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學寫作并及音樂學各子學科的相關討論

2011-08-15 00:47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廣西南寧530022
大眾文藝 2011年18期
關鍵詞:音樂學感性音樂作品

韋 偉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2)

陳鴻鐸先生在07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從音樂分析與音樂學分析到音樂分析學——音樂分析學_學科建設芻議》在學界掀起一波音樂理論之學科歸屬和學科發展方向的激烈探討,其實在此之前音樂學麾下各子學科在方法論及學科概念上已大有創新,于潤洋先生在1993年發表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與終曲的音樂學分析》一文中首次提出音樂學分析這個概念,并于96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為研究生開設了“音樂學分析”課程,從概念的提出到具體實踐是貫通且行之有效的,其影響力很快波及全國各大音樂學院。

韓鐘恩教授將“音樂學分析”的研究方法運用于研究生的日常教學實踐與研究作業中,在第八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上,針對音樂美學問題研究和音樂學研究主科論文寫作提出“音樂學寫作”概念,并提交論文:《零度寫作,并及音樂美學學科與音樂學寫作to be問題,三個討論:how,why,in this way》??梢哉f音樂學寫作時在音樂學分析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前者涵蓋了后者的大部分內容及涵義,但卻并非是簡單的,而是首次將聽覺感受與感性直覺為前提,以其獨到的角度來審視音樂藝術中的老問題。

一、多學科并存共在

既然音樂學寫作該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音樂美學研討會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帶有音樂美學的學科屬性,在面對一部音樂作品時更多的關注其思想情感及主體的審美傾向。韓鍾恩教授給出的 “音樂學寫作”的定義如下:“通過切中音樂感性直覺經驗,去成就一種具學科折返意義的,始終存在的形而上學寫作?!辈⑻岢鲆魳穼W寫作所應遵循的一般信條——不是用別的方式寫音樂,不是用音樂學的方式寫別的,而是用音樂學的方式寫音樂。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運用非音樂的文字語言通過音樂學的方式對音樂進行描述與闡釋,緊緊圍繞音樂的感性直覺進行純粹感性表述。而如何使音樂學寫作在實踐中得以成全,孫月進一步提出“通過詩性—哲性創造性語言作為方法論來進行音樂學寫作實踐?!?詩性即藝術性,藝術作品呈現的感性樣式,音樂作品所呈現的聽覺感性;哲性即哲理性,藝術作品蘊藏的深層內涵,音樂作品的內涵意義,以這兩種呈現復合形態的語言來重新詮釋音樂作品。

而“音樂學分析”同樣也有其發展的痕跡可循,實際上,“音樂學分析”的提出主要是針對當時在“音樂分析”中過多運用干冷的技術語言、如同尸體解剖般的“作品分析”已經把音樂的旨趣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為了在學術含量上有所提升,“音樂學分析”通過歷史與邏輯的整合成為一種具有“歷史-社會學”性質的既有技術含量,又不乏人文意義的綜合性研究。姚亞平認為“音樂學分析”的目的和任務是開放的,“它明確提出要走出音樂本身,在社會、文化、歷史的更廣泛的人文語境中對音樂現象(主要是作品)進行分析和作出解釋?!?/p>

對于音樂學分析,有兩個基本問題不可繞開,一是關于音樂作品的闡釋問題,于老師提供這么一種理解范式,“真正的音樂應該是生命體驗的真實袒露,是心靈—情感的一面鏡子。要闡釋它的深層內涵,至少要通過兩個無法繞過的程序:一是要深入了解作曲家在特定時代、社會、文化環境下所處的具體境遇、他的整個心路歷程,特別是他的情感體驗,而對這一切的確切把握只能建立在相關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之上;二是要深入到音樂文本自身,也即聲音層面上的樂音結構體本身,因為任何精神性的內涵只能通過對音樂文本本身的透視才能得以闡釋?!敝劣谝魳纷髌返睦斫鈫栴},或許伽達默爾給了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路:我們是有意無意地在克服著這個巨大的歷史間距,在嘗試著將“歷史的視域”和“當前的視域”相融合,并在這個基礎上尋求建立一個“新的視域”,形成對音樂作品自己的理解。

音樂學分析既關注邏輯、歷史、技術相對應的美學分析、歷史分析和技術分析,而且有力促進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因此音樂學分析在學科建構中并未凸顯特定學科,更多的是各個學科的排列組合。如果可能在整體結構上有何偏頗,那么極有可能出現的具體情況是——在音樂學分析語境下,論文命題的預置與后設,針對并圍繞該主題作相關問題的連續置入,將中心明確下來,聯系該中心,關聯、組織各學科做學科語言闡釋,相繼或同時展開復合性研究,如此,音樂學分析相應的、自然的、也許不自覺的體認單學科的一元傾向性,當然這是一個多學科呈現復合形態為前提下的特定研究角度或方法的單一。

