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夫研究綜述

2011-08-15 00:51董正宇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洛夫意象詩人

董正宇

(南華大學文法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

洛夫研究綜述

董正宇

(南華大學文法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

洛夫為當代華語詩壇杰出詩人,其詩歌創作生涯已跨越半個多世紀。50余年的洛夫詩歌研究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至20世紀末,近期新世紀以來;并在洛夫生平、詩學理論、創作階段、整體風格、審美意象、張力系統、語言特征以及代表性詩歌文本的研究等諸多方面有深入的探討并產出了一批豐饒的研究成果。

洛夫;詩歌;研究綜述

引 言

作為當代華語詩壇最杰出的詩人之一,洛夫與余光中比肩;余光中稱洛夫為“五十年代屹立迄今的寥寥幾座活火山之一”[1]P99。然而在大陸詩界以及普通大眾中,兩人的聲譽卻有較大差距。其中原因較為復雜,政治因素的干預、詩歌風格的迥異、詩歌批評的導向、大眾傳媒的推介等均有影響。因此,梳理、總結已有洛夫及其詩歌研究成果,展望、啟開研究新途,呈現洛夫詩歌的真美于世人之前,是詩評界的責任。

洛夫本名莫運端,1928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相市鄉。1949年7月離鄉隨軍赴臺灣。1951年考入政工干校,畢業后入臺灣海軍陸戰隊。1959年于軍官外語學校畢業,到金門任聯絡官。1965年11月去越南任“顧問團”顧問兼英文秘書。1967年11月返臺,又入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讀書。1973年8月,以海軍中校軍銜退役。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1996年旅居加拿大溫哥華至今。

洛夫1947年開始寫詩,1948年在《力報》(衡陽)上發表第一篇文章——散文《秋日的庭院》。1954年,洛夫與張默、痖弦創辦《創世紀》詩刊,并任總編輯數十年,使之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標志性刊物之一,對臺灣和大陸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洛夫著作等身,有詩集《靈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魔歌》(1974)、《時間之傷》 (1981)、《因為風的緣故》 (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 (2001)、《背向大?!?(2007)等31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葉在火中沉思》、《雪樓小品》等7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5部,譯著《雨果傳》等8部。2009年4月,《洛夫詩歌全集》(Ⅰ—Ⅳ)由臺灣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洛夫詩作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南斯拉夫等文,并收入各種大型詩選。洛夫早年為超現實主義詩人,由于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詩壇譽為“詩魔”。2004年6月,洛夫獲北京首屆“新詩界國際詩歌獎——北斗星獎”。由22位海內外著名詩評家、翻譯家和漢學家組成的評委會給出了如下“授獎辭”:在地理之“隔”、空間之“孤”、時間之“傷”中,洛夫畢生致力于詩意的發現和回歸,用創造性的形象、意象、感覺和語言,重塑生命的意義。他的現代漢詩創構,既保持了前衛的姿態,又對接并融合了偉大的中國詩歌傳統;詩質重思維,詩形謀變奏,以形似與神似、視象與心象、感性與靈思之間的張力,凸現了知性與抒情相融的追求向度。他對現代漢詩本土性與現代性融合的成功探索,體現了鳳凰涅槃后自在的飛翔。

對洛夫及其詩歌的評論與研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已逾半個世紀?;厮?、審視50多年以來的洛夫研究成果,大體可劃分為三個時期。

一、早期:1950至1970年代

據筆者所收集、掌握的資料,從1950~1970年代的20余年間,臺灣地區以洛夫及其詩歌為題的報刊文章約有60余篇;文章類型有人物訪談、文本細讀、詩集評介、語體詩風的評論等等。最早出現的有關洛夫詩歌創作的評論,是1957年6月刊載于《創世紀》詩刊第9期的《洛夫的氣質與詩風》,作者為洛夫好友張默。同年底,洛夫第一部詩集《靈河》由創世紀詩社出版發行,洛夫由此步入臺灣知名詩人的行列,其人其詩的研究隨即逐步展開。

詩集《石室之死亡》的評論及爭議是早期洛夫研究最為集中的話題之一。1965年1月,長詩《石室之死亡》結集出版,至今詩評界仍評論不斷,由此奠定洛夫在臺灣詩壇的地位①。1969年,葉維廉將《石室之死亡》中的部分詩篇譯成英文,收入他的《中國現代詩選》,1970年由美國愛荷華大學出版;其中多首又為美國漢學家白芝 (Cyril Birch)編選入《中國文學選集》 (卷二)②。李英豪在《論洛夫“石室之死亡”》 (《批評的視覺》,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一文預言:“《石》詩的真正價值當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數十年后始被估認,而從《石》詩中,我們可見出中國現代詩,必然愈趨于純粹而又繁復相克,必然更趨于精神上之深沉秘奧;理念的詩底時代必然過去,而只有個別平行深入的發展?!彼麑τ诂F代詩未來的斷語固然顯得大膽和偏頗,但卻道出了《石室之死亡》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獨特意義及重要地位。洛夫對《石室之死亡》自視也甚高。2009年,洛夫在他的詩歌全集出版自序中豪言:“恕不謙虛的說,我的詩歌王朝早在創作《石室之死亡》之時就已建成,日后的若干重要作品可說都是《石室之死亡》詩的詮釋、辨證、轉化和延伸?!盵2]P16因為眾多研究者均視《石室之死亡》為洛夫早期詩歌的扛鼎之作,涉及該詩的評論在早期洛夫研究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③。隨著詩歌《石室之死亡》的傳播,洛夫在詩壇的影響也逐漸擴大。

