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2011-12-15 00:48趙希濤吳珍漢
地球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雅魯藏布江支流河谷

祝 嵩, 趙希濤, 吳珍漢

1)中國地質科學院, 北京 100037;

2)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祝 嵩1), 趙希濤2), 吳珍漢1)

1)中國地質科學院, 北京 100037;

2)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通過對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構造調查發現, 該區具有平行狀水系格局, 河谷地貌以峽谷和寬谷相間為主要特征, 經歷了碰撞、擠壓和伸展構造演化過程, 產生了褶皺-逆沖、走滑剪切、韌性剪切、正斷層等構造變形樣式。該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構造運動和氣候等影響。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從上新世以來沿構造運動產生的不同性質斷裂構造溯源侵蝕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發育而成。

雅魯藏布江; 加查; 河流地貌; 構造運動

學術界對雅魯藏布江河流地貌研究主要在下游的大拐彎地區(王二七等, 2001, 2002; Montgomery et al., 2004; 劉宇平等, 2006)。隨著近年的水利開發和工程建設, 中游加查段河流地貌逐漸為人關注。例如, 加查峽谷入口的朔瑪灘是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的起點, 峽谷出口正在修建藏木水電站。因此該段河流地貌的研究對于山脈隆升、滇藏鐵路走向方案設計以及水利資源的開發等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科學價值。

河流地貌對構造運動和氣候極其敏感。水系、河谷形態、干流河床縱剖面、支流河床縱剖面和階地等都會對構造活動做出積極響應, 本文通過以上五種河流地貌特征研究, 分析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與地貌發展動力的構造活動和氣候響應過程和響應方式, 對雅魯藏布江的形成演化過程和演化模式提出佐證。

1 區域概況

雅魯藏布江發源于西藏日喀則地區仲巴縣的杰馬央宗冰川, 大致由西向東流過日喀則、拉薩、山南、林芝地區, 在我國巴昔卡出境流入印度。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指西起桑日縣藏嘎村, 東至加查縣蝦日村, 長約76 km, 占雅魯藏布江全長的2.6%(圖1)。南以 28°54′分水嶺為界, 北以 29°54′分水嶺為界。地形為“兩山夾一江”, 即雅魯藏布江夾在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地勢為南部、西部和北部高, 主要為海拔大于4000 m的極高山-高山區, 有的海拔達到 6000 m, 中部和東部低, 海拔一般小于4000 m。區內河流主要發源于南部、西部和北部極高山-高山區, 受此地形和地貌格局的影響, 區內河流平面形態表現出顯著規律性, 即在極高山-高山區,

圖1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構造、水系及河谷剖面位置圖(底圖來自1: 25萬地質圖)Fig.1 Structures, water systems and positions of valley profiles along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base map from 1:25000 geological map)

支流流向大都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匯入干流, 然后干流受東西向地勢差異的控制呈東西向展布, 從藏嘎由西向東流至吉雪附近后改為南東向, 至藏木改為東向, 并曲折向東流出該區, 大體呈Z字型。該區構造變形受印度-歐亞板塊碰撞后持續擠壓造山和高原隆升動力學體制控制, 以發育多期不同性質的斷裂和褶皺構造為特點。根據前人大量野外地質調查(趙希濤等, 2011, 2005; 朱大崗等, 2002), 將該區構造變形過程分為 3個階段, 即早期近南北向擠壓應力作用下的褶皺-逆沖變形階段、遞進的走滑-韌性剪切變形階段和晚期伸展變形階段。早期褶皺-逆沖變形主要表現在一系列近東西向的逆斷層 F1、F2、F3, 走滑-韌性剪切變形主要表現在右旋 25°的走滑斷層 F4、F5, 韌性斷層 F6、F7。晚期伸展變形主要表現為東西向的正斷層 F8、F9、F10、F11、F12和伸展剝離斷層F13、F14。該區地理緯度屬于亞熱帶氣候,但是高原的抬升使得地勢高聳, 破壞了氣候緯度地帶性的演變順序, 地勢的作用遠遠超過了緯度的影響, 使得該區形成中低緯度的高寒氣候。在氣候區劃上, 屬于高原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地區的雅魯藏布江中游桑日-加查小區。受地貌影響, 南北部水熱分布不均, 江北為高原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區, 南部及河谷為高原溫帶季風半干旱氣候區。

