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錯位與身份消解
——解讀馬敏儀的《紙女兒》

2011-08-15 00:42侯金萍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廣州510642
名作欣賞 2011年12期
關鍵詞:華裔餐館身份

⊙侯金萍[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州 510642]

空間錯位與身份消解
——解讀馬敏儀的《紙女兒》

⊙侯金萍[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州 510642]

文章解讀了華裔作家馬敏儀的自傳體小說《紙女兒》,分析主人公如何在生存空間的錯位中經歷了身份消解。這種個體文化身份的消解在空間轉換中形成,在以家為代表的華裔族群內部中性別、經濟地位與文化歧視,以及在以學校為代表的美國主流社會,被刻意邊緣化的境遇中逐漸明晰。小說揭示了美國少數族裔群體在空間錯位與身份消解的尷尬狀態下的生存局限與心靈危機。

《紙女兒》 空間錯位 身份消解

馬敏儀的《紙女兒》是以傳統成長敘事模式建構的自傳體小說。此書出版于1999年,備受關注,坦率而饒有興致地記錄了一位6歲華裔移民女孩從香港廉價公寓到哈佛大學的成長歷程。①作者馬敏儀哈佛畢業后,本打算寫一部關于哈佛里的藍領工人子弟這一個學生群體,身為其中一員的她最后將自己的難忘成長經歷付諸出版。著名華裔女性批評家林英敏說:“在美國的華人,無論是新來的移民還是在美國出生的,均發現自己夾在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面部特征顯示著一個事實——他們的亞裔族性,但是,通過教育、選擇或出生的,他們是美國人?!雹凇靶聛淼囊泼瘛钡膴A縫生活與成長,在《紙女兒》這部著作中得到突出而立體的展示。

書中主人公華裔新移民③馬敏儀(Elaine M.Mar)成長在美國社會底層,受貧困和種族主義問題的煩惱,在成長中不斷認識自己,尋找和建構自我。她的成長是隨著時間的延展和空間的轉換中進行的。敏儀生于1966年10月1日,5歲之前敏儀與父母生活在香港離機場不遠的家中;1972年4月17日到美國與提前來到美國的父親團聚,一家人生活在丹佛市姑姑貝基(Becky)家的地下室里;敏儀小學六年級時父親與姑父交惡,被迫搬出來自謀生路,之后兩次易家,直至高中三年級時候敏儀獨自離家去紐約州北部的伊薩卡(Ithaca)參加了一次專為高中學生資助的探討藝術與政治的夏令營活動(Telluride Association Summer Program)。最后,以敏儀高中畢業后,成功申請進入哈佛大學讀書為成長的結局??梢哉f,作為一個新移民,敏儀在美國多個成長空間中轉換與成長,在每個時空當中都不斷地與來自華族內外不同程度的種族和性別歧視、身份困惑和危機斗爭,同時又要與噩夢一樣的饑餓與貧困相抗衡,深刻地刻畫出處于邊緣地帶的華裔女性新移民在美國社會中成長的艱辛歷程。

一、成長空間錯位與身份危機

敏儀的父母來自廣東臺山的鄉下,經歷了戰亂與饑荒的他們想方設法逃到香港,之后又來到美國謀求生存,尋找發達之路。誰曾想到貧困和饑餓會一直伴隨著他們所有的流離生活。父親在姑姑從一個飯店里承包下來的廚房中工作,一天13個小時,每月兩百塊,周末無休。由于文化環境的改變使敏儀在成長中面臨著強烈的自我危機與困惑,在成長途中深深感受到社會底層,寄人籬下的生活中之無奈和辛酸。

巨大的自我身份危機始于名字的變化而導致的人格分裂與身份消解。6歲的馬儀敏要上學了,但她必須有個讓美國人容易上口的英文名字,正如她的姑姑所說,“你需要有一個名字來融進(美國),否則不能在美國上學”。于是,家人找來了英語比較好的遠房親戚幫忙。然而這個小小的命名儀式對于大人來說無甚緊要,對于敏儀來說卻誠惶誠恐:“如果是美國名字的話我媽媽就沒法叫我的名字,她不懂英語。我也不懂,我怎么知道我自己的名字呢?”她的中文名字中間便加進了Elaine。文中的敏儀這樣定義名字給她帶來的巨大沖擊,“從此,我的生活被劈成了兩半”。正如羅希奧G.戴維斯(Rocio G.Davis)曾指出的,“命名或者說被賜予名字,對于北美的亞裔主體來說,是他們在西方社會的首要再現模式。如果他們的名字太具異國味道,會使他們與伙伴們疏離。但是一個為了適應生存而進行的名字轉換經常會給孩子自身不斷形成的自我歸屬感產生巨大的沖擊和潛在的后果”⑤。對于敏儀來說,最大的后果就是使馬敏儀身份消解在被橫空分裂、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中。在兩個相互隔絕的世界里,她必須同時應付這兩個世界,在兩個世界的夾縫中生活,不斷地更換生活中的角色。