李英豪《論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一次從學術角度將洛夫定位為“不是一個傳統的詩人”,也“不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他認為“洛夫詩的最大特色之一是側重‘原始之存在’(Prime being),這內向的原始存在,顫栗于黑色的誕生、死亡與溝通中;充滿郁雷般徹空的音響和勁度十足的動作”,并因此以飛躍的意象作流蕩的閃露和放射。李英豪認為從洛夫的詩中,可以看出臺灣現代詩正朝向精神雙重的沖突狀態中,也就是詩人更深入其本身精神的經驗中去。林亨泰在《大寫的乘法——論〈石室之死亡〉》(《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臺中笠詩社,1968年)中進一步認為,《石室之死亡》全篇兩個主要意象是“戰爭——死亡”,該詩是“詩人自己的精神之歌”,是“對付這殘酷命運的一種報復手段”。崔焰坤在《論洛夫〈石室之死亡〉詩的思想》(《新文藝》,1967年)中則認為洛夫在其詩的思維靈覺中,尋找的是“一個不偏不激、寧靜自然的人生態度和境界”,尋求的是“生命的超升與永恒”。崔認為:“讀洛夫的詩,給人一種‘跳躍和窒息’的感覺,跳躍在其詩的生命里,窒息也在其詩的生命里,跳躍不是浮佻而是欣狂,窒息不是死亡而是升華。在石詩中,聞到的是無限生命的氧氣,其詩境界的濃度和純度,其詩意義的可塑性,觸之堅實,呼之欲出,有著誘人醉人動人的清新喜悅感慨?!鳖佋逶凇都氉x洛夫的兩首詩》(《中外文學》1972/1)也肯定《石室之死亡》的精彩和奇特:“它意味著一種行文的語勢之沛暢,一種措辭命意之恰切,一種意象語間關聯之密接?!毕啾戎?作為對洛夫個人及其作品最有深刻了解的學者之一,葉維廉認為《石室之死亡》“確曾向西方的現代主義借用了一些語言的策略”,即“死”和“石”的意象。這些語言策略的應用,“不是虛幻現實的描摹,而是把中國現階段歷史由文化放逐,文化虛位和政治社會情結所造成獨特的‘孤絕’的復雜性中反映出來”。因而葉得出結論,認為《石室之死亡》是洛夫早期詩作中對“禁錮”意識深層的探索:“從詩的藝術來看,則是一種抗衡“禁錮”的精神的騰升,一種死而后生通向文化再造的隧道?!盵3]P429葉維廉的結論無疑更為清醒而恰當。

由于《石室之死亡》詩質密度過大,詩意上的晦澀難解,也頗遭人非議。李英豪在充分肯定該詩語匯的“豐富奇魄”和“意象的濃密跳躍”的同時,亦指出此刻洛夫詩風的晦澀難懂。顏元叔以他一貫的辛辣尖銳的個性,直指《石室之死亡》語句的矛盾和怪異之處:“讀者的意識被驅趕著,急速奔弛于字里行間,而無法稍停以審視其內在的連慣性?!眰€中原因,李英豪認為主要是由于詩質的稠密和意象的濃度,“造成詩的聯想不斷的跳躍,表面上好像含有巨大的戲劇性之混亂,但內里卻彌漫詩人強烈的對自己的苛求;苛求表現之經濟、意象之豐奇;苛求詩素價值的壓縮、想象活動之無止流動……”。洛夫的同道——痖弦也持相似的觀點:“晦澀并非作者在處理現象時之萎縮、疏懶與忸怩之故而產生,也非在感覺之混沌或半睡眠時表現上的生吞活剝,也非在某種勉強情況下急就成章?;逎耸且环N不得已?;蛘哒f,晦澀乃是發于作者為求達到某種強烈藝術效果時之表現上之必要?!盵4]P77