2 河流地貌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2.1 水系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該段發育23條主要支流匯入雅魯藏布江, 支流編號分別為 1#~23#。由西向東, 支流的河流級數呈現增加趨勢, 西部一級河流多, 級數最多只是11#支流達3級, 東部河流級數多, 22#支流級數達到5級。南部有藏南拆離正斷層 STD, 中部是雅魯藏布江斷裂帶, 北部有嘉黎右旋走滑斷層 JLF的分割, 大地構造上該區處于岡底斯、雅魯藏布和喜馬拉雅3個地質單元的結合部??绮乇睌鄩K區(岡底斯-拉薩燕山晚期褶皺帶)和藏南斷塊區(北喜馬拉雅燕山晚期褶皺帶)(李炳元等, 1983)。雅魯藏布江干流和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在平面上呈現“8”字形, 在加查峽谷與寬谷的交接處藏木(圖 3-A)就是“8”字中間點, 和干流的其他地方的寬谷與峽谷交接處一樣, 這里有與主干斷裂帶相交的近南北向橫斷裂存在, 沿雅魯藏布江主斷裂兩側橫斷裂(次級斷裂)發育的支谷常見在同一條近南北向的直線上。例如: 峽谷出口北岸的加查河與南岸的洛林河(周中民, 1987)。加查河斷裂的證據——斷層三角面(圖3-B)。加查河和洛林河次級斷裂把雅魯藏布江主斷裂在藏木分割成西東兩個斷塊, 各斷塊在新構造運動期間作大幅度差異性升降運動, 藏木上游斷塊上升, 藏木下游斷塊下降,總體上支流是平行分布, 預示這一帶有大規模褶皺及地形倒置現象。藏木上游的干流強勁, 支流短密,干、支流呈近直角交匯, 揭示其發育在褶皺山地。其中4#和6#支流平面上出現轉折, 由南北向改為北東向。15#支流平面在拉綏村出現轉折, 由東西向改為南北向, 由圖1看到轉折處確實存在F2逆斷層。15#支流北分支呈明顯格子狀水系, 即干流與支流,支流與支流都以直角相交, 主要發育在線狀褶皺地區, 主谷沿褶皺軸部延伸, 水系受構造控制。21#支流平面在崔久北部出現轉折, 由南東向改為南西向,支流在平面上的突然轉折指示支流通過地區存在斷層, 由圖1看到轉折處確實存在F7韌性剪切帶。藏木以下的支流源頭段呈現樹枝狀分布, 反映這一帶巖性均一、構造平緩、地形平坦地區、地殼相對穩定。另外, 6#、15#和 21#支流源頭呈明顯的倒勾狀發育, 即這些支流上游呈現90°以上大轉彎, 有的甚至達180°, 這種水系多是由于新構造運動使得地殼發生掀斜而迫使河流改道造成的, 由圖 1看到轉折處確實存在正斷層??傮w來說, 作為谷地中心的雅魯藏布江發育在雅魯藏布江斷裂帶附近, 其它支流沿次一級的斷裂帶發育, 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斷層比南岸稀少, 可能形成北岸的水系主要因素是氣候,而南岸的水系主要因素是構造運動。

