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集群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制及提升路徑分析

2011-07-01 09:39鄒超王欣亮喻文
關鍵詞: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鄒超 王欣亮 喻文

摘要:運用文獻分析等方法,認為同集群外的企業相比,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形成了新型的競爭合作關系、形成了規模經濟、形成了集群品牌。產業集群通過影響企業間的合作競爭、專業化程度、人力資本的提升以及良好的創新環境來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進而提出產業集群背景下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包括搭建良好合作創新的平臺、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以及強化政府的作用。

關鍵詞:產業集群;企業行為;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17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731(2011)02-0041-05

一、引言及問題的提出

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利潤,甚至是超額利潤,就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和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的基礎,是將技能、資產和運行機制有機融合的企業自組織能力,是企業推行內部管理性戰略和外部交易性戰略的結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并不是總能使企業在競爭中勝出,“隨著市場需求特點的變化和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努力,已有競爭力的價值或者會貶值,或者會從根本上被新的市場需求所淘汰”。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就必須擁有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而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由于創新資源不足,如科研投入的資金短缺、具備科研能力的技術人才缺乏等,致使企業難以保持持久的創新能力,這又會影響到的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各國實踐證實,產業集群內的企業相對集群外的企業創新能力更強,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按照邁克爾·波特(Porter)的觀點,“產業集群是指某一特定產業,大量產業聯系緊密的企業以及相關的支撐機構在空間上的聚集,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集合”。產業集群可以降低企業搜尋信息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分工更加專業化,實現生產要素的充分流動,促進企業加快科技創新等。企業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國內領先的,甚至是全球領先的,表面看起來與產業集聚沒有關系。但是,從現實中可以看到,同一行業的企業往往會群居一地,美國硅谷的半導體業、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業、我國江浙地區的玩具制造業等,都顯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產業集聚有著密切關系的。而產業集群對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有哪些幫助,以及產業集群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怎樣的提升路徑,都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二、產業集群內企業的特征

企業是產業集群的這個生物體的細胞,產業集群的活力要通過企業的活力體現出來,產業集群的競爭力要通過集群內的企業競爭力來推動。因此,產業集群的持久發展依賴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產業集群的形成是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對企業的進入和退出門檻相對較低。一個企業的進入會吸引這個企業的上游供貨商和下游企業的進入,從而完善整個供貨鏈、銷售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各個方面的貫通把集群內的企業統一于一個聯系緊密、互相牽制、互相促進的無形的網絡組織之中。產業集群的形成使企業更加接近原料產地、更加接近資本市場、更加靠近人才市場、更加依賴科研院所。集群內的企業交流更加頻繁、知識流動更加自由、成本更低。產業集群的互動容易形成各企業普遍認可的制度、運行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集群內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同集群外企業相比,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具有以下特征:

(一)形成了新型的競爭合作關系

集群內企業之間的關系是既競爭又合作,既分工又協作。集群外的企業雖然也存在著合作,但同一產業內的企業競爭大于合作。在產業集群成立之初,由于企業生產的產品差異化較小、銷售渠道類似、客戶指向性一致等,集群內的企業競爭比較激烈。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企業創新資源更加豐富,較集群外的企業具有更高的競爭力。隨著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產業集群背景下的企業競爭行為已經由對抗競爭向合作競爭、由產品競爭向技術競爭、由產品競爭向經營競爭、由市場份額競爭向成本競爭、由原材料競爭向人才競爭轉型。集群內企業競爭行為的轉型有利于促進分工的專業化,有利于實現交易的低成本化,有利于形成協作網絡化。從根本上說,集群內企業的競爭已經成為合作的一部分。由于地理位置靠近,集群內企業合作的機會相對集群外的企業較多。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可以共享資源、互通有無,實現共同進步。資本、人才、新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可以使企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要素。集群內的企業獲取彼此信息的成本較低,而且對于企業經營業績、資產狀況以及企業以往的履約情況都相對比較熟悉,因此企業一般都會與集群內的企業分工協作。協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現在企業對一些地方機構提供的共用服務的共享,如教育、培訓、研究與開發等,二是體現在企業對競爭規則的遵守和企業間高度的相互信任。產業集群背景下的企業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轉型,由被動合作轉向主動合作,由單方面的合作轉向全方位的合作,由暫時性合作轉向長久性合作,由行業間的合作轉向行業內的合作。集群內合作方式的轉型有利于增強合作企業的競爭力,有利于加快新技術的開發速度,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形成集群品牌

產業集群主要是由聚集在一定區域內的企業構成的,而且主要是由中小企業構成的。盡管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增強市場活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場競爭中卻是一個弱勢群體。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除了會遇到融資困難、技術人員缺乏,成本高等問題,還會遇到品牌影響力弱、甚至沒有品牌等方面的困境,這都會威脅到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集群品牌的形成,一方面可以解決單個企業分擔成本過大的問題,而且由于集群內的企業都可以從中受益,可以起到“抱團取暖”的效果;另一方面,集群品牌與單個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更具有廣泛的、持續的品牌效應。集群品牌大多與集群所在區域有很大的關系,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就有擴大品牌知名度的積極性。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會提高集群內企業的銷售量和市場占有量。