洛夫獨特漸趨成熟的詩歌風格也成為重要的評論點。早在1961年,痖弦就曾以“一種可驚的存在”對洛夫詩風作出評價:“洛夫是一個反傳統者,他常常忙于打破‘自我’的囚牢,擺脫靈魂小心地監視。但他并非要擺脫塵世和宇宙,正相反,他需要空間和時間,過去和未來,愛欲和青春,天界的廣大、荒涼和空虛,以及追蹤在‘憤怒后面’那些光芒炫目的奇遇和震耳欲聾的寂靜。由于他的這種對世界和生存的超現實的詩情,洛夫是找到了他創作的原動力,并因此而獲得了一種可驚的存在。很少有像洛夫那樣更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的確,他的詩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產,而且是悲哀和憤怒的兒子?!雹軓垵h良是最早關注洛夫詩風變化的評論家,他在《論洛夫后期風格的演變》(《中外文學》1973/5)中,認為洛夫自《外外集》(1965~1967)開始,一改《石室之死亡》中意象擁擠與詩質稠密的詩風,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風格,特別是在《沙包刑場中》(1969):“意象之單純,包構之散文化,與用字之口語化,是洛夫創作過程的一個轉折點?!钡健堕L恨歌》(1972)之后,“洛夫跳出了《石》詩的生死玄想,拋開了《外外集》以后日常生活的瑣事,甚至擺脫了個人經驗與鄉愁,而回過頭來正視浩瀚的中國歷史與豐富的中國文學傳統”?;貧w傳統成為洛夫詩風轉變的重要契機。余光中在《用傷口唱歌的詩人——從〈午夜削梨〉看洛夫詩風之變》(《中華日報》1978年10月18日11版)也注意到洛夫詩風的轉變。文章據以評述洛夫名作《午夜削梨》,理解深入而獨到,尤其是文末結論相當有趣。余指出:“洛夫意象手法慣用的一著‘苦肉計’。這說法是我發明的,自命對他的詩風頗為貼切?!薄翱嗳庥嫛闭f法為后來詩評家多次據以為典。

同期,洛夫詩歌的表現手法、語言風格同樣成為關注對象。比如林南的《洛夫詩的語言試談——廣闊、繁復與細致》(《中華文藝》1976/2)是首篇總結洛夫詩歌語言風格的文章。另如張春榮:《洛夫詩中的色調:黑與白》(《中華文藝》1977/4)也是一篇有特點的評論。此外,洛夫詩歌文本的解讀也是評論文章最為集中的領域。比如《清明》、《長恨歌》、《煙之外》、《裸奔》等由于眾多的解讀和詮釋而成為洛夫名作。學院派學者、詩人蕭蕭先后發表《商略黃昏雨——初論〈無岸之河〉》(《花之聲》1970年5月10日)、《箭徑、酸風、射眼——再論〈無岸之河〉》(《文藝》1970/13)、《雪甚卻無聲——三論〈無岸之河〉》(《青溪》1970/40)集束式評論推介詩集《無岸之河》,在洛夫早期研究中為首例。當然,洛夫早期創作的不成熟在一些詩評家看來也十分明顯,比如王灝在《變貌——洛夫詩情初探》(《詩脈》1976/2)中認為,在《靈河》時期的洛夫,猶未尋找到最能表現自我生命情采的風格,直到民國四十七年開始創作《外外集》中的一些作品及《石室之死亡》這一首長詩時,洛夫才真正找到最能表現他生命本質的詩風詩格。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兩岸長期對峙,洛夫早期研究大多限在臺灣一隅零散地展開。這些林林總總的批評與研究,涉及詩的語言、技巧、思想和美學,從早期的帶有鑒賞解釋性質的分析和詰問,到著眼于詩人的風格演變及詩學特征,其中也不乏討論洛夫詩與古典詩歌及英美詩的聯姻及對超現實主義詩歌的借鑒與揚棄之篇章。但綜觀上述論爭與探討,絕大多數都是在作品與詩人的內在世界之中進行一些點評式的“詮釋”,真正稱得上“論”的文字并不多,而稱得上“史論”的文字更是少而又少。

二、中期:1980年代至20世紀末

1980年代以來,政治冰河解凍,兩岸詩歌界的交流漸趨頻繁,洛夫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最早論及洛夫的大陸學者是四川詩人流沙河,他撰寫的《舉螫的蟹——洛夫》發表于1982年9月29日海外的《世界日報》上,成為大陸學界洛夫研究的先聲。湖南詩人李元洛的《一闋動人的鄉愁變奏曲——讀洛夫〈邊界望鄉〉》發表在1986年第5期的《名作欣賞》上,則是大陸學術刊物上第一篇正式談論洛夫及其作品的文章。1991年,臺北詩之華出版社出版的首部全面的洛夫詩作評論集《詩魔的蛻變》。兩岸學者洛夫研究的成果首次匯聚書中,計有葉維廉《洛夫論》、簡政珍《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余光中《用傷口唱歌的詩人》、張漢良《論洛夫后期風格的演變》、李元洛《中西詩美的聯姻》、任洪淵《洛夫的詩與現代創世紀的悲劇》、龍彼德《大風起于深澤——論洛夫的詩歌藝術》、劉登翰《洛夫詩歌藝術初探》、楊光治《奇異、鮮活、準確——淺論洛夫的詩歌語言》等1990年代以前洛夫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簡政珍的《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是其中一篇有深度有見地的論文,文中指出:“以意象的經營來說,洛夫是中國白話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詩人。洛夫不論語言從早期的繁富到近期的明朗,其以意象重整客體形象的能力應是白話文學史上最值得談論的課題?!彼J為洛夫詩歌意象雄渾龐雜,讀者在這種五彩繽紛的文字世界中,可以感受到“奇花異葩的錯落”和“奇巖怪石的崢嶸”,能使“讀者騰空自我以容納繁富目光所及的客觀,意識和文字融為一體的片刻最能感受閱讀的情趣”[5]P61。該評論專輯,對洛夫的形上思維、美學信念、生命情態、意象鑄造、語言風格的蛻變,以及西洋與中國的融會、現代與傳統的辯證等,都有深刻而多層面的剖析和評述。不僅刻畫出洛夫作為一位大師級詩人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映襯出整個中國現代詩成長的歷史背景。