2.2 河谷形態對構造運動的響應

按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谷的形態特征, 可以藏木為分界點, 分上下兩段。藏木上游約37 km, 河谷狹窄。河床類型為順直微彎的單一河床, 河床多系礫質, 侵蝕作用占優勢, 常見巖檻、壺穴和深槽等河床侵蝕地貌。兩岸為白堊紀的花崗巖類, 比較堅硬,抗風化和抗沖刷能力強, 不易被侵蝕。斷層多, 地震頻繁, 巖石較破碎, 重力崩塌作用強烈, 常見崩落的巖塊。該段處于山體抬升區域, 剝蝕快, 不利于沉積物沉積, 故該段河道第四紀沉積物保留少或幾乎沒有。由于落差大(306 m), 流速快, 能量集中, 河道搬運能力強, 沉積物少, 河流侵蝕作用以向下的侵蝕為主, 這樣侵蝕稱為下蝕, 使河谷不斷加深, 河谷谷窄峽深, 成 V型, 有的地方并且有嶂谷出現,還有的谷壁直立, 為幼年型隘谷, 形態以大古段河谷為代表(圖 2-A), 谷肩海拔 4000 m, 谷底高程3530~3224 m, 谷深 500~800 m, 谷底寬 40~100 m,谷底就是河床, 兩側山體陡峻, 谷坡一般在 40°~60°, 部分段在70°以上, 多處出現懸崖峭壁。兩坡近乎對稱, 洪積扇分布少而小。該段江面窄小, 河床坡降陡(0.827%), 水流集中, 流速一般為 2~4 m/s。有兩處瀑布和13處1 m以上的跌水。其中僧瀑布位于峽谷的上段, 在奴確干流上游 5.5 km 處, 瀑布高4.6 m, 過水寬度為33 m。另外一個涅爾喀瀑布在大古附近, 高5.3 m, 過水寬度為41 m。俎玉亭等(1980)認為該瀑布受一條基本上垂直河流流向的構造斷裂所控制、發育形成的。這兩處瀑布是目前已知的雅魯藏布江上僅有的瀑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 1984)。山地上升, 河流必然強烈下切,峽谷河流下切速度不如山地上升速度, 造成峽谷有較多的跌水和瀑布, 反映了峽谷地區以上升為主的構造運動正處于方興未艾階段, 地貌發育正處于侵蝕循環的幼年盛期。

藏木下游約 39 km, 河床類型為彎曲河床, 河床物質大多是砂礫, 河谷寬廣, 在各姆頂可達100 m左右; 至加查縣城一帶后, 河床達200 m左右; 至加查鎮以東后, 河床增寬至 300 m以上, 堆積作用盛行, 常見心灘、沙洲、邊灘和沙嘴等河床堆積地貌。由于落差相對小(84 m), 流速慢, 河道搬運能力相對弱, 沉積物多, 下蝕作用減弱, 雅魯藏布江向兩岸的侵蝕作用增強, 使河流變寬, 這種侵蝕稱為側蝕。因為側蝕增加, 河谷成 U型。形態以弄普日段河谷為代表(圖 2-B), 谷肩海拔 3700 m, 谷底高程3224~3140 m, 谷深 400~600 m, 谷寬 1~3 km, 兩側山體陡峻且不對稱, 谷坡都在 30°~40°, 左側較右側谷坡緩。局部地區河岸有沙丘。該段谷地河床相對峽谷段河谷較平坦, 河床坡降緩(0.215%), 邊灘多,心灘少, 河道曲折。兩岸為白堊系嘎學復理石混雜巖群, 容易被侵蝕。由于不是山體抬升區域, 剝蝕慢,有利于沉積物沉積, 故河道第四紀物質保留多, 兩岸第四紀地層厚而面積廣。第四系為多種成因類型的內陸相沉積的砂礫石、砂土、壤土等, 由于河床下切堆積作用強烈, 第四系厚達100 m以上。有專家推測可能是斷層活動時, 河流被阻擋形成堰塞湖,從而在斷層下降側沉積了厚層的沉積物(Zhang,1998)。但作者在該河段并未發現任何湖相沉積。以上不同河谷形態反映了局部地殼升降運動, 藏木上游局部地殼上升形成峽谷, 藏木下游局部地殼下降形成寬谷的特點。

圖2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大古和弄普日河谷橫剖面Fig. 2 Profile of valleys at Dagu and Longpuri along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2.3 干流河床縱剖面對構造運動的響應