1.女性新移民的身份消解

敏儀一半的生活圍繞著家,而所謂的家其實只不過是姑姑家黑暗、簡陋的地下室,對于敏儀來說,就像一個簡易的暫時集聚地,并不因為人多人少的感覺而增加家的味道反而徒增出流亡與離散的味道。在家中,她必須是個聽話的女兒,知書達理,照看小弟弟,學做家務,學會說英文時給不懂英語的家人當翻譯,時刻對提供他們住宿的姑姑存有感恩之心。

敏儀感受到了華人家庭中內部經濟差異與移民經驗導致了無處不在的歧視。這種歧視從姑姑身上得到了體現,詳盡地收入在了敏儀細心的觀察之中。姑姑是老資格的華裔移民,家人的收入與開銷都要依靠姑姑的經營,所以是發號施令的主人、家中權力的核心。華人家族內部的女性歧視,也是從這個美國化了,但是仍抱有中國傳統思維的姑姑對待敏儀的態度得到體現,成為傳統中國父權的表征。姑姑以自己的兒子薩恩(Sun)為榮,并處處與敏儀比較,對媽媽看似褒揚的話就像她刺耳的嗓音一樣,深深地刺痛了敏儀的心:

你女兒看起來挺乖……但是太瘦了?!璖hing(生,敏儀的父親)有個女兒挺開心的。我可不。她們沒什么好處。你不能在一個女孩身份投入太多。她們總要嫁人的,多浪費精力??!我很開心有個兒子,到老的時候可以養我照顧我。這也挺配的:生和他女兒,我和我兒子。

姑姑對女孩的偏見,使敏儀無法討取她的歡心。所以,“任何事物都改變不了我的地位。因為無可否認,我是個女孩”。在看到弟弟出生時家里的喜悅,尤其是父親的欣喜時,敏儀心中父親對自己的愛此時也動搖了。于是,像敏儀媽媽一樣,敏儀學會了在這個家中消聲、消失。她學會了在壓抑中成長,學會了在空蕩黑暗的地下室里沉默,枯萎。

同樣,除了性別歧視以外,敏儀作為移民與土生華裔的差別也成為敏儀在華裔家庭內部被邊緣化的一個原因。在與薩恩和自己新出生的弟弟杰弗瑞(Jeffery)比較時,敏儀又發現了自己的不同。因為她不是生在美國,所以成不了總統,不能與那些土生的男孩子相比。弟弟的誕生和命名讓敏儀更加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困境。弟弟因為在美國出生,只有一個名字Jeffery,所以,“老師叫他的時候他能夠明白是自己。他不會感到困惑,忘了在學校的他是哪個自己。他能夠立刻學習英語,同學們也不會嘲笑他把r說成ar-lu”。

敏儀出現了強烈的反成長傾向。此刻的她是饑餓的,不僅僅是因為貧困,更因為她需要家人的肯定與認可,需要親情的賦予,而不是作為女兒所受到的歧視和貶低。敏儀對香港的懷念,恰如賽義德在《關于流亡的反思》⑥中所描述的,人類與故土、自我與真正家園之間無法修復的裂痕。每一次傾訴幾乎都充滿了失落與憤恨,充滿了對現實生活的不解和幻滅。每當自己在邊緣角落里孤絕的時刻,渴望回到香港的反成長情緒開始萌生。生活的窘迫和生存的艱難使父母無心更無時間關注敏儀成長中,特別是在文化錯位下的心理感受。正常孩子成長的天性無法得到滿足,對成人世界的不解再次無法得到合理的疏導,更無暇理會敏儀的孤單、壓抑,他們自身的性別偏見也無法讓敏儀的個體得到伸張和發展。