同期,洛夫研究學術專著開始出現,表明洛夫研究的不斷深入。廣西學者盧斯飛《洛夫余光中詩歌欣賞》(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一書對兩位詩人的風格變化和藝術成就作了論述,并對他們寫于不同時期、運用不同手法、表現不同題材的作品進行了分析。廣東學者費勇的《洛夫與現代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是首部專論洛夫的著作。該著以五四以來漢語詩歌發展為背景,以西洋現代詩為參照,從語言、意象、悲劇意識、莊與禪、歷史題材等方面闡述洛夫詩歌的美學意義及歷史價值,既有感悟式的具體解析,更有縱橫式的整體把握,較為全面地展現了詩人洛夫的心路歷程及其精湛詩藝。比如該書從洛夫詩歌的語言切入研究,發現洛夫在創作中“喜歡選取那些能夠引起人們聯想到生命的存在與消失的名詞”,而且“所有的組合都是為了突出一種‘反邏輯’的矛盾的語意聯想,以及使所有無生命的都具有極強的生命動感”。這種生死存亡的悲劇意識,是因為“洛夫個人經歷的苦難與時代的苦難相契合”,從而“造就了他詩歌中那種深沉的,震懾人心的悲劇氣氛”。浙江學者龍彼德大陸出版的《洛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為首部洛夫評傳。著作共十一章,前七章對洛夫的生平及詩歌創作以時間為序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討論,第八章敘述了洛夫詩歌獲獎情況、詩歌活動、詩集出版情況,第九章評述了洛夫的詩歌論爭活動及其詩歌主張,第十章描述了洛夫的性格、散文寫作及書法創作情況,第十一章討論洛夫詩歌的張力系統,學術價值最重。龍彼德另在臺灣出版的《一代詩魔洛夫》(小報文化公司,1998年)則較為完整地論述了洛夫一生中的各個層面與文學成就,不僅對其新詩或詩學理論有較深入的評析,也關注到他的生活經歷。

作為洛夫研究深入的另一表現,則是洛夫詩歌成為不少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新生代學者的目光開始關注和接受洛夫詩歌。計有:臺北東吳大學陳瑞芳《臺灣現代詩的文學社會學考察:洛夫、羅門作品中的美學意識形態初探 (1954~1972)》(1986)、廣州中山大學陜曉明碩士論文《洛夫論》(1991)、美國圣魯易士華盛頓大學陶忘機(John Balcom)博士論文《洛夫與臺灣現代詩》(Lo Fu and Contempo rary Poetry from Taiwan)(1993)、荷蘭萊頓大學Jesba zhang碩士論文《臺灣超現實主義詩人洛夫》、臺灣師大潘文祥的碩士論文《洛夫詩的研究》(1997)等。陜曉明是第一個以洛夫研究作碩士論文的大陸學生,他認為洛夫作品體現著臺灣現代詩的一種面貌和一個側面:“以影響而論,從早期親近中國三十年代詩人到引介西方超現實主義入臺灣,以至于‘回歸傳統,擁抱現代’立場之確認,與臺灣詩壇的整體走向一致;以主題而論,從早期對愛的歌吟與對禁錮的直覺感覺到對透肌夾骨的孤絕之正視,以至于生活意趣的提煉及歷史文化鄉愁的傾訴,又與臺灣社會心理發展相契合”。而這種“從禁錮到孤覺”和“從生活意趣到文化鄉愁”的過程正是洛夫生命意識的變奏。

