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鋼鐵產業“國進民退”

2011-12-11 09:24楊瑩
產權導刊 2011年3期
關鍵詞:鋼鐵產業鋼鐵行業鋼鐵企業

□ 本刊實習記者 楊瑩

探究鋼鐵產業“國進民退”

□ 本刊實習記者 楊瑩

鋼鐵產業“國進民退”越演越烈,近年來已引發各界關注。究其原因,不僅政策層面起到導向作用,事實上市場和企業自身也都起到了助力作用。

中國鋼鐵產業重組進程近年來有所加快,金融危機加速了中國鋼鐵落后產能淘汰。在鋼鐵領域,許多民營企業都面臨或出售股權或被整編重組的命運,“國進民退”的現象愈演愈烈。2010年12月,在河北鋼鐵召開的工作研討會上,河北鋼鐵董事長王義芳表示,按照此前河北省政府關于省內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意見》,河北省將培育三家至五家具有較強實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到“十二五”末全省有冶煉能力的鋼鐵企業(集團)減少到10家左右。

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很多都是以行政手段推進的,也不乏“拉郎配”的現象。有人認為,政府此舉有違市場化原則,或將導致鋼鐵行業國企越來越大,民企越來越弱的情況。

事實上鋼鐵行業的“國進民退”并不都是行政手段下的“拉郎配”。從宏觀到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政府政策因素

讓民營鋼企投入國企懷抱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因素,可以說所謂“國進民退”的現象事實上是政策博弈的結果。在國企重組民企的熱潮中,政府的影子隨處可見。由于中國鋼鐵行業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即使大型民營鋼鐵集團的身份,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帶給企業安全感。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加大了節能減排力度。2010年9月,節能減排風暴席卷鋼鐵行業,首當其沖的就是在節能減排方面投入較少的民營鋼鐵企業。民營鋼鐵企業開始羨慕例如首鋼遷安的“國企背景”,似乎擁有這樣的背景才能使他們感到踏實。在節能減排風暴后,國家發改委聯合三部委的清查鋼鐵項目行動,也讓民營鋼企備感壓力。2010年11月3日,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聯合發布《關于清理鋼鐵項目的通知》,要求對鋼鐵項目進行一次性清理。清理內容主要包括產能總體情況、項目核準情況、項目用地情況,以及項目節能環保等。

在政策因素下,民營鋼鐵尤其是中小型鋼鐵企業,國家產業政策無論節能減排、壓縮鋼鐵產量,或淘汰鋼鐵落后產能,所有的政策都要求中小民營鋼鐵企業轉型,退出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河北是億噸鋼鐵大省,省內現有民營鋼鐵企業產能占全省鋼鐵總產能的60%以上。以河北為例,鋼鐵產能中有近45%的煉鐵能力、27%的煉鋼能力屬于國家產業政策規定限期淘汰的落后產能。其中絕大多數存在于民營企業。

政府之手大力影響著鋼鐵行業,有人甚至戲稱“國進民退”現象是一種“市長與市場的PK”。2010年11月,河北省政府出臺《關于控制鋼鐵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政府將支持河北鋼鐵集團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在如此政策推動下,有分析指出鋼鐵行業大量民營企業被國有鋼企納入囊中,固然有不少民營鋼企是因為規模較小、經營不善而被合理重組,但也有一些技術實力較強、經營狀況較好的民營鋼企是在地方行政壓力下被迫重組的。

行業市場因素

民營鋼鐵被整編,直接原因是經營虧損、資金鏈緊張,經營難以為繼。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低、資本收益率低、技術與管理水平低,只有通過兼并重組以提高產業集中度。中鋼協會長、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指出:民營企業涉足鋼鐵后,短期內做大做強并不容易。鋼鐵項目投資大、周期長,一條生產線就是幾十億,很少有民企能支撐得起。前兩年鋼鐵市場火爆,一些民營資本見有利可圖就入了行,這些企業生產一般的大路貨可以,生產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就不行。沒有規模,沒有技術,民營鋼企很難在行業低谷期挺過去。

從2008年開始,為期5年的鋼鐵景氣周期結束。先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飛漲,其后更有金融危機的沖擊,民營鋼企都已不堪重荷,資金極度緊張,許多中小型企業被迫停產、減產,處于虧損邊緣。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沙鋼集團,也不得不大規模限產以及裁員。通過大規模收購而形成的全國第四大鋼鐵集團,由于其收購多發生在本輪鋼鐵景氣周期的最高潮,高昂的收購價格擠占了沙鋼寶貴的現金流,這使沙鋼在2008年的鋼鐵寒冬中除了自保外沒有余力收購其余瀕臨倒閉的鋼企,錯失低成本擴張的好時機。甚至有的企業在鋼鐵紅火的時候也虧損。比如寧波鋼鐵,近年來的盈利情況一直不好,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寧波鋼鐵的稅后凈虧損約為3.9億元人民幣。此時正是鋼價高企之時。

小型民營鋼鐵企業實際上占據了我國鋼鐵總產能的60%。競爭失序直接導致的問題,包括鋼材質量的逆向淘汰,失控的環境污染等等。而對另外占40%份額的大型鋼廠,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就直接導致了以江蘇鐵本戴國芳為典型的,民營鋼鐵企業家莫名獲罪,黯然退出的悲情故事。實際上,民營鋼廠建立之初,審批通常都由地方政府協助辦理。以日照鋼鐵為例,日照市計委考慮到日鋼二期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難度較大,因此決定先行建設,形成幾個億的投資,然后爭取按在建項目提報國家發改委核準。

市場不景氣成為了“國進民退”的加速器。而有專家分析,一旦市場需求回暖,將會有更多的民營資本殺回鋼鐵行業,爭奪國內市場。但其代價則是國內鋼鐵行業會因為政策與市場的反復拉鋸,在整體上付出更大的代價。

企業自身因素

許多民企自身存在問題,例如規模較小、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等。而例如河北民營鋼鐵企業抱團失敗也存在企業自身的問題。究其原因各民營鋼企抱團的目的說來不純。河北省成立較大規模的民營鋼鐵集團始于2006年。當時,國家發改委的《鋼鐵產業政策》剛剛發布不久,明確提出宏觀調控的目標是淘汰落后產能,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原則上不再大幅擴大鋼鐵生產能力。面對嚴峻的宏觀調控形勢,對當時只有數十萬噸生產規模的武安市眾多民營鋼鐵企業來說,只有搞聯合形成大型集團以規避調控,別無出路。而在河北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看來,河北民營鋼鐵企業這種抱團式的重組模式可規避當時的政策風險,但是由于沒有形成股權關系,在市場好時也許可以共同進退;市場不好時,可能就只能各管各的了。就是說,這種雖形式上大家一鍋吃飯卻各有各心思的組合本也就難以長遠,投靠國企也就成了早晚的事。

總之,鋼鐵行業的“國進民退”宏觀上有政策導向,微觀上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無論如何,目前看來,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

猜你喜歡
鋼鐵產業鋼鐵行業鋼鐵企業
長流程鋼鐵企業廢水零排放實踐與探討
排放績效在評估鋼鐵企業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應用
《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解讀
關于印發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
鋼鐵行業PM2.5控制策略分析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戰略轉型
關于鋼鐵產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幾點思考 河北省人大財經委化解過剩產能
國務院再出政策化解鋼鐵產業過剩產能
新時期下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思考——以鋼鐵產業為例
鋼鐵企業設備環保發展趨勢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