據包容性增長的要求,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在發展取向上,追求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協同,通過社會有序發展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保證;在發展機制方面,注重增長目標的多樣性、復雜性、整體性;在增長目標方面,以人的發展作為經濟增長的終極關懷。第三,在制度環境方面,后改革時代要促進收入分配體制的創新,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為包容性增長提供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規范分配秩序,以富民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合理的分配與再分配體制,完善住房、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城鎮貧困階層和農村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五)實現人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主體

經濟增長是通過經濟主體實現的,后改革時代踐行包容性增長需要實現人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主體。人的轉型包括個人身份轉型、人格狀態轉型和生活方式變革,這些方面的轉型不僅體現著包容性增長的要求,而且實現了人本發展。一是實現個人身份轉型,使個人身份由鄉土社會的人向市民社會的人轉型。從鄉土社會向市民社會轉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的進步,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提升。正是這種社會結構的變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二是實現人格形態的轉型。使人格形態由依附型人格向獨立型人格轉型,使社會的每個個體都具有均等的選擇機會,都擁有自主選擇權。后改革時代的包容性增長應該突出個體的主體性,形成獨立、平等、自由的人格,摒棄出身門第、親屬關系、等級特權觀念。在后改革時代包容性增長的實現過程中要求人依靠自己的獨立思維和個性進入市場。競爭意識、創新意識、開放意識、進取精神成為現代行為方式的意識主導。三是促進人的生活方式的轉型。后改革時代包容性增長的實現要使人的生活方式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提高人們創造和占有自身價值的能力。在物質需求被更大程度滿足的基礎上,人們的精神需求突出發展,精神上不再緊緊依附于物質需求。通過人的轉型,為包容性增長提供新的主體。

參考文獻:

[1]任保平,以質量看待增長[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45.

[2]韓保江,領會“包容性增長”的深意[J].理論視野,2010,(10).

[3]陸岷峰,張惠,包容性增長”的內涵辨析及實現要點[J].江南論壇,2010,(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