洛夫多變的詩風使其詩歌風格的討論成為此一階段研究焦點。作為洛夫的鄉黨和詩友⑤,李元洛撰寫了一系列洛夫詩歌評論:《想得也妙寫的也妙——讀臺灣詩人洛夫〈與李賀共飲〉》(《文藝天地》1987/3)、《隔海的心祭——讀洛夫的〈水祭〉》(《湖南文學》1987/9)、《江濤海浪楚人詩——論洛夫的詩歌創作》(《芙蓉》1987/5)、《短兵寸鐵的鋒芒——談詩人洛夫的抒情小詩》 (《湖南文學》1988/7)。李元洛把洛夫的超現實主義的詩風歸結為“中西詩美的聯姻”,他認為盡管洛夫有多方面的原因使其作品豐厚,“例如豐富的生活經歷,以及對生活敏銳的內心審美體驗,出色的詩人素質和鮮明而獨立的藝術個性,深厚的文化修養與藝術積累等等”,但不能忽視西方現代派詩歌對洛夫創作的影響。李元洛認為對洛夫影響最大的“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這一詩派及其作品”。正因為如此,他認為具有西方超現實主義詩風的“詭奇博麗”是洛夫詩歌的主導風格,“也是其意象與語言的主要美學特征”[6]P151。北京大學學者任洪淵對洛夫詩歌有獨特評述,他的《洛夫的現代詩與現代創世紀的悲劇》一文視域宏闊,觀點獨特。文中認為把洛夫簡單地歸同于西方超現實主義,是片面而不實際的?!耙驗榘蕴氐谋澈笫驱嫷?龐德的背后是葉芝,葉芝的背后是一座奧林匹亞神山、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一個詩的傳統,而洛夫的背后沒有中國新詩的巨人,只有斷裂的傳統”。他認為洛夫的詩充滿了對生命和時間的追索,它不同于超驗的“上帝的時間”,博格森的“哲學家的時間”,普里戈金的“內部的時間”,也不同于胡塞爾的“還原”,海德格爾的“超越”,維特根思坦的“沉默”。洛夫的詩就是洛夫自己的詩,“是具有東方智慧‘生命時間’的神秘和自由的漢語,使尋找生命永恒的時空座標成為可能,使語言的,從而文化的破壞和重建成為可能”[7]P192。福建學者劉登翰也是洛夫詩歌的激賞者。他認為正是因為這種與傳統的隔離,使得洛夫在“失卻前人美學蔭護的同時也意味著少去一重規范的束縛,又使洛夫面對廣闊的東西方空間的同時,有著更多的實驗自由”[8]P270。他贊賞洛夫那種對“自己藝術實踐從不滿足的省思”和“永遠求新、求變的現代藝術精神”。他認為洛夫由于“懷著一個漂泊者的文化和情懷和歷史情懷”,以及“對現代主義‘超時空’藝術把握方式的體認,與中國人文傳統中的‘天地與我為一,我與天地同生’的觀念融通起來,從而使超現實主義泛化為一種廣義的東方化的審美把握方式?!盵8]P240這一觀點暗合了洛夫的心聲:“我們在批判與吸收了中西文學傳統之后,將努力于一種新的民族風格之塑造,唱出真正屬于我們這一時代的聲音?!盵9]P611也有學者認為洛夫和他創世紀的同伴們,是因為他們的“邊緣處境”,而決定了他們作品的史冊蘊涵。章亞昕認為是滄海桑田之感,造就了洛夫們的時空意識?!半x桑田而赴滄海,是臺灣許多現代詩人的共同經歷,一種近似文化移民的心路歷程,導致滄桑巨變構成創作心態的象征。起先這也許只是空間上的漂泊感受,后來也就隨著臺灣社會的轉型,而成為具有時間意味的時代藝術精神?!彼J為洛夫的《石室之死亡》是寓美感于痛感之中,讓等同于抒情主人公的“你”“囚于內室”,然后再“從一塊巨石中醒來”,“驀然回首/遠處站著一個望墳而笑的嬰兒”?!霸娙嗣鎸θ松?也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表現情感的方式來高揚意志力,通過創造意象的方式來發揮想象力,而沖動的生命力,也就寄托在詩意之中了?!盵10]李潤霞把洛夫描述為既是現代派詩歌創世紀的“超現實”悍將,又是詩藝追求中少小離“家”老大歸“鄉”的詩歌游子。她認為洛夫走了一條“從面向現代到面向傳統,從取法現代到‘悖離——回歸——植根’的藝術探險之路,其詩歌的內在意蘊、人文精神、文化背景亦呈現了‘離——歸——合’的變遷模式”[11]。她指出在文化析吸納與承傳中,洛夫的獨特性又在于其詩歌中的現代詩質是提取東方的古典美學和智慧,具有中國風的東方味的“反常合道”的現代,而傳統詩質又是融現代觀念富有現代意識有再造的傳統,此二者又構成一種既離心又向心的審美合力。

