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攝生到衛生之經

2011-07-01 09:39付粉鴿
關鍵詞:養神老莊自然

付粉鴿

摘要:老莊哲學包含豐富的養生思想,注重對生命的保養和維護。以“道”為根基,從“道”的自然品性出發。老莊確立了自然而然的養生原則,反對人為的“益生”“厚生”之舉。生命是形體和精神的統一,形體的保養是養生的基礎,而養神又是養生的關鍵,在形神兼養的基礎上,老莊主張以神立形,以德塑形。為了達到形神兼養、以神立形的養生目標,在堅持自然養生原則的基礎上,老莊提出了知足長足,以“無”求全和專氣致柔的具體養生方法。

關鍵詞:老莊;自然;養形;養神;氣

中圖分類號:B2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731(2011)02-0055-05

老莊對生命有著深深的關切,與儒家重視生命的社會及倫理價值不同,老莊從生命的自然本性出發,首先肯定自然生命存在的價值,且以自然生命的保全和維護作為生命的基本追求。因此,老莊重視對生命的保養,從老子的“攝生”到莊子的“衛生之經”,老莊形成了豐富而獨特的養生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養生原則

老莊認為生命是自然現象,是“道”化生的產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暗馈蹦T和貫穿于生命始終,依道而行,才可保身全生,“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暗馈钡钠沸允巧淖罡咴瓌t,也是養生的最高原則。老子有“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莊子有“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此處的“抱一”即抱道,指形神合一,生命不離于道。老子視“道”為“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韓非子·解老》云:“樹枝有曼根,有直根。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今建于理者,其持祿也久,故日:‘深其根。體其道者,其生日長,故曰:‘固其柢。柢固則生長,根深則視久,故日:‘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表n非子的解釋雖帶有濃厚的法家色彩,但也可謂深得老子之意,揭示了老子以體道為存身活命的不二法門。而所體之道的實質不是別的,只是自然而然,即“益生曰祥”,“祥”即災禍、夭祥,老子指出有意識的增益生命不僅不會帶來生命的延長,反而招致災禍。其原因就是刻意為生,改變甚至破壞了生命的自然本性和規律。因此,養生的最高原則就是順由自然,以自然而然的態度順任生命。

莊子也是如此。在《養生主》中,莊子指明養生的原則是“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裒,因其固然”,只有如此才能“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這里的“天理”“固然”即是“道”,指自然。莊子認為:只有以自然之道、依循自然本性來保養生命,才可達到養生目的并且獲得生命的自由狀態。這種依循自然的養生思想,在莊子的書中多有體現,《達生》中泳者蹈水,正是順水之自然,“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而能在“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的危險環境中悠游自在。而對那些違背自然,刻意養生舉動,莊子持堅決的反對態度。在《刻意》中,莊子描述了五種形態的養生之人,其中之一是“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莊子將這些“導引之人”稱為刻意養形而為壽者,即神仙家和宗教家,這些人試圖人為的延長壽命,而破壞了生命的自然之道,因此即使長壽也不足稱道。只有“不導引而壽”,自然而然才是真正的養生者,是真正的長壽者。莊子對這些只重養形的“導引之士”的批評,表明其所追求的養生與養生家和宗教家的養生是根本不同的。養生家與宗教家追求的是生命長存與形體的不死,老莊則肯定人有生有死,生死皆自然,不是人為能控制的,養生只是為引導和維護自然生命,養盡天年。

從自然的養生原則出發,老莊雖然重視生命的保養,但卻不主張益生,反對厚生和貴生。老子說“益生”不但不是吉祥,反而是不祥,認為對自然生命的人為增益,不是養生,而是害生。為了不害生,老子主張“不自生”,明確指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碧斓厮阅荛L久,正在于它們不自生,即不以自己之生為貴,沒有刻意為生,自然而然。莊子的《德充符》也有“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指出生不可益,益之則是對生命的破壞,必然會招致災害,與老子的主張相同。老莊之所以認為益生不可取,是害生之舉,在于益生是人出于主觀私心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對生命的損益,它破壞了生命的自然本性,從而造成對生命的傷害。所以,老子又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生死自然,但有些人本不該死,結果卻入于死地,只因其有“生生之厚”,人為地改變自然生命。因此,養生要堅決拋棄人為的益生、貴生、厚生之舉,只要順由生命的自然本性即可。莊子更進一步指出順由生命之自然需有“尊生”的態度,“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弊鹕褪亲駨纳淖匀环▌t,不以人為的喜好、情感牽引生命,自然的保養生命,“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天者”。所以,老莊的養生不在于長生不死,而在于“形全精復,與天為一”。