2.社會的邊緣處境

敏儀另一半的生活是圍繞著學校,在這個成長空間作為“Elaine”而生活。整整六年在馬克米恩(McMeen Principal)的小學生活,敏儀從來沒有解除過身受的種族歧視。敏儀對學校產生憎恨情緒使她每次步入教室都舉步維艱。因為不會英文,敏儀連最簡單的加減的答案都說不出來,上課時也不得不模仿同學們的反應。白人同學不歡迎她,嘲笑她,沒人理解她,認為她蠢,說她“中國佬的眼睛!吊眼!你真丑!你為什么不回到你來的地方去?”敏儀失落的一聲“我回不去了”包含了無數被抽空了根基,在異質社會中又遭歧視的窘態和辛酸。敏儀不想因為自己長相、膚色的差異、語言的隔閡而格格不入。一次次敏儀內心呼喚著:“我想成為美國人,像薩恩一樣。我想融入他們當中”。敏儀到美國來的第一天就丟了自己心愛的黃頭發洋娃娃,她不斷地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洋娃娃,正如她期待自己也成為一個金發碧眼白色皮膚的美國人一樣,成為一個美國女孩,不再因為種族的原因受盡凌辱。

然而,她除了受到白人孩子的歧視,在黑人同學面前也遭遇到了類似的侮辱。三年級時的一次交際學生互換項目中,敏儀遇到了一個讓她聞之膽寒的黑人問題女孩辛迪(Cindy),一個美國歧視與暴力的化身,敏儀被她和同伙拳腳相加,處處威脅。在沒有父母、老師的庇護下,敏儀只能獨自忍受這些侮辱和恐懼,獨自承受成長中被邊緣化的創傷。漸漸地,敏儀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和自憎心理及殖民內化傾向,被壓迫者敏儀將外在的壓迫內化,從而把以這些白人孩子為代表的主流社會壓迫者的標準變成自己的標準。被壓迫者采納了壓迫者的標準之后,對自己,他們采用自律性的自我壓迫,自我歧視,自輕自賤?!拔液尬易约旱某潭染拖袼麄兒尬乙粯印?;“我最向往的,便是模糊這種外來性(foreignness),這種族裔與貧窮的結合?!彼B做白日夢時都在幻想如果自己真正的媽媽是個美國女人,“她會找到我,揭露出我的真名,一個我未曾熟悉的名字。我將優雅美麗地長大成人,善待我自己的孩子?!?/p>

同時,貧富狀況、經濟與住房條件等決定的社會階層——階級也是直接導致敏儀自卑與自憎心理的直接因素。敏儀一家因為沒有錢而寄居在姑姑家,而并不像一般美國家庭一樣一家住一棟房子,使她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更羞于請同學到家里做客。敏儀更苦惱于自己稀奇古怪的衣著——餐館里面粉袋縫制的棉紙衣服和裙子、廉價超市里買來的腈綸毛衣、餐館里的女招待女兒的剩衣服……穿著這些衣服去上學,與衣裝嶄新整齊的同學們一起,更引起她的自卑心理。

二、“第三個世界”的追尋

這兩個世界都不是敏儀想要的世界,而自己不可能也不愿意如局外人一樣站在兩個世界之間。小小的敏儀在成長的關頭就已經心力交瘁、不知何去何從,既回不去中國,又無法融入美國,她不得不尋找第三個世界。在她有限的生存環境中,他們賴以生存的餐館成為敏儀暫時慰藉的第三個世界,確切地說是這個中國餐館的廚房。這個世界雖然骯臟難聞,但是給敏儀帶來的深刻的影響。用她的話講:“它的樣子、味道、聲音,它的精髓好像已經變成了我的一部分?!?對于這個餐館的認識,敏儀是從一個旁觀者發展到參與者。作為旁觀者的她不需要幫忙干活,所以每次來參觀都像是一種娛樂,一次觀光,讓小小的敏儀體驗到了姑姑家以外的世界,然而作為參與者時,情況則大為不同。敏儀需要時刻為這個多次易主、逐漸衰敗的餐館擔心,因為這是他們一家人在美國維系生活的唯一保障,敏儀又要面對餐館無止境的活,數不清的盤子,客人的剩菜剩飯,這一切又使她想逃離這個無法讓她真正獲得自由的空間,“餐館是我不聽話時候的懲罰”。但是,這個餐館成為她首選的“家園”,因為“這是我家人和美國和平共處的領地,它迫使我爸媽與非中國人建立聯系。這里,我不再是那個兩個世界之間孤獨的中介,因為我的雙重歸屬而備受孤立。我也不再束縛于對父母的責任,不再只觀察而不能參與,只翻譯而不能發表觀點。這個餐館是我能夠表達自我的一個地方”。餐館必需的后勤工作和協作的必要,使敏儀具有了參與感、和諧感,在這個愛恨交織的空間里,在想象中暫時緩解了她兩面人的生活。除此之外,敏儀了解了在餐館里頭服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從英國人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每次下班都要喝瑪格麗塔雞尾酒的女侍維(Vi),身材高大,有著一堆女朋友的調酒師巴克特(Bucket),有著一個黑人男友的同性戀者查克(Chuck),等等。在這個混雜的空間里,敏儀深深地理解和尊敬這些底層的人和他們的生活。