洛夫詩歌寫作生涯的總結及其階段劃分,也成為同期爭議的焦點。蕭蕭在1991年出版的《現代詩縱橫觀》中,將洛夫自1950年至1986年分為八個時期:(1)情 (1950~1957),代表作:《靈河》。(2)獸 (1958~1959),代表作:《投影》、《我的獸》。(3)石 (1959~1964),代表作:《石室之死亡》。(4)煙 (1964~1967),代表作:《外外集》。(5)河 (1967~1969),代表作:《無岸之河》。 (6)魔(1970~1974),代表作:《魔歌》。(7)傷 (1974~1981),代表作:《時間之傷》。 (8)釀 (1981~1983),代表作:《釀酒的石頭》。龍彼德在《一代詩魔洛夫》中把洛夫的創作劃分為四個時期:(1)抒情時期 (1954~1958),詩人正在尋求自己的路向,調整自己的啼聲與頻率。(2)探索時期 (1959~1973),以《石室之死亡》、《外外集》、《西貢詩抄》為代表,總的趨勢是:“擱置陰柔,突出陽剛;收斂感性,張揚知性;摒棄浪溫,著眼現實乃至超現實;不停留在淺顯,向心錄世界掘進?!?3)回歸時期 (1974~1990),“回歸”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對中國文化的關懷與深度的探索,回到中國人文精神的本位上來。二是運用古典題材,融會前人的特殊技巧,表達自己的現代感受與生命體驗。三是抒發鄉愁,關懷大中國,落實真實的人生。 (4)整合時期 (1991~現在),洛夫的整合,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了主體與客體、混沌與秩序、負面與正面、現代與古典這四組關系,是對西方與東方兩種美學的比較與求索,從而實現二者的相互融通。龍彼德對洛夫作品的分期相當客觀,配合洛夫作品的解析也相當詳盡,不過,詩人的創作歷程是相互滲透,彼此關聯的,任何分期都不免有切斷斬截的掛漏。任洪淵則把洛夫的詩歌創作劃分為“黑色時期”(《石室之死亡》)、“血色時期”(《魔歌》)、“白色時期”(從《時間之傷》開始)三個時期:“黑色”是“無色無形無我無物的原始混沌”;“白色”是“無色無形無我無物的終極的虛無”;而“中間,瞬息即逝的,是有色、有形、有我、有物”的“血色”的生命。并認為“黑色/血色/白色”這三原色“構成了洛夫所有詩篇色的節奏和旋律”,分別表現“生命的苦悶——燃燒——升華”[12]P5-7。值得注意的是,關于作品的分期,洛夫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一向認為,一個詩人畢其一生不可能只寫一種風格的詩而不變,他如果要追求自我突破,就必須不斷占領,又不斷放棄?!?002年,他在答記者問時,把自己近六十年的創作劃分為五個時期:(1)抒情時期 (1947~1952);(2)現代詩探索時期(1954~1970);(3)反思傳統,融合現代與古典時期(1971~1985);(4)鄉愁詩時期 (1985~1995);(5)天涯美學時期 (1996~現在)。

三、近期:新世紀以來

進入新世紀,以長詩《漂木》的發表及其相關評論為標志,洛夫研究持續升溫。

2001年,洛夫3000余行的長詩《漂木》最早在臺灣《自由時報》以連載形式首度面世,詩作震驚了新世紀華語詩壇,引來眾多評論。向陽認為:“洛夫的《漂木》,與希臘歷史詩一樣,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哲理。他一改過去重抽象意念的作風,取而代之的是以意象的思維觀照世界,詩質相對豐滿,讀來令人具有深思的余地?!镀尽菲鋵嵰炎叱龌逎年幱?走出意象疊加令人沉重得透不過氣來的《石室的死亡》模式,而就得自由地滑行于創造性的活動中?!盵13]他說《漂木》是中文現代長詩所豎立的一根標竿。洛夫的《漂木》為人們描寫長卷的人世間風景線,是詩人對眼下大千世界的解讀。也有評論家認為《漂木》是“洛夫一生的總結,是他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精品,也是當代詩壇的重要收獲”[14]。2006年,《漂木》單行本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發行,大陸讀者終于一睹長詩全貌。揚州詩評家葉櫓作《漂木》十論,對長詩的結構與意象、詩性自覺與奇詭思維、敘述策略與抒情姿態、母愛主題、時間之旅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他認為“《漂木》在本質上是一部關于人的生存以及作為存在者在人生旅途中的龐雜思緒和思考的長詩”[15]。并預言《漂木》“不僅是他個人創作上的一個奇跡,也必將是中國新詩史上一個重大的事件”[16]?!镀尽吩趦砂肚嗄陮W者中反響強烈。臺灣彰化師大2002屆碩士曾貴芬在《漂木》發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寫出了《悲劇的主體價值體驗——〈漂木〉詮釋》的學位論文。廣西師大向憶秋在其碩士論文中,通過對《漂木》和《石室之死亡》的縱向比較,認為洛夫的詩歌流露了至為深重的生命焦慮。因為“焦慮對洛夫生命的嚙噬,和洛夫對這種焦慮的持之以恒的反抗,構成了洛夫詩歌一個無比深沉的主題和情緒”。所以她認為洛夫詩歌焦慮的歷史實際上反映了歷史的焦慮。并提出“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像洛夫這樣身負劫難深重的焦慮情緒,這樣持之恒的焦慮表達的詩人,實屬少見,……洛夫的詩歌史是一部焦慮史”的論點,因為“焦慮及其對焦慮的反抗,持之以恒貫徹了洛夫詩歌創作的全過程”。