河床縱剖面能夠反映河道比降信息, 河道比降分析是鑒定地貌景觀中活動構造作用的指標。河床縱剖面提取位置位于藏嘎至蝦日約76 km的雅魯藏布江干流河段(圖3-C), 剖面整體特征為下凹不光滑形態, 多處出現拗折, 遠沒有達到圓滑下凹拋物線型的河流均衡剖面形態特征, 說明了該段雅魯藏布江正處于青壯年時期。藏木拗折最明顯, 它的上下游比降明顯不同, 原因之一該處處于花崗巖和嘎學復理石混雜巖的不同巖性交替。其次, 這里是地殼上升和下降相交地帶。另外, 15#和 16#支流在這里匯入雅魯藏布江也是產生拗折原因之一。該段河床下降390 m, 比降為0.513%。藏木下游河床起伏較小, 從藏木至蝦日約 39 km的河段河床下降 84 m,比降達 0.215%, 接近整個雅魯藏布江的平均坡降0.26%(源頭H5590 m減去巴昔卡H155 m, 然后除于兩者之間長度2091 m)。藏嘎至藏木約37 km的河段河床下降 306 m, 比降達 0.827%, 遠遠超過藏木至蝦日的雅魯藏布江河床比降和整個雅魯藏布江的平均坡降。與此近似, 其下游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大渡卡村至龍白村約 18 km的河段河床下降150 m左右, 比降達0.83%, 大渡卡村為雅魯藏布江干流的第三個裂點。以上預示, 藏嘎為構造抬升的邊界, 吳中海等(2007)論證了這一點, 即沃卡盆地東緣斷裂帶穿過雅魯藏布江河谷, 地點在藏嘎。構造抬升后河流溯源侵蝕作用加強, 河流縱剖面裂點不斷向上游推移, 藏嘎為目前雅魯藏布江縱剖面的第二個裂點。形成裂點時間可能與早更新世末青藏高原的第二次強烈隆升對應(李炳元等, 1983)。由此推斷雅魯藏布江加查段至少在早更新世之前已經形成。

圖3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縱剖面圖Fig. 3 Longitudinal profile along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2.4 支流河床縱剖面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藏嘎至蝦日的各支流長度和縱比降如圖 4所示。以藏木為界, 藏木上游均值是15#之前均值, 藏木下游均值是 15#之后(含 15#)均值??芍? 1#~23#支流長度呈變長趨勢, 即藏木上游的支流平均長度小于下游。反映了上游的山體抬升導致下游支流下切的時間短, 發育不充分。上游的支流縱剖面較陡,平均河床縱比降 26.61%。下游的支流縱剖面較緩,平均河床縱比降8.13%。雖然上下游巖性有差別, 但平均河床縱比降卻差別很大, 反映了兩者構造的運動差異大。雅魯藏布江右岸的支流縱剖面較陡, 平均河床縱比降 13.89%, 左岸的支流縱剖面較緩, 平均河床縱比降12.29%。說明右岸所處的構造比左岸活躍, 右岸的山地抬升比左岸快, 右岸支流下切速度比左岸快。由圖1證實右岸斷層線確實比左岸的斷層線多。

圖4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支流長度和縱比降Fig. 4 Length and longitudinal gradient of tributaries along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圖5 加查縣各姆頂雅魯藏布江河谷橫剖面Fig. 5 Valley profile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t Gemuding in Gyaca County

經過計算得到該段的河網發展不均衡系數(概念見沈玉昌等, 1986)為1.31, 與1相差很大, 說明來自左岸的支流占優勢, 兩岸支流匯入干流的水量不平衡。雅魯藏布江左岸支流長度平均大于右岸, 這佐證了以下觀點: 雅魯藏布江干流兩側流域不對稱,北側流域面積約占70%, 流域平均寬84.5 km, 最寬處在加查附近達 240 km; 南側流域面積約占 30%,平均寬度37 km(楊逸疇等, 1983)。水系發育的不對稱性反映了雅魯藏布江右岸山體抬升導致支流下切的時間比左岸短, 發育不充分。反映了南北兩側隆升幅度不同, 青藏高原隆升是非均勻的。這與左岸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比右岸的喜馬拉雅山脈早抬升,兩岸變形不均勻以及降雨量有關。因為青藏高原受南北向擠壓, 位移矢量由南向北逐漸減少(潘裕生,1999), 因此雅魯藏布江南部的變形大于北部, 這是造成兩岸地貌差異的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喜馬拉雅山北麓與雅魯藏布江之間, 存在一條年雨量為250~300 mm 的狹長少雨帶, 稱喜馬拉雅雨影區,這是喜馬拉雅山脈橫亙在西藏南部產生“雨影效應”的結果(劉國緯, 1992)。南來北上的濕潤氣流翻越喜馬拉雅山, 下沉增溫, 不易形成降水而成雨影區,所以河流發育得少, 而念青唐古拉山的南坡是迎風坡, 降雨相對多。雨影造成雅魯藏布江右岸降水少于左岸, 右岸支流流量和流速小于左岸, 因此右岸的河流溯源侵蝕作用弱于左岸, 從而右岸支流的河谷加長程度弱于左岸支流溯源侵蝕作用。

