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長道短

2011-07-27 03:24
中國記者 2011年10期
關鍵詞:公交司機

扶貧宣傳不能只盯著錢與物

內蒙古赤峰日報社 呂 斌

說到扶貧宣傳,媒體首先想到的是錢、物、人。哪里貧困,哪級政府給了錢、送物、派人,新聞媒體著力報道。

扶貧扶什么?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首先得弄清貧困是怎么造成的。在農村,多少年來,各級政府致力于推廣科學技術,目的是幫助老百姓盡快富裕,除去有些自然條件極差的地方外,大多數地方都多或少有可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但有的貧困地區就是打不開局面,原因是老百姓懶于實施,樂于向上要錢要物要幫助。

有一個地方適合種植地膜玉米,上級號召農民大量種植,從投入和產出的情況看,它確是一條致富門路。但不論政府部門是勸說還是行政命令,農民就是不種。政府為他們貸款、出技術他們也不種,理由是投入大,這種短視幾乎是農民的通病。貧困和自然條件差有關,更主要的是人的觀念。文化的低下,見識的狹窄,觀念的陳舊,造成一些貧困地區的人思想保守、固執的近利,成為脫貧致富的很大障礙。

扶貧宣傳不能片面地宣傳哪級政府給了哪個貧困地區多少錢,多少物,派了多少人,要把對貧困地區農民精神扶貧宣傳當作重點,讓各級政府意識到扶貧最重要的是扶知識的貧困,應該把一些錢物用于提高人的文化知識、宣傳科學技術上,并且派人示范一些扶貧項目,讓老百姓親眼看到,開闊他們的眼界,啟發他們的思維,變給錢給物變為讓他們自己創造財物,變短期扶貧為長期致富,這才是消除貧困的長遠之計。

多關注“新聞”背后的“新聞”

江西日報社 祝蕓生

2011年7月,南昌公交公司一司機在工作途中突發腦溢血,在身體不能自持、昏迷倒地前的一剎那,果斷踩下剎車,一車乘客安然無恙。此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后,感動了無數讀者和網友。一時間,英雄壯舉廣為傳頌,為司機捐款、祈福的、看望的、學習的人流絡繹不絕。

這則新聞的確讓人感動,平凡中的壯舉,值得每人們學習。據了解,僅今年以來,國內就有八名公交司機在工作中發生身體意外。

此事已過一月有余,司機本人已轉危為安,正在康復之中,這件事漸漸淡出了人們視野。但我在感動之余仍有一絲遺憾。據悉,公交車司機在我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年齡偏大,收入偏低,工作環境總體較差,相當一部分人身體狀況堪憂;在高強度,日復一日、起早貪黑的工作中,加之一些乘客的不理解,甚至還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少司機不僅“身”累,而且“心”累。

而這一切,媒體卻很少關注。比如,公交司機的工作環境能否得到逐步改善,每年能否免費為公交司機做體檢,能否為一線司機買人身保險,年齡偏大、身體不適應在一線工作的能否轉到二線,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這些背后的“新聞”都值得我們關注。媒體多作些呼吁,公交司機就多一份保障,乘客也就會多一份安全。

公交司機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采取緊急制動,除了高尚的職業道德外,也是一種下意識的職業使然。如果不改變公交司機的工作環境,改善他們的身體狀況,總希望奇跡一次次發生,怕總會有落空的時候。

莫寫生僻、難懂的字詞

新華社老干部局 秦殿杰

近日讀到在北京出版的一家雜志的“卷首語”,共四五段文字,幾乎段段都有生僻、難懂的字、詞,讀起來磕磕巴巴,如同嚼到了沙子一樣,實在難受。如:“虬枝”“驚殊”“蘧然”,多么費勁琢磨呀;還有“紐約雖賒,扶搖可接”“盱衡上下”“耘耔稼穡”,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令人讀不懂、聽不明白,影響了交流,效果是不好的。

記者、編輯在寫稿時,心里一定要裝著讀者,要讓讀者能看得懂、聽得明白,要通俗化、大眾化,而不要設置障礙難為讀者,以能寫生僻的詞語為本事。顯示自己文化水平高、有學問。文章是給廣大讀者看的,不能只是自己懂,而要使讀者懂。不要苦心孤詣地顯示個人的高深莫測。我們的著重點是千方百計地為讀者著想,使讀者了解自己的意思。那種故弄玄虛,寫得艱澀難讀、枯燥無味,要不得!