可見,在老莊看來,人的生命是一個自然過程,生命的有與無、存與亡是一種自然現象,養生的原則只能按自然而行,對生命不可妄加損益,否則,養生將成為殘生,只能是禍害生命。

二、形神同修,以神立形的養生目標

老莊認識到生命是形體與精神的統一體,形體是生命的載體和物質基礎,而精神是生命的內在靈魂。沒有形體,生命將無所依托;沒有了精神,生命將是尸位素餐。因此,對生命的保養內在的包含著兩個方面:養形和養神。

(一)形神兼養

老莊認為心、精神與形不可離,形軀為心、神之方所和基礎,而心、神則為形軀指明方向,因心、神的指引生命才有了方向和意義。所以,構成生命的形軀與心、神是互相依賴的,彼此統一的,即老子所說的“載營魄抱一”,“營魄即魂魄,指人的形體與精神;“抱一”即抱道。老子認為人的形體與精神是不可分離,形神合一才可體悟大道;而能體悟大道,便可謂長生久視了,即“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莊子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形神兼養思想,主張“形體保神”,追求“形全精復”的形神兼養狀態,即“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道、德、形、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命,德由道生,形由德塑,形神合一才是圣人之道。因此,對于整全的生命而言,四者缺一不可。所以,老莊的養生以形神同養為特色,主張形神同修,“形全精復,與天為一”,以“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為生命最高境界。莊子已認識到身體與心靈的不可分割性,心靈的超越需以身體的煉養為基礎和途徑。只有先煉養身體,方可純化心靈。只有身體虛化,抽掉過多的超出自然需求的東西,心才能不被各種欲望雜念、偏執己見所蒙,而

達到靈明澄靜的“虛室生白”境界。所以,莊子以坐忘、心齋為修養工夫。這些工夫是由身到心、身心同修的工夫,“夫循耳目內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成玄英注疏此句為“夫能令根竅內通,不緣于物鏡,精神安靜,(外)于心知者,斯則外遣于形,內忘于智,則墮體黜聰,虛懷任物鬼神冥附而舍止,不亦當乎!”只要感官界限消除,彼此打通,不執于外在之物,便可精神安靜,虛懷若谷,便是理想狀態。反過來,精神德性的煉養也有助于形體的保全,“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

形神統一、形神兼養的思想,在《莊子》中極其明確,莊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是身心同狀而和諧,形神兼養而統一的狀態,“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鼽。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闭瘛跺羞b游》中的鯤鵬,鯤化為鵬,扶搖直上九萬里,其巨大的身形,與精神的高遠互相映襯。由于身形巨大所以要超越局限,朝上飛升,帶動精神的提升,鵬之身形的巨大成為其高遠精神的意象者,身形的龐大反襯和暗喻了境界的巨大;反過來也如此,高遠的精神帶動了形體的躍進,精神與形體彼此互顯。

(二)以神立形

雖然,保形養神是統一的,但有時二者又會出現不一致,當養形與養神沖突時,老莊主張以神為重。

“長生久視”是老子養生的目標,此“長生久視”不是常人和神仙家追求的肉體生命的長久存活,而是精神和德性的博大高遠,即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壽”。壽,在常人世界被理解為肉體生命的長久存在。作為睿智的哲人,老子明曉生死自然的法則,明確指出企望肉體的長生是違背自然之道的,有生便有死,死是存在的宿命。老子不求肉體的長存,而給予“壽”全新的解讀,壽者死而不亡,雖死猶生,這便是精神和德性。因此,養神和養德便成為老子養生的最高內容。