短短10年間,涉及洛夫及其詩歌評論的著作不斷出版,表明洛夫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除前面提到的葉櫓《洛夫長詩〈漂木〉十論》(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外,還有錢建軍 (少君)與向憶秋合著《洛夫:詩、魔、禪》(中國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該著多角度對洛夫文本進行闡述,深化了對洛夫的研究與解讀。2008年,張默主編《大河的雄辯——洛夫詩作評論集 (第二部)》出版,該評論集選錄海內外29位重要詩家對洛夫各時期詩作所展開的多面不同論述,見解犀利,舉證清晰,各篇均滿溢知感交匯的精到論析。尤其對長詩《漂木》的關注與評述更為集中,不少評論贊譽《漂木》是一首觀照生命,穿越時空的悲劇性史詩,而令喜愛詩魔洛夫的讀者,從生命儀式的瞻仰中,從回歸與出離的時空意函中,獲得自我的救贖與啟示。此外,山東學者章亞昕新世紀的兩本著作均涉及洛夫及其詩歌研究。其一是《情系伊甸園——創世紀詩人論》(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該著除“綜論”部分論述創世紀群體的創作心態、文化精神、意象語言、史冊蘊涵等外,“個評”方面設有專節“感悟與創作:洛夫的詩歌藝術”;其二為《臺灣二十世紀詩歌史》,設“創世紀詩社與洛夫”專章評述洛夫詩歌,他認為“詩人離桑田而赴滄海,走上一條身不由己的漂泊歷程,詩便成為背井離鄉后的家園。他面對人生中的悲劇情境,創造生命的本真境界,其意象語言也就表現出超越困境的藝術精神。于是天涯游子的身世之感造就了文化移民心態,這使詩人洛夫帶有重建精神秩序的文化創造者風范”[17]P144。

洛夫詩歌在兩岸新生代學者中進一步引起廣泛關注。以洛夫為研究對象的博士、碩士論文大量出現,計有:臺灣清華大學林孟萱碩士論文《洛夫詩的用字及句式特色研究》(2000);臺灣清華大學鄭恒雄碩士論文《詩人的自我與外在世界——論洛夫、余光中、簡政珍的詩語言》(2001);臺灣大學劉正忠博士論文《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痖弦為主》(2001);廣西師大向憶秋碩士論文《焦慮及反抗——洛夫詩新解》(2002);臺灣彰化師大曾桂芬碩士論文《悲劇的主體價值體驗——洛夫〈漂木〉的詮釋》(2002);福建師大少君博士論文《飄泊的奧義——洛夫論》(2003),同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臺灣東海大學余欣娟碩士論文《一九六○年代臺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痖弦、商禽為主》(2003);高雄師大王嘉玲碩士論文《洛夫詩藝研究》(2004);山東大學施洪玲碩士論文《生命諦視、宇宙境界與詩學理想》(2006);中興大學張期達碩士論文《不相稱的美學——以洛夫、簡政珍、陳克華詩語言為例》(2007);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彭巧華碩士論文《洛夫詩中身體書寫之探討》,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7)。此外在四川大學楊明博士、田華碩士、國立政治大學陳全得博士以及臺灣大學畢業后就讀于美國喬治亞大學的左乙萱等均在學位論文中以較大篇幅評論洛夫詩歌。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新世紀以來,學界舉辦了多場洛夫詩歌研討會:2006年10月由山西當代中國新詩研究所和《人民文學》雜志社駐外工作部聯合主辦的著名詩人洛夫詩歌研討會在河北省文學館舉辦,會議就洛夫先生多年詩歌創作歷程及其特征,聯系大陸詩歌創作現狀和發展趨勢廣泛發言并進行了深入研討。2007年4月“洛夫與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在蘇州舉行,香港大學、蘇州大學、武漢大學及徐州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數十位專家學者,探討洛夫與華文文學關系、洛夫在中國新詩史上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此次會議不少研討論文新意頻出,如:《論洛夫詩歌的精神硬度》、《洛夫詩中新陳代謝的象征意涵》、《洛夫詩中的哭與笑》、《洛夫詩的眼睛》、《洛夫詩歌的排泄研究》、《論洛夫詩的疾病意象與疾病隱喻》……研究視域開闊,開辟了不少新的研究角度。2007年10月,洛夫長詩《漂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湘西鳳凰成功召開,會議一致肯定了《漂木》在中國新詩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認為與《離騷》《紅樓夢》等偉大的作品一樣,《漂木》將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2008年10月在洛夫八十壽辰暨詩歌創作六十周年之際,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辦的“洛夫詩歌創作研討會”在首都師范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們對洛夫幾十年來在詩歌創作、詩歌理論及書畫藝術上的成就予以了充分肯定,對其詩歌創作為中國現代詩的發展做出的嘗試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會議結集《洛夫詩歌創作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0月,“洛夫國際詩歌節”在洛夫故鄉湖南衡陽隆重舉行,洛夫和來自北京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西安財經學院、香港大學、韓國大學等數十所海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及諸多詩人、作家共聚一堂,在此次會議中,洛夫將自己的60余年詩歌寫作手稿、詩集、獲獎證書、書法作品等資料捐獻給家鄉籌建中的“洛夫文學館”。毋庸置疑,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新世紀洛夫詩歌研究走向深入起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結 語