2.5 階地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干流階地的分布與河谷形態變化有密切關系。加查峽谷內很少或幾乎沒有階地分布。即便有也是零星, 窄小分布, 而且拔河較高,級差較大, 僅在峽谷的入口和出口才見有階地分布。藏木下游的寬谷盆地河段, 階地相對發育, 階地面比較寬闊平坦(圖6-B), 反映了河流側蝕作用顯著增強。在加查縣以東, 有高出雅魯藏布江600 m(海拔 3700 m)左右的沖積礫石層, 是目前我們發現的最高階地(趙希濤等, 2009), 當初該段雅魯藏布江就是在這里開始往下切, 測出這里樣品年齡, 就可以知道至少從這個時候雅魯藏布江開始貫通, 初步形成。

我們測量了各姆頂雅魯藏布江河谷剖面(圖 5),獲得9級階地的拔河高度分別為15~20 m(T1)、30~40 m(T2)、47~52 m(T3)、68~76 m(T4)、98~100 m(T5)、102~104 m(T6)、126~136 m(T7)、170~180 m(T8)、185~200 m(T9), 其中T1和T2在對岸, T2上覆厚1 m的灰色亞粘土, 下為粗砂礫石層, 成分以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為主。莫地拉雅魯藏布江兩岸河谷剖面(圖 6-D), 獲得 10級階地的拔河高度分別為 10~14 m(T1)、20~24 m(T2)、40~45 m(T3)、50~56 m(T4)、61~66 m(T5)、80~84 m(T6)、104~111 m(T7)、135~145 m(T8)、145~150 m(T9)、195~227 m(T10), 有的階地有厚層的河流相礫石層發育, 有的階地河漫灘相(粉砂、細砂)和河床相(礫石)二元結構明顯(圖6-C), 沖積層厚約6 m, 其中河床相沉積厚約4 m, 河床相中礫石分選較好, 磨圓度高, 多以圓狀-半圓狀砂巖為主, 沖積物的特征反映河流成熟度較高。我們測量了蝦日雅魯藏布江兩岸河谷剖面(圖7), 獲得9級階地的拔河高度分別為 4~9 m(T1)、21~24 m(T2)、33~42 m(T3)、53~64 m(T4)、75~84 m(T5)、87~95 m(T6)、108~115 m(T7)、129~131 m(T8)、137~140 m(T9)。這三個剖面的T6以下都是堆積階地, T6以上均為基座階地。眾多的堆積階地存在表明這一帶T6以下的河谷地貌形成主要因素是氣候, 構造不是主要因素。眾多的基座階地存在表明這一帶雅魯藏布江已切過早先的沖積物而達于基巖中, 曾經是深切曲流。較短的時間有較大的河流下切, 說明這一帶T6以上的河谷地貌形成主要因素是構造運動, 氣候不是主要因素。同時T6以下階面寬度比T6以上階面寬度有明顯增寬, 表明該區構造運動強度相對前幾期活動有所減弱。其中T6階面寬度最寬表明在該區雅魯藏布江的發育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時間跨度比較大的由活動轉向穩定的過渡期。