在莊子養生思想中,神為重的傾向更加鮮明?!肚f子·在宥》有“神將守形,形乃長生”“養志者忘形”、“汝神將守形”。在形與神中,神是本,形是末,“形得仁義,神之末也”。養生之道重在養神,“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髓,合于天倫……謂之真人”、“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所以,莊子的養生以德性、精神的保養為重,主張以德塑形,以德立形,通過《德充符》中小豬與死母之喻可見一斑。小豬見其母,跑去母親身邊吃奶,發現母親已死去,趕緊跑開??梢?,小豬“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在莊子看來,連小豬都知道內在精神才是母親之為母親的實質,一旦內在精神沒有了,即使形體仍有,又有何意義呢?那么,對于人而言,更應該知道生之為生的本質,明了完整的生命應是外在形體與內在精神的統一。僅是形體存有,而沒有了精神的貫注,生命就如小豬之死母一樣,失去了生之本質和靈魂。所以,養神是養生的關鍵,養形從屬于養神。

正由于對精神的重視,莊子甚至不惜以毀形來反襯精神,所以,在《莊子》中出現了許多形殘之人。這些人雖然形體殘缺,但精神和德性卻極其崇高,反而更加令人敬仰。在《德充符》里,莊子勾畫的許多形殘之人,正是因其德性的崇高而彌補了形體殘缺的不足,甚至由于其德性的光輝,而使形體健全之人自慚形穢,視形全為不全。莊子以強烈的反差,突顯德性對生命的實質意義和重要作用。由此,在形神關系上,莊子以德立形的主張被彰顯出來。徐復觀先生對莊子的此種主張曾進行過分析,他認為莊子既重形,采用各種策略(如避世、無用等)盡力保全形體,但又不陷于形中,而主張對形有所忘,以德塑形。莊子的這種思想“既不是后來神仙家所說的長生,也非如一般宗教家,采取敵視的態度,而是主張‘忘形(形有所忘)”,“不為形所局限,不使形取得了生活上的主導權。再進而以自己的德,養自己的形,使形與德合而為一,以使其能‘盡其所受于天”。所以,對精神的陶鑄和煉養是莊子養生的重點,莊子稱此為“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疏瀹,猶灑濯也。澡雪,猶清潔也”,都指對精神和心靈的清潔。精神就像存在的物什一樣,也會染上雜質、灰塵,需要打掃和清洗。養生就是要除去蒙在精神上的灰塵,使自然精神重現亮彩,內在德性完滿,故《德充符》云:“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德性的完滿充實是生命所重的,形體的壽短是次于其下的。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逍遙游》將眾人企望彭祖的高壽視為一件可悲之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三、知足而止,虛而待物的養生方法

為了達到形神兼養,以神立形的養生目標,在堅持自然養生原則的基礎上,老莊提出了知足長足,以“無”求全和專氣致柔的一些具體養生方法。

(一)知足常足

形體是生命的載體和呈現者,有形才能有生,“有生必先無離形”。形體表現為人的四肢、九竅、百骸,而這些肢體形骸的存在又體現為各種各樣的生理欲望,身之欲安、口之欲食、鼻之欲味,都是自然而生的。對這些欲望的滿足是由外物來完成的,“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如良好的居處能使人身安,美味的食物可使人口適。因此,養形必依賴于外物,“養形必先之以物”。離開外物,形體的欲望是無法被滿足的。但對外物的過分追逐反過來又會引發更多的欲望,這些欲望往往會超出基本的生理欲求,“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即物的誘惑是無止盡的,得一物會想得更多之物。物的誘惑使欲望超出了基本生理需求,不僅使人追求安身而且追求更大更好的居處、使人不僅求吃飽還要求吃得更好。這樣更多的嗜欲就出現了,結果人的自然生命被破壞。因此,養形首先必須對人的欲望進行限制和引導。

過多欲望會破壞自然生命,老莊對此有深刻的認識?!拔迳钊四棵?;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漂亮的顏色使人眼花繚亂,眼目不再敏銳;悅耳的聲音使耳朵不再聰明;可口的美味使人欲望大增,這些將導致人心發狂,生命的自然本真狀態破壞殆盡?!梆B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之所以物有余但卻未達到養形的目的,只因為嗜欲出現,人心發狂,原初純樸之心已不復存在,這樣即使形體存有也只是“生亡者”,雖然活著但自然本性、自由心靈已不再。所以,“一日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日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日五臭熏鼻,困發中顙;四日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二)以“無”求全