至此這兩種音樂學的研究方法之間的關系基本上就可以確立了,音樂學分析中音樂本體分析與社會—歷史分析是支柱和核心,而審美體驗是兩者之間聯系和轉化的中介,因此音樂學分析亦不同于音樂分析。因為音樂學分析除了將所有對音樂現象或音樂作品進行近距離觀察,同時將其置于音樂本身之外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中來闡釋和進行評價。至于音樂學寫作與音樂學分析,前者強調作為美學起點的音樂感性體驗、作為學理言說媒介的文字表述、以及個性化方法創新等問題。后者是形式—審美—社會內涵的敘事方式,盡管不言而喻,可并未凸顯音樂作品中感性的先在性。更明確地從方法屬性和分類角度來看,音樂學寫作則是屬于“美學—哲學性”的音樂學綜合研究法,音樂學分析是屬于“歷史—社會性”的音樂學綜合研究法,它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只是呈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另外,音樂學寫作之所以不同于音樂學分析,更在于其創作的本質。音樂學寫作承認音樂作品的感性先在性為前提,不同的聽眾對于音樂作品情感信息的捕捉、轉化及自我表達都是因人而異,當聽眾的審美體驗被看做比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訴求更重要,并超越技術與歷史這兩大鴻溝時,呈現在聽眾腦海中的就只剩下音樂與他自己了。所以便有一百個人聽肖邦就有一百個不同的肖邦的說法,那個肖邦就是他自己。

二、學科方法論研究

在對一部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時,就以上所敘述的方法論可就具體的作品進行多維度多方位的闡釋。以德沃夏克交響曲“自新大陸”為例,作曲家的思鄉之情可以通過史學研究方式證實出來,也可以通過對音樂文本的分析方式解讀出來,還可以通過詩性—哲性文字語言去描述出來。相比音樂學分析,音樂學寫作的美學—哲學性能在更深程度上將直觀感覺轉換成文字語言進行描寫與敘述,相比音樂學分析還原作曲家的客觀事實的角度,可能更多加入了音樂接受者的主觀經驗因素,但它卻能給內涵的闡釋提供更加自由的廣闊的空間,突破在藝術審美中僵化的現實思維模式,從而讓審美在音樂作品中敞開,音樂意義由此生成??梢娨魳穼W寫作將目光更多聚焦在音樂作品先在的感性樣式上,面對一部音樂作品,不同于音樂分析作曲技術及音樂本體結構上的分析,也不照搬音樂學分析一把抓而忽略其中某些方面的做法,它拋開文本資料,不閱讀譜例,放棄冷冰冰的技法分析,而僅僅從人們的感官出發,將所聽所感如實進行描述與敘事。它不拘泥于情緒的起伏變化只與速度、力度、音高等音樂參數有關的看法,而是深入到自己的內心去找尋線條引起的情感波動,以及帶給人無限想象與思考的深層內涵,或許這條路線更容易將我們帶引到音樂的本質中去。

將果樹的種子買入地下,長出的不會是玫瑰。放在音樂學的研究方法上夜同樣,用史料的方法得出歷史事實,用美學的方法得出審美與情感體驗,用思辨的方法得出哲學的形而上結論。并非具有孰優孰劣,每一種研究方式都是合理的,只是在各學科間會有所偏頗。若要具有扎實而全面的音樂學功底,非得將多種研究方式有機地統一起來,兼顧感性體驗、哲性陳述、詩性表達、基于技術層面的作品分析及歷史敘事,做到以上幾點,基本上可以有效而深入地解決音樂學研究領域內的歷史問題、藝術問題、美學問題以及哲學問題。

小結

音樂分析側重于音樂技術及音樂結構本體的研究,音樂學分析將社會歷史背景嵌入,并凸顯作曲家的思想情感,音樂學寫作雖然涵蓋了“音樂學分析”的重要方法內涵,但不是以“大而全”的籠統做法去抹殺掉它自己的特色。作為“音樂學分析”的后來者,“音樂學寫作”從“音樂學分析”中得到很多啟示,受到它的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在前者的基礎上對所忽視的一些方面進行了秩序調整和有效補充,如作品的局限性問題、音樂感性的先在性問題、音樂意義層面的普遍真理問題、音樂中感性與理性的相互滲透和轉化關系等問題。從中我們看到學科之間相互補充并不斷完善自身的 而且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是學科交叉所凸顯的學科生命力與學科發展的廣闊空間,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元文化并存下的趨勢,必將在未來長期發展并發揮其重要的影響力。

[1]趙宋光.怎樣沿著實踐觀點指引的方向建設音樂學學科[J].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2]王耀華,喬建中.音樂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韓鐘恩.如何切中音樂感性直覺經驗——關于音樂美學學科建設與音樂學寫作問題的討論(三)[J].音樂研究.2009年第2期.

[4]于潤洋.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8年6月.

[5]姚亞平.于潤洋音樂學分析思想探究[J].音樂研究.2008年第1期.

猜你喜歡
音樂學感性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賞析模式研究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音樂作品
搖船歌
轉型背景下地方高師院校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詞中文譯名的博弈
民族音樂學視野中的流行音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