此外, 從河流階地位相圖(圖 8)也可以看出, 在該地區, 靠近上游河段階地高度大, 向下游高度降低, 這種階地位相變化不同于因基準面下降而導致裂點遷移形成的向上游輻聚的位相變化特征, 卻類似于氣候變化形成的中游階地最高向上下游尖滅的位相變化特點, 表明該區河流階地的主要形成原因不是基準面升降, 而是氣候變化。雅魯藏布江加查段干流的階地位相和谷肩變化是由上而下海拔高度逐漸降低, 與現代河流縱比降一致, 反映該區總的地勢與現代水系是一致的, 因此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是適應構造和原始地勢發育的先成河。

3 結論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對構造運動和氣候的響應概括為: 1)該段是窄谷和寬谷相間的高山河谷地貌; 水系格局以近南北向展布的平行狀為主,局部地段變化較大, 該段河流至少從上新世以來沿構造運動產生的不同性質斷裂構造溯源侵蝕而成;氣候也是該區河流地貌發育的重要因素。2)藏木上游為峽谷地貌, 以下蝕為主, 河谷窄, 階地不發育,藏木下游為寬谷地貌, 以側蝕為主, 河谷寬, 河流曲折, 階地較發育; 藏嘎至蝦日的雅魯藏布江支流長度呈遞增趨勢, 其縱剖面逐漸由陡變緩, 說明了藏木下游比上游的發育更成熟, 藏木上游地區比下游地區新構造更活躍, 更快抬升。3)雅魯藏布江左岸支流平均長度比右岸長, 河網不均衡系數遠大于1, 說明了左岸支流比右岸支流形成更早, 發育更成熟, 兩側流域不對稱, 左岸流域比右岸更有優勢,揭示了左岸的岡底斯山脈比右岸的喜馬拉雅山脈更早抬升, 右岸的地區比左岸受南北向擠壓變形更強烈使得兩岸發生不等量升降運動以及右岸處在喜馬拉雅山雨影區。

圖6 加查縣莫地拉雅魯藏布江河谷橫剖面Fig. 6 Valley profile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t Modila in Gyaca County

圖7 加查縣蝦日雅魯藏布江河谷橫剖面Fig. 7 Valley profile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t Xiari in Gyaca County

圖8 雅魯藏布江加查段河流階地位相圖Fig. 8 Phase map of river terraces along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由此, 雅魯藏布江演化過程概括為: 在古生代雅魯藏布江流域是岡瓦那大陸和勞亞大陸之間的特提斯海, 此后相繼發生地殼運動, 特提斯海由北向南逐漸后退。30~79 Ma.BP岡底斯山抬升, 一系列起源于岡底斯山和青藏高原的水系向南流入特提斯海,在特提斯海關閉后流入印度次大陸。10~20 Ma.BP喜馬拉雅山抬升, 阻斷了這些河流通道, 該區水流開始匯聚在這兩個造山帶之間, 雅魯藏布江由此形成。上新世地殼比較穩定, 雅魯藏布江流域是熱帶氣候, 此時青藏高原海拔約 1000 m, 在現代高原面形成的同時, 雅魯藏布江河谷是寬谷盆地形態, 加查段發育自由曲流, 沒有開始下切。早更新世雅魯藏布江流域是亞寒帶氣候, 半濕潤或濕潤, 此時加查干流谷地切割成深谷, 目前分布在河谷兩側的谷肩就從此開始形成, 早更新世末期高原強烈隆升形成加查峽谷和裂點。中更新世雅魯藏布江流域是暖溫帶氣候, 寬谷相對沉降, 河谷內松散沉積物厚度達數百米, 中更新世晚期青藏高原海拔約 3000 m,開始阻擋西南濕潤季風北上。晚更新世雅魯藏布江流域是寒帶氣候, 冰期時峽谷支溝冰川或冰川沉積物延伸到谷底, 導致干流一度被塞成湖, 故局部河段見河湖相沉積。全新世雅魯藏布江流域氣候變暖,半濕潤, 發育成現代雅魯藏布江流域地貌。

李炳元, 王富葆, 張青松. 1983. 西藏第四紀地質[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179.

劉國緯. 1992. 西藏高原的水文特征[J]. 水利學報, 5: 1-8.