老子認識到自然之身與欲望的內在關聯,有身就會有欲。對欲的無止境追求使人殘身傷性,因此,從辯證法出發,老子提出以去身而保身、無身而全身的策略?!拔崴杂写蠡颊?,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有身體,必然有欲望。過度的縱欲又反過來危及身體和生命。因此,最徹底的保身方法就是拋棄身體。老子以否定來追求肯定,以無求有,這是其“道”之辯證精神的運用。

“道”雖生天下萬物,但從不居功邀賞,肆意妄為,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以“無”的虛弱面貌出現,帶來的結果卻是萬物的尊重、敬仰和順從?!暗馈钡倪@種精神運用于養生,首先便是教人以退為進、以無求有。不求生,可保生;不求全身,可保全身?!胺蛭o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p>

莊子繼承了老子以無身求全身的策略,而主張“吾喪我”“忘我”“墮肢體”“離形”。從這些手段的表面看,莊子好像也是在否定和拋棄形體,但實質是以解構的方式喚起人們對生命的重新認識和關注,去掉一己私欲,以此求生命的保全。陳鼓應先生對莊子“墮肢體”“離形”的解釋正是從此著眼,他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并不是拋棄形體,而是超脫形體的極限,消解由生理所激起的貪欲”,以此達到保身的目的。甚至莊子還將老子的無身求身策略進行拓展,主張以無用求身存,以不材求全身,以不為世所用求自由。莊子的“無用”“不材”指以世俗社會的價值標準看,不能滿足人的功利性需要,但這種“無用”“不材”對個體而言卻是“大用”“大材”。這種“大用”“大材”在莊子看來,不是別的正是身體的保全和自然生命的維護,正像櫟社樹以“不材之木”而免于被伐;支離疏因其形之支離無用而“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因此,無用可謂大用,不材可謂大材。

(三)專氣致柔

“氣”既是構成生命的材質,又是生命狀態的表征,保養生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氣的保養。老莊思想中都有養氣之說,老子有“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莊子》中更有豐富的養氣思想,其養氣思想已經比較系統,具有一定的體系化。

老莊的養氣是從養陰陽之和氣開始的。陰陽是構成生命的兩種不同性質之氣,“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養陰陽之氣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只要陰陽之氣協調和諧,身體便是健康。反之,陰陽之氣失序、不協調將直接產生不良影響,《大宗師》中子輿之病正由于“陰陽之氣有診”,即陰陽之氣失調導致的。

陰陽之氣不僅是構成生命的質料而且也是構成天地宇宙的材料,天地宇宙間充滿陰陽之氣,正是陰陽之氣的充塞變化才形成了四時節氣、自然物候。陰陽之氣協和有序則四時自然之變化有序,“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反之,陰陽之氣堵塞或不協調,則四時失序,自然物候紊亂,“陰陽錯行,則天地大駭”、“天氣不和,地氣郁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天地陰陽之氣的失序,不僅影響天地四時自然物候,并且也會影響人的生命,“陰陽并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因此,不管是天地陰陽之氣,還是生命的陰陽之氣,皆必需協調平衡,這便是養氣的目的了。而養陰陽之氣的目標就是“和”?!爸陵幟C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陰陽之氣各生于地天,二者只有交通對流,化和協調,萬物才形成,且各得其宜。生命的陰陽之氣相和流通,才能形體康健。在《達生》中莊子以桓公之病來說明陰陽之氣無法貫通,不能交通成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桓公之病在于“忿滀之氣”淤堵,使上氣下不來,下氣上不去,而淤于胸中。因此,陰陽之氣的調和流暢成為養生的重要方面。

正由于養氣影響著生命的存在狀態,所以,老莊思想中的理想人物首先都是會養氣的人,他們都將構成生命的自然陰陽之氣保養到和諧調勻的狀態?!皩庵氯?,能如嬰兒乎?”“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真人與常人之區分,其中一點在于對氣的煉養而成的行氣方法不同。故成真人,養氣是一個重要方面?!哆_生》中子列子向關尹請教至人到底是如何煉成的,關尹指出就是養氣,“是純氣之守也”,只要“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便可達于至人境地,自由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弼,老子道德經注[M].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2]郭慶藩,莊子集釋[M].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3]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4]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337.

[5]陳鼓應,老莊新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76.

猜你喜歡
養神老莊自然
心自閑:養生高境界
養神為先助長壽
瓜農老莊
瓜農老莊
簡述莊子破解生死問題的方法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形神在我
迷棋
老趙老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