(三)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規模經濟

產業集群內的交流比較頻繁。這種交流包括企業之間的交流、企業員工之間的交流,還包括企業員工在企業之間的流動。企業之間的交流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正式的交流包括企業之間的競爭合作,非正式的交流比如企業作為協會成員之間的交流、企業之間的參觀訪問等。根據制度經濟學的觀點,交易雙方的交易會產生交易費用,交易費用包括搜尋交易對象的費用、討價還價的費用、訂立合同的費用、監督合同履約的費用。產業集群內企業較多,同一類型的企業、具有上下游關系的企業都較多,因此就降低了企業搜尋交易對象的費用。集群內企業之

間的頻繁交流,易于形成企業之間合作的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而且,由于“同行集聚和競爭增加了交易過程的透明度、重復交易有效地遏制了機會主義行為、同行集聚有助于增加信任等社會資本”,這都有助于企業在交易中降低討價還價的費用、監督合同履行情況的費用,從而增加企業之間交易的頻率。產業集群內企業間的合作增加有助于推進分工更加細化、更加專業化。專業化的增加有助于員工熟練掌握自己所從事的工種,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單位成本,實現規模經濟。

三、產業集群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制

產業集群是由一群產業相互聯系、地理位置集中的企業組成。產業集群既包括類似企業的集群,也包括上下游產業鏈的集群和相關支撐性的服務機構,如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產業集群形成后,集群內的企業就會形成一種受潛在約束的共生共存的關系。產業集群會促進產業的發展,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更會促進集群內企業的發展。在產業集群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從立足于挖掘比較優勢轉向構筑競爭優勢,因此企業的行為也應當從搶占市場份額轉向內部的自強更新,唯一的途徑就是構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促進企業間的分工,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企業間的互動機制和知識流通體制使企業能夠準確把握新產品開發的方向,新技術的發展趨勢,這就促使企業專注于企業的創新。

(一)產業集群一合作競爭一企業核心競爭力

由于集聚在一起的企業往往是圍繞同一產業的企業和服務機構,因此競爭強度、競爭深度和競爭廣度都相對較大。潛在的競爭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產品改進,不斷進行產品創新,不斷進行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形成企業持久的創新動力。個別企業通過研究開發、人力資本的投入形成了新的核心競爭力。但由于集群內的交流比較頻繁、信息獲得成本較低,領先企業形成的新的核心技術,極易被集群內的其他企業所模仿和學習,從而建立的核心競爭力就會消失。企業要獲得持久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獲得長期超額利潤,就必須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企業集群內企業之間的技術合作和人員合作是知識轉移、技術創新的關鍵。由于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科研資金相對較少、科研人員層次不齊,科研設備陳舊,這就為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合作創造了可能性。而且企業主之間互動頻繁,彼此之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這也為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來說,競爭能力較弱,在競爭中只能獲得較小的市場份額或較低的利潤。因此,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就必須加強與集群內企業的合作,掌握核心競爭力,這就具有了企業之間合作的必要性。

(二)產業集群一專業化程度一核心競爭力

“勞動生產力上的最大改進,以及運用勞動時間所表現的最大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碑a業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企業一體化的作用,企業內的組織命令由企業間的契約所替代。隨著產業集群發展到一定程度,集群內企業的分工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程度提高。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企業只專注于生產自己最具成本優勢的部分,從而使生產的最終產品成本最低。通過“干中研”可以提高員工的熟練程度,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第二,由于企業專注于某一部分的生產,對于消費者的需求比較清楚,而且能夠迅速清晰地掌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對產品進行一定改進,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第三,專業化程度提高可以產生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產生會使企業的成本進一步下降,從而可以使企業有更充足的資金投入研究開發和引進人力資本,進一步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三)產業集群一人力資本提升—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創新離不開人力資本。企業中的勞動力素質和企業家素質都會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產生深遠的影響。從根本上說,產業集群就是各種生產要素的集群,這其中也包括了人力資本要素的集群。在企業投入的所有要素中,高水平的研發人員、從事專業生產的技術工人、具備豐富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企業家都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因素。產業集群是處于市場和企業的中間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大企業的一體化。集群內的企業工人不再用掌握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而只需專注于整個產品生產的某一個環節。這就導致了工人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從而提高了工人的人力資本水平。企業家也是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企業中,生產要素的分配大都集中在企業家的手中。因此,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科研投入的比例、對員工培訓教育的投入等。而這都與企業的創新能力有著緊密的聯系。