劉宇平, MONTGAMERY D R, HALLET B, 唐文清, 張建龍, 張選陽. 2006. 西藏東南雅魯藏布大峽谷入口處第四紀多次冰川阻江事件[J]. 第四紀研究, 26(1): 52-62.

潘裕生. 1999. 青藏高原的形成與隆升[J]. 地學前緣, 9: 153-163.

沈玉昌, 龔國元. 1986. 河流地貌學概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47-48.

王二七, 陳良忠, 陳智樑. 2002. 在構造和氣候因素制約下的雅魯藏布江的演化[J]. 第四紀研究, 22(4): 365-373.

王二七, 周勇, 陳智樑, BURCHFIEL C B, 季建清. 2001. 東喜馬拉雅缺口的地質與地貌成因[J]. 地質科學, 36(1): 122-128.

吳中海, 張永雙, 胡道功, 趙希濤, 葉培盛. 2007. 西藏桑日縣沃卡地塹的第四紀正斷層活動及其機制探討[J]. 地質學報,81(10): 1328-1337.

楊逸疇, 李炳元, 尹澤生. 1983. 西藏地貌[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238.

趙希濤, 張永雙, 胡道功. 2009. 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運動[M].//張永雙, 胡道功, 吳中海, 蔣良文, 趙希濤, 張家桂, 吳樹仁, 曲永新, 郭長寶, 王科, 雷偉志, 石菊松, 劉景儒, 姚鑫, 王獻禮著, 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及重大工程地質問題. 北京: 地質出版社: 37-100.

趙希濤, 趙元藝, 鄭綿平, 馬志邦, 曹建科, 李明慧. 2011. 班戈錯晚第四紀湖泊發育、湖面變化與藏北高原東南部末次大湖期湖泊演化[J]. 地球學報, 32(1): 13-26.

趙希濤, 吳中海, 胡道功, 嚴富華, 馬志邦, 麥學舜, 鄢犀利.2005. 西藏錯鄂及鄰區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積的發現及其意義[J]. 地球學報, 26(4): 291-298.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 1984. 西藏河流與湖泊[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周中民. 1987. 雅魯藏布中游斷裂河谷地貌特征的探討[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12: 611-618.

朱大崗, 趙希濤, 孟憲剛, 吳中海, 邵兆剛, 馮向陽, 劉琦勝.2002.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紀冰期劃分[J]. 地球學報,23(4): 335-342.

俎玉亭, 關志華. 1980. 桑日-加查峽谷考察紀行[J]. 今日中國(中文版), (Z3): 83-86.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Expedition Group for Qinghai-Xizang Plateau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1984. Rivers and Lakes in Tibet[M]. Beijing: Science Press(in Chinese).

LI Bing-yuan, WANG Fu-bao, ZHANG Qing-song. 1983. Quaternary Geology in Tibe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17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Guo-wei. 1992. Hydro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bet Plateau[J]. Shuili Xuebao, 5: 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Yu-ping, MONTGOMERY D R, HALLET B, TANG Wen-qing,ZHANG Jian-long, ZHANG Xuan-yang. 2006. Quaternary glacier blocking events at the entrance of Yarlung Zangbo Great Canyon, Southeast Tibet[J]. Quaternary Sciences, 26(1):52-6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ONTGOMERY D R, HALLET B, LIU Yu-ping, FINNEGAN N,ANDERS A, GILLESPIE A, GREENBERG H M. 2004. Evidence for Holocene megafloods down the Tsangpo River gorge,Southeastern Tibet[J]. Quaternary Research, 62(2): 201-207.