綜觀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洛夫研究,國內外研究者如李元洛、龍彼德、少君、向憶秋、葉櫓、陳祖君、沈奇、余光中、葉維廉、李英豪、簡政珍、蕭蕭、張漢良……在洛夫生平、詩學理論、創作階段、整體風格、審美意象、張力系統、語言特征以及代表性詩歌文本的研究等諸多方面有深入的探討并產出了一批豐饒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視域或研究角度的局限以及洛夫依然活躍在當代詩歌創作活動中,使現有研究依然在洛夫詩歌宏大體系的整體把握、洛夫詩歌發展階段及當下走向、洛夫的詩學理論體系以及《漂木》等代表性文本的研究等方面有繼續掘進的可能,而在洛夫晚近詩作的評論、洛夫詩歌與20世紀以來新詩發展的關系、洛夫與《創世紀》詩人群、洛夫與余光中等現代詩人的比較、洛夫詩歌手稿及版本、洛夫與海外華文詩歌寫作、洛夫的翻譯作品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空白。這些需要后起學者的努力。

注釋:

①張漢良在《論洛夫后期風格的演變》 (《中外文學》,1973年5期)一文中指出:“在《石室之死亡》以前,洛夫雖已是現代詩壇活躍的作家,但并未受到與同輩詩人相等的重視?!妒吩姷某霈F,才使洛夫一躍而為新星健將?!?/p>

②《石室之死亡》的全英譯本則為美國漢學家陶忘機(John Balcom)完成,1994年由美國舊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

③后來,龍彼德據有關數據及材料,在《洛夫評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中歸結《石室之死亡》有五個“最”,即激發的興趣最濃,引起的爭論最大,爭論、批評持續的時間最長,為這個作品發的評論文章最多 (33年累計,將近30萬字)。1988年6月,侯吉諒、沙笛編輯出版了《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 (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是洛夫及其詩歌的首部評論集,收入了《石室之死亡》全詩完整版以及有關《石》詩的重要評論精彩匯編。

④痖弦:《一種可驚的存在——洛夫小評》,《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年。此文41年后于2002年9月《創世紀》詩刊再次發表,痖弦的預言依然歷歷如新。

⑤1988年,洛夫撰寫了長詩《湖南大雪——贈長沙李元洛》,其時,兩人只有書信往來,尚未正式謀面,一時傳為詩壇佳話。

[1]余光中.用傷口唱歌的詩人[M]//詩魔的蛻變.臺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

[2]洛夫.洛夫詩歌全集[M].臺灣: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3]葉維廉.洛夫論[M]//洛夫詩歌全集 (I).臺灣: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4]痖弦.詩人札記[M]//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5]簡政珍.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M]//詩魔的蛻變.臺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

[6]李元洛.中西詩美的聯姻[M]//詩魔的蛻變.臺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

[7]任洪淵.洛夫的現代詩與現代創世紀的悲劇[M]//詩魔的蛻變.臺北:詩之華出版社,1991.

[8]劉登翰.文學薪火的傳承與變異[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9]洛夫.一顆不死的麥子[M]//創世紀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1993.

[10]章亞昕.論臺灣創世紀社的大中國詩觀[J].山東社會科學,1999(1):84-89.

[11]李潤霞.從超越的飛翔到回歸的停泊——透視洛夫詩歌的思想內涵[J].臺港與海外文學評論與研究,1997(3):59-62.

[12]任洪淵.洛夫詩選[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

[13]向明.漂木的啟示[N].臺北:自由時報.副刊,2001-07-09.

[14]龍彼德.飆升在新高度上的輝煌——喜讀洛夫的長詩《漂木》[N].臺北:自由時報.副刊,2001-04-03.

[15]葉櫓.《漂木》的結構與意象[J].名作欣賞,2005(7):38-44.

[16]葉櫓.解讀《漂木》[J].名作欣賞,2003(11):55-71.

[17]章亞昕.臺灣二十世紀詩歌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Abstract:Luo Fu is an outstanding poe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m circles,and his poem creation career has lasted over half a century.The 50 years’research on Luof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1950s to 1970s,1980s to the end of 20th century,and the new century.The researches has involved a lotof aspects such as his life,poetic theory,creation stage,theoverall style,aesthetic images,tension system,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the rep resentative poems,and bore countless rich f ruits.

Key words:LUO Fu;poetry;review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Luo Fu

DONG Zheng-y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 421001,China)

I227

A

1673-0313(2011)01-0075-06

2010-11-08

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 (10B094),湖南省社科基金 (2010YBB296)。

董正宇 (1971—),男,湖南衡東人,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洛夫意象詩人
撫遠意象等
世界著名小鎮克魯姆洛夫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詩人與花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