(四)產業集群一良好的創新環境一核心競爭力

產業集群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育企業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溫床。在產業集群內,生產類似產品的有幾十家,甚至成百上千家。低價格的營銷戰略極易被其他企業所模仿,而且有可能被集群內的其他企業所懲罰。產業集群內類似企業的工人工資基本相同,而且工資具有向上的剛性,企業不可能通過降低工人的工資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因此,集群內的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只有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通過科技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競爭優勢,贏得超額利潤,這就在整個產業集群內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創新環境。在產業集群“創新空氣”的壓力下,每個企業都不會懈怠,都會處在不斷的學習、模仿和創新之中。另外,由于在產業集群內進行創新所獲得領先效益和示范效應非常突出,這就會給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以巨大的壓力,激勵他們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良好的創新環境可以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使企業保持持久的科技投入,從而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獲取超額利潤。

總之,產業集群并不直接對企業的競爭力產生影響,而是一定程度上通過作用于企業的網絡關系(例如密度、強度、互惠度等),進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產業集群這個平臺獲得發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四、促進產業集群背景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途徑

產業集群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會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網絡化,進一步提高產業集群的發達程度。產業集群的發達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帶動集群外企業的發展。因此,必須要采取措施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在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作用。

(一)搭建良好合作創新的平臺

創新資源不足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眾多產業相互關聯的企業集聚在一起,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現狀。學習與創新是產業集群內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政府應該通過稅收和補貼政

策激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建設研發中心,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產業集群內的企業之間要加強交流,學習和模仿其他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學習模仿中不斷積累知識,形成更加先進的技術和更高的管理經驗。搭建交流平臺,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能力,使其成為集群企業的研發中心、咨詢中心。通過暫時性的項目合作和契約性的長期合作,使科研院所成為集群企業創新的源泉。集群內的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也應該加大與集群外國內外大企業的合作,學習大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管理模式,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二)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

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研發隊伍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出來。集群內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1)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才的引進力度。(2)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培訓。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3)對企業家人力資本的投資。中小企業的企業家素質、能力和精神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影響企業的優勝劣汰。因此,加大對企業家自身的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培育良好的產業環境

一個產業的競爭環境主要由四個因素構成:一是生產要素條件;二是需求條件;三是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四是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的表現。在這四大因素之外,還會受到政府和機會這兩大的變數的影響。(1)生產要素條件的實現。企業生產所需的要素一般包括:自然資源要素、資金要素、人力資本要素和基礎設施要素等。有的產業集群是由資源密集型企業構成,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即使不具備自然資源優勢,靠近企業的上游產業,也可以認為具備了自然資源要素。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還貸能力較差,因此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沒有銀行的貸款,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約束。集群內企業具有根植性以及有行業協會的擔保,就會降低企業融資的困難。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滿足園區企業發展的需要。(2)需求條件的滿足。隨著消費者素質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精細化,而且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迫使企業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對產品進行改進,提高產品的質量。需求結構的變化、需求數量的增加會引導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分化,從而降低企業之間的競爭強度。(3)關聯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企業靠近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費用,減少運輸成本等方面的成本,提高效率。關聯產業和支持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會為企業的科技創新創造有利的條件,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加強與關聯產業和支持產業的關系,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各方的需求,從而推動企業的創新。(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的表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還會受到競爭對手的影響。隨著競爭對手的科技創新力度的加大,企業也會調整自己的戰略,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調整人力資本的結構。

(四)政府的作用

(1)為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加強金融服務建設,包括向選定的產業部門劃撥額外的研發資金,建立風險創業資金機構,設立園區中小企業投資基金,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

(2)積極推進管—產—學研的協同創新,搭建政府、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創新平臺。促進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以及三者之間的合作,對合作研發項目給予一定的補貼或提供低利率的專項貸款。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促進科研人員的流動,企業可以向科研院所借調研究人員,組成臨時的研發團隊,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和技術的改進。政府也應該通過實施創新工程等,促進科研院所對企業中存在的研究瓶頸、技術難題進行集中攻關,積極引導高新技術發展的重點方向,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強化政府在行業標準制定、行業協會建立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產業集群內企業的頻繁、大量的合作交流,會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技術標準和行業慣例。政府部門對行業標準、行業慣例的認可和制定,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標準的制定會促使企業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從而能夠在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技術。具有新技術的企業就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獲勝。第二方面是行業協會的建立。行業協會更加關注本行業的發展,服務更加周到。作為會員企業的代理人的行業協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行政府管理服務的職能,甚至還要代表會員企業與政府進行溝通談判。行業協會的成立有利于行業標準的制定,有利于促進整個集群內行業的發展,有利于解決集群內企業遇到的技術“瓶頸”。三是健全制度環境。構筑集群內企業的信用體系,增進企業之間的信任,建立企業之間良好的競爭與合作的環境。加大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維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和資產。建立生產要素流動,尤其是人力資本要素流動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歡
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基于產業集群導向下中小型企業工業產品創新設計模式再造
新常態下蚌埠市玻璃產業集群發展探究
提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 增強企業的強勁發展態勢
影響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企業競爭力因素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飲品產業集群效應分析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