PAN Yu-sheng. 1999. Formation and Uplifting of the Qianghai-Tibet Plateau[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9: 153-16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HEN Yu-chang, GONG Guo-yuan. 1986. Introduction to River Geomorpholog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47-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Er-qi, CHEN Liang-zhong, CHEN Zhi-liang. 2002. Tectonic and Climatic Element-Controlled Evolution of the Yalungzangbu River in Southern Tibet[J]. Quaternary Sciences,22(4): 365-37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Er-qi, ZHOU Yong, CHEN Zhi-liang, BURCHFIEL C B, JI Jiang-qing. 2001. Geologic and Geomorphic Origins of the East Himalayan Gap[J].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36(1):122-12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Zhong-hai, ZHANG Yong-shuang, HU Dao-gong, ZHAO Xi-tao, YE Pei-sheng. 2007. Quaternary normal faulting and its dynamics of the Oiga graben in South-eastern Tibet[J]. Acta Geologica Sinica, 81(10): 1328-13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Yi-chou, LI Bing-yuan, YIN Ze-sheng. 1983. Geomorphology in Tibe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238(in Chinese).

ZHANG D D. 1998. Geomorp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Tsangpo River, Tibet[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3: 889-903.

ZHAO Xi-tao, WU Zhong-hai, HU Dao-gong, YAN Fu-hua, MA Zhi-bang, MAI Xue-shun, YAN Xi-li. 2005. The Discovery of Late Pleistocene Highst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of the Co Ngoin Lake and Adjacent Areas, Tibet[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6(4): 291-298.

ZHAO Xi-tao, ZHANG Yong-shuang, HU Dao-gong. 2009. Quaternary Geology and Neotectonics[M].//Research on the Crustal Stability and Ke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along the Yunnan Tibet Railway (Chapter Two). 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37-100(in Chinese).

ZHAO Xi-tao, ZHAO Yuan-yi, ZHENG Mian-ping, MA Zhi-bang,CAO Jian-ke, LI Ming-hui. 2011. Late Quaternary Lake Development and Denivellation of Bankog Co as well as Lake Evolution of Southeastern North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Great Lake Period[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2(1):13-26.

ZHOU Zhong-min. 1987. A discussion on the Middle Yarlung Zangbo River paternoster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12: 611-6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Da-gang, ZHAO Xi-tao, MENG Xian-gang, WU Zhong-hai,SHAO Zhao-gang, FENG Xiang-yang, LIU Qi-sheng. 2002.The Division of Quaternary Glacial Epochs of Middle Nyainqentanglha Range[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3(4):335-342.

ZU Yu-ting, GUAN Zhi-hua. 1980. Investigate for Sangri-Gyaca Gorge[J]. China Today(in Chinese), (Z3): 83-86(in Chinese).

Response of Fluvial Landform of the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to Tectonic Movement and Climate

ZHU Song1), ZHAO Xi-tao2), WU Zhen-han1)
1)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2)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geomorphology of river valleys and tectonics in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in Tibet show that the sector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allel type drainage pattern and narrow and wide valleys. The sector has undergone a tectonic evolution from collision through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 thus forming such tectonic deformation styles as folds-thrusts, strike-slip shear, rheological shear, normal faults and grabens. The geomorphology of river valleys in Gyaca sector has been controlled by tectonic movement and climate. The drainage system in Gyaca sector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has been formed by headward erosion along faul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generated by tectonic movement and climate variation since Pliocene at least.

Yarlung Zangbo River; Gyaca; fluvial geomorphology; tectonic movement

P931.1; P343.1

A

10.3975/cagsb.2011.03.10

本文由國家專項“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編號: Sinoprobe-02)和科技部重點國際合作項目“青藏高原深部探測在礦產資源評價中的應用研究”(編號: 2006DFB21330)聯合資助。

2011-03-18; 改回日期: 2011-04-15。責任編輯: 魏樂軍。

祝嵩, 男, 1973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構造及第四紀地質研究。E-mail: zhuson@gmail.com。

猜你喜歡
雅魯藏布江支流河谷
恐龍河谷:奇妙狂歡城
恐龍河谷:拯救蛋寶寶
A new species of the endemic Himalayan genus Liurana(Anura,Ceratobatrachidae)from southeastern Tibet,China,with com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reproductive biology,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enus
廣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縣導江鄉段)護岸建筑物型式設計
河谷里的精靈
中國與孟加拉國在雅魯藏布江河流治理中的合作與問題探究
西藏雅魯藏布江區橋梁水文計算
雅魯藏布江特大橋的臨時鋼棧橋結構計算
大美尼洋河
金沙江支流東川玉碑地遺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