我列舉的這家刊物“卷首語”堆砌生僻、難懂字詞的現象,恐怕不是個別的,值得引起媒體記者編輯們的重視與警惕。今天,新聞單位響應中央五部委的號召,正在積極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活動,“認真開展改進文風工作”“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進去”。記者、編輯能否寫出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這是轉變文風的大課題。要切實下功夫學習群眾的語言,過好群眾語言關,莫再寫那些生僻、難懂的字、詞了!

莫道患病不吃藥

安徽大學 王中義

9月1日安徽某報第32版以一個整版宣傳某教授的中醫化糖療法,橫通欄雙行大標題為《不吃藥不打針糖尿病也能好》。

糖尿病是全世界的醫生都感到難以治療,并在積極探求醫治之道的的疾病,怎么能隨便說“不吃藥不打針糖尿病也能好”呢?

現在糖尿病已經成為繼腫瘤病、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患并發癥的達數千萬,我國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101萬。不少病人危在旦夕,只得靠打針吃藥掙扎在生死線上,要他們“不吃藥不打針”,不是害了他們嗎?

這篇稿件若說是新聞報道,應有作者名姓和新聞依據,若說是廣告應有明確標示。不管是什么,都不能這樣宣傳療效,望今后不要再刊登這樣的稿件。

別做“惡俗炒作”的助推器

湖南理工學院 李志美

安徽某4A級景區以裸體彩繪秀吸引游客,河南某景區公開招聘“C罩杯處女采茶女”,湖南某景區野生桂花節期間為“處女”免票……對于這樣的“新聞”事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惡俗炒作”,是活動舉辦方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和眼球經濟,不惜“語不驚人死不休”。

然而公眾認為“俗不可耐”“無聊至極”的事情,一些媒體卻趨之若鶩,津津樂道,網媒“爆料”后,紙媒紛紛“跟進”,進行“深度采訪”,好像逮住了一條“新聞大魚”。

兩手抓 新華社發 王俊平作

正確引導社會道德觀價值觀,是媒體不可推卸的責任。媒體對“惡俗炒作”事件的推波助瀾,有違社會道德和良知,也有損媒體的形象和公信力。

記者走基層不妨“微服私訪”

南昌大學新聞系 傅 梅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期間,河南某報在“新聞在路上,記者是行者”一文中寫到“各區領導對此次采訪活動給予高度重視,有關領導還陪同記者蹲點。某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親自把記者送到一線,某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和記者一起采訪……”我在想,記者走基層到底是干嘛來了?當然了,當地領導對記者如此關心說明了對新聞工作的支持,但是部長陪同采訪是想讓當地百姓說怎樣的實話?想讓記者了解什么樣的現實情況?

記者走基層是伏下身來,融入瞬息萬變的現實生活。是為了傾聽、觀察、感受最底層的老百姓的意愿。并能透過表象,找到問題真正根源,找出癥結之所在。捕捉到時代最真實的脈動,把握社會發展的方向。至于把這次活動當成郊游還是體察民情,這取決于記者是否有為民請命責任感和一顆為老百姓奔走呼喊的赤誠之心。那么,記者采取微服私訪的形式或許更能了解事實,更能因為在暗處所以看得更清楚。

猜你喜歡
公交司機
“納涼公交”值得推廣
一元公交開進太行深處
畫與理
畫與理
老司機
老司機
等公交
憑什么
公交Ⅱ個股表現
不見司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