然而,這并不是長久的解決方法。這只是身份未完全確立之前的暫時性庇護。一旦空間轉換,這個第三類空間的不穩定性立刻呈現出來。當父親與姑父交惡迫使敏儀一家搬離姑姑家,敏儀懼怕的身份又一次消弭,就像早期來美國一樣的移民迫使她重回身份困惑的危機時分,這兩個世界和暫時性的第三世界同時消失的后果,是敏儀非常擔心的:“我害怕一搬家我的身份就沒了。姑姑的房子,凱西(Casey)的城堡,馬克米恩小學。它們都是我的坐標,當我需要抬頭尋找和確定我在哪里,我是誰的時候能夠讓我安穩著落”。這意味著敏儀失去的不僅僅是她所熟悉的周圍環境,更是族裔、文化與階級身份。剛剛與兩個世界建立的聯系一下子抽空,新的世界中何以安身立命?看著漸漸遠離的這熟知的一切,對于敏儀來說,就像看著所有關于她認識的美國消逝了一樣。強烈的個人身份消解所帶來危機感使其成長倍加艱辛,而這種身份消解的危機感并未隨著她考入哈佛而再次經歷的空間轉換而消除,作為成長的一部分長久地刺痛著她的心靈。

綜上所述,在種族歧視沒有完全消失的美國社會,階級、種族、性別因素依然對主人公生活與成長影響巨大,作為女性新移民的主人公經歷了成長空間錯位與身份危機,人格分裂帶來的身份消解使她在成長的征途上依然充滿了許多反成長傾向,這在主人公外在的生活經歷與內在豐富的心路歷程中精彩地表現出來。主人公通過不斷學習認知,試圖與世界達成一致,融入美國社會的過程中,種族主義問題、差異的認識和迫切想要歸屬的欲望持續存在,這意味著自我危機并未隨著主體社會化而得到解決?!都埮畠骸芬詫憣嵉墓P法,深刻地展示了主人公馬敏儀,過早地經歷了身份消解與重建,從小就強烈地感受到了身處兩種文化之間的危機和困擾,以及性別、階級的邊緣化境遇給她帶來的孤獨感、隔絕感、挫敗感等一系列的成長之痛。同時以自身生活經歷的精彩描述,抨擊和顛覆了包括模范少數族裔、不可同化者、來自彼岸的陌生人,甚至陳查理、付滿楚等諸多華人的刻板印象。

① Kirkus Reviews Copyright(c)VNU Business Media,Inc.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aLJ1AAAAMAAJ&dq=Paper+Daughter:+A+Memoir&ei=0yTBS47uBargkQSux YWjCQ&hl=zh-CN.

② Amy Ling.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New York:Pergamum Press,1990,p20.

③ 早年生于母國,12歲之前移民的兒童,被學者稱為1.5代移民,馬敏儀亦屬此種情況,見Pyong Gap Min,ed.,The Second Generation:Ethnic Identity among Asian Americans,CA:AltaMira Press,2002,p3.

④ M.Elaine Mar,Paper Daughter,A Memoir,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9,p61.(本文有關該小說引文均出自此書,下不另注。)

⑤ Rocio G.Davis,Begin Here:Reading Asian North American Autobiography of Childhoo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p19.

⑥ Edward W.Said,Reflection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00.p.173-186.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研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華裔美國小說成長主題研究”成果,批準號:10YJC752014

作 者:侯金萍,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文藝學博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與文學理論、海外華人文學及詩學研究。

編 輯: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歡
華裔餐館身份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南通籍華裔科學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家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要求太多的餐館
跟蹤導練(三)(5)
媽媽的N種身份
身份案(下)
1號異星球餐館
1號異星球餐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